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誰為明成祖造的?
7
回覆列表
  • 1 # 小河玩遊戲

    當時,進京的工匠中有一個香山幫,都是吳縣香山人或其門徒。他們往往擅長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繪匠。蒯祥是香山幫匠人的頭領。

    民間一直流傳著他的一個故事。據說建造皇宮時,緬甸國嚮明朝進貢了一塊巨木,朱棣下令把它做成大殿的門檻,但一個木匠不留神鋸錯了,短了一尺多。木匠嚇得臉色煞白,慌忙報告蒯祥。蒯祥看了,讓那個木匠再鋸短一尺多,大家都很驚愕。之後,蒯祥就在門檻的兩端雕琢了兩個龍頭,再在邊上各鑲上一顆珠子,還搞了創新,讓門檻可以裝卸。皇帝見了十分高興,大加讚賞。這就是俗稱的“金剛腿”(活門檻)。

    蒯祥很聰明,營建宮殿樓閣時,他只需略加計算,便能畫出設計圖來,待施工完畢後,建築與圖樣大小尺寸分毫不差。蒯祥的建築造詣,得到極高評價,皇帝“每每以蒯魯班稱之”。

    1420年,故宮建成,僅僅9個月後,就因雷擊而失火,三大殿全被燒光。這裡面也有個傳說。據說蓋好宮殿後朱棣志得意滿,找來一位會占卜的官員,讓他算了一卦。官員說:“明年四月初八宮殿會發生火災。”朱棣大怒。沒想到第二年的這一天,天氣驟變,雷鳴電閃,三大殿真的被雷火擊中了。直到正統(明英宗年號,1436年—1449年)年間,朝廷才重新修繕,此次負責的仍是蒯祥。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幅明代宮城圖中,承天門(相當於今天的天安門)下所繪的人物據說就是蒯祥。

  • 2 # 旅途十萬裡

    關於紫禁城的設計者眾說紛紜,其中有三個人被列為候選名單,他們分別是蒯祥、蔡信、楊青。其中說蒯祥的人居多,因為他是明代著名的建築師,曾經設計了天安門,而且皇宮裡好多處宮殿都是出自他之手。

    一、結構特點

    1、整體及細節強調對稱性

    例:

    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

    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

    2、佈置和功能上體現等級制度

    例: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

    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3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故宮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於皇子居住區的建築。其它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

    二、風格特點

    1、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

    2、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

  • 3 # 冰淇淋帶你看世界

    據考古研究者們的一個說法,故宮的設計師是當時一位非常傑出的匠人,此人姓蒯名祥。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死於成化十七年,是江蘇蘇州吳縣香山人士。他到底有什麼能耐可以讓朱棣派他來負責如此龐大的施工呢?

    坊間一直都有流傳著關於蒯祥的一個小故事,據說在剛剛建造故宮的時候,緬甸國王嚮明朝進貢了一塊木料,這塊木料可不得了,是緬甸國王派人千里迢迢從緬甸運送到北京來的,光運送的隊伍就有一百多號人,朱棣收到之後,就下令要把這塊木料做成大殿的門檻,可是由於一個木匠的疏忽,把這塊木料鋸錯了,整整短了一尺有多。這個木匠頓時嚇得就臉色蒼白,趕緊報告給了蒯祥知道。蒯祥看了之後,二話不說,就讓那個木匠再把那塊木料鋸去一尺多,大夥兒看了都很驚愕,這樣子不是就更短了嗎?。可半天功夫,蒯祥就那多出來的那兩塊木料在門檻的兩端上雕琢了兩個栩栩如生的龍頭,再在龍頭邊上各鑲上一顆夜明珠,木料不僅沒壞還有了新意,讓門檻可以自由的裝卸。朱棣看了這門檻,十分高興,對蒯祥大加讚賞。這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金剛腿”(意思是活門檻)。

