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山私廚
-
2 # 樂眼觀象
到鄭州上學和工作後,幾乎沒有再在老家過過端午節,但關於端午節的印象還留存幾分。
蹚水老家縣城有洛河,穿城而過,現在圍起了水壩,水位漲的很高,以前並不這樣,下游水淺的東西連腳踝也埋不住。當地流傳下來的風俗,端午節那一天早上一定要到河裡跳水,洗洗胳膊,洗洗腳,洗走晦氣。
戴花花繩蹚水洗身體是洗走晦氣,帶花花繩和香包則是帶來福氣。街上也有賣香包的,但比花花繩要貴許多,小夥伴們都捨不得,便買了一根花花繩綁在胳膊上,有錢的就買根長的掛脖子上,聞著那種沉香氣,就盼著端午節的粽子和油條了。
炸麻燙記得以前端午節時,除了粽子,我們那裡還流行炸麻燙(油條的一種,比油條要虛)。一家都要炸很多,然後裝在籃子裡,上面蓋上籠屜布,就讓小孩挎著給各家親戚送去。那時候最開心的就是,串親戚的路上,忍不住抽出一根跟哥哥分了吃。
吃粽子粽子肯定是少不了的,以前都是各家各戶自己包,買回來粽子葉,把糯米和紅棗摻好白糖,包著吃,後來的粽子有了各種各樣的餡,聽說還有了宮保雞丁餡的,但想起端午節還是自己包的飄著粽葉香的糯米粽子。
科普:麻燙在農村中,人們都把這種油炸食品稱之為麻燙。“麻”的意思是酥脆,“燙”字更能體現出這種食品的性質,剛剛炸好的油條是非常好吃的,酥脆可口,放久了就皮了,所以人們都喜歡吃熱熱的,剛出鍋的油條,自然就有了“燙”這個字。
-
3 # 筆隨我心
座標湖南長沙,端午節我們家習慣做鹹鴨蛋。端午節前一個月,賣鹹鴨蛋的越來越多了,家裡總會買上幾十個,做成鹹鴨蛋。醃製一個月左右的鹹鴨蛋蛋黃中都有了油,口感特別好。
我看我媽媽做鹹鴨蛋的程式比較簡單,提前一個晚上燒好一大壺開水,放大概半包鹽,第二天水涼了,把鴨蛋洗乾淨以後泡到鹽水裡,放在密封的罈子裡醃製就行了,罈子沿要放上最新鮮的泉水。小時候往往等得有些迫不及待,隔幾天就要開啟泡鹹鴨蛋的罈子看看,等到鹹鴨蛋就會從鹽水裡浮起來,就表示可以吃的時候。
在小時候的記憶力,往往開啟鹹鴨蛋的時候極具儀式感,小腦袋湊到罈子口等待泡得透亮的鹹鴨蛋,味蕾也瞬間被開啟,用筷子一挑,便有黃油冒出,蛋黃分為一層一層的,近一層顏色就深一層,越往裡越紅。如果用鹹鴨蛋來茄子、青椒,更是色、香、味俱全、十分誘人。
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說,吃鹹鴨蛋比粽子更具有吸引力,因為吃粽子往往就那麼幾天,而鹹鴨蛋可以連著吃好幾個月。
-
4 # 啞巴美食家
馬上就到端午節了,印象中除了粽子還有什麼好吃?可能就是茶葉蛋了吧。之所以吃茶葉蛋主要是跟一個端午期間的遊戲有關係,那就是“頂雞蛋”。
頂雞蛋這個遊戲真的記憶猶新了,印象中這可是小孩子們除了吃粽子之外的頭等大事啊。而且我記得小時候還流傳著什麼顏色皮的雞蛋會比較硬,什麼形狀的雞蛋不容易碎之類的等等“秘訣”。每當端午街坊鄰里全都是小孩子,每個口袋裡都放著雞蛋,找到一個人就要“一決高下”。
雞蛋裂開就輸了,一開始還能吃幾個下去,可是時間一長就不行了,所以就都拿回家去煮茶葉蛋,以後慢慢吃。正好頂開裂的雞蛋也方便入味,所以大人也不會多說什麼,反正只要小孩子不浪費,玩也就玩了,反正我記得那時候家家戶戶至少都會煮個10斤左右的雞蛋,讓孩子們盡興的娛樂一次。
-
5 # 螞蟻精品課
我是四川人,在四川端午節首選粽子啊,家家必備的呢。然後大家覺得四川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哈哈哈 我笑一下大家肯定就知道了。四川人,無辣不歡啊;肯定是火鍋撒。粽子配火鍋,再來一杯酸奶,那滋味是多麼的爽。
四川人是出了名的好吃,不管走在哪裡都是一副吃貨的像,根本無需辨別,特別是到了外地那真的對火鍋奢求好高哦。哈哈,看到火鍋之後其他的再無絕對有胃口了。推薦粽子+火鍋+酸奶試一試。嘿嘿
-
6 # 豫鄉文旅
除了粽子,你們家鄉的端午節還會做什麼好吃的?
