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寫於蘇軾剛被朝廷貶謫到黃州第三年九月的時候。之前他在杭州城任通判,後來又在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每到一地為官,也頗有一番作為,挺受民眾愛戴。
只是蘇軾對王安石的新法改革有所異意,認為新法的施行特別是青苗法的實施,對廣大農民來講實在是一種傷害。在蘇軾申請外調任職後他更是看到了這些新法的一些弊端,於是他便把這些看法訴著於他的詩文裡。這些詩文的代表作有辛諷組詩《山村五絕》:
其一
竹籬茅屋趁溪斜,
春入山村處處花。
無象太平還有象,
孤煙起處是人家。
其二
煙雨濛濛雞犬聲,
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教黃犢無人佩,
布穀何勞也勸耕。
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鐮,
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韻解忘味,
邇來三月食無鹽。
其四
杖藜裹飯去匆匆,
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
一年強半在城中。
其五
竊祿忘歸我自羞,
豐年底事汝憂愁。
不須更待飛鳶墜,
方念平生馬少遊。
於是朝廷中有人就以這些詩篇為據告蘇軾有訕謗皇帝,諷刺王安石主持改革的新法。當時的皇帝宋神宗非常惱火,就譴人向蘇軾問罪,將他逮入監獄,還欲斬殺蘇軾。
後來經朝中一些正直之士及蘇軾的一幫親友相助,才令蘇軾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隨後被宋神宗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並由黃州地方長官監管蘇軾的日常言行。
蘇軾剛到黃州時住在一家寺院裡,後來又移到臨皋亭住。北宋元豐5年春天他在黃州城東的東坡上蓋了一所房子,起名為“東坡雪堂”。上面這首《臨江仙》就是蘇軾在這裡寫的。
詞的上闋寫的便是這年9月的一個夜晚,蘇軾在東坡雪堂喝得酩酊大醉後迷迷糊糊地返回臨皋亭住處。“歸來彷彿三更”。夜間回到臨皋隱隱約約已經是三更天了。蘇軾用一個“彷彿”來形象地寫出他醉後失憶的狀態——人們醉酒後一般都有這樣的情況。鑑於烏臺詩案對蘇軾的巨大影響,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他在黃州苦悶的心情。因此,蘇才子“醒復醉”應該是常態。
這首詞的上闕,明白如話,逼真形象。特別是後三句: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詩人以從東坡雪堂到臨皋的時間先後順序展開敘事,使這首詞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我們從這也可以看出詩人在現實生活裡是一位很寬容大度的鴻儒。敲門都沒僕人來開,反倒是門裡面傳來僕人呼魯呼曾的打鼾聲。換作其他的主人碰見這樣的情況,這僕人恐怕至少要被狠狠地訓斥一番了。但蘇軾沒有這樣做,門裡邊沒人應自己,他就拄著柺杖在門外聽江面的濤聲。
蘇軾一邊聽著江水嘩嘩拍岸的聲音,內心也在波瀾起伏著。於是在下闕里就寫出了這種心境: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開頭這兩句是對自己在生活和官場裡沉浮不定,作出的深刻自我反省。
詩人用“長恨”來籠統地暗暗迴應上闕詞中他“醒復醉”的緣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蘇軾也不例外。身在宦海,他始終在以自己的才華為公為民,心繫蒼生並哺之以血汗。他早已明白“此身非我有”,而自己的身心猶如樊籠之鳥不得自由,什麼時候才能忘掉這些令人無限煩惱的功名利祿呢?詩人意即自己目前還在這些世俗的漩渦中掙扎著,喘息未定。
讀到蘇軾這兩句,我們是不是也會在當下的緊張生活之餘自省一下呢?古往今來,痛定思痛,人不快樂的根源正是“不能忘卻營營”,非止蘇東坡一人。
詩人夜拄江岸,透過一番思緒的沉澱,心慢慢平靜下來。猶如江潮漸退,風漸漸消去,水面亦漸漸波濤不起。人心靜下的時候也就是醒悟明瞭、內心平衡的時候,於是就有了下闕的第三句:夜闌風靜縠紋平。 上闕詞裡點明詩人歸來時是“彷彿已三更”,而在下闕里第三句中又以“夜闌”來承接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這正是他似參禪入定一般思忖的結果。
黑夜將盡,拂曉漸臨。詩人的心也飄飄然漸入佳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縱觀蘇東坡一生,在坎坷的命運中砥礪前行,並沒有像春秋時代的范蠡一樣在輔佐越王勾踐發家後功成身退,盪舟江湖而隱居。儘管蘇東坡在烏臺詩案後一貶再貶,他也並未棄官退出,總是力所能及地為各個地方做實事, 頗有政績,亦得民望。
所以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只是蘇東坡一時的浪漫主義理想。這種想法被許多後來人在心累時標為自己的座右銘,以表達放下一切的心態。
