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學你新哥

    如果按照比例來看,應該是很少。

    目前來看,中國父母都有這樣的偏向,就是自己是幹什麼工作的,就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從事這份工作。比如說醫生一般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學醫,教師也很少讓自己的孩子考師範,律師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法律。

    望子成龍

    這個現象乍一聽很不好理解,因為父母是從事相關工作的,才能對孩子將來的工作選擇提供強有力的幫助,父母如果不是本行業的自然在孩子工作時不能給予幫助。但是社會現象卻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過得不太好,自己的孩子希望有出息一些,不要從事自己的老本行,終究看來還是對自己目前從事的工作太瞭解,深知這一行的缺點,故不希望孩子從事該工作。

    相反,很多學醫的孩子家裡面並沒有醫生及相關工作,考思凡的學生,家裡面也沒有教師,都是看起來別的工作更好一些,所以讓孩子去考相關專業。

    這麼看來,應該是有很少部分的老師,能讓自己的孩子去接自己的衣缽。至少我目前是不希望我孩子從事教師行業的。當然,如果她很喜歡話,可以另說。

    沒有辦法

    還有一種極端情況,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爭氣,考不上什麼名校。只能隨意挑一個師範專業,然後憑著自己在教室圈的地位,在孩子畢業後給她安排一個教師工作,以後可以養家餬口,一般讓自己的孩子依然從事教師行業的,都是這種沒有辦法的辦法。

  • 2 # 烏龍大博士

    我和妻子都是老師,兒子去年上大學,如果是女兒,我們會考慮讓孩子讀師範,畢業以後當老師,因為是兒子,堅決反對他當老師。

    先說收入吧,老師們的工資並不高,我教齡26年,每月領到手3000多元,這樣的收入在縣城生活都夠緊張的,我們縣城房價每平方米已經超過5000了,我在農村學校工作,不敢考慮在縣城買房,去年在村裡翻建了房子,花費45萬,我們兩人20多年積蓄全部花光,如果讓兒子當老師,以後買房娶媳婦都是難題。

    再說工作,老師們工作一點也不輕鬆,有人只看到老師有寒暑假,沒看到平時加班,我現在每天在學校時間11個小時左右,如果遇到上面檢查,不分晝夜準備各種材料,累得吐血。除了學校裡的事,還可能幹些與教學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比如環保、扶貧等等。

    當老師會磨滅人的夢想,老師許多時候像一臺機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分數,個人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與老師利益休慼相關的晉級能把人折騰得死去活來,因為其中有著太多潛規則。

    社會把某個職業過度高尚化和神聖化 ,正是因為這個職業社會地位低下,教師就是這樣的,人們對老師期望值太高了,認為只要把學生送進學校,老師們就應把學生培養成才,還有那該死的口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不知道坑了多少老師。

    我希望孩子以後進好的公司,特別是好的私企,因為我所知道的學校管理都太行政化了,學校也像某些官場一樣。

    總之,我反對兒子當老師,我希望他去大城市,在那裡也會很累,也會四處碰壁,但累的有價值,碰壁會成為財富,如果呆在學校,除非當校長,否則不死不活的沒有任何前途。

  • 3 # 羅羅老師生活錄

    我是教師,如果我的孩子願意,我還會讓他們選擇當老師。

    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需要有人去做,教師也不例外,在我看來,教育事業一直是一份很高尚的事業,老師一直是一個很神聖的稱謂,我喜歡教師,我熱愛這份職業,我不會因為社會上的所謂的低收入而畏懼,人的收入不僅僅是金錢,在我看來還有比錢更可貴的東西,這是從高層次去說。

    再說的自私一點,教師的兩個假期我們有時間好好的陪陪家人,社會上的很多工作不僅兩地分居,而且工作的時間很不自由,家人是我們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樣的安排我覺得很好。

