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茶1982
-
2 # 大已吧
曹操在東漢末年被稱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如果不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估計漢朝滅亡的更快。曹操是一個全才,軍事家、政治家、詩人,曹操到去世都沒有篡漢稱帝,何來奸臣?
而劉備自稱恢復漢室,實則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人們都說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劉備雖然沒有曹操那麼全才,但是劉備真的很快抓住人心。
-
3 # 芋頭1433
曹操絕對是大奸臣,放到當今社會來說就是十足的黑社會老大,對他忠心的就重用,反對他的則只有死路一條,管你天下人怎麼說,寧我負天下人若天下人負我則不惜屠城,夢中也能殺人,摸金校尉等等無所不作,曹操自身太多缺點導致他即使有漢獻帝作為招牌也無法號令天下。反觀劉備寬厚仁慈禮賢下士僅一張偏遠的皇族後裔證竟能白手起家足見其才能超人就連曹操這樣自命不凡的奸雄早年就開始佩服和提防甚至想把他殺掉,你們想想要是別人比他厲害他都要想把人家殺掉恐怕地球上早就沒有現在的你了。
-
4 # 蔡公子講歷史
大家好,我是蔡公子,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小的時候我們都看過三國演義,不管是看電視劇還是看書。都對曹操這個人有貶低的意思,認為曹操是個奸雄,而劉備有讚揚的意思。而且從小大人們都說曹操是壞的劉備是好的,所以就造成了我們在潛意識裡認為曹操就是一個壞人。但是曹操真的是我們所認為的那個那種奸臣嗎?他和當時的的劉備來講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大家慢慢聽過我講。
首先我們來說說曹操這個人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廟號太祖。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官。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後來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想趁此之機把皇宮裡面的宦官勢力十常侍給消滅掉,而且召幷州董卓進京護衛。結果是是董卓還沒到,何進不聽曹操的建議,貿然進宮就被宦官殺了。董卓進京以後把持朝政,行為倒行逆施,曹操於眾人合謀用七星寶刀刺殺董卓,結果事情敗露失敗逃走,遂打算回老家召集軍隊討伐董卓。在路上遇到縣令陳宮,陳宮觀此人器宇不凡,便隨曹操一起逃亡。就有了後來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故事。這些都是曹操早年的經歷,從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不難看出,曹操一直秉承的是為國家效力的思想,而且在後來的爭奪權力內爭外戰的血雨腥風中,一直以天子之師出名以捍衛朝廷的名義進行。你覺得這樣的曹操會是個奸臣嗎?
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在和袁紹的爭鬥中,徹底的穩定的中國北方勢力,讓北方的老百姓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曹操在袁紹墓前都說過,北方不再有干戈,讓百姓休養生息,看來曹操也是一個很體恤黎民百姓的人。後來一路追趕袁氏兄弟到了遼東,順便聽從謀士的建議,消滅了一個北方的大威脅烏桓,使得北方的安定一直持續到了後來的西晉。對於保護中華民族的安定,這一點還是有貢獻的,這和孫權派衛溫到臺灣,諸葛亮定孟獲,有著一樣的功績。從這一點看來曹操對於漢民族的穩定發展有一定的作為的。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做法,沒有什麼好和壞的分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他的所作所為是保證的自身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當時的三大勢力格局。如果他真的把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獻帝,也許我認為很可能有人為了爭奪勢力致使又一場的腥風血雨,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曹操自主創新實行了屯田制,使得當時的軍糧供給充足,為百姓減少了負擔,他的坐騎受驚踐踏了百姓的田地,居然要以自刎謝罪,在終將的勸說之下,才割下頭髮代替,雖然說這件事他做的有點虛偽,但是也表現了他愛惜百姓的決心,有時候想到這一點我就想笑,曹操真會玩。曹操終其一生被稱為治國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但是他卻一直沒想過要稱帝,雖然有次漢獻帝想要殺曹操,曹操也只是處理的幾個辦事的人,並未加害漢獻帝。至於曹丕廢除漢獻帝,自立為魏王,那是在曹操去世了以後的事情,這他也管不住曹丕了,如果他泉下有知,肯定要罵曹丕。
再說說劉備,劉備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在涿州招募義兵討伐黃巾開始,一直處於到處混的地步,跟隨過公孫瓚,曹操,陶謙,呂布後來去找到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可以說他獲得土地的方式有兩種吧,他做豫州牧是曹操給的,徐州牧是陶謙讓給他的,荊州也是劉表讓給他的,益州是蜀漢的根據地,劉備得到益州的方式不太恰當,但是他為了東漢王朝的延續,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穩定了西南的各方少數民族勢力,聽從諸葛亮的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在和陸遜大戰之前在中國南方沒有沒有很大的戰爭,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劉備的能力體現,都在身邊的部將和謀士,很多大的決策都是謀士建議的,和自幼熟讀兵書的曹操是不一樣的。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心裡也應該有了答案了吧,曹操是不是奸臣,相信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們現在看待一樣事物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只是角度和利益不同而已。曹操終其一生,打過很多敗仗,魏國的地盤是靠自己打下來,相比較劉備接手的荊州和益州而將,曹操的能力技高一籌。關於儲備人才方面,曹操死後魏國的勢力仍然強大,武將和謀士層出不窮,後來的蜀國都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地步,這和領導團隊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
5 # 醉心創作
他倆啊!說好聽點,阿瞞已總結了——唯使君與操皆英雄,難分伯仲。餘者皆稀狗大便與毒垃圾。
逆耳點說,兩人半斤對八兩,一路貨色。一為狼,一為狽;彼為沆、此為瀣。真正的一丘之貉。不信乎?翻翻原著睜大眼睛瞧瞧吧!
