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雲文化社
-
2 # 萬木叢中一片葉
父母不犯罪,不違背道德的前提下不惹父母生氣。努力讓父母開心就是孝。總之一句話大義滅親,所以沒有違背大義時事事順著他們。
-
3 # 王家媳囍晉家女
古講孝道,並沒有說要孝順。孔子和孟子都說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時就一定不能順。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參問孔子:“冒昧的問您下,子女順從父母就可以說是孝嗎?”
孔子立刻回答道:“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當父母有不義的地方,就要設法婉轉的去勸阻他們,這樣才能使他們不會陷入不義之中。如果一味的順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之中,這樣又怎麼能夠稱為孝呢?”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然而孟子並沒有說出其他二不孝具體是指什麼。後來漢代人趙岐指出:“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屈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種不孝就是一味的順從父母的話,陷父母於不義。
對父母盡孝是天經地義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同時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就不順。
-
4 # 老蔣笑話7632
謝邀答題!有關“孝順”的問題的確很值得討論。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父母,而且我們自己也會有老的時候。但怎樣才叫做孝順呢?沒有統一標準。民間有句俗話說“一孝二順”,一般認為給予老人穿吃住戴,對老人尊重、呵護,不忤逆,不苛責即為孝順。我認為不然或不全然。
記得有首歌唱道,“常回家看看,不要你為家做多大貢獻,只要你常給老人捶捶後背揉揉肩”,所以我認為“孝順”最好的註解是對老人的理解和陪伴。老人最怕孤獨,老人最需要親情。我們一輩子坎坎坷坷走過來,圖什麼呢?不就是圖個家,圖個親情嗎?如果一個老人長年累月不見親人,那麼他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而至於老人提出無理要求是否反駁,那都是細枝末節。我們通常說,老人如小孩,如果當真提出無理要求,當然不能允許,但又絕不能對老人粗暴拒絕,這就很需要藝術性地對待。孝和順,順是孝的前提,不順從何以為孝?如果長時間致老人於孤獨無依的境地,並且對老人態度蠻橫,動輒呵斥,何談孝順?
-
5 # 小希1118
怎樣才是孝?我覺得一個孝順的子女,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①首先,要做到了解父母,不要以為給自己的父母買點保養品、買很多漂亮新衣服、每個月給父母很多很多錢就是孝順,這些行為只是讓你自己覺得自己孝順而已。做到了解父母,才會懂得何為父母所需,這才是孝的開始!
②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年老的父母,其實是最孤獨的,他們最期待的就是節假日,節假日對他們來說也是盼望兒女歸來日!
國慶節期間,我大伯母的老毛病犯了,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疼痛,這老毛病一犯,連吃飯都沒胃口了,但是卻接到她女兒的電話,說隔天要回來,她就立馬跟打了雞血一樣,第二天一早就起來各種忙活,各種張羅,又是殺雞又是做好吃的,她女兒回來,她也半句不提腰疼的事,吃飯的時候,也是一個勁給她女兒夾菜,有說有笑的…可見年老的父母是多麼期待兒女的陪伴!
④給父母一個舒適的晚年生活,不要求太奢華!
⑤學會傾聽,年老的父母喜歡嘮叨,不要嫌煩,這是他們關心我們的一種方式!
父母做得不對的地方,不要太直接地反駁,我們可以委婉地指出來,然後進行耐心地講解即可!
-
6 # 輝姐說藥材
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們就應該認真的學習和工作,這樣你的父母才可以看到你的希望,覺得你十分有前途,這樣父母才不會為你操太多的心。還有得聽父母的話,很多人覺得父母的思想比較陳舊,因此更不喜歡聽他們的話,其實你只要聽父母的話,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我們在父母身邊,就要尊重父母,隨著你年齡越來越大,就越尊重父母她們的心情就會很愉悅,父母年紀越大就越希望孩子像小時候一樣尊重自己。
-
7 # Li笑故事
孝順這個詞好聽,不好做。
年前人的思想觀念和老人多多少少還是有出入的。老人的做法和想法有時候年前人不能理解,其實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經歷過我們現在年輕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有他自己的看法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年輕人沒經歷過那些苦日子。所以其實在年輕人和老年人意見有分歧時,年輕人可以讓讓,畢竟“薑還是老的辣”。
再說年輕人的思想,年輕人和現在的21世紀比老人和21世紀應該更“親熱”,畢竟社會在變化,年輕人對新出來的事物接收能力快些,懂的也多些。
所以我認為年輕人雖然應該要對老人百分百孝,但是一定不能什麼事都順著老人,因為凡事都有尺度,明明知道順著老人一定是害了老人,那還要順著嗎?
