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見相容

    說到魏國,很多人都想到那和被秦國狂揍的弱國。的確,強國都是從弱國發展起來,秦國也不例外。不過魏國之前可不是這麼孱弱,也曾是霸道的國家,打的齊國,楚國,秦國抱頭鼠竄。魏國強盛這是因為魏國的人才,正如它的沒落也是因為人才,最可惜的就是吳起,孫臏,商鞅,張儀,范雎等人才的流失了。

    吳起,這樣一個軍事才華橫溢的人幫助魏文侯打敗秦國,還幫魏國建立起了強大的軍隊––魏武卒。但是在魏武侯上位以後缺遭到了猜忌,最後不得已遠離魏國去了楚國。

    孫臏,和龐涓一起師從鬼谷子,但是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陷害孫臏,至他於殘廢,收到非人的酷刑。孫臏因為龐涓的陷害而記恨魏國。

    商鞅,秦國變法最厲害的人物,最開始是公叔門下的人,不受魏王重視,公叔說如果魏王您不用商鞅,請把他殺死,以免的日後為他過效力,魏王不聽。

    張儀,魏國的貴族,也是魏王的不重視,跑到秦國得到秦惠王的重用,在張儀的幫助你,拔川,巴,蜀,等地。南面取漢中,九夷。東面取成皋,破除合縱連橫,讓六國俯首稱臣。

    范雎,最開始是須賈門客,因為被懷疑痛通齊賣魏,差點被魏王殺死,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逃到秦國。為秦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魏國就這樣一點一點的被餐食。如果當初魏國不欺辱范雎,我想范雎還是想要為魏國出一份力的。

  • 2 # 史秀

    戰國時期的魏國,其實經歷了從愛惜人才,到不愛惜人才,再到得不到人才的轉變過程,具體流失走的人才,僅僅看可以著書立傳得以留名的魏華人數量,便能窺探一二。為什麼會有如此轉變,其實最值得我們探討。

    地理位置讓魏國不得不尋求圖強之路

    很多人說魏文侯時期,魏國對於人才的渴求與使用都是可圈可點的,也正因為如此,魏國稱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對內變法圖強,對外用兵屢屢得勝。

    其實魏國開外掛一樣的崛起,是被逼的,是當時魏國所處的形勢硬生生壓出來的。

    在戰國二百多年曆史中,所謂的戰國七雄,除了燕國,都與魏國領土有實際交集(燕國也曾有短暫時間稱為鄰國),可以說魏國就是所謂的“四戰之地”,大有一種,你要是不努力,很快就會不復存在的感覺。

    所以這一時期的魏國選擇了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的戰略,廣納人才變法圖強。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等等很多牛逼人物,都成了改寫魏國曆史的關鍵點。

    核心就是:我窮,大家可以一起創業,賺錢一起分

    強盛背後的關鍵詞變為了保守

    這裡說的保守,並不是國家戰略上的保守,而是人才戰略上的保守。

    其實到魏惠王(如果硬要給個評語,就是敗家子)時期,魏國還是會重用人才的,只是魏惠王本身能力有限,作為領導的人才識別能力實在有限,人才多如牛毛,也讓魏國當政者出現了選擇恐懼症。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魏國貴族開始越來越多的參與核心政治決策。魏國的強大,讓魏國的貴族嚐到了甜頭,他們想獲得更多的利益分配,就不能讓外人管家。其實不單魏國,戰國七雄在這一時期,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問題,只不過秦國發現的比較早,即時止損了而已。

    核心就變成了:富了,錢都是我家的,誰跟我分我跟誰急

    這個時候的魏國,基本走勢變成了小馬拉大車,沒本事的貴族接二連三的帶著魏國這輛大車走向了衰落與滅亡。

  • 3 # 愛寫東西的豬哥

    戰國時期的魏國,人才流失嚴重,吳起、孫臏、商鞅、張儀、樂毅、范雎都曾在魏國效力,可以說魏國幾乎就是被自己的人才給打垮的。那麼魏國為什麼會流失很多天下第一等的政治軍事人才呢?

