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水趣談
-
2 # 嘉人小魚兒
相信大家都對水滸傳耳熟能詳,在景陽岡武松在酒館喝了酒館的招牌酒,三碗不過崗!武松一下子喝了十多碗,然後在店小二告訴他景陽岡有虎的時候,武松反而覺得是店小二留他住宿的理由,反而手捏了小二一把。
走到景陽岡的時候看到官府的告示才知道店小二沒騙他。為了自己的面子,武松冒險上崗,希望自己不會碰到老虎。
武松走上山被風一吹就迷糊了,倒在一塊大青石上睡著了。那麼第一個問題我們知道了,武松其實最初的想法是自己悄悄過了景陽岡,最好不要碰到老虎,不然自己回到原來的酒館不免被人笑話,而且自己還捏了店小二,實在沒臉再見面。
武松在山上睡了幾個小時以後酒醒了,這個時候老虎也剛好來了,躲無可躲避無可避,武松只好打虎!小說也比較符合現實,並沒有把武松描述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人。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如果武松沒喝酒能不能打死老虎?首先我們在原著中知道,武松先睡了一覺,基本已經酒醒了,那麼酒精對他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在打虎的描述中有很多個版本。有武松把老虎按住之後打死的,不過有史學家反駁說別說是老虎,就算是個小貓你都無法按住。還有一種說法是老虎的四肢陷入了黃泥之中,武松才將老虎打死。
我比較偏向第二種說法,就算武松再有力氣和武藝,和老虎還是沒法抗衡的。要知道老虎的爪子和咬合力,實在太嚇人!
-
3 # 美團小哥張大文
我覺得喝酒實際上會使人的戰鬥力下降。可以想一下,有些人喝酒喝多了之後都暈暈倒倒的,你說怎麼打架。喝酒只是壯膽,讓人有膽子去打架。而力量和敏捷其實都會下降。也就是說,喝酒能打過老虎的話,不喝酒就更能打過。只是不願冒這個險。事實上,武松打虎也就是小說而已。現實中,對於一個一般體型的老虎。不考慮老弱病殘幼的話,是沒有人能打得過的。
-
4 # 口袋裡的小妖精
俗話說,喝酒壯膽,想必在喝了酒之後,武松在撞見老虎之時,有了更大的勇氣。
大家都知道少量酒精能使人自覺抗奮,精神。但從實際來看,並非如此,很多人在喝完酒之後,注意力、判斷力和體力都有所下降,飲酒過多會造成視線模糊,失去平衡力。武松在飲了大量的酒後,面對猛虎,在不得已的情況,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猛虎,可見借酒壯膽是其發打虎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沒有酒的情況下,武松可能不會在天色已晚的情況下入山,也不會遇見猛虎。
-
5 # 新松海泰
武松不喝酒肯定打不過老虎,因為力量與大腦是相結合的。他如果不喝酒看見老虎就存在膽怯的成分。酒精的刺激讓大腦興奮不已(麻醉),所以他酒後就不存在害怕了(古人有以酒壯膽之說)並且他還是喝的很高,所以老虎才能被打死。
-
6 # 石川的世界
個人覺得武松如果沒有喝下那十八碗酒,腦子也不會發熱,也就沒有那股子衝勁兒,如果冷靜下來細想,也怕是會覺得自己夠嗆。水滸原著提到武松是有猶豫的,想回去又怕遭店小二的笑話,英雄總是要面子的,哪怕這個面子需要冒點兒風險。武松作為英雄形象,施耐庵作者筆下最出彩的人物,自然需要有更多出彩的機會和舞臺,他的故事也充滿了戲劇性,不過武松身上也有缺點,他也只是個人,他也會害怕,所以需要點東西――酒來助他一臂之力,成就英雄的傳奇。展現了作者對人物性格塑造的細緻之處,以及將故事寫的精彩絕倫的功力。
-
7 # 傻瓜十三
武松如果不喝酒,能不能打的了老虎。我覺得不能。分析一下幾種可能,
一是他如果主動想打死一隻老虎,在不喝酒的情況下,肯定不會用拳頭,一定做好充分準備,好比是個獵戶,打死一隻虎是沒問題的。
二是,武松畢竟不是獵戶,無論喝不喝酒都不想和老虎有個“遭遇戰”,但是,喝酒促進了這場胡來,一定要過景陽岡,才有了打虎的事件發生,所以,不喝酒根本就不會去打老虎。
三是假如遭遇老虎已經發生,那喝不喝酒有什麼區別呢?其實武松在打虎的時候酒已經被嚇醒了,他不是用醉拳打死的老虎,而是靠被老虎激發出的肌肉潛能幹掉的老虎。
所以,我的結論是武松不喝酒就不會出現打老虎的事兒,而武松打死老虎與喝酒無關,但遭遇老虎和喝酒有關。所以,清醒的武松是不會去打老虎的,不喝酒武松就不能打死老虎。
