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常容

    這句話我也是第一次聽到,我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具體出處在哪裡,就單單憑這句話我對他進行粗淺的闡述吧,如果有誤的話的,那就多多抱歉。

    我回答這個問題,主要的是因為我是寫三國志方面的文章,所以對劉備還是比較瞭解。當然,我也不清楚這裡面的劉備指的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劉備呢,還是三國志裡的。

    我覺得劉備的認真是值得我們學習,他不管是一依附誰都是非常認真賣命的幹活,這一點是難得可貴的,所以所有的諸侯對他都是另眼相看。

    劉備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很注重細節,很多的小事情,替別人著想的。我們從三顧茅廬裡面可以看得出來,他旅居荊州,只不過是一個客將,但是荊州的豪傑大部分歸附他,可見他的為人。

    第三點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劉備懂得怎麼去收買人心。

    漢代初年的時候治國是以黃老之術,黃老之術也就是平和派的法家,秦代實行的是激進派的法家。劉邦的約法三章可以看得出把治國的策略。所以劉邦做事一點都不只是順道而為。

    不知道這樣解釋對還是?對還是錯。

  • 2 # 品味老劇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要做事先做人。

    大家都知道劉備,一個賣草鞋的能奮鬥成為一個皇帝,不得不說是超級牛人了,劉備做人很厲害,跟隨劉備的人都是被他的仁義所折服。拿關羽來說,最佩服的人就是劉備,關羽投降曹操後,曹操拜金封侯都留不住關羽;張飛也是拿出資產變賣,讓劉備有錢打造自己的人馬;趙雲第一次和劉備合作之後,就跟劉備說:永遠不會背叛使君,果然如此;劉備三顧茅廬求教諸葛亮,隆中對流傳千古。還有一人,《三國演義》中就是走了走龍套,但是《三國志》中重點提到,他就是糜芳,劉備第一次丟失徐州後,人馬也損失慘重,夫人也被呂布抓住。糜芳這時候站出來說:主公不要急,你沒有人馬了,我把家產變賣了給你,再招人,你不是沒有夫人了,我把我妹妹嫁給你,就是後面的糜夫人。看看,把劉備感動的,又有鬥志繼續努力了。如果不是劉備的人品好,能讓糜芳如此嗎?

    所以說:做人要學劉備,以誠信、仁義作為做人的座右銘,肯定會有好報的。

    再說做事學劉邦,這話有點不合適,大家都知道劉邦是個小亭長,怎麼才能奮鬥成一個皇帝呢?那最主要的是用人了:第一:知人善用,劉邦作為領導,張良出計謀,韓信管用兵,蕭何管錢糧賦稅。都安排的有條不紊。

    第二:用人不疑,且不計前嫌,韓信陳平都在項羽軍營中呆過,過來投靠劉邦,劉邦都委以重用。

    第三:什麼人都能用,像跟隨他的樊噲是殺狗的,周勃是吹鼓的,盧綰是個賭徒,灌嬰是個布販子都能把他們安排在對的位置上。可見劉邦絕對會用人。所以,我覺得不能說做人學劉備,做事學劉邦。應該是以誠信仁義做立身之本當學劉備,以用人不拘一格知人善用當學劉邦。方能成就大事。

  • 3 # 小蘑菇

    首先劉備和劉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從底層做起的,都經歷了不可想象的困難才成功的,都有堅持了自己的理想。不同的是劉備善於做事,在長坂坡時帥自己的孩子就是給趙雲看的,在新野撤退時,把百姓也帶上這就為了籠絡人心,雖然是百姓自發跟隨的,劉備把做事用到了極致才當了皇帝。劉邦就是不善於做事,但是善於用人,他知道韓信能帶兵打仗,知道張良足智多謀,知道蕭何能夠籌集糧草,知道御人之術,能夠平衡三人關係,才當了皇帝。所以做人學劉備,做事學劉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預防,遠離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