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泊圖泊途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就是討厭魏延,討厭的實在是沒來由,只因為腦後長了反骨,話說諸葛亮先生怎麼沒看出黃皓有諂媚的異象呢?

    魏延的將軍是一步一步打上來的,這並不容易,劉備對他多加提拔,但是諸葛亮就是和他尿不到一個壺裡。

    相反劉備很不喜歡的馬謖被諸葛亮重用,最終落得個北伐失敗的結局。

    有趣的是,電視劇中,馬謖和魏延關係還很好,諸葛亮斬馬謖時,魏延還哭了,是不是一種迴圈式的諷刺?

    不過正史中諸葛亮還是很器重魏延的,不僅因為蜀漢人才凋敝,更是因為魏延真的是個將才。

    魏延、楊儀勢同水火,但是諸葛亮看重二人各有所長,所以不敢偏袒。

    至於諸葛亮死後讓魏延斷後,未必是陰謀,也可以這樣解讀:魏延是堅定的抗曹分子,他斷後,最安全。

  • 2 # 狼的影子319

    一,魏延是劉備的家將(部曲),除了正常的君臣關係,還多了一層類似於主奴的人身依附關係,他效忠的是劉備父子,所以諸葛亮始終也不能控制魏延。

    二,魏延的軍事能力非常優秀,在劉備時代已經是跟關羽張飛比肩的方面大將,雖然職務爵位不算高,但是實際職權非常大,特別是關羽等人故去後,魏延已經是蜀漢首屈一指的武將,

    三,魏延對於諸葛亮已及他的荊州幫,一直都頗有微詞,從他跟楊儀水火不容的態度來看,未必不是“打狗給主人看”,就是要捅一下你諸葛亮的“馬蜂窩”,看看你有什麼反應。

    四,諸葛亮在剷除李嚴,實施北伐後,已經牢牢的控制了蜀漢的軍政大權,放眼蜀漢朝野,只有魏延對他不服,而且,諸葛亮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接班人(馬謖,蔣琬,姜維),但是,他的接班人無論在能力,威望各方面都不如魏延,即使是為接班人鋪平道路,諸葛亮也必須要排擠,剷除魏延,所以,魏延只能是以悲劇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 3 # 掌心記

    魏延是劉備破格提拔的大將,魏延的確有才,其表現也的確給劉備長臉。劉備去世後,隨著五虎將老的老,死的死,魏延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這除了魏延的自身實力外,其實更利益於諸葛亮對他的重用和賞識,這點從魏延的軍事表現及封賞上,就可擊破諸葛亮不喜歡魏延的傳言。

    在諸葛亮屢次北伐中,魏延都是擔任主力前鋒摧城拔寨。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戰功卓著,而諸葛亮對其的封賞也毫不吝嗇。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為預備北伐,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他之前只是漢中太守,建興八年(230年),因取得涼州大捷,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這說明諸葛亮對這員猛將的重用和依賴,而魏延除諸葛亮外,把其他人都不放在眼裡,這其實正是諸葛亮對魏延太重用太抬愛的原因所導致的。

    諸葛亮在選擇接班人上,之所以最後重用姜維更甚於魏延。我覺得一方面是姜維比魏延年輕,有年齡優勢,諸葛亮將其當作接班人培養,魏延顯然從年齡上講不適合。另一方面,就是魏延這個人性格的缺陷,為人高傲,個人太強,而且容易激動,這一點是非常致命的。魏延在蜀漢政權裡基本沒朋友,和誰都搞不來,他和楊儀、劉琰等甚至一言不合就動刀。史書記稱魏延“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這樣的性格,不適合搞一把手,諸葛亮肯定不放心把接班人的位子交給他了。其實魏延這樣的性格也害了他,他被誣致死,無人為其喊冤,有的甚至推波助瀾,落井下石,這就很說明問題。