裡面稱呼“曹賊”、“大耳賊”(之類)的地方不下數十處(這裡面還不包括討伐時萬千士兵呼的口號)。既然都是賊就不分彼此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我一家人——都是幹大買賣的同志。太小的生意叫“偷”,“小偷”之謂是也。
諸君可有聽見叫孫權孫賊的,恐怕沒有!
確實沒有,把書翻到稀耙爛都找不到!!!
所以曹、劉是旗鼓相當、針尖配麥芒、銅鍋遇到鐵刷把的一對大活寶。
-
6 # 阿呆夢話
奸臣是指什麼:禍國殃民的。
那麼,曹操是否禍國和殃民呢?
第一、救獻帝於危難。漢獻帝被董卓、李傕、郭汜等人先後控制,當做招牌,連一點起碼的尊嚴都沒有。曹操聽取毛玠的建議,搶先率軍進駐洛陽,迎奉漢獻帝。遷都洛陽,重修宮殿,恢復禮儀,給了漢獻帝尊嚴,給了漢朝的皇權。
第二、重振漢家皇權。以王室的名義,征討各路諸侯。此時曹操的軍隊,就是漢朝的正規軍,其他各路諸侯都是叛軍。曹操每次出兵,都是要領漢獻帝的詔書的,奉旨討賊。
第三、恢復漢家的統治。無論是征討袁術袁紹、呂布、張繡、馬騰、劉表、劉備、孫權等,都是在恢復漢家的統治地盤。
至於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心懷野心,起碼曹操沒有篡位。雖然說是利用漢獻帝,但也是為恢復漢室、鞏固皇權、收付領土作出了巨大的有意義的貢獻的。所以,曹操談不上禍國。
曹操在《蒿里行》中嘆息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是一種悲天憫人計程車大夫情懷。
三國期間,由於戰亂紛起,瘟疫氾濫,成了中國歷史上人口下降最快的時期。一百多年,人口從五千多萬急劇下降到不足千萬。
事實上曹操知道現狀的殘酷,在治理魏國,發展經濟上非常用心。曹操注重發展經濟,興修水利讓老百姓受益,採用屯田制,減少百姓的負擔。注意發展手工業等,所以三國時期魏國經濟最強。
曹操被稱作為“人妻控”,笑話了兩千多年。其實是曹操在做表率。戰爭使得男丁減少,寡婦眾多,但由於傳統觀念約束,寡婦很難再婚。曹操做了表率,鼓勵大家娶寡婦為妻,納寡婦為妾。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增加人口的做法。
至於劉備,那是打著“恢復漢室”幌子,唱著高調的投機分子。忠於漢室的話,為什麼要偷跑到徐州拉隊伍。忠於國家的話,就該幫曹操統一全國。劉備是個野心家,真正想篡權獲得天下,當皇帝。劉備就是個腹黑的小人,假仁假義的代表。
-
7 # 小小小百科全書
方圓論壇線上!
