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斯坦因

    清朝的軍隊多次重創武昌起義軍,溥儀卻還要退位,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漢族官僚與滿清貴族離心離德

    縱觀清朝歷史,滿族統治者對漢族始終是防範的。可是雖然說防範,但是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歷來軍機處的滿大臣和漢大臣的數量都是差不多對等的。

    可是清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慶親王奕劻等人組織的“皇族內閣”(內閣閣員共13人,其中滿族貴族9人,皇族又佔5人),卻把一切偽裝撕去。這個內閣幾乎將漢族官僚全部排斥在外。而漢族官僚首領之一的袁世凱更是被貶斥為庶人。滿清貴族的這一系類舉措將,使得整個漢族官僚集團與滿清貴族離心離德。

    連自己麾下的官員都不支援自己,這樣的王朝怎麼能不完蛋。

    2.兵權旁落

    武昌起義爆發後,武漢三鎮迅速被起義軍佔領。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迅速調集軍隊對起義軍進行圍剿鎮壓。當時在清軍中最精銳的當屬北洋新軍,武漢三鎮先後有兩鎮被他們佔領。可是這樣一支可以稱為國家柱石的軍隊,它實際上卻並不效忠於清政府,反而聽命於其他人——袁世凱。

    原來。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練兵,編成“定武軍”。隨後改派袁世凱訓練新軍,這便是北洋新軍的由來。可袁世凱也是有私心的,在練兵的同時,安插提拔自己的心腹,使得北洋新軍成了袁世凱的私人軍隊,只聽命於他個人。

    兵權旁落,從而改朝換代,這個戲碼在中國歷史上上演了無數次。

    3.列強在利益受到保障的情況下,不在意誰是統治者,採取了“中立”政策

    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面前,列強也意識到腐朽的清王朝,垮臺只是早晚問題。

    列強對華政策是以本國利益為中心的,只要能保證他們的在華利益,列強不在乎誰統治中國 ,只不過是換一個代理人而已。

    武漢起義爆發後,孫中山等革命領導人就發表宣告表示,承認列強的在華利益,並且願意繼續支付各項賠款,同時各種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列強看到既然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證,那麼中國誰當領導人都一樣,因此列強對武昌起義的採取了一致的“中立”政策。

    所以在辛亥革命時,列強也沒給予清政府什麼幫助,實施“中立”政策。同時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利益代理人。

    4.滿清貴族中沒有人能掌控全域性,使南方局勢糜爛

    慈禧太后死後,滿清貴族的核心就是核心攝政王載豐、隆裕太后等人。而這些人的才能,手腕 以及威望。都不能像“老佛爺”慈禧太后那樣威懾各方勢力,特別是南方那些幾乎可以說半獨立的地方督撫和實力派們。當那些南方實力派看清楚清政府的虛弱後,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脫離清朝統治,割據一方。

    南方半壁江上頃刻間瓦解,對清政府威望的打擊是致命的。

    5.清政府倒行逆施,主張保皇的立憲派,也倒向了革命

    20世紀初,中國存在兩大進步思想。一個是,君主立憲;另一個是,民主革命。

    立憲派大都由官僚、地主和商人轉化而來,他們大都是受過傳統教育的紳士,以儒家的思想為正宗(忠君愛國)。因此他們認為君主立憲是當前救國之道,更認為憲政是可以實行的。從1909年起至1910年10月,立憲派舉行了三次國會請願,可清政府對此置之不理。

    1911年,清政府倒行逆施組建“皇族內閣”,使得立憲派對清政府徹底死心。從而轉頭與革命派聯合,一起搞清政府。

    6.旗人完全腐朽

    自清朝入主中原以來,就將旗人視作其統治的基礎。有清一代,都在豢養旗人。清廷每月都給旗人發放月餉,不論天災人禍都能按時得收益,因此旗人也被稱為“鐵桿莊稼”。按理說他們是清王朝統治的最直接受益者,應該是最擁護清王朝的。可是經過兩百多年的歌舞昇平,這幫子旗人早就完全腐朽,平日裡只會鬥雞遛狗,真到有用的時候一個到指望不上。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2 # 咫尺天南地北月缺花飛

    袁項城要推動中國社會轉型必須剷除滿清皇族勢力,內憂外患局面又擔心會四分五裂,權衡利弊逼迫清帝禪讓民國是最佳選擇,然而當時歷史條件恰恰需要君主立憲制最符合國情。後來孫中山多方撤肘,使得袁世凱政經不出中南海。袁世凱又想還回君主立憲制,殊不知神像排位自己親手砸毀,無法再扶起來,最後造成中國外地入侵前後長達40年混亂,,,,

  • 3 # MyShen

    當時的局勢!就算袁大頭完全鎮壓下去起義,朝廷也基本維持不了多久,所謂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當時年輕人的思想!老百姓心裡的憤怒!那個不想走向共和?那個不想讓這腐爛的清政府早點垮臺?當時武昌打響起義的第一槍,說實話也就一群烏合之眾,袁大頭一下子拿下漢口漢陽後就不打了?沒辦法自個想當皇帝有什麼辦法!

