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伊朗半官方邁赫爾通訊社17日報道稱,伊拉克總統巴爾哈姆·薩利赫當天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歡迎儀式在德黑蘭北部薩德阿巴德宮舉行,歡迎儀式後伊朗總統魯哈尼與薩利赫展開了雙邊會談。
7
回覆列表
  • 1 # 隨雨飄渺

    伊拉克現在政治制度已經徹底的更改了,元首為總統,由庫爾德人當,政府內閣責任制由什葉派人當,而議會議長由遜尼派人當,已經是三權分治了。這與2003年前的薩達姆時代有了本質的區別。

    新當選總統的巴爾哈姆.薩利赫,是庫爾德區前領導人,訪問伊朗,只是兩國之間關係更加正常化了,修復兩伊關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因為伊拉克在食品換取伊朗天然氣用作發電,但兩伊的經濟關係不但正常化,已經開始緊密聯絡起來了。

    在美國封鎖伊朗,兩伊關係螎洽,這對伊朗來講是無比的支援,減少了側翼的威脅,伊拉克並沒有追隨,沙特領導的海合會去打壓伊朗,使伊朗國家又多了一份支援。

    美國的制裁與封鎖效果大大打了折扣,效果根本達不到。也不可能完全封鎖。

    今天的伊拉克,已經不是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現在的總統,已經與薩達姆當總統的時代,已經徹底的變遷了。

  • 2 # 一二二十五六七八十二

    伊拉克被佔領後,美國培養了更多的親美分子,可是殘酷的天天死人,和苦難的日子,又教育了絕大多數人民和政治精英。伊拉克又是什葉派佔多數的國家,現擺脫美國的實力正在增長。現伊拉克新總統訪問伊朗是水到渠成。加上伊朗長期支援援助伊拉克什葉派民兵,這一部分己編入伊拉克正規軍,兩伊共同架起友誼之橋,有友好建立共同支援的人民基楚。目前美國正壓抓國際石油定價權,把精力放在打壓沙特身上,逼沙特退出歐配克。給兩伊留得了機遇。符合伊朗長斯戰略,給伊拉克迴歸什葉之孤打開了大門。中東回到中東人手中又進了一步,的敘利亞早日解放,中東什葉派將形成拳頭,兩伊關係進入友好快車道將由這次伊拉克新總統訪問而開起。

  • 3 # ericwdy

    伊拉克需要穩定的外部局勢,獲得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訪問伊朗,很正常的鄰居串門。一方面改變敵對狀態,另一方面,伊拉克是美國幫助樹立的中東民主樣板,如果能夠就此影響,而改變伊朗神棍政權的獨裁本質。正是美國希望看到的。至於這些什麼什葉派之弧之類的yy。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沒有任何損害的可能。美元在石油定價體系。是得到包括中國等全世界的認可和實施的。只要看清美國的訴求,經濟上鞏固強化美元霸權,政治上在全世界範圍內推行人權和民主。這兩方面,美國目前為止都做得很好。獨裁政權在一個個從地球上消失,美元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唯一的微小的機會可能是中國和俄羅斯合併貨幣體系。使用一種叫盧布人民幣的貨幣。做為中俄國際貿易唯一結算貨幣。這樣,全世界剩下的20%的獨裁國家應該會加入這一體系。做到像蘋果一樣,封閉性,高效性,價效比,維持20%的獨裁統治佔有率。其樂融融。健健康康。

  • 4 # 清浙相吊

    伊拉克伊郎,化敵為友,這二個國家命苦呀,伊拉克,戰領軍美國給人民帶來人間疾苦,尚為喻合,伊郎,年續制栽,民眾生活極速下降,鄰居,伊,伊,團結起來,粉碎美國,野蠻

  • 5 # 江淮聖手

    歷史是最好的一面鏡子,能照出誰居心叵測,誰肝膽相照,誰背地會暗捅一刀,誰在患難時刻見真情。儘管上世紀八十年代,兩伊曾爆發長達八年的戰爭,但是兩國依然完好無損,可是,當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對伊拉克實施兩次打擊後,伊拉克已面目全非,到處是殘垣斷壁,狼藉不堪,與昔日的繁榮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面對悲慘景象,中東諸國應該有著不一樣的心理反應,是美國盟友的必將力挺盟軍行為的正當性,非美國盟友的定為伊拉克痛心疾首,因為鄰國發生戰火,勢必“殃及池魚”,更何況唇亡豈有齒不寒的道理?薩達姆倒臺後,2005年11月21日,伊拉克新當選總統塔拉巴尼捐棄前嫌對伊朗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當時的伊朗總統內賈德曾對塔拉巴尼說:“伊朗完全支援伊拉克人民追求自由、國家主權及政治發展”,“歷史、宗教、文化、地理及共同利益等原因將伊朗與伊拉克緊密聯絡在一起”,並稱“民主、獨立、發達的伊拉克將成為伊朗最好的夥伴,伊朗支援伊拉克人民。”伊拉克民眾由此認識到,真正的威脅並不在本地區,而是來自外域,來自與美國結盟的國家。