東漢末年諸侯並起之際哪還有什麼忠臣!即使有忠臣也多是一些窮酸腐儒罷了。從黃巾之亂後,各地崛起的軍閥一個個都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招兵買馬擴張勢力。但事實上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取漢而代之的想法。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正所謂“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天下大亂是世家大族最願意看到的“盛況”之一。因為天下大亂就意味著機會,東漢之前也就一個劉邦是平民皇帝。其他歷朝歷代的君王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所以說東漢末年全是國賊沒有一個忠心的軍閥。 別說這些世家大族了。就連劉姓本家對於皇位也是垂涎欲滴了。益州牧劉焉,皇室劉姓宗親。漢末的軍閥之一。從劉焉入主益州之後就一直想割據川蜀稱王稱霸。初平二年,劉焉私自建造了皇帝專屬車輿車架上千輛。想要稱帝自立。當時的荊州牧劉表上書朝廷,說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意思就是劉焉有造反的意向。但最終劉焉也沒敢稱帝自立,只能自己私下裡自娛自樂一番。 曹操被稱為國賊實際上並不讓人意外。曹操之所以被稱為國賊是因為他實力最強。其他軍閥想要一對一根本沒有可能戰勝曹操。所以其他軍閥就宣揚曹操是國賊。意圖激起眾怒群起而攻之。想當年董卓不就是這個下場嘛。很多人認為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才讓其他軍閥認定曹操是國賊。但這純屬謬論。曹操在迎奉漢獻帝的時候當時曹操的勢力並不是最強。而當時的最強者乃是袁紹。而最初曹操迎奉漢獻帝也沒有人稱呼曹操是國賊。直到曹操戰勝袁紹成為了勢力最龐大的軍閥之後,曹操的國賊之名才傳揚開來。 事實上各軍閥都清楚自己是個什麼貨色。大家都是國賊,互相之間都心照不宣罷了。宣揚曹操是國賊最起勁的就屬劉備了。劉備之所以無時無刻不說曹操是國賊。一方面是想確立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另一方面劉備需要拉攏人心,需要給人洗腦。劉備不停嫡給人灌輸自己是漢室的代言人。而曹操是國賊。意圖就是想收攏人才抹黑曹操罷了。在軍閥眼中其他的軍閥都是反派,只有自己才是正面人物。這是最主觀的看法。 事實上劉備他真的是個忠臣嗎?從衣帶詔時間開始劉備就不願意加入。後來被逼無奈才加入了衣帶詔事件。但也僅僅是署名而已,劉備並沒有為漢獻帝做什麼實際貢獻。相反劉備之所以能夠崛起能夠招募到人才。全靠著他漢室宗親的頭銜。而且還是漢獻帝親自認證的。所以說劉備借了漢獻帝的勢。但他並沒有為漢獻帝做什麼貢獻。一直以來劉備想著的就是搶地盤擴軍。根本沒有想過救漢獻帝。歷史上漢獻帝被曹丕強逼退位之後,劉備甚至連打聽一下漢獻帝是死是活的最基本的事情都沒有做。反而第一時間就稱帝自立。由此可見劉備也不過是個嘴上的忠臣罷了。實際上劉備自身也是“國賊”群體中的一員。既然都是國賊,那就“烏鴉不要嫌豬黑了”大家都半斤八兩,誰也別笑話誰。
-
8 # 四川達州人
曹操當然不是奸臣。
曹操是自己打下北方十州的。
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袁紹來打曹操,曹操讓漢獻帝下命令,袁紹就聽命退兵了?
曹操南征,讓漢獻帝下個命令,孫權就拱手交出軍隊地盤了?
曹操才是真正的英雄,白手起家,掃黃巾、滅呂布、驅劉備、平二袁,收雍涼,氣吞山河萬里,收攏流民,恢復經濟,存華夏生氣。
當世英雄也。
相比之下,劉備就是為了個人野心不斷變換身份的投機者,不值曹操一趾。
-
9 # 淨月暖陽
曹操,戲劇舞臺上的大白臉,三國演義中的“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老百姓心中的大奸賊!可歷史上的曹操,真的是奸臣嗎?
給曹操帶上“奸臣”帽子的最大證據是以魏代漢,大魏可真是實實在在結束了西漢、東漢近400年的歷史。篡奪皇位者,在儒家主導的文化裡,是大逆不道的大罪,雖然真正實施“篡漢”者,是曹操的兒子曹丕,可沒有曹操奠定的權傾朝野的政治基礎,一統北方的疆土基礎,曹丕豈能奪得了漢室江山?何況曹操被追封為魏武帝,這是賴不掉的吧?
曹操是大奸臣的第二個證據是當世月旦評中,對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評價,這是被記入正史的。足以證明當時的人對曹操的評價,總不帶後世之偏見了吧?
第三個證據,也是為世人所熟知,就是那句“挾天子以令諸侯”,把“皇權神授”的天子架空,還不是奸臣的作為?手下忠於漢室的頭號謀臣荀彧,因反對曹操專權,而被逼自殺,就是明證!
