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音
-
2 # 手繪幸福
《京自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其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把地主階級的窮奢極欲和農民的飢寒困苦做了對比
《貧交行》
其中“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富貴之交總是翻手覆手之間,忽雲忽雨,反覆無常,輕薄之輩卻紛紛追隨,無法計數,對人情世故一種無奈。
-
3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杜甫(712—770),學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或杜陵野客,原籍襄陽(今屬湖北),其曾祖任鞏縣令,於是遷居鞏縣(今屬河南)南瑤灣村,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青年時期,漫遊於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三十五歲以後,他到了長安,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屢次託人薦舉,謀求官職,卻得不到重用。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被任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掌管兵器盔甲倉庫的小官)。同年發生安史之亂,杜甫在亂離中被叛軍所俘,直到至德二年(757),才脫身逃到鳳翔,唐肅宗任他為左拾遺。不久棄官,移居秦州(今甘肅天水)一帶,後又到成都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嚴武死後,他又在雲安(今四川雲陽)、夔州(今四川奉節)居住了一段時期。唐代宗大曆三年(768),他離開夔州,乘船經今湖北公安等地,到了湖南。大曆五年,卒於耒陽。
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帝國由強盛而急劇轉變為衰落的動盪時代。詩人經歷了所謂的開元盛世,也經歷了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以後,由於他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並且深切地瞭解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寫下了不少反映當時現實的詩篇,被歷代的評論者稱作“詩史”。
杜甫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在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發展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他繼承了《詩經》和漢樂府的創作傳統,同時也批判地吸收了六朝以來詩歌在音韻、格律和遣詞造句等方面的藝術技巧,把現實主義的詩歌推向了高峰。他突破樂府舊題,所作“即事名篇”,直接促進了中唐的新樂府運動,並ー直影響到清末。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也一直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
杜甫代表作品有《兵車行》、《春望》、《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羌村》、《北征》、《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等等,皆為古今傳誦。現存詩約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歷代出現了許多蒐集、註解和研究杜甫詩歌的著名學者和選家。如蘇舜欽、王洙、王琪和吳若等人就都做過大量的編纂、輯佚工作。先後也出現了許多杜詩編年、分類、集註、評點等專書,如趙次公、郭知達、蔡夢弼、黃鶴、王奭、錢謙益、金聖嘆、楊倫等人的箋註或集註、評析。他的影響,幾乎涉及到唐以後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部歷史。元稹評價他是“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切中肯綮,的是確評。
-
4 # 內江黃大姐
杜甫:(公元712年一770年),字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杜甫共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心繫蒼生,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他的詩歌影響深遠,為中國古典詩歌以及唐朝社會歷史變革發展探究留下了寶貴的素材。
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59歲。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千古名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千古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千古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花重錦官城。千古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5 # 摸詩校尉
每一首詩都是,因為浪漫主義也是現實的一部分。現實主義不是說一味的悲苦呻吟。
杜甫的詩在選題上沒有具體的標準,如果說要有,那就是不強行的寫作,儘量讓情感維持在正常的範圍之內。情感到了才會動筆寫詩。
他寫了很多求官的詩,但也都恰好反應了他命運的悲慘。詩人沒有刻意的把自己的命運掩蓋起來
浪漫主義的特徵,則就是儘量避免在詩中透露出自己的內心,或者只表露理想的部分。所以其實作品很多沒有具體的浪漫與現實之分,亦真亦假之中,通常在主義之外見到詩人的偏好。李白寫現實題材會迴避壓力和痛苦,杜甫寫浪漫題材,則會迴避脫實。
杜甫寫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是既現實又浪漫的,也許是老了以後杜甫浪漫不起來,所以一些適合浪漫化的題材反而能寫得血脈噴張。
浪漫,其實與可愛聯絡的較緊密。所以杜甫其實在很多現實題材裡,寫了他可愛的一部分。“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鸕鷀鸂鶒莫漫喜,吾與爾曹俱眼明”之類的寫法,是杜甫可愛的一部分。用現代話說就是,別吵吵我可比你懂得多。