  • 4 # 每日趣評

    許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諸葛亮會喜歡姜維,姜維投降諸葛亮時年僅26歲,也不是曹魏的重要將領,但是諸葛亮卻異常喜歡這個名不見傳的降將,為什麼呢?是因為姜維思維縝密,有小諸葛之風嗎?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走祁山道出隴西,攻擊隴右,後來在街亭一戰失敗,撤軍,所獲不多,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收降了姜維。當時諸葛亮與姜維攀談後得出這樣的結論:此人思慮周全,忠心勤奮,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大多數人都認為諸葛亮之所以喜歡姜維,甚至後來將衣缽傳給姜維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其實真相沒有這麼簡單。我認為諸葛亮喜歡姜維首先是因為姜維的身份和經驗,然後才是姜維的智謀和才能。

    姜維是涼州人士,長期混跡於羌、胡之間,因此他對於當地的民情、風俗、地形、地利極其熟悉,如果在隴西附近用兵,最適合的將領就是姜維。那麼姜維能勝任嗎?經過諸葛亮的考問,姜維對答如流,思慮周詳,因此諸葛亮從一開始就喜歡上了這個年輕人。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偏愛他呢?

    這其實和諸葛亮的北伐策略有關係,諸葛亮向來認為走祁山道,佔領隴西和隴右最為安全和保險,所獲利也最大。因此他這種思維正好和姜維的身份及經驗相重合,換句話說,姜維就是諸葛亮心目中的馬超(馬超是涼州一霸),利用姜維的身份和經驗可以在隴西一帶大有作為。

    但是姜維畢竟年輕,所以諸葛亮一開始沒有特別的提拔他,只是讓他做了倉曹掾,地位遠遠在魏延之下,後來才慢慢提升。諸葛亮死後,姜維繼續沿著當初諸葛亮的戰略思路,不斷在隴西用兵,因此,可以說姜維是真正繼承了諸葛亮的戰略思想,而諸葛亮也沒有看錯人。

    那麼諸葛亮喜歡魏延嗎?可能與大多數人想的不太一樣,諸葛亮是非常喜歡魏延這個人的。當時楊儀主管制定規劃,籌集糧草。魏延驍勇,多次率領蜀軍擊潰魏軍。這兩個人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只是魏延性情孤傲,而楊儀恃才傲物,兩人不和。諸葛亮不忍心偏袒任何一方,只是有諸葛亮在,兩人不公開交惡而已。

    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但是諸葛亮有一個底線,那就是軍中大權一定要由丞相府的人來執掌,諸葛亮活著時是諸葛亮掌握,諸葛亮死後,將大權暫且交給楊儀,讓楊儀領軍撤退,姜維和魏延斷後。最終的丞相府大權其實諸葛亮早就交代給了代表劉禪前來探病的尚書僕射李福,自己死後由蔣琬接任。既沒有給楊儀,也沒有給魏延,也沒有給姜維,而是給了人品和能力俱佳的蔣琬。

    因此說諸葛亮不喜歡魏延,那都是受《三國演義》的誤導,諸葛亮可能與魏延有分歧,因為魏延一直主張從子午谷出奇兵,偷襲長安。而諸葛亮認為魏延的想法太冒險,沒有采納。但是依照諸葛亮的為人,他不會因為軍事意見不一樣而討厭魏延。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喜歡姜維是因為姜維是涼州人士,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形地利,而諸葛亮堅持要從隴西進兵,而姜維既熟悉當地的情況又思維縝密、可堪大用,因此諸葛亮喜歡姜維是再正常不過了。只是可惜的是姜維的才能和諸葛亮比起來還是差了一大截,造成後來姜維連年用兵,幾乎沒有大的效果,空耗國庫而已。

    諸葛亮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討厭魏延,相反由於魏延驍勇,善於領兵作戰,他是諸葛亮重要的幫手。因此諸葛亮非常的喜歡魏延,只是在諸葛亮心中,軍中大任只能由丞相府的人來擔任,如果交給一個純粹的武將,風險太大。因此諸葛亮死後,軍中大權沒有交給魏延,也沒有交給姜維,而是暫時交給楊儀,最終接任的其實是蔣琬!

