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閒1234567890123

    覺得這句話特別有道理。首先作為家長你要懂得孩子是你自己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作為教師的我,曾經在小學教過三個一年級的教師。經常會碰到這樣家長對我說,孩子,父母管教不聽,孩子就聽老師的。我的經驗是,孩子不聽家長的,不讓家長管,這樣孩子最後也不聽老師的,也不讓老師管。如果老師嚴格管了這樣孩子,家長會有意見的。他心裡會說,你管我的孩子,我們家長都沒捨得管呢?我最注意家長說這樣的話。老師,你管我家孩子吧!隨便打。家長越是說這樣的話,作為老師的,你一定要注意,你千萬不要聽家長這樣說話,千萬要小心,不要碰他。你竭盡全力了,他孩子成績零分,你無過錯,你真的碰了這樣孩子,他反過來告你,你的飯碗就打了。

  • 2 # 唯一521702780417

    有道理,比如5+2=0,就是說小孩在學校上五天課老師教出好的習慣,週末回家的兩天父母不好好監督,那就相當於小孩最後什麼都沒有學到,所以5+2=0。

  • 3 # 小菜鳥的夢

    教育孩子確實不能只靠老師,但也不能只靠家長,這個問題是近些年家長為之焦頭爛額的事情。我今年28,當初我上學那會家長管的真的少,主要還是靠老師,大部分家長真的很忙。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孩子教育也挺好。說句實話現在的老師沒有那會的老師負責是真的。。。我班主任能做到給我們補課不收錢還供飯,語文班主任天天給我們講數學物理。現在的老師說實話做不到。我不是說家長不要管,那會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站出來說話。這個問題也不能怪老師,很多就像碰瓷的一樣,導致很多老師根本不敢管。

  • 4 # 不懂小隊長

    這句話當然有道理。

    廣義的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俠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而老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執行者。

    第一,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教育的開端。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家庭教育就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的氛圍和父母的行為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品質和行為等方面。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接受集體教育之前,主要由父母和家庭成員對孩子施加教育影響,是教育的基石。

    如果家長在孩子幼兒一直沒有做好良好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性格孤僻,自由散漫,脾氣暴躁,這非常不利於後期老師教育工作的展開。

    第二,老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執行者,但教育具有不及時性,階段性的弊端。

    老師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專門性。老師的教育主要側重於對知識文化,專業技能,學生素質的教育。但是學生的性格塑造,道德培養,也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引導。一味的依靠老師,是家長不負責任的表現。

    相比老師,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更多,對孩子的性格特點也更為了解。而老師對孩子在校外的一些錯誤行為,不能做出及時有效的教育。另外,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在學業完成後已經基本完成了,教育具有階段性。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卻是是長久的。

    第三,社會教育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

    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侷限於學校的圍牆和老師的課堂。社會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等社會教育機構,能夠有效的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

    總之,認為教育僅僅依靠老師,是愚昧的表現。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應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取長補短,這樣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 5 # 我在美國等你來

    教育若只靠老師,那可真的是耽誤孩子了,這樣說是有它的道理的,從孩子呱呱墜地到成年,以及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裡面,一直都是父母陪在孩子的身邊,老師只是在固定的幾年時間裡面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一定的作用,而這個作用也只是在小孩的考學上,對小孩的內心成長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老師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

    小孩在三四歲左右就會被送到幼兒園學習,從這時候就開始和老師接觸,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一定要尊師,老師教育了我們學習所有的學科,以及如何透過考試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老師給學生插上夢的翅膀,但是在展翅高飛的時候就沒有老師在身邊指導你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中的作用

    我們都會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還會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說的一點都沒錯。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是和孩子相處時間最長、最多的人,所以父母身上的性格、習慣、愛好都會對孩子有影響,所以家長可以說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時時刻刻都在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作用。

    每個孩子的成長除了年齡在不斷的成長,還有就是孩子內心成長、做事做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這些是老師教不了的,這些都需要父母在成長的每個階段給出指導,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後,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與人相處、交往,以及未來如何成立家庭,並相互扶持走完人生,這些也只有父母才能起到影響。