長篇詩歌更容易像現實主義詩歌。今天的新詩都很難見到優秀的故事詩。即使有小說體裁的現實故事,但如果沒體現現實思想,其實也都算不上現實性。五言絕句裡的大道理,不一定輸給長篇現實。就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給了後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智慧。杜甫的“擒賊先擒王”也理應教育後代莫要養虎遺患與虎謀皮的警示。否則安史之亂就是前車之鑑。
我認為浪漫主義是一個很難的東西,一個不慎,就成了假浪漫。其實假浪漫,就是現實主義真正的敵人。杜甫對浪漫有一種刻意的壓制,也許於此有關。後人喜歡談浪漫主義,其實藏著小心思,試圖透過浪漫主義圈養的形式,消解掉很多弱現實主義詩歌中的現實性,這是很卑鄙的做法。
-
6 # 青鸞驚鴻
在唐朝,有兩位偉大的詩人,並稱為“李杜”,這個“李”是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杜”則是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杜甫是李白的粉絲,但卻沒按李白的文風走下去,兩人相差了十幾歲,境遇也就不盡相同。李白生前就已經名滿天下,而杜甫是死後江湖才有他的傳說。杜甫留下的許多詩篇,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點滴,尤其是安史之亂那段歷史,人民生活現狀的描寫,使他的作品大放異彩。我只舉三個。
【01】《石壕吏》這是杜甫代表作品“三吏三別”中的一篇,寫的是自己的親身見聞,讀完詩歌你會發現,這一幕好像就發生在眼前,栩栩如生: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晚上借宿在農家,不想官府半夜跑家裡來拉壯丁,幾十歲的老頭子聽見聲音就翻牆跑了,留下老太婆來應付官差,說家裡幾個男人都被拉走了,剩下兒媳婦因為要奶孫子才沒離去。一番求情之後,官差把老太婆拉走了。
如此悽慘的場景,作為路過的杜甫,心裡只有對當時社會的恨,對自己面對此情無能為力的痛,他路過的那些地方,何嘗不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短短的一首詩,就把社會的黑暗揭露無遺,精煉的文字也體現了他渾厚的文學造詣。
【02】《春望》這首詩歌識字後就背誦,也是小學必背詩歌之一。它同樣是創作於安史之亂時期,長安淪陷,昔日繁華的長安城一片蕭瑟,杜甫剛好目睹這一場景,心裡痛楚,為家國、為自己的抱負、為親人,生出許多情感來,便寫下了這首五言律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先見長安景象,再說內心感受,借花和鳥來說心情,最後說到家書的重要性,和自己在長安城內的境遇,為國為家為親人內憂外患的糾纏,把頭髮都抓掉了,連簪子都戴不上了。
情與景交融,實與虛相合,環環相生,層層推進,凡處在那種情景之下的人們,讀了這首詩都會產生共鳴、深思。
【0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年秋天,杜甫棄官,從甘肅天水,到巴陵,再到現在的成都浣花溪,在親友的相助下,蓋起了一個茅草屋。原以為從此可以安生度日,卻不料某年某月吹大風、下大雨,茅草屋逢連夜雨,境況悽悽然。於是名篇誕生。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由自己的茅屋和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如他一樣的人,也是這般境況,如果大家都得到了善待,那自己就是受凍而死也足矣。
安史之亂未平息,國家還不穩定,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他的詩歌,雖時時寫的自己親身經歷或者見聞,但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懷。
讀了這三首詩歌,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杜甫是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了,因為他從不玩虛的,就寫實在的。當然,這與他所處的時代也有很大的關係,如若他也生在了春和景明的太平盛世呢?那自然就是歌頌太平盛世了。
杜甫的詩歌很多,流傳下來的也不止這三首,讀李白我們豪情萬丈、直上重霄九,而讀了杜甫的詩歌,我們長歌當劍、爭創新時代。
-
7 # 紅塵彌勒
老杜之所以被後人稱為詩史,就是因為他的詩風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現實主義風格,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是一位平民視角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
要說老杜的代表作,那可多了去了,多到可以隨意提起一篇即可奉為經典,多到隨口吟出兩句便是圭臬,絕大部分篇什都是充滿了現實主義寫實風格的作品。
而且他的詩經常可以反饋出那個時代的社會風尚和意識形態,是很好的時代參照物,也是很傑出的現實照妖鏡。
如果非要選老杜的現實主義代表作,那他的《三吏》、《三別》就是最最著名的現實主義傑作。
說真心話,老杜這樣一位現實主義的偉大詩人,在生活的現實中卻很不受人待見,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也是越加窘迫,經常捉襟見肘入不敷出,連自家的養命錢都無法滿足,甚而還要被頑童抽去屋上三重茅,可想而知,我們的大詩人當時的生存到了什麼惡劣的環境。
老杜的七律更是一絕。他本人也特別善於駕馭這樣的詩歌體裁,寫起來跌宕生姿波瀾起伏,讀來饒有興味,竟使人慾罷而不能,這才是老杜的絕高處。
也就難怪大文豪韓愈被老杜的詩篇徹底征服,一下子將他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隨著時代的延展和建革,老杜的這種風格和詩風越加受到世人的厚愛,一舉超越了詩仙李白成為了現實主義的最偉大詩人也就情理之中而不足為怪了。
-
8 # 石之瑛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蘇軾評價杜甫的詩“集大成”,說“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宋以來風流。”
1.春望長安淪陷,國家破碎。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昔日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瀰漫,煙柳明媚,遊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肅宗剛剛繼位,但是官軍暫時還沒有獲得有利形勢,至今還未能收復西京,看來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