  • 5 # 君山話史

    我個人覺得,文人出身的諸葛亮打心眼裡偏好有文藝氣質的儒將,而姜維就是這樣的人。

    姜維能在蜀國軍界、政壇崛起,多多少少也是沾了諸葛亮的光。

    諸葛亮初伐魏國,時任天水參軍的姜維前來投誠,深受其器重。諸葛亮稱他為“涼州上士”,“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諸葛亮並不喜歡只知打打殺殺的武將,一名優秀的軍官,比砍殺更重要的是要有知識,有信義,有謀略。簡單地說,諸葛亮心中完美將領的形象就是儒將,像樂毅那樣將軍,仁、義、禮、智、信一樣不缺。

    蜀軍將領中,能達到儒將標準的,或許只有姜維一人。

    我們來看看時人對姜維的評價。郤正曾在蜀國為官,對姜維是比較瞭解的,他這樣說:“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伯約是姜維的字,他說姜維位居上將軍,地位比群臣要高,但是他從不斂財,既不貪財,也不好色,著實非常難得。那麼他就沒什麼興趣愛好嗎?他愛好讀書。郤正還有一句話:“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他好學不倦,生活上又很簡單,所以他的口碑是相當好的,你想在品行上找他的缺點,還是不容易找到。

    諸葛亮十分器重姜維,正是因為他文武雙全兼品行端正,在蜀軍將領中,沒有一個人像姜維那樣在各方面都無懈可擊。諸葛亮對愛讀書的人,是有偏重的,之前重用馬謖,也是因為馬謖是個讀書人。

    與姜維儒雅相比,魏延是個赳赳武夫的形象。

    作為蜀軍中一名重要將領,魏延在益州之戰中嶄露頭角,得到劉備的青睞與重用。劉備奪取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誰來鎮守漢中呢?當時大家都認為,這麼重要的職位,非張飛莫可。關羽在荊州,張飛在漢中,這就是劉備的一雙翅膀。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劉備沒有用張飛,而是由魏延擔任漢中太守,封鎮遠將軍。這個決定,令全軍上下為之震驚。

    魏延的地位竟然直逼關羽、張飛,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劉備當著群臣的面問魏延:“今天委你予重任,你有什麼話要說麼?”魏延擲地有聲地答:“如果曹操舉天下之兵前來,我為大王拒之;如果曹操派偏將率十萬之師前來,我為大王吞之。”曹操親自前來,我能頂住他,派偏將來,我就滅了他。這句豪言壯語一出,所有人都暗暗佩服其勇氣。

    諸葛亮北伐時,魏延一而再地提出從子午谷發動奇襲的建議,每次都被諸葛亮拒絕。在北伐屢屢受挫之時,諸葛亮卻一次也不肯聽魏延的,這裡涉及的可不只是戰略問題那麼簡單了。在諸葛亮看來,魏延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

    在北伐戰爭中,魏延與諸葛亮的矛盾不斷加深。第一次北伐,眾人都認為應該派魏延為前線總指揮,諸葛亮偏偏派馬謖,最後導致全線戰敗。這只是諸葛亮與魏延矛盾的開始。在歷次北伐過程中,魏延每每丟擲“兵出子午谷”的軍事主張,每每遭諸葛亮的否決。魏延內心大為不滿,認為諸葛亮不過是個膽小懦弱之徒,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蒼涼感。史書記魏延性格“矜高”,“當時皆避下之”,能節制他的,惟有諸葛亮一人。

    我讀三國史,感覺諸葛亮對武將是比較壓制的,對不聽管教的魏延更是如此。

    在第四次北伐後,諸葛亮曾上一道“廢李嚴表”,從這道奏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各將領在軍隊的排行情況:排第一位的是中軍師車騎將軍劉琰,排第二位的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魏延,其下還有前將軍袁綝、左將軍吳懿、右將軍高翔、後將軍吳班,長史楊儀的排名僅第七位,費禕排第十位。