老家河南農村的,記得以前端午節吧,除了吃粽子就是吃雞蛋和油條了。
我們家在端午節吃的雞蛋是用艾草熬水煮過的,有的嫌棄艾草的味道,就會單獨的水煮雞蛋,然後用艾草擦一下吃,也算是一種節日的習俗吧。在艾草煮雞蛋的同時,也會在鍋裡放很多的大蒜,大蒜是整蒜瓣放進鍋裡的,吃的時候剝著吃或者直接放進嘴裡,一咬一吸蒜肉就出來了,很好吃的,沒有生蒜瓣的辛辣。
再說個炸油條,在端午節還有走親戚的習慣。家家戶戶基本都會在這天吃油條的,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我們家鄉不叫炸油條,叫炸油饃,說法很有地方話的特色,在我們老家留認為是饃。現在的人都很懶了吧?家中麵粉都不多留吧,一般會去集鎮上面賣點回來。有走親戚的,可能要買很多的油條。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思維認知也不同以往了。可能在端午節的生活更豐富一些的。
-
7 # 凌子看世界
炸油糕
炸油糕以前可是隻有過節的時候才會有,現在成了陝西人的早點之一。油糕的餡特別講究,它是流動性的糖汁,裡面有白芝麻,吃起來甜而不膩。外皮是用開水和成的燙麵,用麵皮包裹著糖餡,包好之後放到滾燙的油鍋裡面,邊炸邊賣,炸到金黃色就可以了。吃油糕一定要趁熱,這樣吃起來口感酥脆,口味最佳。每年的端午節那天,街道的油糕店裡早早就排起了長隊,起的早才能吃到,晚了就賣斷貨了。甑(jing)糕
甑糕這個甑字在拼音註解裡打成(zeng),這個字被陝西人訛傳成了(jing)字。甑糕是陝西人最愛的美食之一,也是早餐黨的最愛。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嘗試做甑糕,手藝好的人做出來軟糯香甜,手藝不好的人做出來沒人吃,所以,通常都會去老手藝人那買著吃,輕易不敢嘗試。甑糕是用糯米、紅棗,或者蜜棗蒸制而成的,小的時候最愛吃的就是甑糕,每次去趕集都要媽媽買五毛錢的,現在最便宜也要三塊錢一份。一部《那年花開月正圓》帶火了我們大西安的甑糕,去周瑩故里的外地人都會買份甑糕嘗一下。端午節大街小巷都會傳來買甑糕的叫賣聲,聞聲出去就能吃到熱乎乎的甑糕,一大早就非常幸福。
-
8 # XD謝主隆恩
我的家鄉是浙江溫州,端午節的時候媽媽會親手包粽子。還有做我最愛吃的薄餅,是一道地方傳統美食吧。用麵皮兒、豆芽、香菇絲、肉絲、鱔魚絲等(材料應該不止這些)等捲成圓柱狀製作而成,味道清爽,鮮美有嚼勁,口感非常豐富。
薄餅是溫州人民在端午這天的傳統美食,薄餅皮一般是在農貿市場直接買過來,端午節這天都是供不應求。平時在各大農貿市場也都能買到已經做好的薄餅。薄餅和北方的春餅、煎餅形式有點像,但是封為完全不同,清爽可口,真的超好吃。
-
9 # 遠山墨雨
普洱地處雲南省南部,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屬熱帶,森林覆蓋率很高,植物資源豐富。在深山老林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中草藥,思茅人歷來有食藥膳的傳統,到了端午季節更是達到了極致。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萬物生機勃勃、生長旺盛的時節,民間有說法是端午節種什麼植物都能成活,這時也是特產豐富的季節,尤其是山野裡生長的各種奇花異草更是生長茂盛。
