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德雲社今年的開箱演出中,郭德綱說到京劇起源的時候說,在京劇出現之前,北京的達官顯貴平時是聽崑曲的,因為崑曲雅緻,而藝術都是為外行服務的,最後比崑曲俗氣很多的京劇還是戰勝了崑曲,成為逐漸流行起來的藝術。 “藝術都是為外行服務的”,這句話怎麼理解?你同意嗎?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於相聲來說,是不是也意味著更俗的更為娛樂化的相聲最終會佔上風?這又是好事還是壞事?
3
回覆列表
  • 1 # 傲寒梅666

    京劇誕生於北京,清朝京都政治中心,自然文化中心,同樣外交中心!人流文化交流廣泛,看戲自然多!過去沒有電影,只有地方戲,京劇在北京,當然時尚。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到普通百姓都會參加聽戲,看戲。當然外行看內行!主要京都,容易攤廣。相聲,各劇種,雜技……天津藝人多的碼頭,出名角,走紅應該是北京!後推薦到全國!

  • 2 # emanontion

    藝術都是為外行服務的,這句話話糙理不糙。

    國外的情況不瞭解,我們就說說國內吧。藝術大多數起源於上層社會,但是必須逐漸服務於下層社會,繼而越來越外行越來越俗。直到下層人外行人都能接受了,這門藝術才會慢慢高雅起來。

    藝術起源於語言和繪畫,這個始終萬變不離其宗。1.中國的語言文字最初服務於商代甲骨文的占卜功能,看起來高階簡約。周代逐漸服務於下層貴族,士兵等人了,出現了《詩經,楚辭》。描繪的多是花草,愛情,政治,戰爭。但這還不是真正的普羅大眾,因為真正的普羅大眾是不識字的,但是很明顯語言藝術通俗化了。

    2.語言文字到了漢代,在這群底層以上的初級貴族間已經穩定了,開始第二次高雅起來,出現了漢賦,要麼美麗要麼氣勢磅礴要麼優雅。一直到唐代又向下擴散了一個階層,就是平民中的讀書人,因為有科舉了,知識向下延伸了。出現了唐散文,辭藻的堆砌是那時候的通病,俗氣地附庸風雅嘛,中學語文課講過這個問題的。

    3.唐朝後語言藝術的群眾基礎又穩定了,就是平民讀書人。所以語言又開始慢慢高雅,慢慢唐詩出現了,宋詞出現了。然後語言藝術又向下擴散,到了真正的平民,不識字的平民也會吟誦去了。所以發展到元曲,已經很通俗了。元曲已經跟現代曲藝有關係了。一直髮展到明清小說,越來越通俗,誰都能看,不識字的也可以由說書人講來聽懂了。

    4.清朝中期基本上老百姓看的東西也穩定了,吸引人的鉅著產生了,小說也開始高階起來,就是紅樓夢。

    這就是中國語言藝術的變遷。

    回到相聲,最初從話本藝術中脫胎出來,向京津冀老百姓擴散,迅速低俗化。到了解放後,開始逐步高雅起來。穩定住了家裡有電視的這幫人。

    但是隨著電視越來越普及,網路越來越普及。受眾一下子指數級擴大。你不能高雅了,你還得重新走一遍京津冀地區流行起來的套路,這次不是京津冀地區,而是全華人民,不止是家裡有電視的,而是會用手機的都是受眾。除非等到全華人民都差不多瞭解相聲了。相聲才會高雅起來。