  • 6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的。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環境,從孩子出生開始接觸的一個“環境”就是家庭環境,孩子3歲前的所有教育都是由家長來影響的。就算到了幼兒園階段,進入群體社會,就算是有老師的引導,但也只是限於在幼兒園的範圍內,孩子大部分的身心成長建設還是要多依靠家長的建設。

    再來就是到了小學階段,這個階段很多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不少家長會全部丟給老師來管教,希望孩子的所有習慣和學習熱情都由老師來培養,這種情況下不僅會為難老師,孩子也不見得能學好。

    同班有一個孩子的問題就特別突出,什麼行為問題他身上都很明顯,老師還沒有接觸他的家長之前就說,這個孩子肯定家庭教育有些問題。果然,經過了解發現他的父母都在外上班,他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家裡要麼不管,要麼寵愛,他被我們叫做“城市裡的留守兒童”。他的爸爸媽媽生意太忙了,都顧不過來孩子。偶爾看看孩子的成績,不行就給孩子找補習老師,在他父母眼裡,錢可以解決的就不是問題了。但實際上完全忽略了“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這種完全把教育丟給學校,對給老師的心態,真的是會耽誤孩子的。

  • 7 # 劉芳高等教育

    對極了。

    老師在專業方面傳道授業解惑,至於其他方面的教育要看個人時間和心情了。

    老師是一對多,一個人對應很多學生,即便有心教育,又有多少時間進行教育?對孩子而言,有多少孩子能夠有心記住,有心的孩子又能記住多少?

    孩子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校外,在老師的視線之外,而這些時間對孩子而言,是各方面性格、品德形成的關鍵時間,關鍵時期不好好教育,可不就錯過了,耽誤孩子了麼。

    生孩子不易,養娃成本更高,且教育且珍惜。

  • 8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這句話不僅是有道理,簡直是太有道理了。

    作為一個工齡20多年的農村語文老師,作為一個長期擔任班務工作的老師,我很有發言權。當我們看著一個個留守兒童,心真的是一種說不出的痛。大的道理不想多講,而且前面的問答已經答得特別好了。我想透過我帶班的孩子的一些表現來闡述我的觀點。

    我上學期帶的是五年級,我班32個同學,有22個男生,其中17個住校生。住校生裡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除了有幾個孩子是因為家的確離學校比較遠以外。他們跟非住校生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這裡沒有任何別的意思,只是單純的就我班的孩子分析一些爸爸媽媽在家的和爸爸媽媽不在家的孩子的區別。不喜勿噴)

    1、性格差異比較大

    留守兒童中有很多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在家,他們幾乎是一個星期才回一次家。這類孩子的性格相對來說有些孤僻,遇到事情不太愛與人交流。有的孩子還表現得比較固執,不管什麼人說什麼都不太愛接受意見。

    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大部分都 不特別強。

    2、品德修養有一定差異

    我不是說所有的留守兒童品德都有問題,也不是說所有的非留守兒童都沒問題。這只是相對而言。

    很多孩子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接受的教育還是跟年輕人的教育理念有些不同。很多留守兒童比較自私,特別是農村孩子表現更為突出。還有的孩子愛撒謊,遇到困難就退縮,遇到事情就推卸責任。

    我們班有個孩子父親去世了,母親改嫁,跟著年邁的爺爺一起生活。其實孩子特別聰明,但就是不寫作業,撒謊。每次同學和老師問他作業完成沒有,他特正經地說:“完成了哇!”我們都以為孩子真的完成了,但等到老師一批改,一下就露餡了,但他依然不露聲色。一個孤兒,說實話,真捨不得批評孩子,只能耐著性子講道理,但就是不太管用。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說:“劉老師,你放心,我會完成作業。”一次次相信他,但他卻一次次不完成作業。

    最後,只能讓小老師每天按時督促、檢查。

    3、孩子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差異大

    家裡家庭教育比較好的孩子,無論生活習慣還是學習習慣都比家庭教育不得力的好得多。

    我們班上有一個小男孩子,爸爸媽媽為了孩子的成長,辭去了優厚待遇的工作,就近務工。孩子雖然調皮,但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比較好.

