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誰暖冬季影紫一季煙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作者簡介]

    盧綸(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

    [註釋]

    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于(chányú):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參考譯文]

    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

    [提示]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

    二:

    塞下曲六首(其二)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註解】:

    草驚風:風吹草叢,以為有猛獸潛伏。

    【韻譯】:

    夜裡林深草密,忽然刮來一陣疾風;

    是猛虎吧?將軍從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獵去,尋找白羽裝飾的箭桿。

    發現整個箭頭,深嵌入一塊石中。

    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因為是和張僕射之作(詩題一作“和張僕射塞下曲”),語多讚美之意。

    此為組詩的第二首,寫將軍夜獵,見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透過這一典型情節,表現了將軍的勇武。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漢代名將李廣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就有這樣一次富於戲劇性的經歷:“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一陣陣疾風颳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製造了一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著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蹟,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平明”),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嘆,原來箭桿尾部裝置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稜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稜”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鑽入殊不可想象。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三: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註釋】:

    (1)塞下曲:樂府取名,意為邊塞所唱之歌曲。

    (2)金僕姑:箭名。

    (3)蝥弧:旗名。

    【語譯】:

    塞下有一個很威武的將軍,他用鷲羽作箭,製成一種叫做“金僕姑”的利箭,還有一種繡成燕尾形狀的“蝥弧”旗;他在臺上獨自立著,對著全體的軍士發下新頒佈的號令。那班軍士聽了這個新令,便在千百個軍營裡,一齊高呼著尊令的聲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廊橋遺夢》裡男女主人公對待愛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