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澄思心理

    孤獨只是一種結果,是不需要對抗的。

    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是:什麼造成了自己的孤獨?是自己性格的問題,是環境因素的問題,是自己方法的問題,還是僅僅只是感情上不喜歡孤獨?

    這些具體問題不弄清楚,就好像隔靴搔癢,沒辦法去解決它。

    造成問題的具體原因總是各不相同的,這兒也只能大概的講述。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總有意無意地迴避相處和交流。

    也許是因為你覺得一般的交流很無聊、浪費自己的時間;也許是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

    1、解決問題之前,讓我們問一問自己,有沒有解決問題的基礎?

    基礎是什麼?就是自己內心的要解決問題的動力!現實中我們內心的信念往往比較難以打破,所以首先要解決的是,你打算用多少力氣去改變?你有沒有這個力量基礎?

    其實,人的改變的真正動力取決於自己的利益取向,只有當你覺得改變的利益>不改變的利益或者感受,產生的動力才有效,才能付諸於行動,而行動了才能產生改變的機會。

    2、找到真正的原因。人感覺到孤獨,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感情上不能夠與人產生共鳴,而共鳴可以產生歸屬感、價值感。

    問題的原因一般而言都是自己使用的那一套簡單的應答社交模式。這種簡單而省力的模式能讓你忽略感受對方的情緒、愛好和需要,所以不能夠發現共鳴,或者把關係由熟變生。

    其實這種簡單模式反映出來的是 :認為只有自己做的事才有趣、才願意做、較強的以自我為中心。

    那麼顯而易見,我們可以產生另外一種新的模式、更加實用的模式:以別人為中心~以別人的感受為中心、才能發現共同點感興趣點,別人做的事情或許更加有趣,我一定要加入。當產生了共鳴以後,你覺得自己還孤獨嗎?

    至於如果只是感情上不喜歡孤獨,那就是把孤獨狹義的理解了。有的人很享受孤獨,也有的人孤獨起來很難受,都取決於你的需要在哪裡?你需要的沒有達到,那它就是痛苦的。所以不管你在哪裡,先找到自己的需要。

  • 2 # 遇見不才

    1. 情慾孤獨

    情慾世界中永遠無法達成的渴望,是我們孤獨的根源。

    解決情慾孤獨的方式仍然沒有改變,大多數人只是追求感官刺激,激情之後仍然是無盡的空虛。

    如何才能將肉體的慾望和精神的滿足相互融合?蔣勳先生告訴我們,要先認識自我,挖掘自我內心真實的需求,才能實現靈魂的顫動與精神的交流。

    那麼如何找到真實的自我?

    冥想、思索、閱讀,與自己對話,是通向自我最好的方式。唯一需要的是你需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

    2. 語言孤獨

    說話是深入瞭解對方的第一步,但是,現代人的相處方式卻越來越沒有耐心,因為每個人都想表達,卻沒有人在聽,這就是語言孤獨。

    如何才能將語言說得別人願意聽?就是要不斷顛覆自己的思想,打破固有的語言模式,讓語言不僵化。

    我們生活中,每天說的話,是不是有一些已經成為了固定模式?比如說“我愛你”三個字,有沒有人想過,還有其他表達?

    李白: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張愛玲:你還不來,我怎敢老去。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林夕:你是我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禮物。

    上面的語言,自古以來,令無數人感動,你說語言會孤獨嗎?

    不是,孤獨的是因為你說的話沒有人能懂。

    3. 思辨孤獨

    作為一個不思考的社會里的一個思考者,你的心靈是最寂寞,也最孤獨的。

    那我們就讓自己這樣隨波逐流地度過一生嗎?

    當然不是,要保持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辯證立場,我們需要從內心開始改變。

    首先,我們要勇於接納新符號和資訊。

    這要求我們,對這個時代的新生事物保持敏感度和接納的心態,再對事物進行多角度的分析。

    其次,放下成見才能進行思辨。

    我們在做思辨性思考的時候,不要給對方預設立場,就得出結論,這樣我們的思維將因此而停止。

    最後,請保持自己的那份孤獨。

    要想在群體中獲得安全感,就要融入群體,與群體講一樣的語言,和他們保持一致的觀點,但是這樣就會導致我們慢慢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思考者,都是孤獨的。

    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進入自己的冥想世界,發生了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耳朵失聰後的貝多芬,在沒有聲音的世界裡作曲;他們都變成絕對的孤獨者,相信自己的存在與思維,才有了偉大的成就。

    在孤獨中反思、自省、成長、自由,才能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才會擁有獨立的靈魂與意志。