    留不住人才,換個角度而言就是招不到高階人才,不是說沒有高階人才,而是發現不了也無法籠絡到政權下來,以至於那些具有很強能力的人才無法“應聘”到高階崗位上來,發揮他們的真正作用。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大咖都已經分析過了,我在這裡想要說的是站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招聘管理的角度進行的分析。按照我在我上一篇文章的理論,人才招聘主要受制於四個關鍵環節:招聘者心態、組織優勢、招聘渠道、邀約能力。我們從這四個環節來對戰國時期魏國無法招到高階人才進行分析:

    (1)招聘者心態—招聘者對人才的渴求程度

    在趙魏韓剛分家的那段時間內,魏國對於人才的渴求程度非常強烈。在戰國二百多年曆史中,所謂的戰國七雄,除了燕國,都與魏國領土有實際交集(燕國也曾有短暫時間稱為鄰國),可以說魏國就是所謂的“四戰之地”,大有一種,你要是不努力,很快就會不復存在的感覺。所以這一時期的魏國選擇了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的戰略,廣納人才變法圖強。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等等很多牛逼人物,都成了改寫魏國曆史的關鍵點。

    然而,當魏國走到了輝煌頂點時,魏國招聘者對於高階人才的渴求程度就逐步下降,魏王覺得:我已經這麼牛逼了,還要聽你們這些所謂的人才的幹什麼呢?魏國創造了這麼大的輝煌都是我個人的才華,而不是你們。

    一旦招聘者對人才的渴求程度急劇下滑,自然而然不會再花時間精力去尋找人才、發掘人才、培養人才,為人才提供優厚的待遇。於是乎,大量優秀的人才開始離開魏國,前往他國。

    (2)組織優勢—魏國是否具備吸引人才的優勢

    按照現代企業招聘理論,能夠吸引人才前來的公司,通常有三大優勢:

    1.業務模式和運營狀態較好

    2.企業內部管理環境較好

    3.員工薪資福利較好

    按照這幾個理論,我們來分析一下魏國是否具備這些組織優勢:

    公元前350年,魏國擊敗秦國,收復失地,迫使秦國遷都咸陽。從地圖上看得出魏國國土形式的支離破碎,上文中也說過,所謂的戰國七雄,除了燕國,都與魏國領土有實際交集(燕國也曾有短暫時間稱為鄰國),可以說魏國就是所謂的“四戰之地”。這種領土狀態,無論往哪個方向發展都會遇到強敵,這也是為什麼後期魏國屢屢戰敗的原因。

    於這一點而言就可以看得出,魏國的“業務模式”有較嚴重的問題,運營起來也比秦國燕國等國家面對的壓力更大。因此在業務模式和運營狀態方面來說,魏國幾無優勢。

    魏文侯之後,歷代魏國國君作為招聘者愈發對人才不重視,魏國組織內部管理環境幾無優勢。

    既然對人才不重視,那麼又怎麼會給予人才更多更好的待遇呢?

    至於後兩者招聘渠道和邀約能力,它們更受制於招聘者心態和組織優勢,這兩者沒有了,後面的渠道幾乎就無法展開來論了。

    站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看魏國的“人才招聘”,魏國焉能不敗?

    實戰招聘歐陽鎧:專注於用現代人才招聘理論分析古代人才選拔及任用,從古代文獻中汲取經驗。

  • 4 # 窮奢極侈

    戰國時期的魏國也屬於戰國七雄之一,管轄的地方有現在的河南、河北、陝西等地區。從被周天子封侯到被秦國滅掉共歷經了179年。

    戰國時期的魏國在歷史上還是比較有名的,留下了圍魏救趙、三家分晉等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魏文候時期魏國本是戰國時期霸主,但歷經兩代繼承人後,魏國實力大幅衰退。原因是魏國是個留不住人才的國家。

    那魏國流失了哪些著名的人才?

    孫臏,商鞅,範睢,張儀,吳起等戰國時期都曾為魏國效力。其中也大部分都是魏華人。

    為什麼魏國留不住人才?