事實證明,武松以後再也沒打過老虎,卻總強調打虎武松,說明什麼?說明孫子才願去打老虎呢,那不是沒辦法了嗎。不過這事兒幹了,還是挺牛的,夠吹一輩子了。
-
8 # firm仙人掌
我覺得喝酒實際上會使人的戰鬥力下降。可以想一下,有些人喝酒喝多了之後都暈暈倒倒的,你說怎麼打架。喝酒只是壯膽,讓人有膽子去打架。而力量和敏捷其實都會下降。也就是說,喝酒能打過老虎的話,不喝酒就更能打過。只是不願冒這個險。
事實上,武松打虎也就是小說而已。現實中,對於一個一般體型的老虎。不考慮老弱病殘幼的話,是沒有人能打得過的
-
9 # TonyDeng
沒有酒,武松不敢上山。沒嚇醒了酒,也打不贏老虎。總的來說,其實就是喝醉了不知天高地厚冒險上山,以為店小二和官府告示是騙人的,殊不知竟是真的,嚇醒了,但已經跑不掉,硬著頭皮打,僥倖打死了老虎。
武松躲過老虎三撲,算是真本事,趁機按著老虎發狂般亂打,六七十拳,直到喘氣沒力才停,還怕老虎反撲,去撿回捎棒壯膽,可知他實不知道老虎性命如何,自己也精疲力盡,無力再打,若老虎不死則是他死,這就是他根本沒把握打虎必勝的證明,純屬僥倖,可一不可再之事。這事後來成了他江湖炫耀的資本,用來嚇人或自救(被人拿住要殺曬名號免死)。
-
10 # 筱曉小
《水滸傳》書上有介紹武松師從"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自小習武。武松長大後身高八尺,天生神力,武藝高強,因其性格剛烈,有膽有識,不畏強暴,好打抱不平,江湖人稱‘灌口二郎神’。武松如此武力值,全力獵殺一隻老虎不成問題。
回憶下小說和電視上的情節:外出習武多年的武松因思兄心切,回家探望兄長,途經景陽岡,在一家小店休息時,被店家‘三碗不過岡’的標語刺激,連喝了十八碗。最後因為不相信店家說山岡上有老虎的勸說,執意過岡。武松上到山岡後酒後勁上來了,酒力發作,便臥在一塊大石上睡了。正是醉眼朦朧的時候,猛虎突然現身,把武松的酒也給嚇醒了。最後武松拼盡全力把老虎給殺死。
我們都知道不會喝酒的人喝了酒後會渾身乏力,而有些會喝酒的人發起酒瘋來力氣卻蠻大的,但酒一醒便也會感覺乏力。武松當時可是被老虎的出現,嚇醒酒了的。所以武松能打死老虎還是在於自身的實力,與酒無關。
回覆列表
武松好喝酒,而且酒量大,每每喝了就要打架,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喝一分酒就有一分的戰鬥力,喝五分酒就有五分的戰鬥力,喝了十分酒就有十分戰鬥力。
按照武松的邏輯,酒喝得越多,喝得越舒服,那麼戰鬥力就越強,打起架來就越厲害,身體的潛能就會被完全激發出來。從水滸中所描述的故事來看,確實也是這樣,無論是喝了十八碗白酒在景陽岡打虎也好,還是喝了四十多碗醉打蔣門神也好,武松喝酒之後確實很能打。
但是並非人人都是武松,不是個個都有武松的酒量,而且常人也達不到武松的戰鬥力。
就拿最近的一個情況來說,一個人喝了酒之後,和一個白衣大哥發生衝突,原本就是一個小時前,大家好言好語事情就結束了,但是這個男的偏要把事情弄大,甚至從車上拿了一把砍刀出來,對著白衣男就攻擊。
但是他忘記了一件事情,酒可以讓他狂妄、暴躁、失控,但同時也可以麻痺自己,讓他失去力氣,結果在打鬥的過程中,他竟然把刀掉在地上,這下麻煩大了。白衣男抓住機會,馬上撿起刀,然後對著他就是一頓操作。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個男的就像牛二那樣,被楊志給幹掉了。
說實話,他還真像牛二,以為靠著自己的混跡街頭的經驗,完全可以輕鬆放到對方,甚至錯誤地估計對方不會還手,不敢拿他怎樣,但是他還是弄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在絕望或者當生命遭受嚴重侵犯的時候,絕對會不顧一切反擊。
何況,你還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在打架之前竟然喝了那麼多酒。
其實喝酒之後,當時對人體受到的損害和抑制最大的是小腦,而小腦決定人的平衡,喝多了連走路都走不了,就更不要說打架了。
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武松在喝了十八碗白酒之後,竟然還能赤手空拳把老虎給打死,這是不符合常識的,從文學角度來看,這只是一種誇張的手法,只是為了襯托武松這個人物的高大威武無敵,而絕對不是實際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