    自覺預習,上課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特別積極,認真完成作業;書包和抽屜從來都是乾乾淨淨的,在家裡會做家務;自己收拾衣櫃……而家裡缺乏教育的,無論我們怎樣要求每天檢查抽屜,但還是有極個別的孩子不會整理,或者不會持久地管理自己的學習用具。可想而知,他在家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做家庭作業這塊就更明顯了,家庭教育得力的,早就養成了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不但書寫工整,而且正確率高;家庭教育跟不上的,即使大部分時間能完成作業,但每隔一段時間,偶爾又會不完成作業,或者書寫潦草,正確率低。

    4、課餘生活存在著差異

    家裡有人管理的孩子偶爾也會上網、玩遊戲,但他會有節制。在上網、玩遊戲之餘,他還會安排時間學習,看課外書。而家裡無人管理的孩子這方面表現真的不如人意。他們很多孩子無節制地上網,看書也應付了事,更別說去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了。

    所以,年輕的家長朋友,如果不是特別非常的原因,自己的孩子還是儘可能自己帶,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還應該自己加強學習,掌握一些育兒的知識。比讓你的忙碌耽誤了孩子的幸福!更別用孩子的一生來成就你的事業!

  • 9 # 發現爸爸

    美國教育部20世紀90年代末開展的一項“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專案調查了1000所學校,每所學校抽取了20名從幼兒園到五年級的學生作為樣本,對調查取得的大資料進行研究分析顯示一下幾種因素與孩子的學業表現呈正向關聯:

    1.父母的學歷和經濟水平。教育水平較高的家庭,相對而言更重視教育。而經濟條件可以為孩子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環境。

    2. 父母的心智成熟程度和社會成就。父母的心智成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情商、智商。而父母的社會成就,可以為孩子樹立積極上進的榜樣作用。

    從調查資料分析,第一胎生育孩子的年齡在30歲及以上的父母,一般來說自身受教育程度、智力水平、收入水平較高,在養育孩子時具有更優越的條件。而母親生完孩子辭職在家帶孩子,對孩子的分數並沒什麼影響。

    4.家中藏書多。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於語文、科學課成績有直接的好處。喜歡買很多書籍的父母,一是本身對自我要求更高;二是他們很重視教育,清楚讀書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孩子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來自於家庭、來自於父母,特別是在年幼時期。

  • 10 # 說文寫作

    藉此機會,來聊聊自己的人生經歷吧!

    自己出生在落後的農村,基本上不怎麼重視教育,村裡的人注重打工掙錢,因為來錢快還多。在這樣的風氣下,村裡的小學,不僅條件簡陋,而且師資也一般,再加上農村活多,到了夏秋農忙時,學可以不上,但必須幹農活。

    據說,那時候學校的老師工資不僅低,而且很多都是臨時找來的。文化程度也是一般般,不像現在,最起碼得是本科。

    種種情況匯聚到一塊,就使得我們村的教育水平很落後。

    說實話,那時的自己也沒有什麼想法,最大的夢想就是將來開個小賣鋪,而且還要開在學校旁邊,因為,那時候覺得,那是最掙錢的行業。又不用下地幹活,只需要天天坐著,風不吹雨不淋,就能夠掙到錢,這世界上還有比這好的美事嗎?

    然爾,跟著二姑進了趟省城,看到了城市的景象,內心才真正明白,原來電視裡的世界,是真的存在 的。原來外面的世界那麼精彩。

    而想要出去,想要生活在那樣精彩的城市裡,對於農村娃來說,就只有一條路可走,讀書!上大學!

    於是,回來後,我便開始認真讀書,跟家裡要錢買輔導資料。農村想買課外資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時候也沒有淘寶,更沒有網購。

    需要騎腳踏車,到四十多里外的縣城買輔導書,而且,自己還不曾去過一次縣城,在哥哥們的陪伴下,人生第一次購書之旅就開始了。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盛夏,為了省錢,到了縣城連飯都沒捨得吃一口,早上出發回來的時候,已經傍晚十分。

    有了輔導書,自己便開始生啃起來。就這樣,慢慢地上了高中,再後來上了大學……

    透過自己的例子,我想說的是,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若自己不知道學,沒有吃苦的精神,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再好的家庭條件,也白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房裝修,要不要請設計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