    因魏文侯時期改革不徹底,重要官位都被貴族世襲,有才能的下級官員和普通百姓得不到重用的機會,社會地位也得不到上升。

  • 5 # 以史勵人

    魏國給人“留不住人才”的印象,與“魏氏家族”企業掌舵人的用人策略有著密切的關係。

    魏文侯廣納賢才。魏國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南韓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這種地理位置和“十面埋伏”差不多,如果自己弱小誰都能來分一杯羹,要想不被圍攻,只有自己有威懾性的力量,所以魏文侯在七國中率先推行變法,尤其是在用人上魏文王築禮賢臺,招賢納士,鼎盛時子夏、田子方、段幹木、吳起、西門豹、樂羊、翟璜、李悝、禽滑釐、公羊高、穀梁赤等人才濟濟,並形成戰國第一個學術中心—西河學派,可以說當時魏國是七國中人才最多的一個國家,也是最有機會統一中原的時期。

    魏武侯輕視人才。魏武侯時期可以說是其餘六國的一個奮力追趕期,各國借鑑了魏國的變法措施,努力發展,而魏武侯感覺自己國家已經很牛了,仰仗老爹留給自己的一批能人,開疆擴土也都很順利,經濟、政治也都正常發展,有些自我感覺良好了。對人才的重視程度由求賢若渴變為遇賢不求,任人唯貴。這也導致了名將吳起在公孫痤的排擠陷害之下離魏至楚國。

    魏惠王疏遠人才。魏惠王時期爺爺魏文侯留下的家底已經不多了,他並沒有意識到父親魏武侯在用人方面所犯的錯誤,而是錯上加錯,任由國內打壓新人,排擠同僚,任由小人得志,國內政治環境黑暗,人才不僅沒有了發展空間,而且還會遭到打壓和陷害,看不到任何希望!商鞅因不遇和打壓而投奔秦國、孫臏因龐涓陷害而仇視魏國、張儀無施展空間而離開魏國、范雎被冤枉而懷恨魏國……一系列一流、二流人才的流失,使魏國衰敗的直接原因,並幫助其他國家實現了迅猛發展和趕超。

    看完對“魏氏家族”三代掌舵人的用人策略,朋友們肯定找到了魏國之所以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 6 # 經典影視展播站

    在戰國時期,魏國不僅率先展開變法,更是成為戰國前中期的霸主。在對外戰績上,魏國在輝煌時期連續擊敗秦國、齊國、楚國等大國,一躍成為三晉的中堅力量。當然,魏國的強大,也因為繼承了春秋時期晉國的衣缽和豐富資源。雖然魏國的衰落是被齊、秦、楚的共同打擊而導致的,但是,魏國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也是關鍵性的影響因素。那麼,強大的魏國,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呢? 一首先,回望整個戰國時期,人才的走向往往對歷史程序產生重要影響。其中,雖然很多人才的出生地不是魏國,但至少來到了魏國這個地方,並且希望在這裡建功立業。比如商鞅和孫臏,而這兩個人從魏國離開,分別來到了秦國和齊國,並促進了這兩個國家的強大。由此,在筆者看來,很多人才從魏國流失出去,恰恰說明這個國家的精英太多了。但是,一個國家的重要崗位,也即留給這些戰國精英發揮的空間是有限的。龐涓統領了魏國的軍馬,自然不希望孫臏也來插一腳。所以,既然魏國沒有施展的空間,那就去秦國、齊國、楚國等大國吧。 二其次,在戰國時期,一個國家能不能留住人才和發揮人才的潛能,和君主也是存在很大的關係。對於魏國來說,早起的魏文侯注重招納天下賢人,開創了魏國的霸業。但是,等到魏國走向強大後,往後的君主在識人用人上就差了檔次,再加上朝中小人奸臣的陷害,更是導致了吳起、孫臏、範睢乃至信陵君魏無忌等人的出走。與此相對應的秦國,從秦孝公到秦始皇,幾乎個個是對人才禮賢下士,如同曹操一樣,保持著對能人的渴求態度。 三再者,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魏國是當時天下的中央和交通中樞,並且魏國所處的黃河流域,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早期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由此,不管是本地土生土長的人才,還是百家爭鳴時代下人才的流動,基本都要從魏國走一下。但是,不好的一面是,身為四戰之地的魏國,經常要和齊國、秦國、楚國等國家打仗。而稍微具有戰略眼光的人或許會明白,四戰之地的國家難以保持長期強盛。特別是在東臨強齊,西臨暴秦,北趙南韓,隔韓拒楚的戰略形勢下,魏國的對外擴張受到限制,也會限制魏華人才的發展。 四最後,魏國國君敬賢卻不能用賢,比如對孟子這樣的人,很尊敬你,但是絕對不會用你。而秦國之所以強大起來,這與秦國國君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存在直接關係,商鞅一個外來戶,秦王竟然完完全全放權給他放心改革,太子犯法真的與庶民同罪,如果沒有秦王的鼎力支援,商鞅的變法顯然難以成功。