有這三條,足以證明曹操是“奸臣”了吧?
但是,但是,但是!在這要為曹操喊喊冤、叫叫屈!把曹操定義成“奸臣”,不公啊!
先說篡漢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雖是曹操的兒子,但不一定是老子的想法!曹操如果真想當皇帝,在世之時是輕而易舉的事,為什麼自己不做而留給兒子做呢?想想後來的吳三桂、袁世凱,也是人致暮年,不是也匆匆忙忙稱了皇帝嗎?包括與曹操同時代的劉備、孫權不也是先後稱帝了嗎?與這些人相比,曹操為何獨享奸臣之名呢?
陳勝、吳廣起義時就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對天下的傳承,在宋時儒家理教盛行之前,社會主流認知為“有德居之、無德失之”。堯、舜、禹的禪讓,被奉為聖人之行,西漢開國皇度劉邦也只為泗水亭亭長。在對曹操的評價中,宋之前的隋、唐多是積極的好評,宋之後推崇所謂皇家正統,才改變了評價標準,把曹操定義為奸臣。而儒家宣揚的價值觀,更多是為儒家在俗事政權下的生存,很難說就是公平公正正確的。
關於梟雄的認識,大多人認為是個貶義詞,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梟雄一詞第一所指就是曹操。可在當時,梟雄並非貶義,月旦評給曹操這個評價其時是很高的,曹操還不斷刻意的宣傳這個評價以揚自家名聲呢!
毛玠給曹操的建議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和袁紹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有本質差別的,而曹操終身都“奉”了漢天子獻帝。羅貫中是明白之間差別的,有意張冠李戴了一番。
如果曹操和劉備比,劉備才是一個野心勃勃想當皇帝的人,並且真的去做了,他的野心來自於中山靖王之後,學習的榜樣是劉秀。
-
10 # 94310417小云
題目偏激無言以對,以魏王曹丞相之雄才大略豈可為奸臣耳,大漢帝國的奸臣是西漢未年的安漢公王莽,他大奸似忠耳魚我詐,貌似恭順確包藏禍心,終毀了大漢帝國。縱觀曹操生義刺董卓,散盡家財招兵買馬,會盟於津合十八路諸侯,共擊漢賊董卓呂布之勢何其偉也。漢獻帝無家可歸如喪家之犬時,命夏侯淵引十萬大軍勤王救駕,功高蓋世,他只不過向冬蟲夏草一樣依符於個巨大的殼體上,發號司令以令諸侯而己,大漢帝國才有苟延殘喘的走了幾十年,他一統北方,文韜武略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乃一代梟雄良補,隨然事的霸凌了一點,但漢運國脈依舊是大漢,他嫁女兒與獻帝,終其一生也不是封爵魏王,決無一絲簒漢自立之意,這種人怎能是奸臣那。不但無罪反而巨大的豐功偉績。劉備那司不足掛齒本人不喜歡他。一個履戰履不少有堅刃不撥的血性男兒,就是不喜歡他那種假仁假義的慫貨樣兒。
回覆列表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這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所作的樂府詩《蒿里》中的一段。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有爭議的人物,如果說誰的爭論最大、最多一定繞不過曹操。針對曹操的爭論,汙名化最嚴重的莫過於戲劇舞臺上“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白臉奸臣”形象。
而塑造曹操負面形象最成功的莫過於影響力遍及中國大陸、東南亞以及所有華人世界的《三國演義》一書。
相信每個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會深切同情劉皇叔、切齒痛恨曹孟德,這都得歸功於羅貫中的生花妙筆。
不過,任何歷史人物都有他的複雜性,單憑一面之詞並不能對他作出準確的定義。胡適就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從既得利益集團的角度來講,三國時期對曹操最為痛恨的就是劉備軍事集團和孫權軍事集團。他們痛恨曹操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想要取而代之而不得。
當時,正值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沒人把漢帝放在眼裡,也沒人搭理這個名存實亡的東漢傀儡政權,只有曹操把漢獻帝迎接到自己軍中。
如果硬要說曹操從一開始就抱著控制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態來做事的話,那就很難解釋“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這種毀家報國的行為;
如果說曹操有不臣之心“想要做周文王”,那也是後來他的勢力強大之後滋生出來的不臣之心,並非他的初衷。
縱觀曹操的一生,他作為一個從東漢基層成長起來的普通公務員,能夠不畏權貴為國盡忠,在竭力維持東漢政權的同時,還消滅了多個北方軍事割據勢力且積極恢復了北方的農業生產。
僅從這一點上就能判斷曹操勝過劉備不知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