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廣逵
-
2 # 東風別業
謝邀,道德經專門有一章,描述學者達到至高境界之後,孤獨的情懷。不過道德經有一個特色,就是它的文字要多方面理解,比如題主既然這樣問,前提是什麼?前提是認識老子的人少。但這樣的理解,這個知字是什麼意思啊?就是名詞。那麼為什麼一定是名詞呢?不能是動詞嗎?請試試吧,老子也說過他的理論是容易認知的,但問題是人們根本就沒有什麼興趣,不削一顧,那麼肯靜下心❤來認真學習的人自然就很少了!
-
3 # 楊朱學派
老子曰:知我者希。
儒家是大眾教育。在智商方面:只要不低於阿甘,都可以成為儒家弟子。在階層上:無論卿大夫,還是士農工商均可。孔子謂之:有教無類。
而道家則是精英教育。行不言之教。必須智商高於100,悟性較高方可。
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對宇宙的認知就驚人的先進。老子認為,人類萬物,日月星辰,都是相對的,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唯有道是絕對的,不生,不死,不滅。
老子還認為,萬物是由至精至微構成。即分子、原子、夸克。
正因如此,道家才不是顯學。弟子不可能眾多。精英先知(道家謂之真人)畢竟是極少數。
老子說:知我者希。並非苦悶,道家的心態寵辱不驚,怎會苦悶?
-
4 # 風生水起道命理
人們總覺得道德經深奧難懂,但是老子為什麼在道德經第七十章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為什麼感慨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說的很容易懂,我講的很容易就能做得到。可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人們所做的與老子所講的剛好是相反的呢。
老子他告訴我們原因在哪裡,他說,言有宗,事有君。任何一句話,都要去找它最原始的本源和起源,聽聽之前是怎麼講的。老子所講的都是用“吾”,他沒有用我,。老子所講的都是以前的人所講的話,因為他們講的都受過時間的考驗,一句話如果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很快就淘汰掉了。事有君,講話要有自己的立場,立場不同就要站在你所在的立場上來講,這叫心中有主。
知我者希,越來越多的人不知道老子所講的道,知道的人越來越稀少。知道的人越少,道德經就越可貴。
-
5 # 命理師陳一宏
“知我者希”出自《道德經》七十章,不是老子苦悶之感嘆,而是老子在說能懂得他講的這個道理的人,不多,要知道的人珍惜慎重的對待。
《道德經》七十章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我的註解:我說出來的道理,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都不知道,也不能做到。我說的都是有根有據的,君王們最需要依此行事。你只有達到無知的境界,才可以不需要知道我講的智慧道理。能知道明白我所講的人很少,能聽從我講的道去實行的人會得到崇高的地位。我所講的道就是要人能自己潔身自好,不要有過多自私慾望和顯擺,這才是長久之道。因為以前的聖人也是如此,粗衣淡飯,但身如玉潤無暇。
這麼解釋了,就不認為老子在感嘆了。老子是在告訴大家,知道他講的道的人不多,能實行他的道的實踐的人更有好處,好處多多。
-
6 # 質躍
咦,老子就不能苦悶了嘛?或說,
老子苦悶不苦悶管老子屁事。呵呵,是以,不我知,知,不知,不知,知。苦悶,不苦悶,不苦悶,苦悶。
自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老子我是誰呀,
天子呼來不上車,老子自稱仙中仙。潛心清靜經,騎牛出西關,紫氣東來運,道德五千言,知我不知我,有啥稀罕不稀罕。真是,鹹吃蘿淡操心,你為老子苦悶,真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監。
老子是說呀,知道我說的都是大白話的人很多,能真正知的能行的不多,譬如,老子說,道法自然,天上不會掉餡餅,可是,人們呀,一聽免費的麵包,忘乎所以,幸災樂禍,結果,吃呀,吃,一不小心嘴上吃出個麻瘡;那個,麻瘡疼呀疼,於是,又憂愁,憂,苦悶苦,
所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啥意思呢,言外意思是,不知我說的,我說的這些有啥呢,都是自然大白話,吃飽了不餓肚子這麼簡白的話嘛,可是,為啥,為啥,那初出生的嬰兒雖然無知但還不笨,為啥,一長大一教育就還無知還笨了呢,唔,打腫臉充胖子,自找的嘛,唔,