  • 7 # 尋根拜祖

    魏國豈止留不住人才,簡直是秦國的人才儲備庫!秦國能一統天下,都拜魏國無私地奉獻了大量頂尖人才所賜。要說魏國不重視人才,還真冤枉了他們,魏國是最早招募人才,進行社會變革的國家之一,一度也是人才“擠擠”。自銳意改革的魏文侯死後,他的兒孫們,大概嫌這些人湧在魏國太擁擠,一個一個慢慢全被送給敵國,讓秦國差點沒笑死。

    先盤點一下,魏國丟流失了哪些頂尖人才。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張儀、範睢,軍事家吳起、孫臏。除了這幾位被魏國作死“推走”的人才,還有尉繚子、魏章等一批,在秦國服務的魏華人,還有一個曾經為秦國奪取河西之地的公孫衍。

    魏文侯時期,曾經勵精圖治,用李悝以變法,使魏國脫穎而出。可惜魏文侯之後的國君,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讓一個個攪動天下的人才,白白奉送給敵國。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國君昏庸不識人才

    最典型的就是商鞅的流失。商鞅的才華,早就被公叔痤看出來了。這個公叔痤雖然忠心,但卻很自私,生怕商鞅搶了他的位置,一直到自己快要死了,才向魏惠王推薦商鞅。

    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親手把強盛的魏國,一步一步帶入萬劫不復。魏惠王此人很自以為是,是個嫉妒心極強,能力又很低下的國君。魏華人才流失,在他手上最嚴重,商鞅就是其中最大的損失。

    面對公叔痤的推薦,魏惠王認為公叔痤是病糊塗了,說胡話,怎麼可以讓商鞅,這麼個無名小卒居相位?公叔痤意識到魏惠王不會接受他的建議,又建議魏惠王殺了商鞅,免得被敵國所用,也被魏惠王當屁放了。

    結果,商鞅大搖大擺地去了秦國,一個商鞅變法,天翻地覆,改變了中國歷史,也讓魏惠王悔青了腸子。

    由此可見,魏國君臣,對人才都不夠重視,根本沒有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機制。人才識別不是那麼容易,面對公叔痤的推薦,作為國君,起碼得見個面,考察一下,再試用一下,這不是正常的程式嗎?

    再看看商鞅到秦國的待遇,商鞅接連兩次,把秦孝公差點說睡著了,但還是耐著性子,又給了商鞅第三次見面的機會。兩位國君的高下,一目瞭然。

    主上忌諱防範人才

    如果說不識才是能力不行,還可以原諒,但明知人才就是不用,甚至防範打壓,那就是純粹自掘墳墓了。魏國的三代國君,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都是這樣的主。

    魏武侯即位後,一改魏文侯的禮賢下士,對吳起這樣的人才,採取防範措施,卻輕信能力低下的宗親公叔痤,和田文這樣的虛名之士。禮賢下士被拋棄,取而代之的任人以親。這還不算,魏武侯竟然無視吳起對魏國的貢獻,竟然以吳起“出身不夠高貴為由”,束之高閣,後來在公叔痤的讒言下,如果不是吳起跑得快,差點被魏武侯殺了。一個軍事家,就這樣白白送給了楚國。