-
8 # 學林金喜鵲
孝順是中華民族優良統,但是由於世人對“孝順”的誤解,反而造成了許多人間悲劇,要麼年輕人被“孝順”壓幹壓壞甚至壓死,要麼老人被“孝順”成傻子瘋子,“孝順”反而成了害人的毒藥。怎麼避免骨肉悲劇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加強對“孝順”的認知。“孝順”是幸福生活的第一要務,因為人人都會老,老了就需要精神及物質的照顧,子孝老,天經地義。“孝順”其實是“孝順”自己,你孝老了,是對子女潛移默化的教育,你今天怎麼孝敬老人,你的子女將來就怎麼孝順你,據觀察,十不離九。另外,你孝敬老人,得到社會認可,人脈就廣,事業才順。
二、“孝順”的本質是幸福快樂。一家有一家的情況,因此“孝順”要力戒做秀式的“形式主義”,力戒死板硬套的“經驗主義”,“孝順”需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對什麼樣的老人採取相應的“孝順”方法,對文化基礎差的工人農民老人,就不必同他談衛生、文明等什麼的,給他們吃好穿好,給他們自由,給他們尊嚴,就很好了。對知識分子老人,給他們創造優雅的人活環境,對他們溫馨浪漫就行。對精神病老人,給他們安全就行。對有病老人,儘量減少他們痛苦就行。總之,講來容易,做來難,要多觀察細觀察,不斷改進。
三、適度依靠社會力量。“孝順”不單指孝自家老人,也包括孝他家老人,多與相似家庭接觸交流聚會,這樣老人更快樂更聽話,“孝順”起來更輕鬆。
四、科學利用養老機構。送老人去養老院是大勢所趨,但送養老院不是打“脫手拳”,應該常去看老人,問寒問暖更殷勤,時時接回家聚聚。
(蔣榮清,2019.10.12)
-
9 # 德義說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如果有一天我有自己的兒女我希望他如何孝順我
我的第一個希望跟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我首先希望他為人正直,富有責任感,善良對待身邊的人,其次我希望他有自己喜歡的事做,並且在這個領域有很好的成就,這樣能成為我以後在廣場舞大媽中的談資(哈哈哈),如果更奢望一些我希望他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最後如果以上都沒達到他達到最後一點就行,我希望他平安順遂。
為什麼說這些是對我得孝順,因為這樣我不會體會到,孩子品行不端帶來的所有麻煩和不順,我不會體會到子女碌碌無為的提心吊膽,害怕他吃不飽穿不暖,害怕他慢慢人生路難走,只要他平安順遂我就更不會體會到骨肉分離的痛苦
這樣說來我又想,那細節我想他如何孝順我呢?我希望長大了他不在我身邊的時候,能主動每天給我打個電話,給我報平安,我希望他關心我得身體健康,我希望他關心我得喜怒哀樂,我希望他看見好的景色,吃到好吃的東西都記掛著我,想要和我分享,一如他小時候我呵護他那樣、、、、、、
想了這麼多回頭一看,我覺得我要求的挺簡單,我沒要求他像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我也不要求他像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罈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在我看來24孝的故事雖好但我不希望那樣,說完這些我恍然大悟,怎樣才是孝,是你期望未來被怎樣孝順,現在就怎樣去孝順自己的父母。
孝順是不是父母做的不對也要順從,孔子的六孝中第四、孝應孝順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婉轉的勸說他們。如果父母不聽取自己的意見,仍然應該恭敬的對待,不要觸犯他們,雖然憂心操勞,但不要怨恨他們。
當父母做得不對的時候,孩子真跟他們有衝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對於上述情況,孔子有這樣的建議:作為兒女,侍奉父母的時候,如果有意見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覺得父母有什麼錯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勸止。這叫做“幾諫”,就是你一定要很剋制地,很輕微地,能夠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勸說。
“幾”就是輕微、婉轉的意思。侍奉父母要委婉地,父母可能有一些想法不一定對。父母可能有一些錯誤的想法,甚至愚蠢的想法。怎麼辦?幾諫(婉轉的語言來勸父母)。要勸說,但是不能粗暴。不能罵父母。“見志不從,又進不違”(《論語》)。父母還是不願意,不聽你的勸告,那怎麼辦呢?你起碼面子上還要恭敬。不能強迫,不能對父母耍態度,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為父母奔波,再有呢,勸父母可能很費口舌,很費精力,但是你不能有任何怨恨。
我們去說一個道理,道理本身是什麼樣也許不重要,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我們怎麼樣用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把一個很好的道理說得通,這很重要。
我們經常會學習一些人際交往準則,就是你跟同事要怎麼說話,你跟朋友要怎麼說話,但幾乎沒有一本社交寶典上會教你跟父母怎麼說話,因為大家都覺得,父母是親人,跟父母說話還需要講究方式嗎?孩子們老說,我在外面受了氣,回家跟我媽說說怎麼不行?跟我媽還不能發發脾氣嗎?跟我媽還不能撒撒怨氣嗎?但是,千萬要注意,往往就是最親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緒垃圾桶,有時候還會因此而受傷。
人無完人,父母有不對的我們還是要指出的只不過我們要注意方式方法,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可能也有這層含義吧!多關心我們的父母吧!他是給了我們生命的人。
-
10 # 夜風中飄蕩的魂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孝道。人生歷程最直接的意義表達,就是那句,父母在始知來處,父母往只剩歸途。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從萌芽到成熟,在最美麗的時光中綻放,在新生命誕生後走向衰亡。孝道是尊崇自然規律的大道。是對於生命的敬畏。是對人性的褒揚!現代人是怎樣無知和膚淺到認為孝順只是聽不聽父母的話,給不給父母買東西就叫孝不孝順呢?孝道核心思想是作為後代子女,必須承擔起小到家族血脈的延續,大到國家民族發展傳承的責任。父母對上輩精神思想的接受並傳承給我們。我們必須讓下一代完整的繼承發揚。這才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流傳發展至今不曾滅絕的根本。尊崇生命大道,傳承中華文明。才真正謂為孝道!
-
11 # 使用者8899945401341
我來說說我家的事吧。我母親得了腸癌,一發現就已經是晚期了。這大半年來一直是我老婆在照顧她,無論是在醫院還是在家裡,我母親一直是上吐下瀉的,一天要好幾次,每次我老婆都會給搞乾淨,換上乾淨的衣褲,毫無怨言。而且我母親想吃什麼都會給她買。我想這應該就是孝順吧
回覆列表
無原則的順,不是孝,那是愚昧。
父母做得不對,一定要反駁,只是分把握一個度,不能傷了老人的自尊心。
把事情圓滿解決了,才是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