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遇投資
-
2 # 悟色的悟空
棒槌國家的高塔裡就不是有許多有錢人了, 全部是有錢人。
村幹部是村民的臉面,窮人出門還有身新衣服呢。
-
3 # 無奈且向上
很好,還有人能夠看到這個問題,這就是美國和西方的民主憲政的實質。以私有制為基礎,以保護私有財產為核心。
美國的白宮和議會,實際上就是各大財閥的牽線木偶,官員和議員不過是各財閥在政府和議會中的代理人。他們的仕途和政治命運,直接與各財閥的大佬喜怒哀樂,以及個人好惡有關。稍不如意就會斷了你的財路,官路。充其量也就是一個麥克風傳話筒而已。
再看看,特朗普這屆政府,號稱‘富人俱樂部’,名副其實。這些財閥大佬,已經不滿代理人的言行,就自己赤膊上陣,親自走到了前臺,把自己的各人意志,直接強加到政府頭上,轉化為國家意志。以民主憲政的形式,實現了私人財閥對國家的統治。
美國的社會制度,不僅保護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同時也為社會階層固化提供保障。尤其,對上流社會的保護,那才是不遺餘力,甚者,就是一個政界的新貴,想擠入上層社會的生活,恐怕也難之又難。維護階層固化,就是最大限度的維護上層社會的利益。
而要實現這些利益永久的亙古不變,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控制白宮和議會。而如何控制白宮和議會,金錢又是最有效的方法。
不論什麼樣的民主形式,最好的結果也只是為民做主。要實現真正的民主,恐怕就連那些,整天喊著普世價值,極其崇拜美國民主的所謂精英們,也知道那是騙人的把戲。
-
4 # 李姓先生
美國白宮和國會里面為什麼會有很多有錢人?美國政府內部確實有很多大富豪,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是紐約著名地產商,特朗普內閣的財政部長姆努欽是高盛前高管,被特朗普炒掉的前國務卿蒂勒森曾經是埃克森美孚集團的CEO,另外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也是身家幾十億美元的投資家,特朗普內閣堪稱“富豪俱樂部”。(特朗普政府會議)
美國政府和議會里面有很多有錢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特朗普也說過:在某些特殊的位置上我不喜歡任命窮人,但是我愛所有人,無論貧窮與富貴,這並沒有什麼說不過去的。實際上不僅僅是美國,全世界很多國家的政府內部都有很多富人,這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尤其是烏克蘭,烏克蘭現任總統波羅申科是歐洲“巧克力大王”,而烏克蘭“政壇鐵娘子”季莫申科曾經是烏克蘭的女首富,如果你再看一下烏克蘭候選人的詳細資訊,那你將可以在其中發現很多大富豪。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觀念當中,高官一般都是非常富有的,不過這種富有往往是由權力附帶的結果。我們總是習慣於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所以當大富豪和政府高官聯絡在一起,我們很容易就會想到權錢交易,但是美國政府內部的有錢人很多顯然不是因為白宮官員的貪腐很厲害。(波羅申科和季莫申科都是大富翁)
富人從政在美國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很多富豪有錢之後就會想著為自己的國家多做貢獻,而且有錢人會比一般人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和人脈,所以他們在政治上也更容易獲得成功。美國社會是非常重視平等價值觀的,但是有錢人和普通民眾擁有的政治資源肯定是會有區別的,我們不能因為美國政府內部有很多有錢人就認為美國政治是金錢控制的遊戲。
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一個人既然能夠在商業上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本身就足以說明他有很強的領導和決策能力,商業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證明。比如要是讓馬雲或者一個阿里巴巴普通員工擔任你們村的村長,你覺得誰更有可能把你們村治理得更好呢?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對馬雲更有信心。(特朗普在自己的Golf球場)
另外一個人如果能夠實現財務上的自由,他才會有更多的心思思考政治上的事情,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他每天要為生活奔波忙碌,那這個人哪來的心思關注政治呢?美國政府和國會內部有很多有錢人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只要官員的財富不是透過腐敗的方式獲得,那美國民眾自然也不會對富豪官員有什麼意見。實際上大富豪在政府擔任公職往往都是“賠本”的買賣,畢竟當官會耽誤他們掙錢,所以我們應該客觀看待美國政府內部有很多有錢人的現象。
-
5 # 張成東闡師
資本主義,就是資本控制的政治,它的主要目的是自身利益,利益可以扭曲靈魂,這是美國國家的屬性,也是它的文化決定的。
-
6 # 老粥科普
為什麼美國的白宮和議會里有許多有錢人?因為他們都是選票選出來的。
(美國金錢政治的抗議者)
選舉可以讓人發財,是不是覺得很奇怪?讓我慢慢告訴你。先做個假設: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想選你們小區的居民代表,要為大家爭取權益,讓物業公司改進服務和完善管理。你會怎麼辦?