    魏惠王繼承了魏武侯的狹隘人才觀。其實,在人才流失後,他本來還是有補救的機會,但由於忌諱防範的心理,連補救的機會也喪失了。比如張儀、商鞅都曾經有機會再次回到魏國(張儀已經回到魏國),包括公孫衍在內,魏惠王對他們的使用,都是帶著十二分的懷疑。

    大概是被坑怕了,魏惠王見到舌辨之士就煩。其實,戰國時期,各華人才流動非常頻繁,朝秦暮楚太正常了,關鍵是看國君能不能收住人心。魏惠王顯然很不自信,或者說,他根本不認為這些人對他有多大作用,甚至這些人都是心懷叵測的傢伙。在這種心態下,誰能被他所用?

    政治黑暗埋沒人才

    魏國還有一個很要命的黑洞:親貴掌權,排擠人才,而且國君就是相信這些心胸狹隘的權貴。

    吳起被以公叔痤為首的守舊派排擠,不得已逃往楚國。軍事家孫臏受到龐涓迫害,亡命齊國,最終導致龐涓孫臏一死一流失。魏襄王在明知範睢很有才華的情況下,任由魏齊加害範睢,給秦國送去了一個戰略家。

    魏國的政治黑洞不是一日形成的,魏文侯在位時,雖然振興了魏國,但沒有形成長效機制,更沒有把人才建設當成國策,所以人亡政息。

    魏武侯雖有攻伐之功,但明顯不具有人君的戰略高度,也沒有人才觀念,他只相信宗親和權貴。由他開始,魏文侯的改革大業逐步廢棄,人才環境破壞。

    魏惠王更進一步,典型的志大才疏,自以為是,心胸狹窄,鼠目寸光。曾經有個叫卜皮的人,直言不諱說魏惠王是“有過不罪,無功而賞”,既沒有識別人才的眼光,還以個人好惡,肆意破壞賞罰制度。

    到了魏襄王就更糟糕了,孟子曾經用了一句驚人之語評價他:望之不似人君(一看就不像個君主的樣子)!都懶得仔細評價他了。

    魏國國君一代不如一代,難怪政治環境越來越糟糕,再多的人才,也是別國的嫁衣。

    秦國重視招攬人才

    魏國的嫁衣,基本送給了秦國。以上所說的頂尖人才,除了孫臏,其餘都入秦國彀中,都為秦國的崛起和兼併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秦國何德何能,為何這些人才都願意投靠呢?原因就是,秦國創造了一個,讓人才能發揮才華的公平的大平臺,並且形成了可持續的國策。

    秦國其實早在秦穆公時期,就非常重視人才引進,“五羊大夫”百里奚就是秦穆公費盡心機,花五張羊皮換來的。

    到秦孝公時期,將人才建設提高到戰略層面,下達了對秦國影響深遠的“求賢令”,並且將這一政策形成國策。秦國不光招募天下人才,還為人才的才能發揮,創造了公平的環境。

    這一點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各諸侯國親貴勢力很強大,容不下“外來戶”,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就是典型,連本國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才都留不住,談何天下人才?

    為了做到這一點,秦國是付出很大代價的,老秦貴族也不是軟柿子,為了打壓這些勢力的反抗,秦國列代國君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多次遷都,就是為了打壓老秦人,秦孝公早年,甚至因此王位都受到威脅。

    正是好的人才環境,才吸引了眾多的天下有識之士,紛紛入秦。除了上述人才,還有後來的呂不韋、李斯,都成為秦國的擎天一柱。

    就像一個魚塘,六國的魚塘既無魚食,也沒有適宜的池水,而秦國則建設了一個水草豐沛,Sunny充足的魚池,你說魚會往哪裡遊?