思茅人將可以入藥的植物的根莖通稱為“藥根根”,可食用的藥根根品種繁多,常見的有茴香根、小紅參、雞刺根、何首烏、滿山香、白布等等。端午節前後,農貿市場上就成了藥根根的天下,從深山腹地採挖來的各種藥根根佔據了大部分攤位,白色的、褐色的,淺色的,深色的,琳琅滿目的場面很是壯觀。
將藥根根買回家,仔細清洗乾淨,與陳年火腿或是土雞一起放入砂鍋或是銅鍋,加水沒過食材,用文火慢燉小半日,到了晚餐一家人團聚時,揭開蓋,就能品嚐這一道端午盛宴“藥根根湯”了,這是思茅人過端午一個重要的節目。
原汁原味的藥根根湯令人回味,馥郁的藥味與肉香味清濃相宜、完美結合。有病治病,沒病養身,所以,思茅人俗稱這是“食藥根、換肚腸”。
過端午節,思茅人家通常都會燉上一鍋香味飄逸的藥根根湯,家人一起分享。近些年來,藥根根湯的名氣越來越大,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來品嚐,當地都開始舉辦主題旅遊節了。
除此以外,端午期間,思茅的各個飯館中都會有藥根根湯,這是應季的當地特產,一定不能錯過。
-
10 # 蝦吃
說說我居住的城市南京的端午都吃些什麼好吃的。
南京人的端午很講究,有點江南古色古香、遵從傳統習俗的味道。因為端午是五月初五,這個時節氣溫升高,蚊蟲滋生,蜈蚣、蠍子等爬蟲肆虐,人們很容易感染疾病。除了用雄黃酒清洗眼睛、在門口插艾草等行為,在飲食上,南京人也頗有講究。
《金陵歲時記》提到,端午節人們要炒五毒菜和雄黃豆。把銀魚、蝦米、莧菜、韭菜和黑幹放在一起炒,便是五毒菜。五月初五這一天,一定要吃莧菜,據說能避免腹痛。而雄黃豆是把蠶豆和雄黃一起炒制,無論是吃五毒菜還是吃雄黃豆,目的是預防蚊蟲和蜈蚣、蛇蠍的叮咬,在過去,這起到了驅蟲的作用。
後來,五毒菜慢慢發展成了“五黃”,有黃鱔、黃瓜、黃魚、鹹鴨蛋和雄黃酒。它們的功效和五毒菜差不多,也是為了驅蟲和排毒。
而現在,“五黃”又發展為“五紅”。五紅指的是烤鴨、黃鱔、莧菜、鹹鴨蛋和小龍蝦。隨著醫藥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瞭解雄黃酒加熱之後含有毒素,便不再飲雄黃酒,而新一代的“五紅”看上去更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實踐和嚮往。人們已經不再需要用飲食來驅蟲防毒,但是多年來端午節的習俗仍然流傳下來,經過後人的革新,不斷傳承。端午節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不妨嚐嚐新一代的“五紅”菜。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回覆列表
我的家鄉廣西賀卅市,端午節棕子是必須品。那天還要做很多美食,比如:苦瓜釀、辣椒釀、茄子釀、白切鵝、白切豬手、大寧豆腐釀……等等……好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