    這就是客觀規律

  • 3 # 摸詩校尉

    然而只有可給內行看的藝術才能成為經典。

    反過來說只給外行看的所謂藝術終是垃圾。

    沒人說經典不可以給外行看,

    但無法給內行看的肯定低劣。鼓吹外行主導,就是逃避內行問責。往重了說是逃避江湖。

    相聲不一定是低劣藝術,喜歡包袱是人類天性。

    但奉行低俗討好終究失了相聲經典。

    而轉過頭來埋葬你的人,就是當初低俗後來個人趣味提高了的人,對你形成的終極鄙視。

    說白了,鄙視鏈天然有天梯屬性。一個升上鑽石大師的人鄙視白銀黃金的無知,是天大的必然。

    市場是無情的,它今天連經典都能拋棄,明天拋棄阿貓阿狗真不是大問題。在歷史的車輪下能得以存活的,只有經典。

    市場為王的時代可能先存在一兩百年,甚至在這中間形成較嚴重的焚書事件,但終究,歷史由脫離了當時市場鎖鏈的人改寫。在他們的筆下,道德是歷史的憲法。我們的行為都是有成本的。現在來看這個成本好像沒有總的人類心血的成本沉澱,但終究這一天是要到來的。

    今天的我們認可但不崇尚的那些經典,大都不是當時社會的絕對上升期創造的。唐詩是在隋朝財富轉移給李家之後才誕生的,隋朝積累財富,卻不一定被後世尊重。如果人們意識不到財富的不易,那個時代能孵化成熟的藝術基本上沒有。電影藝術的中心不在歐洲是有道理的。歐洲人不僅意識不到財富的不易,還主導了兩次世界大戰。。。。

    中國其實具備初步的條件,但由於更普遍的人沒有意識到財富的不易,甚至說白了,抱了全球化的大腿,所以整體上還無法進入孵化藝術的好時代。這個時代的真正藝術家是孤單的。久亂得治的幸運需要經歷幾個週期的幻想,最後才形成破滅。或者是戰爭毀滅幾代人,或者是鋼鐵洪流毀滅幾代人

    低俗在每個人那裡都只能逞匹夫之勇。

    鑑賞力是一代代人終究可以養成的。

    郭的鍋離我主要試圖批判的思路還有些距離。郭的相聲事業最大的成功因素取決於工業化思維。甚至說白了,含有一定的對藝術類型深度結構的漂亮技巧。藝術與工業沒有太大差別的思維,是德雲社起來的根本。如同其它的工業一樣,相聲也會進入質量標準的時代,最主要的是經典的出現和認定。

    說白了,郭沒看到相聲自己進入經典時代的需求性。

  • 4 # 甦醒459

    藝術大眾化.通俗化才有生命力

    首先,藝術都是為外行服務的這句話不正確,既不符合現實也不符合歷史,既脫離了藝術的本源也模糊了藝術的價值。

    這句話混淆了藝術.藝術品和藝術活動的關係和聯絡,並把藝術的服務物件單一化.絕對化了。

    藝術在古代指的是六藝以及術數.方技等,一般特指經術。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的內涵和外延也相應的有了一定的變化,即更加豐富了。

    藝術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意識形態,是審美活動和意識形態的統一,即是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的統一。

    藝術品是藝術工作者的智力勞動成果,藝術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精神層面而非物質層面,是以滿足人們的各種審美和精神需要為目的的。

    藝術活動既是個人精神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說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綜上所述,藝術首先是為大眾服務的,大眾當然包括內行和外行,大眾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構成人類的。

    為大眾服務首先就應該通俗,通俗的藝術才能被大眾理解和接受。才能更好的發揮藝術的功能,更好的體現藝術的價值。

    通俗不是低俗,不是媚俗,更不能庸俗。藝術品創作和藝術活動的開展不能無底線,要符合時代的要求,要有利於良好的社會風氣形成,要有利於人的精神健康。

    要做到藝術大眾化.通俗化就要遵循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藝術觀,堅決抵制低俗.媚俗.庸俗,用健康向上的文娛作品啟迪人們的心靈,陶冶情操,用明德引領風尚,迴應時代的呼喚。

  • 5 # 海中生物

    說的好啊!電影電視劇演員的表演藝術水平越高,觀眾越是喜歡看,追劇的原因即此。京劇演員也是如此,梅蘭芳大家都知道的。相聲演員們也是如此,侯寶林馬三立馬季等老藝術家,表演藝術登峰造極,觀眾喜歡死了。換言之,沒有藝術水平的藝術形式是不能長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知道呼啦湯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