……
挨不著我屁事喔,唔,老子想老子我就騎著青牛遊山樂水修道去吧。於是走啊走的一不小心走到了天外天,只見那廂裡煙霧繚繞,仙雲飄渺,霧兮幻兮若出其裡,幻兮霧兮若出其中,無管絃絲竹,無行屍走獸,不染凡塵,何聞嘆憂,目空無色,飛鳥更無影……嚯嚯,這傢伙,不知道悠盪到哪裡了,老子還正在閉目養神呢,
老子坐下青牛不覺“嗚嗚嗷嗷,哞哞哞哞……”了一聲,其聲甚苦悶,我的天呀,可不是嘛,老牛要遭罪了,只見它抬頭忽然一眼看到雲裡霧裡橫空一塊門牌,上書遒勁蒼拔的三個閃閃發光的金黃大字,待到靜靜看仔細了,卻是“離恨天”三個字,不覺眼角潤潤的,又老牛曾聽老子講道那離恨天乃至妙仙境,寸草不生,俗塵不染,老牛突然想到這,這寸草不生,不是,不是我老牛要餓肚子的節奏嘛,於是便情不自禁的剛剛就叫出了聲。
“咳,咳咳”老子驚開眼,知會出了點意思,微咳了一聲,安慰老牛說,“牛兒呀,牛呀,不要怕,這雖是鳥不拉屎,草不長的仙境地方呀,不長草,我呀,就,就練仙丹給你吃。於是乎,後來就有了赫赫有名的——牛皮不是吹的,那就因為,這牛呀,吃仙丹吃的多了啊,牛皮吹不動哇……苦悶個老子了,個老子的……
……
-
7 # 平凡2850
這一句只是一個陳述句,並沒有附帶什麼特別的情緒,也就談不上從中可以感受到老子因為苦悶而感嘆。
知我者希
這一句出自《道德經》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這一章闡述的是,天之道,不可達於知,故無知;人之道,不可通於天,故有知。
吾言,道,道應萬物,措萬事,都十分容易;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說的那麼輕巧,是違反他們常識和理智的,在他們看來,這兩件事,都是無比困難的,不可能這麼容易。於是,他們不信,而且還走上了相反的一條路,有大道而不行,偏向窮途末路走去。
天地為聖王之道之宗,人為人之道之宗;聖王之道為開天之道,天道開則通,那些並非錨定天地的人之道,開則窮。
人不知天道,故而不得通於道,合於天。
世上之人,無不想得道,又鮮有人得道,去人而復天,方能合於道,不以人用天下,而以天用天下,方成天下至貴。
因此,聖人外化而內不化,以天之道,事天之道,內聖而外王。
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家的聖人,合於天倫,只是按照“道”來應對天下,既沒有仁慈心,也沒有冷酷心,聖人非常人,故聖人無常心。
老子是一位合於天道的聖人,故而老子,並無常心吧。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子對禮崩樂壞的時代,看的很平淡,他認為,禮樂只是人制定和發明的,既然發明它的人會消亡,那麼禮樂思想所締造出來的言論、禮制、和社會秩序,也會自然而然的隨之消亡。真正不會隨著時間消亡的,唯有獨立而不改的大道。
-
8 # 當年青山
“知我者希”青山讀出的是聖人的孤獨。破琴絕弦的伯牙;精忠報國的岳飛;隱居深谷的獨孤求敗;菩提樹下禪坐的悉達多;周遊列國的孔丘;西出函谷關的老聃......他們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不是情緒上的寂寞,而是覺悟上的曲高和寡。聖人獨立山巔一覽眾山小,世人卻只看見山腳。聖人知己“道”,卻沒有知音同道而孤獨。故而伯牙在鍾子期亡後,破琴絕弦;岳飛說:“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老子說:“知我者希”! 老子的孤獨,並不是一句無病呻吟的感嘆。從《道德經》五千言看出,他的行文乾淨利落。卻一句甚千言。提到老子,很多人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手握竹簡,鶴髮童顏的老伯隱居山林的畫面。其實,老子原來是周王室的圖書館館長,他也曾經壯志勃勃,想在仕途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他“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即不符合天子的“王道”。更不符合,東周天下大變,戰亂騷動的時局。所以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的話容易懂,容易實行。但是天下卻沒人能懂,沒人實行)又說:“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人們(喻天子)無知啊,所以不懂我啊)。這難道不是老子對周天子的抱怨嗎?這難道不是古時工作不順後發的朋友圈碎碎念嗎?很多人說老子是聖人,不會抱怨。但是,聖人首先是“人”,只有看穿了人情世故,人世冷暖,才能登上比普通人更高的“山巔”。請不要把聖人看成了無血無肉無淚的“雕像”。
