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上市公司財務資訊披露的質量,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中國證監會於2001年4月釋出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資訊披露規範問答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以下簡稱《問答》),對有關非經常性損益的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本文擬以《問答》為基礎,對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判斷標準、內容以及資訊披露等相關問題做一簡單的探討。
一、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
根據《問答》的規定,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聯絡,以及雖與生產經營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評價公司當期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在理解非經常性損益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非經常性損益即國際會計準則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損失。公司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收益,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淨利潤要低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淨利潤,從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小於按照當期淨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損失,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淨利潤要高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淨利潤,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高於按照當期淨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
因此,在確定非經常性損益專案時,切記非經常性損益與非經營性損益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公司完整的經濟活動應該包括生產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三部分,除了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等商品生產經營活動外,還應該包括企業基於各種戰略考慮所進行的對外長期投資活動等資本經營活動,也應該包括公司利用暫時閒置的資金自行進行的短期投資活動和相關的籌資行為。因此,我們不能根據損益是否來源於商品生產經營活動作為判斷該收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的唯一標準。
(三)判斷某項損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時,除了應該考慮該項損益與生產經營活動的聯絡外,更重要的是應該考慮該項損益的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的大小。
1.判斷某項損益的性質,應主要分析產生該項損益的事項或業務是否為公司持續經營所必需,是否為公司發生的特殊業務。從公司所處的經營環境看,特殊性的事項或業務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與企業正常典型的活動明顯地不相關或僅僅偶然相關。如果產生某項損益的事項或業務是公司持續經營不可或缺的,則該項損益就不能作為非經常性損益來處理。比如,公司為了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轉,每隔幾年要對裝置進行一次大修理,因而不是公司的特殊業務,所發生的大修理費用就是公司為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能力所必須發生的費用,由此而產生的損益也就應該是公司的經常性損益;又比如,上市公司由於向關聯企業借用資金而支付的資金佔用費如果明顯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則此項資金借入業務就不是公司持續經營所必需的業務,而是一項特殊的業務,因此多支付的資金佔用費就應該是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
2.判斷某項損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時,還應該考慮損益金額的大小。根據會計中的重要性原則,對於一些金額較小的非經常性損益即使將其視為經常性損益,也不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分析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此,對於一些明顯可歸於非經常性專案、但金額較小的損益,為了簡化起見,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其視為經常性損益處理。但是,如果這些損益對公司的主要財務指標將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時,仍然將其視為經常性損益就不恰當了。比如,某上市公司向關聯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收益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高了50萬元,扣除所得稅的影響後僅佔當期淨利潤的0.1%,如果公司按照當期淨利潤計算的淨資產收益率剛好超過6%,但扣除該項收益後的淨資產收益率則低於6%.在此情況下,如果不扣除多收的50萬元,會使公司達到了發行新股的最低條件,扣除後該公司就失去了發行新股的資格。所以,應將多收的資金佔用費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3.除了考慮損益的性質和金額外,還必須考慮其發生的頻率。產生非經常性損益的事項或業務應該是公司發生的偶發性事項或業務,也就是公司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能合理預計是否會發生的業務。正是因為這些事項或業務發生的偶然性,由此而產生的損益就應該歸屬於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比如,公司於本年度獲得了當地政府給予的一次性財政補助300萬元,使公司避免了出現虧損的不利局面,但公司對於以後年度能否繼續獲得此類補助則無法進行合理的預計。因此,本年獲得的300萬元一次性財政補助就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二、非經常性損益包含的專案