    後來劉琰懷疑自己老婆與皇帝劉禪私通,將其痛打一番趕出家門,這起家暴事件竟讓他上了斷頭臺。劉琰死後,魏延在軍中的地位毫無疑問已是排名第一,而楊儀仍然是長史,只能排在第五、第六的位置。

    而諸葛亮死後,卻把軍事指揮權交給軍中名次靠後的楊儀。楊儀作為丞相府的長史,有點類似大管家,他的實際權力反而比魏延要大。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丞相幕府之權力,實則凌架于軍方之上。諸葛亮打心眼裡,還是以文制武,對武將是比較壓制的。

  • 6 # 酒騎風

    簡單的說,姜維繼承的是諸葛亮的衣缽;魏延則是諸葛亮的陪葬。

    這就有點像徒弟和妾的關係,兩套班子。

    我們先說魏延,資治通鑑說魏延:

    勇猛過人,善養士卒

    所以諸葛亮也是特別喜歡魏延的。但是魏延有一個致命缺陷:

    天是老大,諸葛亮是老二,魏延是老三。尤其是傳說中的五虎上將下地府打麻將之後,魏延更是如此。

    所謂知人善任,就是對諸葛亮來說,就是要完全放棄看魏延的缺點,比如小肚雞腸啊,大局觀不夠啊之類的問題,轉而使用魏延的長處,帶兵打仗。

    這其實才是一個好領導真正要做的事情,發揮一個人的長處,不去看他的短處。

    但是,隨著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健康忽然惡化之後,魏延就從優點變成了毛病。也就是諸葛亮一死,誰也鎮不住魏延。

    所以撤兵的時候,諸葛亮讓楊儀先撤,姜維斷後。魏延,不管了。

    結果魏延也不爭氣,撤退的時候火燒棧道,不讓楊儀安心撤退。

    這下捅了馬蜂窩了。事同謀反,放哪都得死。最後魏延就捐了。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為什麼要選姜維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在領導交接班的問題上,剩者為王。

    對諸葛亮來說,楊儀、魏延都是交接班的重要候選人,但這倆人的矛盾天然不可調和。為了避免糾紛,最好的辦法就是:倆人都不要了。

    於是魏延撤退回國的時候死了,楊儀也跟著貶官了。新上任的是蔣琬和姜維。

    畢竟對於交接班來說,穩是第一位的。

    其實對任何組織也一樣,一旦選定了接班人,那麼沒選上的人,都是前任的殉葬品。

    放哪都一樣,和能力沒關係的。

  • 7 # 蘭臺

    諸葛亮喜歡的是世家子弟,不喜歡魏延這樣的平民子弟。

    是的,諸葛亮既然是歷史人物自然也是有歷史侷限性的,諸葛亮的歷史侷限性就在於他和同時代計程車族一樣,看不起,看不上平民。

    曹操的“唯賢是舉令”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是邪門歪道。

    不相信?我們可以看看姜維和魏延都是什麼出身,再看看諸葛亮《出師表》裡給劉備推薦的那些人都是什麼出身。

    仕郡上計掾,州闢為從事。以父冏昔為郡功曹,值羌、戎叛亂,身衛郡將,沒於戰場,賜維官中郎,參本郡軍事。”

    這是三國志關於姜維出身的記載,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姜維家庭條件非常好,是典型的地方豪強。

    姜維的父親姜囧在天水郡擔任“郡功曹”,雖然秩只有百石,但是權力非常大,“總揆眾務,職統諸曹,又握群吏升遷黜免之權”,說白了,對於外地而來的郡守來說,主管人事升遷的郡功曹一定要用當地地頭蛇,不然根本玩不轉當地政務。

    而且裴松之註釋三國志時還在姜維傳里加了一段話“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脩布衣之業。”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什麼樣的家庭養得起“死士”這樣的員工?我這裡可以簡單透露一下,明末李成梁為給自己麾下一個能打的家丁買一個妓女,一次性就花費了1000兩白銀,大家可以算一算養“死士”有多費錢。

    反正,老百姓家庭肯定是養不起的。

    魏延呢?三國志裡沒有魏延家世的具體記載,但是裡面有一句話很關鍵,“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

    什麼叫“部曲”?