  • 4 # 平凡時節

    老袁和段祺瑞唱雙簧。老袁再次出山就保證了滿清亡國。馮國璋沒反應過來一頓打,結果被老袁換下,段祺瑞一上臺就紮根漢口,最後通電共和。總之就是清政府已經到頭了

  • 5 # 愛運動的五華

    先說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可以說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當時武昌作為重鎮,新軍眾多,由於四川突發的保路運動,清政府急於鎮壓四川保路運動,從湖北調走部分新軍,湖北的軍事實力大大減弱,間接導致了武昌起義的發生。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義爆發,次日,漢陽,漢口起義,武漢三鎮掌握在革命黨人手裡,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並號召全國起義。

    武昌起義發生後,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

    面對這一形勢,新成立的湖北軍政府於1911年10月15日決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向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911年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戰爭”。這場為時長達41天的戰爭,是辛亥革命期間最大的一次戰爭。雖然這場戰爭最終以革命黨人失敗告終,卻有力的拖延了清政府的軍事力量。

    而在此期間,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獲得獨立。雖然清軍重創了武昌起義軍,但是軍事力量被拖延在武漢,使得其他各地紛紛獨立,面對這樣的大勢所趨,誰也沒法改變,怎麼也改變不了溥儀退位的結局。

  • 6 # 漁耕樵讀

    這麼給你說吧,洪水來了,如果大堤已經壞透了,只要有一個缺口,你堵已經堵不住了。再者說了能堵缺口的是袁世凱,而不是清朝。

    秦末的時候,陳勝吳廣先起義,結果陳勝吳廣先被幹掉了。然後項梁起來了,項梁被幹掉了,項羽起來了,還一個比一個厲害。隋末的時候,楊玄感第一個反叛,結果他被幹掉了。楊玄感的軍師李密跑到瓦崗寨繼續幹軍師,繼續他的造反大業。瓦崗寨最開始也是被張須陀追著打,最後呢?自己活活累死了不說,各路反王都起來了。明末的時候,明軍也是追著農民起義軍打,結果呢?到頭來他們發現剿不完的匪。

    他們是不把皇帝拉下馬,不罷休。清末的敗亡導火索其實是四川的保路運動。宣統三年五月,清朝以鐵路國有為由把民辦鐵路收歸國有,但是你收就收吧,反正華人在這方面吃虧吃慣了,你說國有就國有唄。但是你轉手賣給了外華人,這就過分了啊?於是各地紛紛組織保路會,結果四川總督逮捕保路代表,槍殺請願群眾,激起民變。

    武昌起義的爆發

    清政府下令鎮壓,四川榮縣宣佈獨立,清政府調集湖北新軍入川。湖北一時空虛,然後當時的革命黨人決定趁機起義。新軍畢竟是接受過新觀念的人,新軍中有很多革命黨人。雖然都是一些低階軍官,但是畢竟是軍人,手裡有槍,上過戰場,說幹就幹,沒有領導就搶領導,於是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黎元洪被用槍逼著做了都督。最後人家還當上了大總統。

    再看清軍打勝仗是什麼戰爭,清軍第一次大勝是陽夏之戰,陽夏之戰歷時一個多月,從10月18日到11月27日,剛開始進行的其實進行的還挺順利,兩天就佔領了劉家廟,但是到了10月26日形式陡然轉變,清軍陸,海兩路夾擊,戰鬥異常慘烈,馮國璋下令焚城。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10月27日袁世凱終於到了信陽,任欽差大臣,統領所有北洋軍。自從袁世凱上任,戰爭形式就發生轉變,僅用3天時間,11月1日漢口便告陷落。11月27日,革命軍被迫撤出漢陽,革命軍損失慘重。