在《問答》中,對於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分別按照“應該包括”和“可能包括”進行了解釋。非經常性損益應該包括的專案有:(1)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導致的損益;(2)處理下屬部門、被投資單位股權損益;(3)資產置換損益;(4)政策有效期短於3年,越權審批或無正式批准檔案的稅收返還、減免以及其他政府補貼;(5)比較財務報表中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期間淨利潤的追溯調整數;(6)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公司在編報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或申請發行新股的材料時,應將上述專案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非經常性損益可能包括的專案有:(1)流動資產盤盈、盤虧損益;(2)支付或收取的資金佔用費;(3)委託投資收益;(4)各項營業外收入、支出。公司在編報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或申請發行新股的材料時,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分析上述專案的實質,準確界定非經常性損益。公司若將上述專案不歸類為非經常性損益,應該充分說明其原因以及涉及的金額。《問答》並沒有列舉全部的專案,但強調公司在具體判斷時應該根據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合理地進行。以下擬對非經常性損益可能涉及的專案做一簡要分析。
2.資產的處置或置換損益以及債務重組損失。公司為生產經營所購置的各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是公司進行持續經營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為生產型公司購置資產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透過對這些資產的出售或置換以獲取利潤,處置或置換此類資產在公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頻率也是很低的;公司進行債務重組發生的損失也是經營活動中偶然發生的損益。因此,對於企業由於處置或置換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生的損益以及債務重組的損失,應該剔除在經常性損益之外,作為非經常性損益。
3.有關資產的盤盈或盤虧。資產盤盈或盤虧應該是屬於公司偶然發生的業務,由此產生的損益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4.資產減值準備。各項減值準備的計提是公司在持續經營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事項,因此公司不應該將計提的各種資產減值準備對損益的影響看作非經常性損益。
5.補貼收入及相關的稅收優惠、返還。對於公司獲取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所得稅等各種稅收優惠及稅收返還、財政補助等其他各種補貼收入是否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合理地判斷:(1)根據獲得補貼收入或享受稅收優惠、返還的期限,判斷公司能否在未來較長的期限內獲取這些收益。如果公司能夠在較長的期限內(比如在連續3年或3年以上的期限內)連續地獲取這些收益,則可以認為這些收益的取得構成了公司經常性損益的組成內容。(2)根據相關收益取得的法律檔案是否存在、是否符合現行規定。如果沒有審批檔案,或屬於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越權審批,則由此產生的收益即使能夠在很長的時期內可以獲得,也不能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比如,某公司擁有進出口經營權,每年均有大量的進出口業務,則公司每年收到的稅務部門的出口退稅雖然在會計處理時作為補貼收入,也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專案進行處理。
(二)投資活動可能涉及的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公司發生的投資活動包括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兩種基本型別,由此獲取的投資收益包括:股權投資收益、債權投資收益以及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對於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應該根據其形成的具體來源進行分析:
1、公司基於戰略發展的考慮進行各種長期投資,其主要目的並不在於短期內轉讓以獲取價差收益。因此,透過對外的長期股權、債權投資在持有投資期間所獲取的正常投資收益,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但是,公司轉讓持有的長期投資屬於特殊業務,由此而產生的損益應該全部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否則無法合理地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
2、公司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發生的股權投資差額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計入投資收益,如果公司能夠合理地預計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不會轉讓該項股權,且攤銷期限不短於3年,則可將此項發生頻率較高的損益歸屬於公司的經常性損益。
3、公司進行的各種短期投資(包括委託投資)其目的主要在於獲取短期內的差價收益。由於在經營活動中收入和支出之間存在時間差,從而可能導致部分資金閒置。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暫時閒置的資金而不是借入的資金直接進行而非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短期投資,則可以將此類投資產生的收益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處理。
4、如果公司發生向其他企業拆出資金或委託金融機構發放貸款,也應該作為企業的投資活動。如果此類活動產生的收益高於或低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則應該將實際獲取的收益與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結果之間的差額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三)籌資活動可能涉及的非經常性損益專案1.如果公司在進行工程專案建設時,可能獲得財政貼息的優惠政策,則可以將獲得的財政貼息收益衝減工程成本或當期財務費用。但是,由於財政貼息的時間一般為一年時間,最長不會超過三年,因此,應該將獲得的財政貼息收益進入當期損益的部分作為非經常性損益。
2.如果公司在向關聯企業及其他企業拆入資金時,支付的資金佔用費高於或低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應該將實際支付的資金佔用費與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得出的結果之間的差額作為非經常性損益專案處理。
3.對於外幣業務發生較多的公司,由於匯率變動而形成的匯兌差額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專案處理。