    蒯祥是很聰明的,建造宮殿和樓閣的時候,他只要略加計算一下,就可以畫出一張設計圖來,按照這個圖紙施工完畢之後,建造出來的宮殿和樓閣與圖樣的大小尺寸那可是分毫不差是。可見蒯祥在建築上的造詣,那是非同一般的,就連皇帝也是稱呼他為蒯魯班。

    蒯祥在後來去了工部擔任左侍郎,工部這個滿地油水的衙門也是一個不小的官職了,可是是他還是非常的謙遜、儉樸。一直到了晚年,他雖然辭官歸隱了,但是每當有人向他請教建築方面的問題時,他總是非常熱心地給人家講解指點。在舊時北京曾經是有一條叫蒯侍郎的衚衕,說他就曾經在那裡住過。後來蒯祥的後代大大部分都繼承了他精湛的技藝,一直到晚清,還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這一說法。

  • 4 # 不沉的經遠

    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的,是典型的中國宮殿建築,規模宏大,蔚為壯觀。不過因為以前工匠地位低,所以紫禁城的設計者沒有明確的記載,一般民間傳說設計者是蘇州人蒯祥。由於當時蒯祥很年輕,因此也有說法認為故宮設計者是南直隸武進的工匠蔡信,或者是一個叫楊青的工匠。

    紫禁城在設計上除了傳統宮殿的中軸對稱、前宮後苑等特點外,還很注意排水。紫禁城的地勢較高高,而且中間高,兩邊低,又設計了完善的排水系統。紫禁城的前面是金水河,四周有護城河,周圍還有中海、後海可以作為蓄水之處,所以故宮建成以後沒有被水淹過。

    萬曆三十五年時天降暴雨,北京城內多處積水,最深處積水達到了一丈多,但是紫禁城安然無恙,設計者功不可沒。

  • 5 # 小瓶子愛吃大蘑菇

    蒯祥是中國明代建築匠師,他設計的紫禁城,生於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

    建築更加宏偉壯觀,更顯皇室威嚴。

  • 6 # 趣味哥

    故宮又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年,最初由蔡信、阮安等設計,蒯祥、陸祥等施工建造的。

    故宮是世界上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宮建築群。除了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特、陳設之華麗,在世界宮殿建築中也是極為罕見。

    故宮強調整體和區域性的關係,無論在整體還是在單體上,都體現君權神授、皇權至上的觀念,如天子五門,五脊六獸等,同時也非常講究建築的對稱美感。

    故宮主要以木架結構為主,不像西方以石頭為建築材料,採用木結構有幾種好處:

    一是:取材方便,易於加工。

    二是:有較強的抗震效能,古代沒有鋼筋水泥,牆並不能承重,只起到圍蔽作用。而木結構中榫卯節點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動性,削弱地震力的破壞。

    三是:適應性強,可靈活多樣的設計各種結構。

    四是:施工速度快,只需要對木材進行簡單的組合拼裝,通常只需要兩三年時間就完成一座大殿的建造,不像西方一些教堂往往需要上百年才完成。

    此外故宮地下排水結構也是高超獨到的,不管北京下多大雨,皇城都不會積水發河。

  • 7 # 老於三

    燕王朱棣奪取侄子建文帝皇位決定從南京遷都北京。帝王遷都之事非同小可總得有個設計規劃師吧,於是有人找來蘇州名曰蒯祥的木匠,也許這只是個傳說而已!但是如此大的工程絕非傳說中的一個木匠就能靠一己之力設計建築完成 。

    我們來看下紫禁城太和殿的排水,古人設計排水工程可謂精密而系統工程,每到雨季來臨這裡都會出現“九龍吐水”的壯觀景象,利用自然形成的地勢落差雨水從九個龍口噴出,順勢流向溝渠進入金水河。

