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兔波波
-
2 # 晨星1928
A一10戰機型號沒變,不等於技術與裝備沒變,現在是世界軍事裝備競爭時代,武器裝備更新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否則你就捱打!
-
3 # 西西弗斯的投石機
兩個原因,便宜好用是關鍵,另外來自美國陸軍的壓力也是美國二等人不敢輕易退役A10的重要原因!
便宜好用大家都知道了的,作為一款返璞歸真的飛行大炮,A10的對地攻擊威力驚人,不僅如此,不裝任何雷達航電的極端做法也讓這款攻擊機的造價和使用成本低得讓人髮指,自然而然的,這貨在美國空軍的地位就相當長青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陸軍的要求,由於美國法律禁止陸軍擁有固定翼戰鬥機,美國三等人可是一直憋著一口氣,美國空軍嚷嚷多年要退役A10換裝F35結果被頗為欣賞A10的美國陸軍給懟了回去:你敢退役A10我就推動修法,自己搞固定翼戰鬥機出來!!!
所以說,武器的發展真不僅僅是受限技術成本,還會受到軍種利益的影響的!
-
4 # 北斗58220014
在其它先進飛機奪取制空權後,A10出場對地面攻擊,它的優點就是載彈量大,攻擊兇狠,尤善於打坦克,先進與落後得看參照物,對方連飛機都沒有了,那A10就是最先進的了!
-
5 # 軍武最前哨
如果從首飛時間算起,A-10攻擊機問世已接近半個世紀,但它不僅沒有退役,反而還成為了美國空軍目前唯一在役的可為地面部隊提供密集火力支援的機型。
作為攻擊機,從低空甚至超低空對敵戰術或淺近戰役縱深內目標發動攻擊是A-10的主要戰爭任務之一。所以其大彎度平直下單翼和雙垂尾吊雙發的氣動外形結構十分有利於A-10攻擊機在低高度空域飛行。
與此同時,考慮到低空飛行會有很大機率遭到來自地面的火力威脅,所以A-10攻擊機在防護效能上也是做足了功夫:比如在駕駛艙周圍使用最厚可達38毫米、內襯防彈纖維的鈦合金防彈鋼板,機身腹部同樣由防彈鋼板製成,可抵禦23毫米穿甲彈的攻擊。
間距較大的兩臺發動機儘可能的避免了同時中彈的風險,而且即便有一臺發動機停止工作,另外一臺仍然可以保證飛機繼續飛行。A-10攻擊機主油箱的設計也非常精妙:不僅為防炮火置於機身內部,而且還採用了橡膠泡棉自鎖設計,即油箱中彈後彈孔處會自動封閉以防止漏油。(副油箱在兩臺發動機中間)
武器配置方面,A-10攻擊機總共設有十一個武器掛架:兩側機翼下各四個、機身腹下三個,此外在機首的位置還配有一門七管GAU-8“復仇者”加特林機炮;而具體的彈藥搭載則取決於所要執行的任務種類。
機載航電系統方面,最初的A-10相對簡陋,但後期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作戰需要進行了大量的改進,比如增加平視儀、紅外探測儀、地形跟蹤雷達、夜間導航、敵我識別系統、雷達告警系統、電視監控器、電子對抗吊艙等等。
其實,A-10攻擊機效能的優劣並不需要過多的贅述,因為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中均已透過實戰證明了自己。至於“技術落後五十年”的看法其實並不成立,因為A-10攻擊機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除了紮實的原始技術外,後期的升級改進功不可沒:五十歲的氣囊,二十歲的器官!
