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暖66256614
-
2 # GGBod
就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正在呈上升趨勢發展,各大車企也在加大對新能源的投入,我相信在未來的二十年內新能源汽車會佔據半壁江山。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環保問題,國家對環保要求相當嚴格,無可厚非。第二,油價問題,相信大傢伙對於油價的問題也是相當頭疼的。至於為什麼新能源汽車不一下子就發展起來,那主要是因為造車成本問題,再就是後期維修更換問題,價格太高十幾二十幾萬廣大消費者也是很汗顏的。
假如,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沒有出現可代替電新能源的,那麼新能源發展起來就是必然的了,新能源很廣泛,我相信,燃油車一點不是唯一出路,環保出行是必然的。
-
3 # 李sir聊柴油機
中國新能源唱好的人已經很多了,我來潑點冷水。
首先,搞新能源有很多種方式,電動車只代表了中國政府的選擇方向,各國家對未來的車輛能源並未形成統一的認識。比如美國政府有研究生物燃油,用高產油轉基因植物為汽車提供燃料;比如日本政府大規模佈局氫燃料電池,全國各地建設加氫站。
其次,新能源是否真正環保還有待商榷。如果電力來源主要是依靠火力發電,那麼電動車的環保之說便無從談起。所以實現環保的首要前提是變革電力系統能源結構,核能/風能/水利/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佔比的提高需要先行。另外,清潔能源本身也有其弊端,比如核能的潛在風險,風能水利對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改變等等。
再次,資源能否支撐車用新能源升級。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電次數高的優點,目前車用電池多為鋰電池,也只有鋰電池能勉強滿足車輛的行駛里程需求。但鋰元素不像鐵、鋁等元素,本身全球儲量不算豐富,如果用於手機還好說,如果將全球汽車都裝上鋰電池,那必然不夠用。
最後,中國目前在電動車技術方面已取得世界領先,個人當然也希望中國憑藉新能源技術上的積累實現彎道超車,但現實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咱們且行且看。
-
4 # AUTO派
從長遠來看,新能源車在未來市場上一定會甚至全面取代傳統燃油車輛。但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技術積累,市場消化,消費者認可等不可缺少的階段。國家為了鼓勵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甚至制定了到2035年全國將不再生產燃油動力的汽車,從這個政策導向看,未來的汽車市場的霸主早晚還是屬於新能源的,趨勢不能阻擋但我們要認清發展的規律,任何事物發展規律都是螺旋上升的。首先我們要明白國家為什麼大力扶持鼓勵新能源車的發展,這個背景如果能認清就不難看出未來汽車市場走向了,西方國家的汽車工業遠比中國悠久,技術積累也深厚,雖然中國八九十年代開放汽車市場和不少國外知名品牌廠商合資開廠,學習先進的汽車研發生產技術。但進過30多年的追趕,整體實力雖然有很大提升,但和西方相比仍然實力差距明顯。在核心領域的競爭基本處於劣勢,為了擺脫被動處境,不被西方汽車陣營所左右,國家必定會考慮用新思路新方法迎接競爭,只有用彎道超車的手段才能和西方汽車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目前中西方在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基本處於相同起跑線,技術代差不明顯,甚至部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拼傳統燃油汽車的技術拼不過,自然會想到用新能源這張牌了,況且近些年國內機動車保有量連年增加,空氣汙染,燃油費增加都被百姓所詬病,國家每年花費鉅額美元從境外進口大量石油也是要滿足國內巨大的燃油消耗需求,這也是國家除了糧食安全之外必須考慮到是燃油安全,特殊時期對國內穩定將是一個很大的隱患,綜合眾多因素國家必定會選擇發展新能源車的舉措。但是就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現狀而言也面臨了不少問題,限制了國家政策的順利推廣程序。第一政策層面上說:不少車企利用國家的扶持政策漏洞大搞騙取補貼的手段,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和惡劣影響,第二從技術層面上說:又有眾多技術瓶頸卡脖子,影響消費者駕駛體驗,使得新能源車的推廣又增加變數。比如: 1.造車技術的成熟性;2.新能源車輛維修保養的便捷程度;3.電池容量及充換電裝置發展的瓶頸;4.電池技術的安全性;5.充電樁安裝便利性等因素。所以新能源車的發展目前處境還是處於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的階段,政策出發點與市場現狀有較大的脫節,個人認為強制制定2035年停止燃油車的生產未必是符合市場發展客觀規律的舉措,不要拔苗助長,反而欲速則不達。還是認清自身實力,揚長避短、實事求是、結合市場、政策扶持、加強宣傳和技術研發或許新能源車的火爆那天終會到來。