《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寫於蘇軾剛被朝廷貶謫到黃州第三年九月的時候。之前他在杭州城任通判,後來又在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每到一地為官,也頗有一番作為,挺受民眾愛戴。
只是蘇軾對王安石的新法改革有所異意,認為新法的施行特別是青苗法的實施,對廣大農民來講實在是一種傷害。在蘇軾申請外調任職後他更是看到了這些新法的一些弊端,於是他便把這些看法訴著於他的詩文裡。這些詩文的代表作有辛諷組詩《山村五絕》:
其一
竹籬茅屋趁溪斜,
春入山村處處花。
無象太平還有象,
孤煙起處是人家。
其二
煙雨濛濛雞犬聲,
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教黃犢無人佩,
布穀何勞也勸耕。
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鐮,
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韻解忘味,
邇來三月食無鹽。
其四
杖藜裹飯去匆匆,
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
一年強半在城中。
其五
竊祿忘歸我自羞,
豐年底事汝憂愁。
不須更待飛鳶墜,
方念平生馬少遊。
於是朝廷中有人就以這些詩篇為據告蘇軾有訕謗皇帝,諷刺王安石主持改革的新法。當時的皇帝宋神宗非常惱火,就譴人向蘇軾問罪,將他逮入監獄,還欲斬殺蘇軾。
後來經朝中一些正直之士及蘇軾的一幫親友相助,才令蘇軾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隨後被宋神宗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並由黃州地方長官監管蘇軾的日常言行。
蘇軾剛到黃州時住在一家寺院裡,後來又移到臨皋亭住。北宋元豐5年春天他在黃州城東的東坡上蓋了一所房子,起名為“東坡雪堂”。上面這首《臨江仙》就是蘇軾在這裡寫的。
詞的上闋寫的便是這年9月的一個夜晚,蘇軾在東坡雪堂喝得酩酊大醉後迷迷糊糊地返回臨皋亭住處。“歸來彷彿三更”。夜間回到臨皋隱隱約約已經是三更天了。蘇軾用一個“彷彿”來形象地寫出他醉後失憶的狀態——人們醉酒後一般都有這樣的情況。鑑於烏臺詩案對蘇軾的巨大影響,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他在黃州苦悶的心情。因此,蘇才子“醒復醉”應該是常態。
這首詞的上闕,明白如話,逼真形象。特別是後三句: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詩人以從東坡雪堂到臨皋的時間先後順序展開敘事,使這首詞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我們從這也可以看出詩人在現實生活裡是一位很寬容大度的鴻儒。敲門都沒僕人來開,反倒是門裡面傳來僕人呼魯呼曾的打鼾聲。換作其他的主人碰見這樣的情況,這僕人恐怕至少要被狠狠地訓斥一番了。但蘇軾沒有這樣做,門裡邊沒人應自己,他就拄著柺杖在門外聽江面的濤聲。
蘇軾一邊聽著江水嘩嘩拍岸的聲音,內心也在波瀾起伏著。於是在下闕里就寫出了這種心境: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開頭這兩句是對自己在生活和官場裡沉浮不定,作出的深刻自我反省。
詩人用“長恨”來籠統地暗暗迴應上闕詞中他“醒復醉”的緣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蘇軾也不例外。身在宦海,他始終在以自己的才華為公為民,心繫蒼生並哺之以血汗。他早已明白“此身非我有”,而自己的身心猶如樊籠之鳥不得自由,什麼時候才能忘掉這些令人無限煩惱的功名利祿呢?詩人意即自己目前還在這些世俗的漩渦中掙扎著,喘息未定。
讀到蘇軾這兩句,我們是不是也會在當下的緊張生活之餘自省一下呢?古往今來,痛定思痛,人不快樂的根源正是“不能忘卻營營”,非止蘇東坡一人。
詩人夜拄江岸,透過一番思緒的沉澱,心慢慢平靜下來。猶如江潮漸退,風漸漸消去,水面亦漸漸波濤不起。人心靜下的時候也就是醒悟明瞭、內心平衡的時候,於是就有了下闕的第三句:夜闌風靜縠紋平。 上闕詞裡點明詩人歸來時是“彷彿已三更”,而在下闕里第三句中又以“夜闌”來承接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這正是他似參禪入定一般思忖的結果。
黑夜將盡,拂曉漸臨。詩人的心也飄飄然漸入佳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縱觀蘇東坡一生,在坎坷的命運中砥礪前行,並沒有像春秋時代的范蠡一樣在輔佐越王勾踐發家後功成身退,盪舟江湖而隱居。儘管蘇東坡在烏臺詩案後一貶再貶,他也並未棄官退出,總是力所能及地為各個地方做實事, 頗有政績,亦得民望。
所以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只是蘇東坡一時的浪漫主義理想。這種想法被許多後來人在心累時標為自己的座右銘,以表達放下一切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