回覆列表
  • 1 # 不逛語

    稱謂不同。就象古人有名有字一樣,其實就是同一個人。現代的人有名字有乳名相似。性本善的性,剛生下來三個月以內的孩子不論生熟人都報以一笑,沒有彼此,沒有分別,天真無邪的天性相同,佛學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相同。王陽明的身心中的心與性本善的性意義所指是一致的。與老子的道也等同。僅供參考,謝謝!

  • 2 # 沖天一笑17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人開始來到這個世界,是沒有性的,只能是一個生會的降臨,怎麼會有善惡之分呢?又怎麼會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性的來源不是在人之初,而是在人的意識已經形成之後產生的。王陽明的身心合一就是物質和意識的完美融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和諧統一。

  • 3 # 易生62

    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應該不是善惡好壞的意思。而是有點清淨無染的意思,白紙一張。因為這點是很可貴難得的,你可以在上面任意的圖畫,你可以畫一個萬里江山美如畫,也可以圖一個十八層地獄因果圖。所以才有後面的性相近習相遠。

    簡單的解釋就是人之初生,其本性除了一小部分先天差異基本上都是很接近的,清淨的,可以後天任意雕琢的。因為圖畫雕琢的內容方式不同,也就是後天環境差異造成了本來沒有差別的本性區別越來越不同。

    而王陽明的身心合一講的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他這個心已經不是初生時的心性,是需要透過學習調整糾正剔除汙染的過程而後達到心性的清淨狀態,從而達到身體調和運用智慧以適應社會現實生活。

    真正的身心合一境界潛能與智慧都是巨大的,能夠更好的提升生命層次和社會適應力。

  • 4 # 佛說非身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經的首句。這裡的性是指人的本性。按照字面理解,本性是人和一切生物一出生就具備的特性,是先天性的。但是本性沒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或範圍,人們很難給它一個明確定義,大多數人都是僅憑字面來談論本性的,缺乏真實的體證。所以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只是泛指,缺少實證。

    那麼本性到底指什麼?禪宗六祖惠能給出了最好答案。六祖他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他強調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調御丈夫、天人師、佛。可見真實的本性唯證乃知,禪門修行也強調修者要明心見性。

    本性非善非惡,如如不動,本自清靜,圓滿俱足,是每一個生命都具備的自性,它本不生滅,能生萬法。佛陀徹悟後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裡的如來智慧德相即是我們的本性。

    王陽明的心學其實是儒瓶裝釋酒,作為儒學門徒當然不能大張旗鼓宏揚佛法,為禮法所不容。因此他便借心學之名來宣教自己的證悟。他所強調的心即禪宗之本性。他的心學四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倒過來即是修證過程。用佛教的話來說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5 # 問本

    性本善的性,是指“天生的本能慾望”,人之初時,人的本能慾望是溫和的、平衡的!比如餓了,嬰兒不會因為飢餓而發起搶奪、欺騙,只是哭泣祈求餵養!

    王陽明的“心”,是指“思想和精神”!

    所謂“心性溫和”,思想和精神與本能慾望平衡相處!人在進化中,超越本能慾望建立了思想和精神,但是這種先進“武器”可以加強本能慾望,使之成為“惡”!事實上,大多數人的思想和精神,都使用在本能慾望上,滋生了慾壑難填的貪婪,所謂“貪婪成性”,就是把不該屬於本能慾望的東西疊加在本能慾望上!

  • 6 # 發現128041785

    “人之初,性本善"其中的性和王陽明的身心合一的“心"分別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謝邀請!這是個關於思想問題的事,也應撥點時間表達自己的愚見,說錯了別見笑,說得有同感的請加關注,以圖高興。“人之初,性本善",這三字經的首句說得非常好。因為人性所指之特靈性是人類與天下萬物的分界線,是人類推動社會歷史程序之動力。道德經也認為:常無慾者,以觀其妙,常有欲者,以觀其檄;這就是說:無靈慾之性者是自然萬物,有靈慾之性者是人類。其實,大家都清楚人的靈慾之本性是什麼:是求生存之本能,也是求幸福求快樂之本能;這也就不用作太多詳細之解釋了。故可以說,本性是人類不能更改的自然天生特性。所以三字經的開頭語就耒個直接了當的肯定:人之初,性本善。至於王陽明的身心合一的“心"是指人的心思的思想活動,是專指人的見識之知與自身實踐而成熟的知行合一之心得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製程巡檢的工作職責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