(四)其他專案1.營業外收支專案中,公司發生的諸如捐贈支出、債務重組損失、罰款收入或支出、非常損失等營業外收支專案(不含上面已經提及的專案),在公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頻率不大,屬於偶然發生的事項,因此均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但公司支付的學校經費在目前的條件下,可以認為是公司需經常發生的事項,因此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專案處理。
2.追溯調整的影響數。由於公司會計政策在制訂以後一般情況下應該保持相對穩定,所以會計政策變更不是經常發生的事項,由於變更會計政策對以前年度進行追溯調整而引起的以前年度損益的變化,應該作為當年的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3.公司由於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而實際收到的所得稅返還,按照現行會計處理的方法應該在收到時衝減所得稅費用,而不是計入補貼收入,嚴格說也是公司的一項非經常性損益。但是,公司在計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時,應該先以利潤表反映的利潤總額為基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對利潤總額的影響後再結合納稅調整因素計算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扣除按照法定稅率計算的所得稅後即可得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因此,從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的計算方法看,由於所得稅返還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在計算非經常性損益專案時無需考慮所得稅返還的影響。
三、非經常性損益的披露
根據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的現行規定,公司在對非經常性損益專案進行資訊披露時,應該在利潤表下面以補充資料的形式,同時在披露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財務指標時,應該在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和淨利潤的基礎上,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披露以上兩個指標。《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公司披露的是有關非經常性專案對利潤總額的影響,但是我們認為這種披露方式不利於報表使用者對會計報表的分析,不能直觀地向報表使用者反映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因此,我們建議公司在反映此專案時,可以參考下列資訊披露的方式:
1.披露的形式:將《企業會計制度》要求披露的利潤表補充資料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資訊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要求提供的利潤表附表合二為一,統一以利潤表附表的方式披露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以及非經常性損益的相關內容。具體組成內容包括:(1)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標;(2)非經常性損益。
2.披露的內容:(1)公司確定非經常性損益的具體標準,以及非經常性損益包括的具體專案;(2)非經常性損益對利潤總額的影響;(3)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
為提高上市公司財務資訊披露的質量,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中國證監會於2001年4月釋出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資訊披露規範問答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以下簡稱《問答》),對有關非經常性損益的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本文擬以《問答》為基礎,對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判斷標準、內容以及資訊披露等相關問題做一簡單的探討。
一、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
根據《問答》的規定,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聯絡,以及雖與生產經營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評價公司當期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在理解非經常性損益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非經常性損益即國際會計準則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損失。公司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收益,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淨利潤要低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淨利潤,從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小於按照當期淨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損失,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淨利潤要高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淨利潤,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高於按照當期淨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
因此,在確定非經常性損益專案時,切記非經常性損益與非經營性損益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公司完整的經濟活動應該包括生產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三部分,除了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等商品生產經營活動外,還應該包括企業基於各種戰略考慮所進行的對外長期投資活動等資本經營活動,也應該包括公司利用暫時閒置的資金自行進行的短期投資活動和相關的籌資行為。因此,我們不能根據損益是否來源於商品生產經營活動作為判斷該收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的唯一標準。
(三)判斷某項損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時,除了應該考慮該項損益與生產經營活動的聯絡外,更重要的是應該考慮該項損益的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的大小。