    各庭院屋簷下遍佈著這種地面上的溝,雨水落入到這些明溝順著溝槽一路透過入水口,落入“錢眼”的雨水在匯入地下各種暗渠內。

    “內金水河”是指金水河流經紫禁城內的一段,是故宮內排水系統的主幹線。匯入內金水河的雨水,蜿蜒曲折圍著故宮大殿流至水閘處,最終排到外金水河。

    因巧妙的佈局,故宮成為水系設計的典範,它西北高東南低,城中排水系統正是充分利用到這一地形特點。龐大而精妙的設計,讓紫禁城歷經過百年的風雨後,依舊安然無恙。

  • 8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雖然參與修建工程的工匠數以萬計,但肯定有一位負責設計、主持工程的人物,他便是具有“蒯(kuai)魯班”之稱的明代著名建築師蒯祥。蒯祥是江蘇吳縣人,生於明代洪武年間。蒯祥的祖父、父親都是當時技藝高超、名聞遐邇的木匠。他的父親曾經主持過明朝南京皇宮的木作工程,擔任“木工首”的職務,相當於現在的皇家首席工程師。

    蒯祥從小耳濡目染,學到了不少建築技巧,年輕時就表現出了在建築方面的天賦和才華。後來,明成祖遷都北京,在全國徵集能工巧匠建造北京紫禁城。蒯祥和父親一起去應徵,受到皇帝的賞識,得到了主持設計北京皇城的機會。

    到了北京之後,蒯祥主持了紫禁城正門承天門(今天的天安門)的修建。隨後,蒯祥又開始了對紫禁城的規劃,相繼主持修建了故宮三大殿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乾清、坤寧二宮,奠定了今天紫禁城的格局。蒯祥以精準的眼光、精湛的技藝,得到了明朝皇帝的肯定,被皇帝稱為“蒯魯班”,並獲得了工部侍郎的官職。此後,一系列的皇家工程都少不了蒯祥的參與。明代北京城六部的官署、三海的殿宇、北京隆福寺和明十三陵中的長陵、獻陵、景陵、裕陵等四座皇陵,都由蒯祥設計和主持建造。 史書記載,蒯祥有極好的判斷力,能準確地揣度和把握各種尺寸殿、閣、樓、榭、長廊等各種建築,他只需稍加計算,隨手就能畫出一張草圖。竣工之後的建築,竟然與草圖上的尺寸分毫不差。

    蒯祥對中國建築史的貢獻,不僅在於建造出故宮這樣的著名工程,還在於培養了建築人才。蒯祥的後代子孫與學生繼承了他的建築理念和技巧,形成了中國建築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個派別。蒯祥出生於蘇州的香山,他們便被稱為“香山派”匠人,這些人把蒯祥的技巧發揚光大,影響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

  • 9 # 公子小可

    關於紫禁城由誰設計的有諸多種答案與傳說,光說我知道的,有人說紫禁城是由姚廣孝設計的,姚廣孝就是大名鼎鼎的道衍和尚,是朱棣起兵靖難的策劃者,雖然自己的身份是和尚,但是天文地理,諸子百家,陰陽術數無所不精,無所不能,是中國歷史上不多的幾位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智囊型謀士之一,其廟算無雙,與同一時代的劉基並列其中。

    在民間有許多傳說北京城是由他設計的,但是我們查閱明代關於紫禁城建設的資料清楚的表明北京城的設計建設與他無絲毫關係。

    真正的設計者在明史稿裡有詳細的記載,明史稿裡面是這樣說的,主要設計師由四品內官監阮安設計,阮安是安南太監,也就是越南河內人士,因為跟隨朱棣多年頗得信任,該人從小就刻苦讀書,並且喜歡專研一些別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東西,用我們現在的定義來說就是個典型的理工男,說他尤其喜歡檢視各種建築書籍,對於建築設計頗有心得,並且其記性超群,一本書拿在手裡通讀一遍就能背誦出來一字不漏,周圍的人都說他是神童。

    後來由於戰亂,自己閹割之後進入燕王府跟在朱棣身邊,並且由於其聰明機靈得到朱棣的賞識,把他留在了潛邸,屬於潛邸的老人,並且朱棣對其相當信任,在朱棣深思熟慮決定遷都於北平之後,朱棣就吩咐工部,讓其配合阮安建設北京紫禁城,而且撥款數千萬上億兩白銀來建設北京紫禁城與各式政府機構場所,甚至於連各部主要官員住宅區域都一併交與阮安安排。