    綜上所述我會支援我的孩子選擇教師。

  • 4 # 果非掠影

    這個問題我沒有統計過不能以資料數字來回答。但從周邊生活環境中,大致瞭解到大部分教師都不喜歡自己的子女選擇教師職業。也許是職業倦怠吧!對自己從事的職業熟悉太多磨人的事:一般教師早上上班特別早,中午也沒時間休息,晚上還得備課改作,教師工作物件不只是孩子,還有思想層次文化水平道得修養不同的家長。尤其是小學教師,教授知識處理孩子發生的摩擦,孩子在校的行為習慣,吃喝拉撒,走路說話……事事都得像保姆一樣去管理,遇到問題得天天與家長聯絡溝通,遇到不講理的還動不動給惹教麻煩。問題學生每個班都有,出點小磕磕碰碰也是防不勝防,現在家中教把孩子當小皇帝小公主一樣捧著,說不得,站不得,老師管理一群人,就一個字累!有時還吃力不討好。教師也成了高危職業,有些蠻不講理的家長,小孩在校吃了點小虧,動不動就投訴,有的還動武欺負教師。

    在職教師聽多見多這些事,就不願意子女選這職業了。

  • 5 # 樂中休閒

    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的政策

    是農轉非,一些老教師把自

    已的子女或家屬轉為城填戶

    口,可安排在學校從事教育

    工作,當時叫接班或頂班,

    還有落實政策,教師子女也

    從事了教育工作,那時教師

    子女當教師的比例是很高的。

    後來,到了九十年代,當時

    農村教育受當地經濟發展的

    制約,很多地方教師工資很

    低並又拖欠,有時幾個月都

    不發工資,雙職工教師家庭

    的生活條件當時很不好。作

    為教師子女的那些學生們,

    他們身臨其境,深知作為教

    師的辛苦並且待遇又低,在

    他們高考選擇專業時,當然

    不選師範類,這樣延續多年,

    每當高考填報志願時,那些

    教師子女對師範專業都不感

    興趣。當然,也有其他原因。

    比如,他們想去大城市發展,

    去一些發達的城市安家落戶

    等等。教師子女當不當教師

    也不是教師本人能決定的,

    特別是近十年來,如果想當

    一名中小學老師,也越來越

    不容易啦,既使是師範類畢

    業生,也要考取教師資格證,

    還要考取教師編制,才能去

    學校當一名合格的教師。我

    想,隨著教師地位的不斷提

    高,國家對農村中小學的資

    金投入加大,農村學校的面

    貌大大改觀,會越來越多的

    優秀高中畢業生,當然也包

    括教師子女,在選擇報考專

    業時,師範類也會越來越重

    視,教師子女當教師的比例

    會越來越高。

  • 6 # Houai306

    不教書只會奉迎拍馬的校長拿公款搞關係,高職稱不教書。爭榮譽搶利益,52歲就退了,職稱工資和績效工資嚴重挫傷了老師們的積極性,害死了中國教育。我校一位老師家屬被強姦,很痛苦,兩級領導破格將他職稱升為高階,中國職稱搞笑嗎?

  • 7 # 東方G819

    我所瞭解的同學校、同社群、同村莊的三代教師之家真不少,就是在同一層次級別的也多。比如,我剛畢業分配的那所小學就有外祖父、母親和女兒三代就是小學教師的。我住的附近出了三代六位教師之家,其爺爺是中學副校長兼物理教師,奶奶是小學語文教師,父母都是職高教師,兒是大學講師,女兒是高中英語教師。我在另一所鄉級學校任教時,姓石的教師在村小工作,其女兒在中心校任團支書,現在是另一所鄉鎮小學的副校長。90年代中期,我們縣為了擴充教師隊伍,解決即將退休老教師的後顧之憂(變通頂班),出了一個土政策:凡是即將退休的小學老教師的子女,具有初中及以上學歷、年齡在18一25歲之間的、經志願申請參加縣教師進修學校兩年制教育培訓畢業的,都可在原父母學校參工任教,當教師。於是當年那幾年全縣有近千名的父母是教師的子女,都繼承了其父母願望參培當了小學教師。至今其中有數十人還走上了學校的領導崗位,其中有一部分是學科帶頭人,還有一批經嚴格考核被選進了縣城小學任教。傳承父母師德風尚,爭當合格優秀教師,在我們當地已形成濃厚的氛圍。只不過現在要硬上,沒有什麼優惠和特殊照顧,要想當教師光一廂情願不行,還要接受正規嚴格的選拔。

  • 8 # 悅哥5

    是有多少教師的孩子能有資格做教師?教師的孩子就文化水平肯定高嗎?現在的公開應聘教師是假的嗎?教師的孩子和以前工人接班一樣能接班當教師?俺是真不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德華2019年有五部什麼電影上映,你會買票去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