1.判斷某項損益的性質,應主要分析產生該項損益的事項或業務是否為公司持續經營所必需,是否為公司發生的特殊業務。從公司所處的經營環境看,特殊性的事項或業務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與企業正常典型的活動明顯地不相關或僅僅偶然相關。如果產生某項損益的事項或業務是公司持續經營不可或缺的,則該項損益就不能作為非經常性損益來處理。比如,公司為了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轉,每隔幾年要對裝置進行一次大修理,因而不是公司的特殊業務,所發生的大修理費用就是公司為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能力所必須發生的費用,由此而產生的損益也就應該是公司的經常性損益;又比如,上市公司由於向關聯企業借用資金而支付的資金佔用費如果明顯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則此項資金借入業務就不是公司持續經營所必需的業務,而是一項特殊的業務,因此多支付的資金佔用費就應該是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
2.判斷某項損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時,還應該考慮損益金額的大小。根據會計中的重要性原則,對於一些金額較小的非經常性損益即使將其視為經常性損益,也不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分析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此,對於一些明顯可歸於非經常性專案、但金額較小的損益,為了簡化起見,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其視為經常性損益處理。但是,如果這些損益對公司的主要財務指標將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時,仍然將其視為經常性損益就不恰當了。比如,某上市公司向關聯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收益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高了50萬元,扣除所得稅的影響後僅佔當期淨利潤的0.1%,如果公司按照當期淨利潤計算的淨資產收益率剛好超過6%,但扣除該項收益後的淨資產收益率則低於6%.在此情況下,如果不扣除多收的50萬元,會使公司達到了發行新股的最低條件,扣除後該公司就失去了發行新股的資格。所以,應將多收的資金佔用費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3.除了考慮損益的性質和金額外,還必須考慮其發生的頻率。產生非經常性損益的事項或業務應該是公司發生的偶發性事項或業務,也就是公司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能合理預計是否會發生的業務。正是因為這些事項或業務發生的偶然性,由此而產生的損益就應該歸屬於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比如,公司於本年度獲得了當地政府給予的一次性財政補助300萬元,使公司避免了出現虧損的不利局面,但公司對於以後年度能否繼續獲得此類補助則無法進行合理的預計。因此,本年獲得的300萬元一次性財政補助就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二、非經常性損益包含的專案
在《問答》中,對於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分別按照“應該包括”和“可能包括”進行了解釋。非經常性損益應該包括的專案有:(1)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導致的損益;(2)處理下屬部門、被投資單位股權損益;(3)資產置換損益;(4)政策有效期短於3年,越權審批或無正式批准檔案的稅收返還、減免以及其他政府補貼;(5)比較財務報表中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期間淨利潤的追溯調整數;(6)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公司在編報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或申請發行新股的材料時,應將上述專案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非經常性損益可能包括的專案有:(1)流動資產盤盈、盤虧損益;(2)支付或收取的資金佔用費;(3)委託投資收益;(4)各項營業外收入、支出。公司在編報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或申請發行新股的材料時,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分析上述專案的實質,準確界定非經常性損益。公司若將上述專案不歸類為非經常性損益,應該充分說明其原因以及涉及的金額。《問答》並沒有列舉全部的專案,但強調公司在具體判斷時應該根據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合理地進行。以下擬對非經常性損益可能涉及的專案做一簡要分析。
2.資產的處置或置換損益以及債務重組損失。公司為生產經營所購置的各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是公司進行持續經營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為生產型公司購置資產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透過對這些資產的出售或置換以獲取利潤,處置或置換此類資產在公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頻率也是很低的;公司進行債務重組發生的損失也是經營活動中偶然發生的損益。因此,對於企業由於處置或置換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生的損益以及債務重組的損失,應該剔除在經常性損益之外,作為非經常性損益。
3.有關資產的盤盈或盤虧。資產盤盈或盤虧應該是屬於公司偶然發生的業務,由此產生的損益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4.資產減值準備。各項減值準備的計提是公司在持續經營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事項,因此公司不應該將計提的各種資產減值準備對損益的影響看作非經常性損益。
5.補貼收入及相關的稅收優惠、返還。對於公司獲取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所得稅等各種稅收優惠及稅收返還、財政補助等其他各種補貼收入是否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合理地判斷:(1)根據獲得補貼收入或享受稅收優惠、返還的期限,判斷公司能否在未來較長的期限內獲取這些收益。如果公司能夠在較長的期限內(比如在連續3年或3年以上的期限內)連續地獲取這些收益,則可以認為這些收益的取得構成了公司經常性損益的組成內容。(2)根據相關收益取得的法律檔案是否存在、是否符合現行規定。如果沒有審批檔案,或屬於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越權審批,則由此產生的收益即使能夠在很長的時期內可以獲得,也不能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比如,某公司擁有進出口經營權,每年均有大量的進出口業務,則公司每年收到的稅務部門的出口退稅雖然在會計處理時作為補貼收入,也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專案進行處理。