    東漢末年“部曲”是將領的私兵,他們和將領有人身依附關係,按照日本學者的說法,“部曲”就是半奴隸。

    也就是說魏延相比姜維,是100%平民出身。

    當然,這裡有朋友會說了,即使魏延是平民,諸葛亮不喜歡魏延也不代表諸葛亮就看不起平民。

    好吧,這裡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出師表》裡諸葛亮給劉備推薦的人才都是什麼出身。

    諸葛亮《前出師表》裡一共推薦了文武四個人,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郭攸之、費禕、董允不是荊州士人集團的老鄉就是同學朋友的子侄,唯一推薦的將軍向寵還是諸葛亮自己哥們向朗的弟弟,史料記載向寵才能也很一般。

    事實上大家可以看看諸葛亮主政蜀漢後的用人,幾乎是“往來無白丁”。

    比如說廖化,大家可能覺得他一看就是一個平民出身,但是錯了,人家是沔南的豪強。

    這麼說,諸葛亮用人你能找出三個平民出身的人才出來算我輸。

    所以,我可以很肯定的說,諸葛亮不喜歡魏延很重要原因是他看不起魏延這種平民出身的將領。

  • 8 # 千古名將英雄夢

    因為,諸葛亮覺得姜維比魏延靠譜。

    魏延這人起於行伍,隨劉備入蜀的時候只是個“部曲”,基本上是個兵甲的水平,在戰鬥中成長為牙門將軍。牙門將軍是劉備創置的職務,需要常伴左右,參贊軍謀,外出征伐時留守中央,主公親征時指揮親兵。因此,魏延在劉備看來不僅具備過人的勇武,還有出色的軍事謀略。劉備取下漢中後,把魏延直線提拔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直接防守蜀漢的北大門,一時之間風頭超過張飛。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魏延就向諸葛亮獻子午谷奇謀,雖然未被採納,但說明這是個打仗動腦子的人。幾次北伐中魏延更是建立奇功:建興七年(公元228年),斬殺魏將王雙;建興八年(公元229年),大破郭淮;建興九年(公元230年),先是在上邽大破司馬懿,斬首3000級,撤退途中又射殺“五子良將”魏車騎將軍張郃。諸葛裡的這些戰功都是魏延為他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但是魏延不靠譜。魏延作為一個部曲出身的大老粗,他不理解諸葛亮北伐的精妙政治設計。諸葛亮北伐對內要平衡蜀國國內的政治勢力,對外要打消曹魏的覬覦之心。諸葛亮心裡非常清楚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曹睿、司馬懿、曹真、張郃都是人才,不可輕視。所以諸葛亮北伐需要掌握一種尷尬的平衡,既要透過戰爭凝聚人心,透過復興漢室的理想凝聚士氣,讓弱小的蜀國保持在一種激昂的戰鬥氛圍中,可以偏霸一方讓對手不能輕視,不被吃掉;又不能過度使用武力讓蜀國主力軍受到過大損失,導致蜀國陷入危險。所以諸葛亮不能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是怕萬一失敗,蜀國經不起這樣的損失,即使魏延可以成功佔領長安以西,那時曹魏的曹真、司馬懿、張郃舉大軍西向殺來與蜀軍決戰,在渭河平原上,步兵為主蜀軍難以應對曹魏天下無敵的虎豹騎。