    願你理解孤獨、享受孤獨,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 3 # 心理諮詢師一嬋

    孤獨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與孤獨相伴,有的人為了尋道,在終南山隱居,在孤獨中向自己內心和自然界尋求人生的意義;研發原子彈的老一輩遠離家人,隱姓埋名,在大漠中忍受孤獨,成就國家大業。最早守衛海礁的戰士,幾個人在獨角樓上遠離大陸。現代人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人群中,還感覺孤獨,是內心失去了目標和意義,所以,建議不要思考孤獨本身,去思考自己要做什麼更重要。

  • 4 # 心靈之鑰

    孤獨不是沉重的擔子而是財富。

    人們孤單單地生下,孤單單地生活,孤單單地死去。

    最偉大的創造是在孤獨中鍛造出來的。

  • 5 # 市井街頭浪人流

    俗話說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才是成熟的表示,獨處守住心,只要心安幹什麼也就安心,給你再好的意見你進行不下去也沒用。看個人怎麼調節,比如我喜歡學我自己感興趣的畫畫來排解。一天很快就過了

  • 6 # 心理諮詢師手記

    先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孤獨只存在於孤獨之中,一旦分享,它就蒸發了!”

    孤獨,會讓人體驗到一種活著的估計感和枯萎感,那是一種人類對外部世界沒有任何關聯的深度心理體驗。

    那我們應該怎樣正確面都孤獨呢?

    1、“孤獨”其實沒那麼不堪,他其實滿足了我們兩種“需要”:

    · 人際需要:可以促使我們追求友誼、愛情和任何親近的關係;

    · 孤獨需要:孤獨可以驅使我們獨立、自主和遠離人群。

    2、“孤獨”其實是積極的:事實上,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感悟是在孤獨思考中沉澱出來的,思想也是在孤獨思量中昇華出來的,心門也是在孤獨思維中開啟的。歷史上很多天才人物的自我實現都是在孤獨中產生的,例如:尼采、康德、牛頓、叔本華等…….

    3、雖然上面我們提到了很多天才能夠忍受孤獨,甚至是渴望孤獨,但我們一般人並不那麼喜歡孤獨,在對抗孤獨的路上咱們從來也沒有停息過。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社交軟體了,著說明著孤獨的人們都在渴望和人連線,哪怕這種連線可能只是淺層次的。

    孤獨的產生往往意味著我們和世界的分離,它會讓我們不斷產生無力感和卑微感,而解決方案就是和世界、和他人建立關係,也就是我一開始說到的“孤獨只存在於孤獨之中,一旦分享,它就蒸發了!”

  • 7 # 優雅的貓36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生下來一個人,去世的時候也是一個人,孤獨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有家人朋友的時候聚聚,沒有人陪伴的時候,可以做一些事情,打發時間,思考思考問題等都是很好的,哪怕只是發發呆!感到孤獨都是想的太多或者空閒時間太多,找點事情做做看看!

  • 8 # 我本善良_可是

    我的經驗是平常一定要培養幾個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愛好,而且要動靜結合的,隨著愛好的越來越深入,你可能還會喜歡上孤獨的。

  • 9 # 五妹9778

    我覺得每個人遇到孤獨不一樣,有的是工作上的機密不能分享。但是隻要喜歡這份工作也就不感到孤獨。還有像我這樣的離開渣男,選擇淨身出戶,許多人都在勸我給他機會,不然我會孤獨終老。我覺得不會。事實也是這樣,如果還跟他在一起我會很難受。現在我做我想做的事,現在過的日子與婚內比要好的多。有朋友有工作空餘時間看看手機,休息也可以出去旅遊。再說即使夫妻也不會有一個先走。

  • 10 # 葉提

    其實,孤獨並不可怕,只不過是還沒有給自己能夠靜下來的機會,或者根本就沒來得及去體驗孤獨,更重要的是 ,沒有在孤獨裡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有的人一輩子都好熱鬧,家裡人也多,朋友也多,沒什麼時間是自己獨處,即使閒下來也要出去旅遊,或者出去聚會 ,跳舞,逛商店,再不然上網玩遊戲,群聊,永遠也沒時間閒下來。

    所以,有一天,忽然自己動不了來,面對孤獨的時候,就會覺得無聊,寂寞難耐,像被監視的犯人一樣,這就是平常人極大的弱點。

    面對孤獨時

    1.可以看書學習,讀經書,唸經,唸咒

    2.聽音樂,聽梵樂,

    3.打坐,修定

    很多修行人都是在定裡開悟的,在定裡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在定裡享受那份輕鬆和快樂,這是平常人理解不了也體會不到的。

    唸經,唸咒,唸佛,可以讓自己開智慧,能得到不可思議的那種感覺,這也是平常人在喧鬧裡所得不到的感覺。

    聽梵樂,可以讓自己與自然、世界、生靈、宇宙產生共鳴,有天地、人我、萬物、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梵樂的那種美妙,勝似通俗、名族、美聲音樂不知多少倍,一個靜不下來的人,一個怕孤獨的人是難以體驗到的,這用多少錢也買不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