你要先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然後樓上樓下找鄰居串門兒聊天,瞭解他們是不是跟你一樣的想法;你要答應你會把他們的訴求都集中起來反映上去;你要承諾你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為大家爭取權益;你可能需要把你的觀點打印出來貼到每棟樓樓下的公告欄,或者在社群的網路社交群傳播;甚至你會在小區裡支個臺子爬桌子上拿個小喇叭給自己拉票
......
對吧?或許經過一番辛苦努力,你們小區的鄰居都認可了你,本來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里,又覺得你是個有頭腦能來事熱心腸的人,他們願意在居民代表選舉中投你的票。你呢,頂多也就是花了一些業餘時間、一個喇叭、一管膠水和幾張傳單列印的錢。
如果你想競選你們街道的代表,用上面的方法能行得通嗎?
如果你不滿足於當一個小小的居民代表,你想當區長、市議員甚至市長呢?
甚至,你有更大的政治抱負,你要當國會眾議員、當美國總統!
依然挨家挨戶去敲門宣傳你的執政理念?拿個大喇叭站馬路邊宣講?每個小區向老大媽發傳單讓大家都認識你?不行了吧?
你需要上電視,在電視節目裡跟大家講你的政策;你需要在當地的報紙上打廣告;你需要建自己的網站並且想辦法讓別人知道你的網站,這也需要打廣告;你需要租下體育場開盛大的造勢集會;你還需要有一些重量級的人物來支援你為你站臺,或許你還需要請明星......這都需要花錢,花許多許多錢。
(“金錢是政治的乳汁”)
並不是你一個人參加選舉,與你競爭的人會有很多,人家花的錢多效果好你就需要花比別人更多的錢,否則沒人認識你,你縱然有經天緯地之才最終的結果很可能還是名落孫山。
(國會山就是一個權錢交易所)
我們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同樣的,你沒有經濟做基礎,你就沒辦法在一大堆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只能落一個懷才不遇的結局。所以,要麼你自己就是個大資本家,不愁錢,像布隆伯格或特朗普那樣,要麼你就需要到處籌款。
2014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平均每個眾議員要花145萬美元,參議員要花掉1064萬美元。這筆錢是每一屆都在翻跟斗往上漲的,這就是個燒錢的遊戲。據美國媒體統計,2018年的美國中期選舉各位議員們就花掉了50億美元!
(國會選舉,燒錢競賽)
如果說國會議員數量眾多,加一起花50億不算啥。那麼2016年特朗普與希拉里兩個人曾了總統大位的肉搏就足以讓人眼界大開了,他們倆合計花了26.5億多美元!