    更重要的是這種平衡的拿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諸葛亮做得到,姜維可以理解——諸葛亮博古通今,姜維幼習鄭學兩個人有共同語言。而且姜維的出現填補了馬謖的空白,天天在丞相身邊參與軍機,耳濡目染好幾年,對丞相的這點心思,姜維應該是清楚地,諸葛亮對他也是信任的。但魏延起於行伍,對這種微妙的平衡,他做不到、也不能理解。在魏延看來,打仗嗎,就是砍人,你給我一支兵,輸了我賠你一條命——一個字“揍他”(王者榮耀裡的程咬金)。甚至常有怨言:“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之才用之不盡。”(《三國志·魏延傳》)魏延還有個缺點就是脾氣太臭,不讓人待見,這也好理解,中年得志,被劉備直接拔為一方之帥,眼睛長腦門上了,所以經常和同僚鬧意氣,有點像關雲長的感覺,尤其是和丞相長史楊儀兩個人勢同水火,搞不好團結如何擔得起大任?相比較之下,學習鄭學禮儀的姜維則是善於交際的人,至少不惹人討厭。所以諸葛亮對姜維十分滿意,姜維的地位也在蜀軍中一再提升。

  • 9 # 不沉的經遠

    覺得諸葛亮偏愛姜維不喜魏延是《三國演義》看多了吧,在正史裡明顯諸葛亮更偏愛魏延,甚至可以說很袒護他。

    和《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一開始就把姜維當繼承人培養不同,雖然諸葛亮很欣賞姜維,但是並沒有將他視為接班人,只是逐步培養他而已。姜維自228年歸降蜀漢,從倉曹掾、奉義將軍做起,統領虎步中軍,到234年諸葛亮去世,也不過是右監軍輔漢將軍。此時的姜維,不過是諸葛亮為自己繼承人蔣琬選擇的武將之一。此後姜維又奮鬥了差不多20年,才得以主持軍務。

    而魏延在劉備去世時是鎮北將軍,在諸葛亮手下時一直升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成為軍中武將事實上的第一人。魏延因為脾氣暴躁,多次和同僚發生衝突,在這個問題上諸葛亮也是多次包容魏延。

    像劉琰是蜀漢元老,劉禪繼位時他是僅次於諸葛亮和李嚴的第三人,後來出任車騎將軍。但是因為和魏延不和,出言不遜,諸葛亮立即責備了他,並將他遣回成都,避免再和魏延衝突。還有楊儀和魏延關係也不好,魏延甚至當眾拔劍要殺楊儀,諸葛亮也是居中調停,並沒有處罰魏延。

    諸葛亮這麼做,是因為在劉備死後魏延是蜀漢僅存的大將之一,此時他的能力對於蜀漢很重要,因此對他比較寬容。而姜維雖然能力不錯,不過剛剛歸順,資歷淺,人又年輕,因此以培養為主,所以沒有馬上委以重任。

  • 10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確實偏愛姜維,但並沒有不喜歡魏延。說得直接點,就是:諸葛亮既偏愛姜維,又喜歡魏延。

    魏延不是降將,是劉備的部曲,也就是私兵,因為作戰勇猛、功績卓著,被劉備破格提拔為鎮西將軍、漢中太守。

    之所以說破格提拔,是因為魏延之前只是一個牙門將,而鎮西將軍、漢中太守可是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這個地位可與關羽當時鎮守荊州的地位相當。

    劉備稱帝后,魏延被任命為鎮北將軍,成為蜀漢四鎮將軍之一,劉備去世後,魏延鎮守漢中十餘年,從某種意義上說,魏延是先帝劉備最信任的人。

    蜀漢四方將軍(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分別在219年、222年、221年、220年去世,能夠拿得出手的名將幾近調零。

    劉備去世後,魏延守漢中,趙雲都江州,李嚴鎮永安,諸葛亮徵南中是無將可帶,只得親自帶兵。兩年以後,諸葛亮開始準備北伐。

    北伐前魏廷升任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官升一級,諸葛亮除了拒絕魏延那個不合理的子午谷奇謀外,一直是重用及偏袒魏延,諸葛亮北伐,魏延一直是前鋒征戰,並且魏延還獨領一軍西入羌中,大破魏將費瑤、郭淮。

    魏延與劉琰不和,諸葛亮偏袒魏延,責備劉琰。魏延與楊儀不和,魏延屢次拿刀在楊儀面前比劃,諸葛亮反而充耳不聞。這不是喜歡魏延又是什麼呢?

