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碼字的草根

    有錢無錢,回家過年。以前過年有儀式感,是大節。現在,生活富裕了,天天都能過年,卻少了念想。就像一些北歐國家,高福利,甚至可以不用工作,反而自殺率高。所以,人有盼頭,才活得精神。

  • 2 # 張sir叨叨叨

    過完春節就四十歲了,現在的春節除了放假之外沒有任何的期待。但是往前返回三十年的話對春節是無比無比的期盼與嚮往,小年之後基本上都是度日如年。我因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一直管春節叫過年,為啥對過年這麼期待呢?大概是以下幾點:

    第一、

    過年有好吃的,有純肉餡的餃子,肉多菜少的包子,媽媽做的滿族風味燜肉,有核桃仁的糖三角,小雞燉蘑菇……

    第二、

    過年有壓歲錢,走親戚串門拜年,五塊十塊的壓歲錢,印象中只有大舅給的壓歲錢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其他人給的還要給其他人家的孩子發回去。

    第三、

    過年有小朋友一起玩,這幾天只要別創大禍就沒人管你,隨便玩。而且小朋友特別多。去親屬家也可以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玩……

    第四、

    過年有新衣服,每年只有一套新衣服,到春節前後已經穿破了或者穿小了。過年晚上有新衣服穿自然特別期待。

    我們經過了若干年的努力,滿足了各種以前過年才能滿足需求之後,回首往事卻發現自己忘記的是過年的快樂。

    或許再過二十年又回對春節有所期待,因為那時候大概只有春節期間才能跟孩子們團聚吧!

    2019年1月26日

  • 3 # 扯談7273047336686

    因為那個年代的人思想是單純的,沒有太多的物質需求,每天能吃飽肚子就知足了!不像現在大魚大肉天天有,那個年代魚和肉可以說就是奢望,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所以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過年串門走親戚,那才叫真正的過年!

  • 4 # 林正華8

    因為那時候大家都困難,所要求的東西相對要低一點,人的慾望隨著物質的變化而變化。現在和原來相比天天都在過年。所有就變淡了。

  • 5 # 洹水之光

    過年過的是團圓。華人喜歡熱熱鬧鬧,和和氣氣的,家和萬事興,

    小時候總期盼過年,過年好呀,有壓歲錢給,有糖吃,有鞭炮響,花生瓜子核桃柿餅,好多平時吃不到的,稀罕物我們都基本能吃到了。年三十我們一大家子,去上墳,大家有說有笑,十里的山路一路走過去,祭拜祖先,晚上回去炒菜米飯,魚雞其他父母親手做的美味佳餚,吃它一個滾肚飽,真是幸福的味道。大年初一,一家子包餃子,藏硬幣在餃子裡,說能吃到,說是福星呀!呵呵正是因為那時不是太富裕,但是節日能吃好,玩好,才覺得過年有意思吧,或許是物以稀為貴吧!

    現在生活富裕起來了,每天肉呀,糖呀,都不缺了,但是大家生活壓力,精神追求反而少了,希望過年越來越有味道吧,家的味道。

  • 6 # 不要讓一切變得理所應

    過年過去的一年,是個收穫和期望的時間,收穫過去一年的酸甜苦辣,期望來年會更好。過去的年承載了滿滿的期望,對家人,親人,好吃的,新衣服,壓歲錢,小夥伴們一起的玩鬧,長輩們的碎碎叨叨。人都是對得不到的事物更有期望,那時候條件差平時十幾天才能吃一次肉,還不敢多吃讓著弟弟妹妹,又希望爸媽也能吃點唉,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炮竹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那時通訊差,小的時候只有村部的一部電話,村裡通話靠吼出門要走,家裡要是有人外出打工也只有過年才能回來看一眼,遠方的親人可能是幾年才能見面!忙了一年的父親也能好好休息一下了(關鍵是打牌老媽也不怎麼說了),那時沒有現在那麼多玩的,人們為了喜慶就有了花燈,舞龍,唱戲,雜耍。那時候過年在很多人心裡就是個可以一次實現所有願望的時間,就這樣所有人都是對年有著滿滿的期望也就更盼著過年想著過年喜歡過年。現在呢?通訊方便了,想見誰可以影片通話(估計也就分隔兩地情人才不能接受只是影片通話吧)想吃什麼隨時可以買,新衣服有人可以天天換,孩子們也不會在想過去那樣一起瘋玩了有手機也就不需要了!️錢多了攀比也厲害了,鄰里關係也沒有過去親了,現在再也沒有那麼多期望了!沒有期望有哪來的喜歡呢?