    綜上所述,魏國留不住人才,既有國君的個人原因,也有政治環境的黑暗,破壞了人才生長環境的原因,更有秦國創造了有利於人才發揮的優良環境的因素。正是這個落差,導致魏華人才喪失,以人才資敵,魏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 8 # 夜航船水手

    魏國給人‘留不住人才’的現象。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人才流動很普遍,但是魏國非常顯眼。

    各華人才普遍流動,人才流動是春秋戰國一大特點

    名義上九州之內都是炎黃文化圈,人才流動沒有太多思想壓力。

    我們慢慢來盤點一下。首先,從魏國流失掉的人才從戰國初期的吳起,商鞅,範睢,張儀,李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然而,其中的吳起、商鞅,其實都是衛華人,說起衛華人還有一個呂不韋,這麼看來,如果按照流失人才造成的影響力,小小的衛國流失人才倒是比魏國還要嚴重的多。

    我們再來盤點一下其他國家的,首先楚國是有悠久的人才流失的傳統,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了,甚至有句話,叫做楚雖有才而為晉用。說起楚國流失的人才,春秋末年:奔吳的伍子胥,幫吳國稱霸諸侯,還攻克楚國都城。再有兩個,很多人也熟悉,越王勾踐的謀臣文種和范蠡本來都是楚國的小吏,到越國幫勾踐稱霸諸侯。當然楚國有個忠臣,不受重用也不走,就是投了汨羅江的屈原。

    再說齊國,齊國外派的也不少,春秋時期有幫助吳國稱霸的孫武,就是寫孫子兵法的那一個。還有幫秦國戰功赫赫的蒙驁,沒聽說過?他的兩個孫子應該聽過吧,蒙恬和蒙毅。

    再往北就到趙國,趙國的名將廉頗,被棄用,到了楚國。當然,趙國因為掌握法家的三個大招中的‘勢’,人主威勢極重,李牧就是典型,不用就直接幹掉了。

    提到法家的三大招,自然又有掌握‘術’的南韓出面,南韓人才流失很有意思,韓非和鄭國本來都是要派去禍害秦國,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使秦國短時間內迅速強大。

    還剩下一個---燕國,燕國本身人才不多,流失兩個也蠻有名氣,一個是諸葛亮的偶像樂毅,為燕國立下滅齊大功,被繼任國君猜疑,逃到趙國。還要有一個,就是蔡澤,接替範睢任秦國國相的人。

    最後看看秦國,也有公孫衍被張儀擠兌到了楚國。秦武王繼位,棄用先王舊臣,張儀晚年到了魏國。而且,商鞅,範睢,白起都身有大功不得好死。

    就是戰國四公子,信陵君和孟嘗君也都曾經輾轉多國為相。

    看來,各國都有過大量的人才流動。但是別的國家要麼持續時間短,要麼事蹟不顯,要麼已經做出功績後被疏遠,而魏國最為特別,人才大多還沒發揮就流失或遭陷害。

    魏國確實流失嚴重

    有這麼幾點,首先,魏國地域廣大佔據中原地區,本來就文化比較先進,而且地處四戰之地,周圍強敵和弱國均存在,既有圖強的客觀需求,又能取得圖強的戰績。所以,變革最先成功的施行,魏文侯時期,啟用李悝變法,一時人才彙集。魏國變法雖不徹底,但是成為變法人才的黃埔軍校,一時豪傑要麼響應召喚,要麼前來考察,紛紛來到魏國。

    然而魏文侯之後,沒有雄才大略之主,魏國的政策延續性不好,不向外攻略就在內爭權,形成很強烈的政治鬥爭。魏國成為‘法’的試驗田,大量培養了人才,但是君王沒有‘術勢’的加持,權威下移,權臣為了自身利益不惜迫害競爭對手,君王坐視不管。吳起、孫臏、範睢,都是被魏王招來,又被迫害的。商鞅則是因為權臣的私心不得重用,純粹替別人培養。都說魏國王族勢力強大,就是身為王族嬌子的信陵君也難免鬱鬱而終。魏國確實對待人才的問題很嚴重。

    故事性強,很多賢才被殘害後成功復仇

    魏國國君一時興起就招賢,卻並不重視人才,不加保護,新人難免被權貴驅趕或迫害。而且,魏國權貴本身手段都很強硬,迫害人才可謂毫不手軟,比如範睢被幾乎打死,孫臏被打殘,兩人都幾乎被折騰死,死裡逃生,都成功復仇。這些事蹟也很容易加工成為各種題材的故事,很容易傳播。要不前面講的衛國,流失那麼多重量級的人才咋就沒有魏國這樣的惡名呢。