2.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詩是大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全詩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於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鬱不得志之苦融於悲涼的秋景之中,頷聯狀景逼真,是後人傳誦的名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詩透過對悽清的秋景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年邁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的悲苦。
3.月夜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杜甫便於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但當時叛軍勢力已膨脹到鄜州以北,他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後的長安;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裡行間,表現出時代的特徵,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託於不知“何時”的未來。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透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出來,也寄託了對戰亂平息後幸福團聚的渴望。
杜甫詩歌現存1400多首,寫詩可分四個時期:
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杜甫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有詩贈李白,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梁、宋。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可惜的是,由於兩人後半生際遇都相當坎坷,這次分別之後便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僅獲得少許資助,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一邊,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訊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任職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九歲):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在嚴武的幫助下,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杜甫一家在親友們的幫助下,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茅屋而居,即為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
嚴武入朝,蜀中軍閥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返成都。嚴武死,杜甫失去依靠,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這時期,其作品有《絕句》《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岳陽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千餘首,佔全部杜詩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20多年的社會全貌。
杜甫的詩歌,深刻反映了唐朝從盛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其風格沉鬱雄渾,藝術成就高超,代表了現實主義詩歌的最高峰。
-
9 # 陽光初起時
我覺得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品是《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或許是詩比較長或者冷僻的緣故,所以一般的非中文專業的教科書中未及提起。
然而,我之所以推崇這首詩是因為,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中,有一句話黃金般堆砌出來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謂閃耀著時代的民主之光,其現實主義思想一經抒寫便躍然紙上響徹後世,其為民請命之情懷深深烙印在詩人心中,傳頌古今千年。
然而即便有老百姓窮困至此,杜甫並沒有因此對朝廷氣餒,而是繼續滿懷國破家亡之痛負重前行,當他不遠千里披荊斬棘衣衫襤褸飢腸轆轆的回到戰亂中避難他鄉的家裡,他又聽到看到了什麼呢?“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原來是自己的小兒子餓死了,對於父親來說那種徹骨的悲傷不用說有多難過了,杜甫這時候的心情異常沉重他是既心痛又無助,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悲觀沉淪陷入失去兒子的絕望,而是輕輕一筆“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略過了這滿腹的心酸和慚愧,暫且忘卻剛剛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慘痛,這時候杜甫心中想到的卻是深陷天下疾苦的百姓,這是怎樣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呢?
可是,光是這種體恤百姓的心還不夠,詩人筆鋒一轉緊握沉重的筆含淚寫下“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令詩人困惑不解的是,現在才剛過秋收,而今年的收成還算豐產,窮苦人家怎麼還是沒有飯吃,竟然到了被迫餓死的境地啊!而更令詩人痛苦的地方不是失卻親人的苦楚,而是“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的無奈和心酸,詩人感嘆自己好歹還是朝廷的官員,既不用服兵役也沒有繳納租稅的負擔,就這樣依然避免不了遭遇兒子餓死的悲慘遭遇,那麼其他普通的老百姓呢,他們的生活境況又該多麼的慘不忍睹?杜甫的心在泣血,他已經顧不上哀傷兒子的離去。
最後,那句“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錶現的淋漓盡致,他的現實主義思想越過終南山,穿過浩芒無際的宇宙,在萬千百姓的心中千代萬代的迴響,至今難以收斂!
所以,我認為這首詩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都代表作品!