  • 7 # 北帝主號

    其實心中的快樂和開心

    不是物質可以滿足

    雖然說錢很重要 但是開心和滿足不一定要很多錢。

    那個時候資訊慢,大家都一樣。

    苦的時候其實更容易貼近生活。

    更容易堅持不懈。

    其實滿足也更容易。

    新年有一顆糖阿

    或者能去走親訪友

    可以吃到一份很好吃的肉

    這也是一種開心

    也是一種年味。

  • 8 # 2689春天的花兒

    那個時代雖然物資貧乏,但人們的精神層面沒有什麼壓力,十分容易滿足。過年能有一身新衣服穿,能有幾毛壓歲錢就相當高興。家家戶戶貼對聯放鞭炮,走門串戶的拜拜年,接過長輩給的糖塊,心裡那叫個甜那...就別提了!過年能有口肉吃,能吃上個餃子就感到十分幸福!那時候一家好幾個孩子,熱鬧的很!現在的春節再也找不回那個年代的味道了。

  • 9 # 墨1822686

    這個問題應該是現在我們處於的社會環境中所有群體所面對的一個問題,現在的人生活條件明明都大幅度提升,初步步入小康水平的社會了,但是為什麼年味卻越來越淡,感覺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呢?甚至很多人開始懷念過往,渴望當時寡淡卻又有趣的貧苦日子……

    其實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反映著很多人們不想面對和承認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靜下來認真的思量一下自己。

    第一:個人覺得是因為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的原因,因為以前日子都很貧苦,可能平時捨不得吃也捨不得穿,積攢了很多到過年的時候基於節日的氣氛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這就是內在的滿足與感官上的衝擊。

    第二:受外界因素的限制,回想起我們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是特別有氛圍的,十里八村鞭炮齊鳴,大紅燈籠高高掛,鄰里鄉親一起貼春聯,殺豬設宴,晚上趴在電視機前一起等有趣接地氣的春晚節目,一大桌子人開懷大笑……但是現在呢,這些受外界條件的制約基本都消失了。

    第三:社會情感的冷淡,鄰里鄉親,親朋好友之間的現實,使大家再也無法迴歸到以前那種和睦溫暖的氛圍。

    第四:就是個人原因,不得不說,現在加快的社會節奏,個人壓力的不斷加劇已經把我們每個人壓的喘不過氣來,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對生活失去激情,看淡一切,進而就從內裡改變了外在的一切。

    所以,個人覺得,年味確實越來越淡,但是畢竟還是我們最傳統和看重的節日,儘管我們改變不了外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改變我們自己,進而調節這些一切不理想的事情發生的。

  • 10 # 閒庭貓步1

    正因為物資匱乏,所以人們的慾望也就少,要求也就低,意外的驚喜反而會更多,更容易滿足。還有就是,大家都差不多,沒什麼可比性,所以互相之間也更坦誠,沒什麼可怕的,都窮,抱團取暖。所以啊,人們往往能共苦,卻不能同甘,比方,多少一起打拼的夫妻,兄弟,生活好了,反而疏遠甚至分離了。

  • 11 # 雨花石284479641

    題主的提問,就是當年窮得平均的真實寫照!現在變樣了,農村人穿衣服不帶補丁,住上了小樓開起了小車,出門基本是電動油摩,即便是"窮“人的生活也超過了祖祖輩輩!

    年味缺少了確實如此!過去只有過年才會殺豬宰禽吃大餐,才能穿上新做的衣服,才能吃上臘月二十八九的花生炒米糖,正月是成群結隊的拜年,處處都是鞭炮的聲響...

    現在呢?有錢天天都是過年,在吃的方面那種渴望感覺缺少了,另外鞭炮聲也少了!

  • 12 # 只唱東方紅

    那是建國之初,要在百孔千瘡,一窮二白的國土上,建立一個幸福的新中國,不勒緊腰帶,艱苦奮鬥,幸福從天上掉下來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握超跌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