大選前特朗普曾誇下海口說他自己有的是錢,不需要籌款,說那樣會被華爾街收買會滋生腐敗,結果在自掏腰包5600萬之後就撐不下去,他籌集了8個億;希拉里籌了十多億美元,自己只掏了130萬。
難怪100多年前美國競選專家馬克·漢納的話每次大選都要被媒體拿出來引用:
“要贏得選舉,需要兩樣東西,一是金錢,第二個我就不記得了。”
(馬克·漢納)
你要麼自己有錢,要麼出去籌錢,面對花錢如流水的選舉,有錢人也要出去籌錢,就像特朗普那樣。
誰會給你錢讓你去當議員當州長當總統?除了那些支付十塊八塊的小市民,更多的是資本家和企業主,他們需要你在議會為他們說話,他們需要你制定的政策或投票支援的法案符合他們的利益、為他們贏得更多的回報。
這種以錢買權的行為在別的國家屬於行賄,而在美國它是合法的。2016年,美國“賭王”謝爾頓·阿迪爾森向特朗普捐了4700萬,而另一個叫托馬斯·斯泰爾的“對沖基金管理人”把5700萬美元捐給了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這些龐大的資金全都是透過一種叫“超級競選委員會”的機構捐給他們的。這些捐款者可不是慈善家,他們全都是為利而來,也必然會賺得盆滿缽滿地離開。知道特朗普減稅最大的受益者是哪些人嗎?知道特朗普為什麼拼了命地到處推銷軍火嗎?
(特朗普力挺波音,2019年美國將有一個“波音防長”)
也有自己掏錢參加選舉的,比如著名的前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他在當市長前就是個有錢人,每次都是自己投幾千萬美元參加每次市長選舉,每年都只拿1美元的工資,還放著自己的豪車不坐時不時地擠在紐約老舊的地鐵裡去上班。但是,當他的三屆12年市長任期屆滿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老兄的身家從2001年的40億暴漲到2013年的355億美元!要知道,他第一次參加紐約市長選舉就花了6900萬美元,當市長十幾年間各種“捐款”超過20億,2008年美國還遭遇了金融危機,他的這些錢都從哪兒來的?這或許永遠都是個迷。
(前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
為了獲得競選所需的龐大資金,你需要向投資人承諾他們將得到的回報。底層民眾希望得到的是減稅、醫療保險或僅僅是一個工作崗位,他們願意支付給你10美元;軍火商和華爾街的大亨們希望得到的金融、經濟和外交政策將給他們帶來十倍百倍的利潤,他們願意支付的自然更多;有些人希望捐一兩百萬在政府高層謀個一官半職或者將自己的人安插進某個關鍵部門。這當然也是你上任之後抬抬手就能辦到的事,也是你收錢之後必須要辦的事。
奧巴馬上任之後重新任命了駐許多國家的大使,有29個人都是曾經向他捐了百萬美元以上的,這種“政治任命”佔到了他任命大使的37%:馬修·巴鎮捐了120萬美元得到了駐英國大使的職位,巴克萊銀行的高管馬克·吉爾伯特捐120萬當了駐紐西蘭大使,柯克·瓦加律師捐120萬去了新加坡,諾阿·馬密特捐200萬去當了駐阿根廷大使(他之前從來沒去過阿根廷),提摩西·布勞斯律師捐95萬當了駐荷蘭大使,旅館老闆喬治·楚尼斯捐130萬得到了駐挪威大使的職位(可笑的是他對挪威根本就不瞭解)。不瞭解沒關係,知道那是個肥缺就行了。
(奧巴馬)
不過網易有一篇文章說,這並不是“賣官鬻爵”,而是美國民主的體現,因為能捐得起款就證明他有錢,讓一個有錢人出任駐外大使可以讓他們自己掏錢辦酒會啊之類的外交活動,就可以為美國納稅人節省開支啊!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商人們瞭解國會議員手中選票的重要性,他們需要用手中的金錢來讓選票為自己服務,或者乾脆自己去當議員;另外有一些商人透過撒錢當上州長、部長甚至總統來為自己的錢袋子服務。
這就是你見到的美國國會議員、部長、州長甚至總統大多都是有錢人的原因。
美國前總統卡特說:“美國選舉是金錢遊戲”,此言非虛。
-
7 # 垂垂智庫
因為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幾百年來西方各國逐漸接受社會主義改良,但是歸根到底他們的本質依舊是資本。也就是說,錢越多選舉權就越大。