-
10 # 書海夜航
眾所周知,杜甫他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時期的社會面貌,激盪著憂國憂民的熾烈情懷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後人稱為“詩史”,他也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在杜詩現存1400餘首詩中,最能體現現實主義風格的,毋庸置疑是組詩“三吏”、“三別”。他把個人生活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達到了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上的完美統一。
公元758年,杜甫從“左拾遺”降職為華州司功,他從長安出發去洛陽、去郾師陸渾山莊,去探望弟弟們,然後返回華州,一路上見到戰火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寫了有名的組詩“三吏”、“三別”。
關於“三吏”《新安吏》講了一個成年男子抓完了,正在抓不成年的孩子的事件。
新安在函谷關一帶,詩一開頭說,“客行新安道”,這個“客”,自然是指杜甫自己,下面的一切都是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如實記錄。詩的前半段透過他與新安吏的對話,寫地方官吏徵兵所造成的慘相。男孩不滿十八歲,便被徵去當兵,家境富裕點的有母親來送別,那無依無靠、身體瘦弱的孩子,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天黑了,那青山和白水也彷彿迴響著分別時的哭聲。面對這種情形,詩人勸慰送行的人們說,別哭了,就是哭乾眼淚,只剩下骨頭,他們也不會理你的。“天地終無情”五個字,是何等無奈。接著是後半部分,詩人進一步勸慰,孩子去打仗,也是為了保太平,僕射郭子儀待部下還算親和,挖戰壕,放馬的活也不算太重,希望早日平亂孩子能回來團聚。
《潼關吏》中杜甫看到士兵在築城修關,潼關吏便與之進行了一段關於防守的對話。特別是在最後,要他們吸取哥舒翰失敗的教訓,這也反映出他渴望早日統一、平叛內亂的心情。安史之亂前天下太平,生活富裕,米價每石不到二百錢,人行萬里不用帶武器,杜甫在《憶昔》一詩中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現在百姓這麼苦,都是戰亂分裂惹的禍。杜甫要求統一要求平叛是人心之所向,是順乎國情民意的。
《石壕吏》這首詩完全是白描,像一出獨幕劇,詩人完全沒有議論卻讓讀者如同親眼看到了因戰爭、因徵兵給民眾帶來的苦難。獨幕劇閉幕後,人民還能聽到“悲慘的哭泣聲”。
因為這“三吏”都是寫“徵兵的差役來抓夫”,作者與百姓的對話,所以用一個“吏”字作標題。“三吏”又是依作者西行路線新安—石壕—潼關為順序,所以它的先後次序應該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關於“三別”“三別”不知孰先孰後,依境遇之悲慘程度排序、命名,分別為《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如果說“三吏”是通過幾個“吏”的角度來看這個社會,那麼,“三別”則是透過“別”來反映人民的苦難。
《新婚別》是寫一對剛結婚的新婚夫妻,連席子還來不及睡暖,就要送丈夫“赴死”了,妻子自然痛斷肝腸,但是還是勉勵丈夫努力打仗,並告訴丈夫會永遠等著他回來。《新婚別》的最後,新娘勉勵丈夫去殺敵的情節值得深思。為了國家,應該上戰場,為了家庭應該鼓動他們抗拒拉夫,這個矛盾,杜甫是無法解決的。
《垂老別》是寫一對老人。子孫都戰死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夫妻,現在又輪到老人上前線,老人除了還有幾顆牙齒外,渾身的骨髓都被榨乾了,“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老夫老妻互相叮嚀,生離死別,催人淚下。
《無家別》寫的是戰士因敗陣逃回來,家中無一個親人,只見巷子裡空空蕩蕩的,只有鄰家一兩個年老的寡婦活著,只有孤獨的野兔在竄伏。春天來了,這個返鄉的孤獨計程車兵,剛要“荷鋤”“灌畦”去幹活,想不到又被官府抓去服役了,沒奈何,只能再次告別已沒有親人的家園,發出一聲長長的哀嘆,“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一個人到了連家都沒有了,還怎麼做黎民百姓?
“三吏”、“三別”是比較完整、集中地描繪了安史之亂時期廣大人民生活的苦難,農村破產田園荒蕪,青壯年乃至老人被徵丁,戰死在沙場上的情景。很明顯,杜甫是站在苦難百姓的立場上,站在一個有悲憫情懷的知識分子的立場上來寫這些作品的。這些詩歌體現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是當之無愧的現實主義代表性作品。
-
11 # 歷史大智如此
杜甫的現實主義作品比較多,但其中比較出名的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三吏三別分別是: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
回覆列表
杜甫一生深察人民的疾苦,其作品也多反映人民的悲慘生活。其《三吏》、《三別》就是其中的名篇。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悽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複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暴發,安祿山帶兵反叛朝廷,從范陽長驅南下,攻陷洛陽。次年在洛陽稱帝,不久又攻佔長安。天寶十六年唐軍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在與潰敗的叛軍作戰中,唐軍也受到重大損失。為了與叛軍繼續作戰,軍隊到處拉丁補充兵源,臨近前線的新安、石壕一帶受害最深。杜甫當時因諫言觸怒肅宗,從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他由洛陽回華州任所,經過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將一路見聞寫成了“三吏”、“三別”。
《新安吏》寫安新安縣吏奉命徵兵,因為壯丁早已徵完,只好用“中男”(未受過訓練的未成年男子)來充數。詩中描寫了征夫離別的淒涼場面。《石壕吏》寫官吏夜裡到石壕村捉人當兵,一個老婦人的三個兒子全都當了兵,這次老婦人又被拉去服役應急。《潼關吏》寫潼關士卒築城禦敵的場景。《新婚別》寫一對新婚夫婦由於徵兵,不得不“暮婚晨告別”。新娘痛苦地說:“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他想隨夫出征而不能,只得勉勵丈夫“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戍行”。《垂老別》寫一個子孫陣亡的老翁應徵別妻的慘景。《無家別》寫敗陣的戰士回到一片荒涼的家鄉,而家人已死絕,正當他想務農安生之時,縣吏又來要他應徵,這回已是無家可別了。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悽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複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聖”,現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