    阮安在1407年奉旨修築北京城開始到了1420年經過了十三年北京城終於建設完畢,期間建設,動用了數十萬各類民工與各類工匠,從外地送到北京建城的大小各類石方達數千萬,建成後在歷史上載入史冊堪稱手筆最大的建都。

    而且阮安其人的卻厲害以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並且據清史記載,阮安建城從未用過圖紙,均是自己沿著工地邊走邊想,或一站就是幾個時辰,然後叫來工部諸人吩咐該如何建造,按照他的想法工部派人直接建設從無差錯,一時之間無數人懷疑,紛紛到現場檢視阮安是否真如傳言一樣不用圖紙全憑自己觀看然後在腦中打好草稿工部按照他的指揮建造各類房屋絲毫不差,於是這才得以相信,史官才正式將此人此事錄入史冊供後人查閱。

  • 10 # 飛哥說史

    蒯祥(1399年—1481年),江蘇吳縣魚帆村人(今屬江蘇蘇州),中國明代建築匠師,世襲工匠之職,公認的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生於洪武末年,卒於成化十二年。蒯祥的父親蒯富,有高超的技藝,被明王朝選入京師,當了總管建築皇宮的“木工首”。

      蒯祥自幼隨父學藝。蒯父告老還鄉後,兒子已在木工技藝和營造設計上成名,並繼承父業,出任“木工首”,後任工部侍郎。曾參加或主持多項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年)任工部左侍郎。負責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宮(1417年)、皇宮前三殿、長陵(1413年)、獻陵(1425年)、隆福寺(1425年),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年)、裕陵(1464年)等。

      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徵召全國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繼續大興土木。蒯祥作為明成祖的隨從人員,先期北上,參加皇宮建築設計。由於蒯祥的設計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為皇宮重大工程的設計師。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負責設計和組織施工作為宮廷正門的承天門(即今之天安門)。這項工程在蒯祥運籌下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樓形狀與今日大致相仿,但規模較小,這就是最早的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建成之後,受到文武百官稱讚,永樂皇帝龍顏大悅,稱他為“蒯魯班”。

      蒯祥在京40多年,在正統年間(1436~1449)年,負責興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1457年7月,承天門被大火燒燬。八年後,明英宗命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白請他重建9開2層的木構城樓,以及兩宮、五府、六衙署等,還於1464年親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因有功於朝廷,從一名工匠逐步晉升,直至被封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祿。明末,天安門又被焚燬。1651年,重建33.7米,廣9間,進深5間,以示皇帝的尊嚴,改名為天安門。

      據明史及有關建築專著評介,認為蒯祥在建築學上的創造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計算,每項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確的計算,竣工之後,位置、距離、大小尺寸、與設計圖分毫不差,其幾何原理掌握得相當好,榫鉚技巧在建築藝術上有獨到之處。中國古代的建築大多是木結構,其關鍵在於主柱和橫樑之間的合理組合。蒯祥不論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籌劃,營造的榫鉚骨架都結合得十分準確、牢固。在北京皇宮府第的建築中,蒯祥還將江南的建築藝術巧妙地運用上去,他採用蘇州彩畫,琉璃金磚,使殿堂樓閣顯得富麗堂皇。

      蒯祥不僅木工技術純熟,還有很高的藝術天賦和審美意識。據記載,蒯祥能以雙手握筆同時畫龍,合二為一,一模一樣,技藝可謂是爐火純青。在當時營建宮殿樓閣之時,他只需略加計算,便能畫出設計圖來,待施工完畢後,建築與設計圖樣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連明憲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門建築完工後,他受到眾口一詞的讚揚,被稱為“蒯魯班”。後來,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職期間,先後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統年間重建三大殿,明英宗天順年間興建裕陵。“凡百營造,祥無不與。”《憲宗實錄》中這樣評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常見的陰招你碰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