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塢,全稱是浙江省寧波奉化區 西塢街道,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近郊,奉化區東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城鎮,屬寧紹平原的延伸部分。
盤龍祠
盤龍祠,是西塢鄔氏二世祖得可公溫房的宗廟,亦稱新祠堂。盤龍公在當地傳說中頗有神蹟,聲名遠播。每逢農曆新年,照例接連演上幾天的大戲。人們可以看戲,亦可到祠堂去拜祭一番。除了本鎮鄔氏後人都要趕來參加之外,就是十里八鄉的外姓人也會慕名而來。而祠堂前的空地上早就搭起了大戲臺,臺下排滿了村民佔坐的椅子凳子。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聖姑廟
聖姑廟位於西塢街道亭山村,是為表彰給抵禦元兵入侵的宋軍將士施水解暑的三位女子而建的,相當於現代的“擁軍模範”。亦稱聖姑娘娘廟。舊時每年初聖姑廟的燈會、做戲是很熱鬧的。聖姑廟廟會正月十五至十六戲文要做“兩頭紅”,即通天曉。客人看上半夜,自己人看下半夜。不僅迎了晨,也迎了春。有句俗話說得好,“要做廟山人的女兒,不要做廟山人媳婦。”就是說春節的時候女兒到孃家來看戲不用動手,只管看戲和吃飯,百樣不管。而忙壞了做媳婦的,既要安排客人的床鋪又要給客人做夜點心,沒工夫看戲。所以又有“妙山囡,戲文團,妙山媳婦燒火婆(音“伴”)的俚語。
天峰塔
位於奉化區西塢街道亭山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峰塔,始建年代不詳,系六角單層石塔,高6.40米,無基座,直接建於山頂巨石上。塔底部周長8米餘,塔身高4.08米,由十五層斜面條石疊砌而成,每層六面,每面三塊,左右兩塊佔他面共有,排列整齊。每個斜面在塔的底部寬1.40米,到塔的頂端寬僅0.53米,上邊寬度幾乎是底層寬度的三分之一,收分很大。塔身上半部中空,下半部內實。塔剎高2.32米,剎座和剎身也都是六面的圓錐形石塊,每邊寬度更小;剎頂又為一下方頂尖的石錐,所以每一個斜面都成了一個下寬上尖的長腰三角形。遠遠望上去,整個塔是一個長腰三角形,尖尖的矗立在山頂上。
塔剎的剎身由一塊石料刻成,六面,每面都刻著一尊趺座人像,一女五男。正東面一個系浮雕,方面大耳,趺坐於蓮座之上,其餘都是線條陰紋。由於年長日久,石塊剝蝕嚴重,因而更顯得古樸。這一帶漠漠平原,山雖不高,塔身也不高,卻也遠遠就可望見,大有高出塵寰之感。
據縣誌記載,原塔前塔後均有庵,所以此塔很可能是僧尼埋骨之處,因此“天峰”實際上是“天墳”之誤。
西塢,全稱是浙江省寧波奉化區 西塢街道,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近郊,奉化區東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城鎮,屬寧紹平原的延伸部分。
盤龍祠
盤龍祠,是西塢鄔氏二世祖得可公溫房的宗廟,亦稱新祠堂。盤龍公在當地傳說中頗有神蹟,聲名遠播。每逢農曆新年,照例接連演上幾天的大戲。人們可以看戲,亦可到祠堂去拜祭一番。除了本鎮鄔氏後人都要趕來參加之外,就是十里八鄉的外姓人也會慕名而來。而祠堂前的空地上早就搭起了大戲臺,臺下排滿了村民佔坐的椅子凳子。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聖姑廟
聖姑廟位於西塢街道亭山村,是為表彰給抵禦元兵入侵的宋軍將士施水解暑的三位女子而建的,相當於現代的“擁軍模範”。亦稱聖姑娘娘廟。舊時每年初聖姑廟的燈會、做戲是很熱鬧的。聖姑廟廟會正月十五至十六戲文要做“兩頭紅”,即通天曉。客人看上半夜,自己人看下半夜。不僅迎了晨,也迎了春。有句俗話說得好,“要做廟山人的女兒,不要做廟山人媳婦。”就是說春節的時候女兒到孃家來看戲不用動手,只管看戲和吃飯,百樣不管。而忙壞了做媳婦的,既要安排客人的床鋪又要給客人做夜點心,沒工夫看戲。所以又有“妙山囡,戲文團,妙山媳婦燒火婆(音“伴”)的俚語。
天峰塔
位於奉化區西塢街道亭山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峰塔,始建年代不詳,系六角單層石塔,高6.40米,無基座,直接建於山頂巨石上。塔底部周長8米餘,塔身高4.08米,由十五層斜面條石疊砌而成,每層六面,每面三塊,左右兩塊佔他面共有,排列整齊。每個斜面在塔的底部寬1.40米,到塔的頂端寬僅0.53米,上邊寬度幾乎是底層寬度的三分之一,收分很大。塔身上半部中空,下半部內實。塔剎高2.32米,剎座和剎身也都是六面的圓錐形石塊,每邊寬度更小;剎頂又為一下方頂尖的石錐,所以每一個斜面都成了一個下寬上尖的長腰三角形。遠遠望上去,整個塔是一個長腰三角形,尖尖的矗立在山頂上。
塔剎的剎身由一塊石料刻成,六面,每面都刻著一尊趺座人像,一女五男。正東面一個系浮雕,方面大耳,趺坐於蓮座之上,其餘都是線條陰紋。由於年長日久,石塊剝蝕嚴重,因而更顯得古樸。這一帶漠漠平原,山雖不高,塔身也不高,卻也遠遠就可望見,大有高出塵寰之感。
據縣誌記載,原塔前塔後均有庵,所以此塔很可能是僧尼埋骨之處,因此“天峰”實際上是“天墳”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