-
5 # 科技電子汽車的yonho
首先,目前新能源的指的是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汽車、輕混動汽車、已經氫氣等燃料汽車。以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充電汽車為主要切入點來敘述。
在去年的3月5日,全華人大中大家所關心的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很重要的熱門話題。其中工信部部長苗玗就提到: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的一條畢竟之路!國家將繼續對新能源和純電動汽車給予政策上的扶持,且這已成為國家的大略方針,近期也不會輕易的改變。據統計,2017年我們新能源汽車產量是79.4萬輛,年銷量是77.7萬輛。18年更是在17年的基礎上達到97%的發展,實現了100多萬輛的產銷,佔比達到5.4%。
政策的福利和支援,比如繼續在限牌城市給予的汽車綠色通道等等,今後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發展增速依然十分可怕。
雖然現在新能源發展還有一定亟待解決的問題。
1.市場的魚龍混雜。新能源整車企業數量達到200家以上,基本達到了燃油車企的數量。但是整體質量不高,主要還是因為有較高的政府補貼,滋養了大批的蛀蟲。比如15年開始很多的騙補事件。不過隨著補貼政策的完善和補貼的退坡該型別已經有很大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低質量的發展。
2.技術上的缺陷。
首先充電車存在續航里程的瓶頸,充電時間長,電池回收困難的問題,在較短時間內無法完全解決,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已經有了改善。比如工況續航已經基本達到400公里,個別車型達到500或者600公里。有望在明年基本全部達到600公里的門檻。很大程度解決續航焦慮。充電時間比亞迪可以達到充電半小時里程100公里。後續還有進一步的發展。
3.充電環境的配套發展不足。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目前存在充電環境不完善的缺點。充電樁較少,小區,學校,充電站等配備還是很不充足。隨著電動車的普及應該會有很大的改善。特別是混動車型可以過度。
4.其它燃料車型的發展較為滯後。除了充電車型的發展也需要其它車型的彌補。目前新能源的車型有燃料車型,不過基本都在起步研發階段還需時間發展。
目前情況是如上幾個問題都在逐步階段性解決,政府的政策也在逐步引導國內市場的走向。使得新能源車在從補充燃油車市場,慢慢過度到重要車型,最後達到取代燃油車的目的。目前發展勢頭非常好,預計在5年內能平分秋色,在8-10年基本取代燃油車。
但化石能源總有消耗完的一天,也就是說總有一天汽車將無法在使用柴油汽油等驅動的車輛,毫無疑問,新能源車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只是無論是車本身還是與之配套的其他資源都還有待完善。
新能源車輛的發展前景是廣大的。就以中國而言,改革開放至今,己近四十年的時間,在經濟上取得巨大的成績。但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欠缺的,如燃油發動機等。做為燃油車的核心部件,其技術無法獲得突破與掌握,只能是將命運交給別人來操作,同時也讓車輛的使用無法做到環保、節能,國家、政府及老百姓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近三十年車市的發展,己說明了這一點。當然西方國家不可能放棄中國這一市場的,在利益面前,它仍是以掠奪為核心思想的,用一茬茬牧草的收割行為,來滿足其對利益的需求。
小編認為燃油汽車中國己落後西方國家近百年時間,以現有的基礎實現趕超己是不可能的。但中國的汽車命脈又不能讓西方國家來操控,那麼中國就需要一種替代品來進行彎道超車,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基礎;同時石油的欠缺與消費,造成國家巨大的負擔;環保意識與人文環境的發展,也對運輸工具提出要求。以上種種,都在孕釀與促進新能源車輛的面市。就現有的基礎而言,在家用車市場中,新能源有望在3-5年內取代燃油汽車。
回覆列表
新能源汽車在實現智慧化、網聯化、無人駕駛化以後,將顛覆汽車使用方式。這是一次中國可能領跑世界汽車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