    如今,十多年過去,兩國關係獲得了長足發展。就在2018年11月17日,伊拉克又一位新當選總統薩利赫前往伊朗,將開展為期兩天的友好訪問,伊朗總統魯哈尼給予了熱情接待。相信透過這次訪問,兩國將進一步增加互信,加強合作,就敘利亞等熱點問題交換意見和看法,並攜手應對本地區恐怖活動以及外部勢力的干涉,同時積極面向未來,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溝通與協調,相互取長補短,為鞏固兩國友好關係,促進中東伊斯蘭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道是“同病相憐”“患難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過去伊拉克遭受了史無前例的摧殘,而伊朗現正被個別域外大國實施嚴厲制裁,兩國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基於此,放眼未來,兩伊一定會如前伊朗總統內賈德所言“異體同心”,攜手並進,為打造兩國更穩固的關係而不懈努力。

  • 6 # 虎賁軍huben

    想多了,不會那麼輕易改變。不過伊拉克總統此次訪問伊朗,的確肩負著重要的使命,甚至可以影響伊朗未來的方向。

    伊拉克施行聯邦制,總理擁有實權,由什葉派人士擔任。總統則是由庫爾德人擔任,現任總統巴爾哈姆-薩利赫在今年10月2日的大選中獲勝,成功擔任伊拉克總統。這是薩利赫上臺之後的第四次訪問,也是第一次訪問伊朗。

    首先進入正題之前插一句話,伊拉克此行的目的,以經濟合作為主,國際、文化政治合作為輔。在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伊朗扶植什葉派武裝、出兵剿滅伊斯蘭國之後,伊朗和伊拉克關係就已經改變。這次頂多算是因為合作需要,雙方關係的進一步加深。

    伊拉克北部、敘利亞東部曾經是伊斯蘭國的地盤,直到去年大股伊斯蘭國武裝才被剿滅。現在伊拉克國內百廢待興,因此只得從伊朗進口,特別是工業產品。伊拉克現在已經是伊朗最大的非石油進口國,近七個月進口額達57億美元。

    另外伊拉克實際上成為了第九個豁免國,45天內可以從伊朗進口化石能源。伊拉克除了進口伊朗非石油產品,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些食品和工業產品。與此同時伊拉克同樣透過農業產品換取伊朗的天然氣,未來雙方天然氣日輸送量有望達到3500萬立方米。

    伊拉克雖然國力不足以叫板美國,但是迫於現實需要和伊朗物美價廉的天然氣,未來必定是繼俄羅斯之後又一個“物品換石油”的大戶。

    至於說改變中東格局,為什麼說不會改變呢?

    目前來看伊拉克已經改變了中東格局,今年伊拉克總理大選,三位候選人全部是什葉派人士,由於什葉派人口占有多數,在普選政體下,親伊朗是必然的結局,這也是伊朗構造什葉派之弧重要的一環。

    在伊拉克戰亂中,伊朗革命衛隊更是佈置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伊朗和伊拉克私底下更是交往甚多,伊朗在伊拉克影響力毋庸置疑。

    由於美國勢力的存在,伊拉克不可能輕易的完全倒向伊朗,這次合作會晤可以增加雙方關係,幫助伊朗渡過難關。但是真的說到實際改變,穿一條褲子,恐怕還沒有那麼容易。

    剝開熱點事件迷雲,剖析名人往事趣談!書寫有深度、有溫度的文章。

  • 7 # 齊為群138430914691

    你想多了實質意義沒有,只是暫時性的一種表示。伊拉克現在暫時擺脫不了美國的控制,未來的局面左右不了中東,尤其伊拉克。

  • 8 # 何由之

    伊拉克總統薩利赫17日到訪伊朗。且是10月2日當選總統的首次出訪,到訪國家是中東遜尼派的死敵,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仇敵——伊朗。這不得不讓世界媒體高度關注。

    美國組織了50多個國,以伊拉克擁有化武為“幌子”,幹倒了遜尼派執政的薩達姆政權。在伊拉克實施了三權分立的政權架構,人口占比最大,在推翻薩達姆政權過程中出力最多的什葉派出任總理;人口占比第二的遜尼派出任議長;人口占比較少的庫族,美聯軍推翻薩達姆過程中最忠實的追隨者庫族出任總統。

