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村官乖乖
-
2 # 今夜星光燦爛
謝謝邀請!題主問提倡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農業可行嗎?當然可以。開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建立是深入實施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的重要舉措,對打造特色品牌農業、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區域範圍內,以村為基本單位,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透過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建設,使一個村(或幾個村)擁有一個(或幾個)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和產業。
我們武功縣在發展縣域經濟一村一品方面成績喜人,打造了一個又一個一村一品品牌,將武功縣地域特色推向全國,如獼猴桃、土織布、麻花、倪家鍋盔、長寧鎮孔尹村手工掛麵等特產,透過政府部門有力支援,媒體大力傳播,充分利用武功電商平臺,快遞物流將農副產品發往全國各地,搞活流通,提高服務,有效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
3 # 老厲評果
一村的自然資源稟賦是類似的,或者完全一樣,這是基礎。
然後現代農業生產已經不再是經驗沉澱,而是農業技術推動,但是一家一戶獲取和應用農業技術不經濟。
同時,我們說小農經濟的矛盾在於,分散在各家各戶的生產和大規模現代流通不匹配。產地代辦是代採集貨,定位不是提高附加值。
一村一品,可以整體引入新品,或者推動農業新技術。
同時統一對接商超、生鮮電商平臺,統一標準、統一品牌,合力推向市場。
現在的問題是,一村一品也需要執行下去,需要具體對接人,社會資源傾斜需要抓手,要不然怎麼做呢。
一般的做法是設立一個合作社,村民自願加入,合作社先把銷路開啟,然後統一購買農資,透過骨幹做技術輔導。
另一個方面是如何低成本營銷一村一品,不可能是傳統媒體,或者持續地展會推廣。網際網路是不能忽略的。
-
4 # 吳稻長
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品、一縣一品,是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和農民持續增收的有效路徑。
一、尋找田野中的寶藏——尋找價值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經過歷史沉澱的,最適合當地人文、氣候、環境孕育而成的產品,它就是農產品中最有價值的寶藏。
二、包裝——實現價值
把產品的故事演義到極致,抓好產品品控和供應鏈,讓優質農產品形成商品。
三品一標的申請,商標註冊,品牌打造,制定種植和生產標準。
三、傳播——發大價值
線下:參加行業和政府組織的各種展會,產品進入超市和社群店,各種戶外廣告,客戶體驗(種植基地參觀,線下品嚐)
四、訂單種植和農民建立聯絡——帶動農民增收
小結:一村一品,一縣一品是振興鄉村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路徑,需要政府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援,政府要把支援農業的有限資金聚焦,千萬不要瞎操,政府關鍵領導和農業新型主體能否同頻是成功的關鍵,要敢擔當大力幫扶支援。
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忘大家指正。
-
5 # 海納百川21210
這是一個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農業,中國土地遼闊,各地氣侯,自然條千差萬別。這種國情搞一刀切一個模式是行不通的。一地一品,一村一品,依實際情況制定政策,是今後若干年也必須遵循的科學規律。黑龍江的五常大米,遼寧的盤錦大米,遼寧朝陽的小雜糧,都是響噹噹的品牌,而你要他們放棄這些名牌產品,去一律種玉米,大豆,是一種可笑的事情。一村一品在切實科學指導下,產品形成拳頭,形成規模,才能招來客戶,家有梧桐鳳自來。分散零落的產品,既使是珍品,商家也不會為了這不夠運費的產品光臨,珍品也變成普通商品。所以中國農業前途在一村一品,一地一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特別佔有天時地利的地方,例盤錦紅海灘,政府資助一下,興旺旅遊產業,多搞些農家樂,吸引更多遊客也是科技興農的利民措施。
-
6 # 一號農民王永堯
這位提問的先生給我們佈置了這道題,是可以回答探討下的。
大家好!感謝友友們關注“三農”。
中央釋出了2019年“一號檔案”,其中提到這個“一村一品”的發展農業的方式。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央一號檔案”是發給有著千差萬別自然、地理、人文的全國的,要執行好“一號檔案”精神就一定要因地制宜,決不能生搬硬套、斷章取義。
這樣,我先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見聞:雲南的巧家縣有個藥山鎮,我2011年去過。一路上公路兩旁堆有核桃和土豆,在要到達的那段下坡路段,見有人揹著什麼下山。我就下車了,和一位小姑娘及她的父親搭上了活。瞭解的最後大至是:這個地方的核桃盛產,品質也好;土豆是第一農產品。因為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產品品質好是一方面,但交通運輸成問題。老百姓收下來的也就堆在路邊,等專門的生意人來拉走。本來很值錢的東西,在那裡不值錢了。甚至堆在那,誰愛要就要吧!其中還有個問題:多不多、少不少的,給長途運輸的量的湊合有一定的困難,也就降低了“身價”。還有,巧家有個鄉在一個山上,忘了叫什麼名字。和雙河鎮從地圖上看幾乎重合但從雙河到這個鄉場用了5個小時。我們的車開不進去,坐摩托去的。去的路就象“寶成鐵路”翻越秦嶺,特別有一段公路的路面至少是35度的斜度!下面是“萬丈深淵”嚇死人,我不敢坐在摩托車上,下來象狗狗那樣爬過去……
這樣的自然環境在湘西、雲貴、四川三州、甘陝、秦巴多!自然條件惡劣,但正因為特殊也有自然付給他們的寶藏:就是其他環境條件產不出那麼好的品質的農產品!國家提出“易地遷出”扶貧,但一是不能太大面積,二是還得讓這些特殊條件下的特殊產品延續下去。我也呼籲: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農業上全國一盤棋。對這些區域採取一定程度的專業化,一村或一鎮、一縣一品,形成優勢提高價值。
如果把這種模式推廣至淺丘或平原,去試一下吧!