    但是袁世凱的勝利並不以為意著清朝的勝利,同樣革命軍的失敗也不意味著革命的失敗。在陽夏之戰發生的這一個半月裡,已經有十四省宣佈獨立,關內十八省只剩下河南,甘肅,直隸,山東四個省沒有宣佈獨立。這仗還有法打嗎?袁世凱即便想效忠清朝,最後也只能落得和張須陀一樣的下場,陷入起義軍的汪洋大海之中,活活累死。

    何況袁世凱根本就沒想過想過效忠清朝,在武昌起義前他就和革命黨有過接觸,並且在袁世凱的暗中授意下,馮國璋等北洋軍將領施行的就是姑息養奸的策略。袁世凱在得到革命黨承諾由其出任大總統後,袁世凱轉手就開始對清政府逼宮。革命黨成了袁世凱與清廷談判的籌碼。溥儀焉能不敗?

  • 7 # 陳悅漫步海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事實上,武昌起義所起的作用只是點了第一把火而已,在清王朝倒臺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在武昌起義之後所發生的一連串的政治事件。

    首先是武昌起義後,南方各省接連發生“宣佈獨立”,即脫離清王朝統治。實際上在清末新政過程中,隨著改革的深入,各省地方士紳想要掌握更大的自主權,由此地方和清王朝中央本就處在一種爭權的暗戰中,而武昌起義後,給了各省的官紳以“起鬨”的機會,隨著武昌戰事的久拖不決,湖南、江蘇、浙江、福建等省相繼發生獨立,這對清王朝統治的破壞力要比革命軍的造反大得多。

    其次就是南方各省獨立後,眼見著南北大戰不可避免。作為北方軍政大佬的袁世凱則另有主張,即利用麾下的軍力作為底牌,藉著天下大亂的局勢,向孤兒寡母的清王朝實施暗中逼宮。此時的清王朝,在外各省獨立風起雲湧,在內又遭軍頭逼宮,缺乏擁有足夠政治智慧和手段的人物來挽救改變這一局面,於是最終只得下詔退位。

    而由此看,事實上革命黨一腔熱血發動的起義,最大的得益者是南方的各省官紳,以及北方的軍頭們。

  • 8 # 達摩說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最初是派蔭昌前去平叛。但是,蔭昌始終調不動北洋軍,所以他也一直沒敢投入戰鬥。

    這期間,北洋軍諸將領也一直保持著與袁世凱的聯絡。別看袁世凱天天在河南老家悠哉遊哉的,其實他才是能夠決定清政府命運的人。

    所以,無奈之下,清政府只好厚著臉皮,再次起用袁世凱。應該說,清廷不是不知道起用袁世凱的風險,但此時除了袁世凱,清廷幾乎再無可用之人。

    而袁世凱則以足疾未愈為由遷延時日,一是想要權力,二是在觀望時局發展。

    當然清政府終於還是下了大本錢,把攝政王載灃攆回了家,給了袁世凱重組內閣的權力。

    這時,北洋軍才傾巢而出,連續拿下漢陽、漢口兩鎮。起義軍內部又出現了分歧,黃興被迫出走,武昌危在旦夕。

    但袁世凱此時想的不僅僅是平叛而已,清政府卸磨殺驢的本事他可沒忘。當年他練出一支驍勇善戰的北洋六鎮,卻輕易地被慈禧太后收歸國有。慈禧前腳剛死,後腳載灃就把他轟回了老家。經過了這麼多教訓,袁世凱才不會舒舒服服地幫清政府完成平叛。

    賊要都殺沒了,軍隊也就可以歇了。袁世凱瞭解箇中三昧,所以他要打一會兒歇一會兒。於是他撤換了敢打敢拼的馮國璋,替上聰明的段祺瑞,兩人心照不宣,按兵不動。

    而如果此時僅僅是湖北一省獨立,其實倒也好說,但問題是,武昌起義成了南方各省官紳離心主義傾向的總爆發。清末新政,政府做的太絕情了,載灃本意是要建立一個大政府,所以他獨霸著軍權,而且留給各地立憲派官僚的自治權又太小,於是地方勢力借武昌起義爆發之機各自宣佈獨立,南北遂形成對峙。

    此時袁世凱如果幫著清政府平叛,勝算大小先不論,北洋軍肯定是要跟革命軍鷸蚌相爭。到時候自己的家底拼光了,再讓清政府再漁翁得利,卸磨殺驢,太不划算。

    所以此時能讓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辦法,就是以武力促成南北談判,然後逼迫清帝遜位,建立民國。這樣既可保住清室,又對革命黨和立憲派官僚有利,自己也可成為共和元勳。