如果我們把視線放到19世紀30~40年代,我們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個現實——在那個年代的英國、普通人沒有選舉權(因此爆發了著名的憲章運動)。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最初的時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國家的未來投票,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未來的總統大人。只有富豪可以投出自己的選票,只有資本是自由的、只有擁有資本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現在的人們可能已經忘記了,資本主義國家最初並不是生而平等、而是在一次一次的工人鬥爭之後才逐漸實現“人人平等”;資本主義國家最初也不是人民的國家,而是資本的國家。
在那些被西方國家粉飾的年代裡,普通勞動者不僅沒有“普選權”,甚至沒有生存發展的權利:在美國,當時工人們普遍要工作十四到十六個小時,有些甚至一天要工作十八個小時;有一位工廠主曾經這樣說過——給我一個十八歲身強力壯的金髮小夥,到他二十二歲的時候、你不可能在他頭上看到任何一根金色的頭髮。(直到不斷的鬥爭之後、在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督促下,才慢慢地實現了八小時工作制)。
清醒一些吧,資本主義國家永遠是資本決定一切的國家。我們在現代看到的一切美好,都是人民不斷反抗、統治階層不斷妥協的結果,而不是資本的本意!
那本來就是一個富人的社會,最高政府出現一個真正的窮人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情。
就連奧巴馬參選總統的時候都不得不宣告:“哦,其實我也是擁有歐洲皇室血統的。”、“你問我這份血統來自哪?”、“誰知道呢,也許是外祖母、也許是外外外祖母,但它總是要有的!”(後面兩個是老張的玩笑)。
也許有人會說:“富人比普通人更有能力,更有領導力,更能成就一番事業”。是的,沒錯,老張並不否認這些。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富人更有能力呢?或者說,是什麼阻礙了窮人變得更有能力。
答案當然不出意料——資本。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美國大學的學費,哪怕是公立大學、對州內學生的收費也在一年三萬美元左右。再加上美國大學是雙學院培養制度——按照美國規定、法學院等一些學院的學生除本學院的課程之外,必須學習一門社會科學類的專業,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學生一年要交六萬美元的學費。
放在中國,也就是一年六萬人民幣(考慮到中美匯率和中美的人均收入之比,粗略的計算一下)。可能是老張家裡窮,反正,孩子上學四年要二十六萬,我是真的、一下子拿不出來這麼多錢。
事實上美國很多家庭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存孩子的教育基金,但即便如此、也只有一小部分家庭可以存夠孩子的大學學費。
確實隨著人民不斷爭取自己的權利,西方國家確實越來越好、但貧富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合理——富人就是有能力,而窮人就是沒有;於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而前段時間的皇被芯事件正好證明,並不是所有西方國家的人民都覺得自己生活美好、富足。)
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在那些國家貧富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最近有一個瘋狂的科學家,改變人的基因讓嬰兒可以對人的某種疾病完全免疫(艾滋病)。
霍金是極力反對這種科學的——因為富人可以花大價錢逐個改良自己後代的基因,改造數百個甚至上千個不夠良好的基因片段、進而打造一批超級嬰兒(他們不僅相貌英俊、身體健康、頭腦敏捷,甚至可以百毒不侵、百病不染、壽命也能回達到兩百歲甚至更久);而窮人傾盡畢生積蓄,也只能給孩子改良一個基因而已。
當然,這些只是霍金個人的擔憂而已。
事實上這所有的一切,大家看看也就算了、和我們生活真的無關。
遠不如明天的油條和豆漿重要——雖然為了健康,編者不怎麼吃油條了,不過幸好,還有豆漿啊。
回覆列表
美華人的社會不一樣,他們是金權天下,曾經有一份報告顯示,美國1%的人佔有美國80%的財富,白宮中有有錢人並不稀奇。
美國總統一次大選都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同樣也會參雜各種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