    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在伊拉克建立了引為自豪的三權分立政治組合,開啟了中東民主政治的新樣板。在伊拉克投入了800億美元的戰爭和重建費用。結果,伊拉克目前的局勢,給美國一個響亮的耳光。美國真乃是“種瓜得豆”的現實版。

    伊拉克遜尼派是什葉派和庫族的打壓物件,因此引發了薩達姆舊部追隨巴格達迪建立伊斯蘭國,幾乎又捲土重來把美國夢想捕滅的窘境。在剿滅伊斯蘭國的過程中,什葉派和庫族功不可沒。

    美國支援薩達姆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結局是兩敗俱傷,兩國都元氣大傷。“狂人”薩達姆為了逃債對科威特發動了侵略戰,惹怒了美國的小布什,三拳兩下幹爬薩達姆政權。美國的夢想是把伊拉克變成第二個聽話的沙特。可是伊朗趁機擴大影響力,支援什葉派一步一步坐大伊拉克。現在庫族也低眉順眼臣服伊朗。美國的第二次海灣戰爭,徹底把兩個敵對國,弄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國,不知道小布什是啥心情!看來大嘴特朗普說得很正確,對伊拉克的戰爭是一場錯誤的戰爭。照目前兩伊關係的發展節奏,沙特和以色列能氣的“吐血”。

  • 9 # 英武

    自從2003年薩達姆被推翻後,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逐漸增大,尤其是在打擊ISIS、打擊庫爾德人方面,兩伊處於密切合作狀態!而隨著美國豁免令下達,伊拉克在進行某種線路圖的選擇,也進一步讓美國全面制裁伊朗成為一種政治口號,而實質上效果不大,這必然會引發美國的強勢反彈,未來的伊朗內部,是否會因為美國成立的“伊朗行動小組”有巨大貢獻而顛覆伊朗?現在看來,美國不敢對伊朗動武,但是從內部搗亂是確定的戰略政策。只是面對無法全面制裁伊朗禁賣石油,美國會有哪些行動,才是值得關注的!

    1.伊拉克與伊朗下定在雙邊貿易方面從120億美元增加到200億美元,而且宣告應該在“沒有外國干涉的情況下,繼續推進貿易”,伊朗總統魯哈尼表態。

    2.這種情況,對於特朗普來說是極不願意見到的,畢竟伊拉克政府是當初美國推翻薩達姆後建立的政府,但現在已經完全被什葉派掌控,美國用自己打仗推翻薩達姆,卻為一欄建立了一個“親政府”,這是美國最不爽的地方!

    3.伊朗是伊拉克在阿拉伯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所以對於美國製裁伊朗,伊拉克此時發聲,就意味著美國全面制裁伊朗成為一個“空口號”,這要比美國給自己臺階下,豁免8個經濟體還有具有諷刺意味!

    拭目以待,看美國與俄羅斯在中東“搶地主”!而土耳其+伊朗如何在敘利亞繼續各種滲透與搶地盤,美國扶持的庫爾德人武裝還能夠堅持多久?

  • 10 # xychen87781

    中東局勢的變化,並非由中東地區的一兩個國家的關係的改變而變化,中東地區局勢的變化是非複雜的,影響中東局勢變化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幾種,

    宗教意識形態的博弈,主要有兩大宗教派,一個是什葉派,其盟主為伊朗,其分支機構有,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倫真主黨、土耳其、葉門胡塞武裝組織、埃及等國家都有什葉派組織。另一個是遜尼派其盟主為沙特王國,其分支機構有: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黎巴倫、埃及、葉門等國家。這兩大教派的博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由一兩個國家的關係的改變而變化。

    各種利益的博弈,俄羅斯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疆土,儲存自己的既得利益,動用舉國之力,聲勢浩大的遠征敘利亞,把中東搞得烏煙瘴氣。使敘利亞人民遭受多年的戰亂之苦。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整個國家滿目蒼夷,破爛不堪,疆土被肢解,敘利亞何日見青天大老爺。

    霸權的博弈,在中東地區的博弈,實質上是石油交易中的話語權,故美國在中東地區,攻打伊拉克;出兵利比亞,經濟制裁伊朗、俄羅斯,皆是為了穩住自己的世界霸權,

    由此可見,伊拉克和伊朗的關係的變化,對中東局勢的變化,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中李逵發現了宋江的秘密後,如果不被宋江毒死,李逵會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