    秦國自帶流量,對魏國進行流量加持

    還有一個特點,魏國的流失的人才很多去秦國建立功業,而秦國最後統一天下,自然能更多的吸引目光,如商鞅、範睢、張儀、尉繚、李斯這幾個人在秦國的崛起中立下不世功勳,看秦國的歷史是無法越過這幾個人不看。人才的命運差別之大,國家的興衰對比之強烈,實在讓人難以忽視。

    君主招賢一本正經,權貴害人心狠手辣,聯起手來就是巨大陷阱,受害者反擊啪啪見響,故事自帶流量,對手流量加持。無論理論界,還是民間故事,都會關注,魏國的‘留不住人才’異常顯眼。

  • 9 # 趙公子無恤

    在戰國時期,很多對戰國曆史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才都是從魏國走出來的。但是原因並不能完全歸結於魏國君主不會用人,戰國初期的魏國屬於類似文化輸出國的定位,

    它本身繼承了晉國的核心地帶,地處中原,相對周邊國家來說,本來就是人口繁盛,文化昌盛的區域,而且在魏文侯時期,魏國邀請當時名滿天下的大儒子夏來到魏國講學,並尊其為君師,子夏的到來不僅為魏國培養了大批本土貴族人才,而且也吸引了很多其他國家計程車子,逐漸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西河學派。

    在魏文侯時期,魏國的霸業還沒有建立起來,魏國也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新生國家,階層上升的通道可以說是暢通無阻,所以造就了魏文侯時的新氣象,使用大臣不看出身,重視能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而魏國的貴族很少得到重用。魏文侯重用的最重要的兩個人物吳起和李悝都是來自衛國的平民。樂羊、西門豹是魏國的平民。翟璜是戎狄出身。只有魏成是魏文侯的弟弟,出身貴族。

    魏文侯以後,此時魏國已經建立了霸業,國家發展對人才的渴求已經不再向文侯時期那樣強烈,而且魏國貴族階層也在這一時期逐漸崛起,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成為魏國高階官員的一個重要群體,如公叔痤,公子昂就是其中的代表。出身下層的一些人才例如商鞅,孫臏則受到了來自上位者著打壓,這些出生下層的人才自然也就湧向了周邊國家去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

    國家興衰,人才的去留往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隨著魏國成為了戰國霸主,魏國也達到了一個擴張的極限,國家的階層上升的空間也關閉了,那些在魏國學到了一身本領的人自然不會甘願淪為庸人,所以紛紛前往了當時國家上升空間巨大,國家尚處於危局的秦國一展身手。

  • 10 # 李二郎的街邊歷史

    魏國地處中原核心地區,文化教育底子厚,所以它屢人才,出大才,文武皆有,在魏文侯時期,由他重用李悝改革,整頓吏治,盡地力之教等改革後,魏國實力大增成為戰國一霸,曾經把秦楚趙韓等打得有氣不敢出,特別是秦國,被迫割掉大片的河西之地給魏國才贏得喘息之機,到了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相王達到頂峰。

    可魏惠王這個人優柔寡斷,昏庸短視,剛愎自用,而且在位又特別的長,達到半個世紀,這使得魏國吏治逐漸腐敗,選人用人機制僵化,國力衰弱,大批人才得不得重用,這時其他國家又掀起變法熱潮,魏華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怎麼會不流失呢?

    這又不得不提到商鞅變法的厲害之處了,他重在法律和制度建設二十多年,使之根植於民心,不管何人執政,均難以移除,所以才有了後來所謂“商君雖亡,秦法未敗”的說法。而李悝變法,重在“術”和“勢”,依靠賢君能臣的推動,見效快,但遇上庸主昏君,則很快就鬆弛變質,敗得也快。

    一個國家也好,地區也罷,是否出人才,看經濟文化底蘊和教育等等,但是否能留得住人才,就看選人用人機制,英雄是否有用武之地。古代是這樣,當代也是這樣,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才源源不斷的流向美帝國主義去呢?我想恐怕就是這個道理吧,值得這些國家或地區反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NBA聯盟前五巨星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