    既然是對三方都有利的事情,那袁世凱為何還要一根筋地去死保溥儀的皇位呢?想來這也不是他的風格啊。

  • 9 # 趣向雜談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 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 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 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 文學社和 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 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透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 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 民主共和國—— 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 蔣翊武,參謀長為 孫武,總理為 劉公。起義軍掌控 武漢三鎮後, 湖北軍政府成立, 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辛亥革命。武漢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現為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因為滿清失去了對軍隊的有效掌控。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個論斷非常經典。歷朝歷代,如果中央政府不能掌握軍隊,或者手下的軍隊都被打沒了,那就離覆亡不遠了。

    八旗和綠營,是清朝賴以起家的兩大軍事力量。八旗不多說,努爾哈赤時代就有,是後金(滿清)開國的主要軍事力量;綠營是清初收編的明軍和其他漢人軍事力量改編而成。八旗軍在入關後新老交替,又迅速腐化,戰鬥力下降明顯,三藩之亂時,滿清開始重用綠營兵。滿清平定三藩之亂以及以後康、雍、乾時代多次對外戰爭,綠營兵都是重要軍事力量。但承平日久,綠營軍的戰鬥力也逐漸下降。從乾隆後期開始,綠營兵的戰鬥力就明顯下滑。嘉慶初年白蓮教亂時,由於八旗和綠營在鎮壓時表現不力,嘉慶帝就開始重用漢族地主的團練和鄉勇。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更是被太平軍追著跑,屢戰屢敗。有人評價過八旗和綠營,所謂“聞敵而散謂下勇,見敵亦逃乃中勇,接敵即潰真上勇”。由此可見清朝後期八旗和綠營的戰鬥力。也就是從太平天國時期開始,清朝開始倚賴地主武裝,像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兩者也是撲滅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軍事力量。可以說,靠著漢族地主武裝,清朝又續命了半個世紀。而滿蒙貴族最後的名將僧王戰死後,滿清在軍事上更是不得不倚賴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大員,埋下了滿清兵為將有,軍權旁落的伏筆。

    此時的滿清中央政府和漢族地主的關係,是君臣關係,也是一種合作共治。慈禧太后以老辣的政治手腕,爐火純青的權謀,對實權大員們進行打拉,平衡各方勢力。但滿清對他們始終不能完全放心,既要依賴他們,又始終心存芥蒂。中日甲午戰爭,最後的結果是大清慘敗,有人曾評價過這場戰爭,認為不是大清與日本交戰,而是李鴻章的淮軍與日本交戰。具體原因在這裡不展開說,有興趣的可以查檢視。從這場戰爭中,也能看出清朝統治者的這種微妙心態。雖然此時的滿清中央仍能控制地方,但控制力已經減弱。1900年,滿清政府向列強宣戰,但以地方實權派漢族大員為首的東南諸省和英美達成了“東南互保”協議,此舉使滿清中央顏面掃地,權威大為下降,卻又無可奈何。

    甲午兵敗後,滿清組建新式陸軍,稱之為“定武軍”,後由袁世凱負責訓練。袁世凱在天津練兵,仿照德、日陸軍建制,擴建了定武軍,稱為“北洋新軍”,這是中國陸軍現代化的開始,也是清末民初中國最為精銳的軍事力量。不過對於清朝統治者而言,很遺憾,這支精銳部隊沒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慈禧太后辭世後,以攝政王載灃為首的滿清統治者,政治上比較稚嫩,在自己羽翼未豐的情況下,急切的想要奪回權力,加強中央集權,重現清朝中前期滿族的榮光。皇族內閣如此,趕袁世凱回家,剝奪他的軍權也是如此。這種奪權行動,勢必會使本來和滿清中央合作的漢族大員大失所望,繼而反戈一擊。況且,趕袁世凱回家就能奪回軍權了嗎?北洋新軍已遍佈袁世凱的門生故吏,趕走袁世凱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激化矛盾,使握有大權的漢族大員們意識到,該攤牌了。

    武昌起義只是根導火索,這根導火索引爆後,圖窮匕見,漢族大員們瞅準機會,不和滿清玩了。而手裡沒有任何一支聽命於自己的實力部隊,滿清的結局可想而知。

  • 10 # 覺悟216195281

    樹根爛了,枝葉再茂盛也是無源之本!武昌起義後兩個月內全國近半省份宣佈獨立,再加上清政府依賴的北洋軍實為袁宮保的私家軍,出工不出力,兩頭討好,沒有倚仗的清廷只能坐待土崩瓦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人,光善良沒用,你要優秀”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