-
6 # 迷離的小行星
作為攻擊機,我們也稱為強擊機,是對地轟炸任務為主的,皮實耐艹,可以在野戰機場起降,可以快速專場,可以應付小口徑機炮效能指標足夠了。
-
7 # 迷彩眼觀世界
A10攻擊機於1975年開始服役,至今服役已經快50年了,但不能就因為時間超長就說它一無是處了,如果真的沒多大用的話美軍也不會將其繼續進行服役,就像美軍的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至今服役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但是美軍仍然在對其進行裝置升級並會繼續使用幾十年。本來按照計劃是在2019年進行退役的,但是不久前美國又推遲了A10的退役計劃,準備將其繼續使用幾年。
這其中致使A10遲遲不退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① 抗毀傷能力強,皮糙肉厚堅實耐用A10攻擊機參與過多次戰鬥,其抗打擊強度和作戰強度非常高。上世紀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出動了144架A10攻擊機執行超過8000次的任務。這其中A10攻擊機的碩果累累,其摧毀了伊拉克總共4000輛左右的各類戰車+坦克以及幾千個伊軍據點。而這出動的144架戰機僅損失6架,其中有4架是因為其在進行高空飛行時被擊落,還有一架是在降落的時候發生了事故,另外一架是受損嚴重無法重返戰場而放棄了。而這其中包括這受損嚴重無法修復的在內一共有15架在損傷後重返基地,而且這些戰機的大部分受損部位要是放在其他的普通戰機身上早就已經墜毀了。且其維護保修相對其他戰機也比較容易,可以修復的14架戰機中有10架在24小時內修復造成重新投入戰鬥,另外4架也在之後不久重新投入使用。
而這抗毀傷能力強得益於其一開始就注重的高防護的設計 ,其機腹鈦合金裝甲厚50毫米,充分考慮其裝甲防護能力,另外其雙垂尾設計可以確保其在被擊毀後飛行員仍可對飛機進行操控,另外其尾吊大間距雙發的設計也可以保證在其中一個發動機熄火的情況下繼續進行飛行。
② 對地攻擊能力強,可以支援對地作戰A10的定義就是一款對地攻擊機,其擁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在中東這些防空火力不強的戰場上在進行對地打擊時肯定比出動那些昂貴的戰機強;其有11個武器掛架,可以掛載多種導彈及炸彈,另外其還擁有強大的30毫米GAU-8機炮,這在對待那些小國武裝分子的時候是完全可以依靠其強大的對地火力將那些地面武裝力量給撕碎的,另外其高防護性加低空飛行也確保其不易被擊落,海灣戰爭時被擊落的四架正是飛行員在進行高空飛行時被擊落的。
A10可怕的機炮
綜上A10攻擊機遲遲不退役的原因主要就是皮實耐用維護簡便使用成本低,另外其是具有實在的對地作戰能力且其機動效能也不錯;所以雖然其技術不是很先進,但是對於美軍來說在某些行動中其依然有用武之地的話當然會繼續使用,而這一點不需要A10的技術有多先進,只要夠用滿足用就行。
-
8 # 雛菊西瓜Peterpan
A-10技術落後50年……那麼B-52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產物,至近已經70年又怎麼算呢?說白了,一款武器是否淘汰要看他能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像A-10這種奪制空權後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攻擊機根本算不上“落後”,他在對地攻擊和火力支援上發揮的效能比現役任何一款飛機都要強,所以在新的攻擊機選中之前不斷升級的A-10完全可以繼續擔當大任。下圖為描繪A-10空中獵殺的油畫
其實關於A-10攻擊機去留的問題曾經在美國內部出現過爭論,很多人認為這種專業攻擊機速度慢、機動效能弱就不應該再繼續服役,轉而由多用途戰鬥機進行任務代替。然而1991年海灣戰爭中A-10攻擊機在戰場遮蔽和近距空中支援的方面有著十分驚人的表現,參戰的的144架A-10攻擊機使用機炮和“幼畜”對地攻擊導彈擊毀超過900輛坦克、1200門火炮和2000輛各型車輛。雖然速度和機動性方面不強,但是在奪取制空權之後就利用各種機載武器“為所欲為”,不存在任何障礙。而且A-10因為有著比較長的滯空時間也被用來搜尋伊拉克“飛毛腿”彈道導彈,其作戰效率位居當時各機型的榜首。所以美國內部對A-10這類專業攻擊機的質疑也隨著海灣戰爭的結束而消散,之後美國也嘗試尋找新的專業攻擊機取代A-10,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下圖為一架參加1991年海灣戰爭的A-10攻擊機,機身上星星分別代表擊毀的卡車、火炮、坦克、車輛和雷達數量
A-10的低空低速效能良好,能夠有效地配合地面部位實施空中打擊。而且A-10的防護效能和可靠性良好,機腹敷設50毫米的鈦合金防彈裝甲,座艙周圍有厚度12.7-38毫米不等的鈦合金裝甲,全機裝甲總重達到1.3噸。而全機操縱系統都是備份,也就是說即便遭到損壞也還可以保證基本控制,海灣戰爭期間A-10雖然損失4架,然而其中3架都是重傷後掙扎著成功返回機場,最終因為沒有維修價值而報廢。下圖為2003年4月7日,由坎貝爾空軍上校駕駛的A-10攻擊機,該機遭到伊拉克防空火力襲擊,2套液壓系統全部喪失,最終以手動操作+機械備份作業系統安全返航