(二)投資活動可能涉及的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公司發生的投資活動包括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兩種基本型別,由此獲取的投資收益包括:股權投資收益、債權投資收益以及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對於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應該根據其形成的具體來源進行分析:
1、公司基於戰略發展的考慮進行各種長期投資,其主要目的並不在於短期內轉讓以獲取價差收益。因此,透過對外的長期股權、債權投資在持有投資期間所獲取的正常投資收益,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但是,公司轉讓持有的長期投資屬於特殊業務,由此而產生的損益應該全部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否則無法合理地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
2、公司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發生的股權投資差額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計入投資收益,如果公司能夠合理地預計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不會轉讓該項股權,且攤銷期限不短於3年,則可將此項發生頻率較高的損益歸屬於公司的經常性損益。
3、公司進行的各種短期投資(包括委託投資)其目的主要在於獲取短期內的差價收益。由於在經營活動中收入和支出之間存在時間差,從而可能導致部分資金閒置。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暫時閒置的資金而不是借入的資金直接進行而非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短期投資,則可以將此類投資產生的收益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處理。
4、如果公司發生向其他企業拆出資金或委託金融機構發放貸款,也應該作為企業的投資活動。如果此類活動產生的收益高於或低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則應該將實際獲取的收益與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結果之間的差額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三)籌資活動可能涉及的非經常性損益專案1.如果公司在進行工程專案建設時,可能獲得財政貼息的優惠政策,則可以將獲得的財政貼息收益衝減工程成本或當期財務費用。但是,由於財政貼息的時間一般為一年時間,最長不會超過三年,因此,應該將獲得的財政貼息收益進入當期損益的部分作為非經常性損益。
2.如果公司在向關聯企業及其他企業拆入資金時,支付的資金佔用費高於或低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應該將實際支付的資金佔用費與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得出的結果之間的差額作為非經常性損益專案處理。
3.對於外幣業務發生較多的公司,由於匯率變動而形成的匯兌差額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專案處理。
(四)其他專案1.營業外收支專案中,公司發生的諸如捐贈支出、債務重組損失、罰款收入或支出、非常損失等營業外收支專案(不含上面已經提及的專案),在公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頻率不大,屬於偶然發生的事項,因此均應該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但公司支付的學校經費在目前的條件下,可以認為是公司需經常發生的事項,因此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專案處理。
2.追溯調整的影響數。由於公司會計政策在制訂以後一般情況下應該保持相對穩定,所以會計政策變更不是經常發生的事項,由於變更會計政策對以前年度進行追溯調整而引起的以前年度損益的變化,應該作為當年的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3.公司由於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而實際收到的所得稅返還,按照現行會計處理的方法應該在收到時衝減所得稅費用,而不是計入補貼收入,嚴格說也是公司的一項非經常性損益。但是,公司在計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時,應該先以利潤表反映的利潤總額為基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對利潤總額的影響後再結合納稅調整因素計算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扣除按照法定稅率計算的所得稅後即可得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因此,從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的計算方法看,由於所得稅返還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在計算非經常性損益專案時無需考慮所得稅返還的影響。
三、非經常性損益的披露
根據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的現行規定,公司在對非經常性損益專案進行資訊披露時,應該在利潤表下面以補充資料的形式,同時在披露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財務指標時,應該在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和淨利潤的基礎上,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披露以上兩個指標。《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公司披露的是有關非經常性專案對利潤總額的影響,但是我們認為這種披露方式不利於報表使用者對會計報表的分析,不能直觀地向報表使用者反映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因此,我們建議公司在反映此專案時,可以參考下列資訊披露的方式:
1.披露的形式:將《企業會計制度》要求披露的利潤表補充資料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資訊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要求提供的利潤表附表合二為一,統一以利潤表附表的方式披露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以及非經常性損益的相關內容。具體組成內容包括:(1)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標;(2)非經常性損益。
2.披露的內容:(1)公司確定非經常性損益的具體標準,以及非經常性損益包括的具體專案;(2)非經常性損益對利潤總額的影響;(3)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