    姜維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因無路可走而投降諸葛亮的,為什麼說諸葛亮偏愛姜維?我們可以將王平與姜維對比一下。

    王平投降後,被任命為牙門將、裨將軍。姜維投降後,被任命為倉曹椽,管倉庫穀物的屬吏,加奉義將軍,封都亭侯,掌管無當飛軍,諸葛亮還寫信給蔣碗誇獎姜維是個人才。

    王平立功後,被任命為參軍,統領無當飛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姜維是否立功不清楚,之後不久姜維被任命中監軍徵西將軍。

    王平與魏延兩人都是原魏國降將,從兩人的官職升遷來看,姜維遠比王平升遷快的多,並且姜誰還得到諸葛亮的親筆誇獎。

    王平臨死前已是蜀漢鎮北大將軍,而姜維則是大將軍,三軍總司令,所以說姜維是得到諸葛亮的偏愛。

    之所以說諸葛亮既偏愛魏延,又喜歡姜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蜀漢人才匱乏。魏延是劉備發現並提拔的人才,而諸葛亮只是延續了劉備的用人方針,姜維是諸葛亮親自發現的人才,而且有一點特殊,姜維與諸葛亮有些志同道合,都立志北伐。這是諸葛亮喜歡姜維的原因之一。

  • 11 # 歷史這樣說

    作為蜀漢大將,南鄭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魏延和平襄侯、大將軍姜維,都與武鄉侯、丞相諸葛亮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諸葛亮對魏延與姜維態度的同與不同,還得從兩人的具體表現來說起。

    第一,對蜀漢的貢獻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川時,魏延就以部曲的身份隨同作戰,並在此後劉備的歷次戰事中,都屢有戰功,劉備先後任命他為牙門將軍、漢中都督、漢中太守、鎮北將軍等,對他非常器重。

    劉備去世後,魏延又先後被冊封為都亭侯、南鄭侯,擔任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前軍師、徵西大將軍等職,跟隨諸葛亮多次北伐。

    曹魏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曹魏中郎、天水郡參軍姜維在遭遇猜忌的情況下,不得已投降正在北伐的諸葛亮,諸葛亮很欣賞姜維,任命他為奉義將軍、倉曹掾,封為當陽亭侯。

    悅史君先做一個小結:魏延是劉備手下的大將,資歷比諸葛亮淺不了多少,後來在蜀漢的職務也舉足輕重;姜維則是走投無路直接投靠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有很大的知遇之恩。

    第二,與諸葛亮的合作與衝突

    魏延在北伐時,請求諸葛亮分兵給他,兩路人馬攻魏,但諸葛亮每次都拒絕,魏延對此非常不滿。

    魏延心高氣傲,而且脾氣很大,同僚根本不敢惹他,備受諸葛亮器重的綏軍將軍、長史楊儀與他不和,魏延竟有幾次要拿刀報復,諸葛亮很頭疼。

    姜維投降蜀漢後,一直表現得很突出,諸葛亮不僅讓他帶兵,還升任他為中監軍、徵西將軍。

    悅史君再做一個總結:魏延有自己的想法,也敢與諸葛亮爭權,兩人矛盾不小;姜維則跟著諸葛亮做事,越來越受重用。

    第三,諸葛亮臨終前的安排

    曹魏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途中,在五丈原病逝,遺命姜維次於魏延斷後。

    魏延不肯斷後,在與楊儀爭權失敗後被殺,姜維則隨軍回到成都,在此後30年成為蜀漢的柱石。

    到這裡,悅史君的結論已經浮出水面:在魏延與姜維之間,諸葛亮並沒有偏愛誰,只是魏延作為與諸葛亮資歷相當的大將,諸葛亮要從全域性出發來處理與他的關係;而姜維作為新投靠不久的一個年輕人,需要給予更多的鍛鍊機會。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捲心菜有蟲吃怎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