下圖為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發動機損傷的A-10攻擊機,此時已經返回機場並開始降落。可能有人覺得A-10把發動機艙放在背上很那看,但是A-10是要求具備極強的野戰起降能力,這種發動機佈局能有效降低吸入砂石的機率
A-10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門GAU-8型6管30毫米機炮,最大射速達到4200發/分鐘(裝彈1174發),可以發射PGU-14/B燃燒穿甲彈或PGU-13/B高爆燃燒彈。其中PGU-14/B內部帶有一塊貧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貧鈾彈”,可以從空中對坦克和車輛進行“開蓋”。只是GAU-8開火時煙霧比較大,容易將A-10機體弄得很髒
除了GAU-8機炮之外,A-10有11個外掛點,可以攜帶電子干擾吊艙、MK-82/83/84自由落體炸彈、BLU-1/27集束彈、GBU-10/12鐳射制導炸彈、AGM-65“幼畜”空對地導彈、GBU-8光電制導炸彈等等。還可以攜帶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用於自衛。其實海灣戰爭期間A-10擊毀的坦克中大部分是AGM-65“幼畜”空對地導彈的戰果
當然了,A-10在服役期間也是接受過不斷改進的,特別是海灣戰爭期間暴露出來的航電系統和雷達。一個便宜、防護好、低空低速效能好、滯空時間長、起降能力強的專業對地攻擊機對美國來說是絕對夠用,而且在絕對制空權之下沒有所謂的“落後”,只要能擊毀對方有生實力就是優秀,這就是為什麼A-10依舊在堅挺的原因。
-
9 # 西北大地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幼兒園的孩子提的,是建造服役了50年,還是落後50年了? 落後誰50年? 落後這麼多還沒退役,是美國傻逼還是世界傻逼?
他服役50年,但還是它的領域最強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它確實足夠強,一方面別的也確實弱,讓你50年都趕不上來。
-
10 # 薩沙
也許很多朋友不知道,美國幫助武裝的阿富汗空軍,還裝備著螺旋槳攻擊機。
這種A-29“超級大嘴鳥”攻擊機,說通俗點和二戰的飛機差不多。
那麼,為什麼這麼玩?
因為武器不是單純追求高精尖,效能夠用即可。
對於阿富汗塔利班遊擊隊,A-29螺旋槳攻擊機就足夠了,可以攜帶大量武器。
而且,它的單機成本不到2000萬美元,每飛行小時成本為3000美元左右,價效比最高。
因游擊隊缺乏防空武器,A-29只要對付單兵防空飛彈即可,這還是沒有問題的。
A10也是一樣。
表面上A10效能不怎麼樣,但從事現在的工作還是完全稱職的。
A10攻擊機的定位其實和中國的強5差不多,就是在我方掌握制空權,至少是區域性制空權下,進行地面攻擊掩護任務。
就這一點,A10攻擊機完全夠格。
就武器上,A10攻擊機除了可以輕鬆擊穿坦克頂部裝甲的7管30毫米的GAU-8A航炮以外,還有高達11個外掛點。
它可以攜帶包括“小牛”重型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炸彈、空空導彈和電子干擾吊艙等一系列強力武器。
據統計,A10參加海灣戰爭以來,擊毀坦克1000輛,裝甲車2000輛,工事1500個。即便是很普通的30毫米航炮,實戰發現只要一兩個連射,就可以機會一輛T62坦克,時間一般就是2到3秒。
更牛逼的是,A10具有很強的防禦能力。在飛行員座艙周圍安裝了12.7-38毫米厚的鈦合金裝甲,最容易中彈的飛機腹部裝甲高達50毫米。
海外戰爭中,伊拉克的野戰防空裝置並沒有完全被摧毀,還有大量速射高炮和輕型防空導彈。
即便如此,一共只有4架A10被擊落,很多的只是被擊傷而已,
A10的效率是很高的。
著名的死亡公路,就是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逃亡的路上,就曾遭到美軍A10的血洗。
據A10駕駛員事後回憶,當年僅僅在10個小時時間裡,大約有5000輛伊拉克車輛(包括坦克裝甲車)在這36公里的路段被摧毀。
伊拉克軍隊心驚膽寒,有數千伊地面部隊的正規軍對著A10集體搖著白旗投降。
時至今日,美軍的F35早已是新時代的攻擊機,可以在安全的遠距離投擲精確制導武器。
但是,F35的造價和使用費用太高,遠非A10可以相比的。
而美軍的軍費又不足,F35的數量不足,只能讓A10頂上了。
其實,今天看來,A10也足夠用了。只能說,A10面對現代化野戰防空網是有危險的。但目前美軍主要是反恐作戰,對手沒有什麼先進防空武器。
真正要和世界大國開戰,美軍恐怕不會大量使用A10.
回覆列表
因為50年過去了,世界上還有一半以上的小國連空軍和防空導彈都沒有,像A10這樣的欺負無制空權國家利器還是又高效又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