老子的政治理想,沒有得到周天子的理解,到東周很多職官都失去職位。他看到屁股下的板凳也焐不了幾日了。乾脆辭官退隱回了老家河南鹿邑。所以老子說“道”外表很樸素,就像穿著粗布麻衣的隱者(比喻自己);但是藏在布衣裡的是一塊稀世美玉(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原文: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回覆列表
“知我者希”出自《道德經》第七十章。“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比“知我者希”更明顯地表達了失望之情和苦悶感嘆。下面透過解析原文回答提問。
[原文]
[通釋]
我的主張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實行;可天下沒有人理解它,沒有人實行它;這些主張是有來由的,我要做的事是有根據的。正因為他們沒有了解我,所以不理解我。理解我的人少,效法我的人可貴,所以聖人雖穿粗布衣服懷裡卻揣著道這塊美玉。
[註釋]
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的主張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實行。言,話,主張。甚,副詞,很,非常。知,理解。行,推行,踐行。
②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天下沒有人理解它,沒有人實行它。莫,沒有人。
④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正因為他們沒有了解我,所以不理解我。無知,沒有了解。前一個 “知”, 瞭解,後面省略了“我”;後一個“知”,理解。不我知,即“不知我”,否定短語中代詞“我”是賓語,置於動詞“知”前,這是賓語前置短語。
⑤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理解我的人少,效法我的人可貴。希,同“稀”。則,效法,以……為準則。貴,可貴,難得。
⑥是以聖人被褐懷玉:所以聖人雖然穿粗布衣服懷裡卻揣著美玉。“被褐懷玉”中,“被褐”與“懷玉”具有轉折的邏輯關係。被,同“披”,穿。褐,音hè,古人穿的粗布衣。懷,名詞用作動詞,懷揣,心中有。玉,這裡指美好的道德。
[意義歸納]
本章感慨道不為人們所知,強調道可貴。
[解讀與點評]
“言有宗,事有君”老子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己的言論、行事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有所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道”。
“無知”與“不我知”這個“不知”有什麼區別嗎?雖為一個“知”,但“無知”之“知”是“瞭解”,“不知”之“知”是理解;“瞭解”是“理解”的前提,因為“沒有了解”,所以“不理解”。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明顯帶有失望之情。老子的失望之情應該來自對統治階層的認識。統治者惑於躁欲,所以對“吾言”“莫能知”;迷於榮利,所以對“吾言”“莫能行”。
《道德經》傳世兩千多年,世人對老子說的道的認知依然如故,決策者、統治者中許多人背道而馳。現實社會這種情況太多太多,中國有,國際上也有。
本章的“吾”“我”已經與“道”合而為一了。“我”是“道”的化身,“我”即是“道”,“道”即是“我”。 則,既可釋為他動詞(及物動詞)“效法”,又可釋為自動詞(不及物動詞),用為意動用法“以……為準則”。效法我的人可貴,所以聖人雖然穿著粗布衣服,但卻有玉一樣美好的品質。 聖人穿著粗糙的衣服,保持著美好的品德——這本身是不是“則我”呢?“聖人被褐懷玉”是比喻的修辭表達,“被褐”就是不張揚,不鋪排,是“珞珞如石”的外在表現,是從眾,是從儉;“懷玉”是內在的品質。雖“不欲琭琭如玉,(而)珞珞如石”(第三十九章),但內在的品質是不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