在適合農耕的區域,我是長期反對”專業戶”的,更反對“專業村”、“專業鎮”,仍至於“專業縣”的。我把這種種、養分割,品種茬口不延續的農業生產經營叫“切割式農業”,對於一個適合家庭成員有序分工合作建立“家庭農場”的家庭來說,是需要建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業經濟綜合體”的。專業化只能讓他們增大風險、增大成本、降低品質。同時造成資源的浪費、時間的浪費!
有些從農業生產經營的科學角度也不可能實行“一村一品”的,比如某村專業種大豆,哪下季和第二年又怎麼辦?第二年還是大豆嗎?那將會顆粒無收!“套作”、“間作”、“輪作”是真正的科學,不可改變的。
“一村一品”的初衷是對高品質、高付加值的產品在合適的自然條件下集中規模生產,以破解彌補自然因素下的其他短處。當然,在農耕地區,有人把耕地栽果樹藥材,那是不合適的!因為達不到水、土、溫差、積溫條件的。
這就是我的看法:因地制宜!
-
7 # 農產品追溯與溯源
中央一號檔案已經明確發文,表示鼓勵鄉村一村一品建設,所以一村一品肯定是可行的。但具體到每一個村子如何發展,則應該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一號檔案中不但提到了一村一品,還提到了加快推進城市化程序和出臺政策推進土地流轉,加速農業用地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所以我們不能孤立的讀檔案,要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首先,即使有政策支援,也不可能每一個村都發展一村一品,大的方向肯定還是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現在農村已經很難看到40歲以下的農民,目前種地的農民基本都是60歲左右的,再過20年,等這一代農民漸漸老去,農村願意種地的人只會越來越少,當一個村子人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村鎮合併就成為必然,對於絕大多數的農村來說,註定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而對於一些有歷史文化底蘊,或者有產業基礎,或者是自然資源稟賦優良的村子來說,可能一村一品,或者觀光旅遊都是不錯的出路。
-
8 # Power泡兒
我認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是可行的,發展特色農業就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風,就像我們農村老家一樣,我們鎮發展的是蔬菜和市民農業,因為屬於沿江地帶,地勢平坦、灌溉方便,發展起了蔬菜種植,同時與城市居民聯絡在一起,他們可以定期帶孩子來享受田園生活,鎮上許多地方也開起了農家樂,但隔壁鎮看到我們村取得了成功,也號召大家一起種植蔬菜,但最後卻因為沒有銷路,沒幾年就泡湯了。
每個地方都有其自身的優勢,想要發展特色農業,首先就是要有特色並獨樹一幟,如果產業產生同質化,那麼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肯定要結合自身的區位條件和優勢,在種類選擇上面肯定要選擇與當地自然條件相適應的,否則就是徒勞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的提高,消費結構已經發生很大改變,現在的人們並不是只圍繞生活而從事生產活動,人們更願意花錢去滿足自己的精神享受,因此,特色農業迎來了發展機會,休閒和觀光農業成為了一大主題。
當然,任何一個地方想要發展特色農業,首先要有政府的牽頭和投入,並和產業扶貧結合起來,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畢竟:“要想富、先修路。”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是可行
十九大習大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19年中央一號檔案,把三農作為優先發展,第一次提升戰略地位,可以看出國家政策重點傾斜三農,農村大有可為!
發展一村一品,主要是幫助鄉村農產品產業振興,想要鄉村振興,首先,必須產業振興去帶動,有了產業,村子就活起來了,好搞建設~
但一村一品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想把一村一品打造成功,需要很多政府、社會的資源投資,所以,一個鄉鎮可以重點發展1-2個一村一品,不宜多~
鄉村振興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資金、人才、資源等等,而人是最重要的,作為我們是村官,責任更加重大,更需要為了鄉村振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