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昭陽二度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思想支配了中國兩千餘年,對許多東方國家如日本、北韓、越南等有過重要的影響,同時對歐洲的思想文化也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可謂影響深廣.我認為,要正確認識歷史人物一一孔子,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必須按照列.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與弟子的言論集《論語》一書中,另外、孔子編定的"六經"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統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包括哲學、倫理、政治、教育、經濟、歷史、文學、美學等多方面的內容.他是透過"述"與"作"兩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獻作了系統的整理,編寫刪定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論語》.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 

    1、關於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餘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於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在答覆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裡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透過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

  • 2 # 智空易學

    孔子的思想主張

    jlkjcl

    LV.2 2017-09-18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範等。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範。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左傳·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私於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足矣。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爾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跏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孔子主張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圍困,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天”是宇宙萬物無言的主宰者。孔子認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說話做事的。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他把恢復周禮看做是自己的歷史使命,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 3 # 沉浮三十年

    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是:仁、義、禮、智、信等核心思想。

    1、“仁”仁政、仁者為當政者。

    2、“義”仁義、大義為當事者。

    3、“禮”禮儀、禮悅當為所有人。

    4、“智”理智、智慧,當為所有人。

    5、“信”信任、當為所有人。

  • 4 # 天天來啦l

    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教無類。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不應按照貧富貴賤、門第高低來區分對待,應一律平等。同時,不管品行善惡,習性優劣,對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孔子辦學是面向全社會的,屬於開放辦學。在面對如何選擇學生這一問題上,孔子採用“有教無類”的仁愛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行束脩以上,無未嘗無悔焉”。(《論語*學而》)。即“自己主動帶一束肉乾來見我,我沒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說,孔子選擇弟子不分貧富,不論門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學習,我便教授與你。同時無論你品德優劣與否,只要拜在我的門下,我便以“仁”、“愛’啟發引導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於他幾十歲,有的如子路僅小於他九歲。

    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即對於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滿足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認真教誨,使受教育者能順利地接受知識。

    在孔子看來,“學”與“教”是一個長期薰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和老師,不能有任何的鬆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即“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的怎麼樣呢?”這是孔子在進行自我反思。作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提高。在學習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學到的知識今天都掌握了嗎?第二,孔子擁有勤奮學習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即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歡古代典籍,並且勤奮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學方面,孔子也是身體力行,一絲不苟地去教授學生知識。

    三、全面教育。

    即現在的“素質教育”。孔子認為教育目的在於全方位的來塑造一個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讓其單方面發展。也不能只學習一技之長。

    在孔子看來,教育內容應廣而全,不能約束在一個方面,要讓學生廣泛而全面地學習各種內容。孔子說過“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學而》)即“孔子用四個方面的內容教育學生:知識和德行。”既要重視知識的學習,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對於知識的學習,孔子教授學生禮、樂、射、御、書、數,此六者謂之“六藝”。而對於品德的塑造,則孔子更是極為看重,他說“志於道,據於德。”即做人要立志於求道,要立足於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內容是包羅永珍,無所不包。如果將孔子的這一教育理念拿到當今來看,即為現在實施的“素質教育”。“六藝”即是現在素質教育的內容。

    四、因材施教。

    即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來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時,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別,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後天用知識薰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視人天資稟賦的客觀區別而任意行事,否則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細緻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在引導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順其自然使之體現個性化成長。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篇》)即為“天賦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天賦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在實際教學中,孔子便遵循這一教育理念,對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五、學思並重。

    即孔子注重啟發學生先自我思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與“思”結合起來。

    孔子在教育門下弟子時,注重啟發學生善於思考,要將老師傳授的知識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篇》)即“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將“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即讓其獲得知識,又讓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還很善於運用啟發式教學,正如其所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即“教導學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時,不要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要啟發他。舉出一個問題他不能因此而推舉出其它三個問題,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啟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幾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將會順序出現的兩種矛盾心理狀態,或者說兩種不同的思維矛盾,以及這兩種矛盾的正確處理方法。孔子的啟發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動地位,自主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教師的作用只是在於指導促進。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心理學基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說明孔子注意到知識的積累和認識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須一定的火候,須恰到好處的點撥。孔子對弟子是持一種民主平等,鼓勵欣賞的態度。

  • 5 # 網路打黑除惡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①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②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③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 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 6 # 雜誌社內主任編輯

    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教無類。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不應按照貧富貴賤、門第高低來區分對待,應一律平等。同時,不管品行善惡,習性優劣,對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孔子辦學是面向全社會的,屬於開放辦學。在面對如何選擇學生這一問題上,孔子採用“有教無類”的仁愛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行束脩以上,無未嘗無悔焉”。(《論語*學而》)。即“自己主動帶一束肉乾來見我,我沒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說,孔子選擇弟子不分貧富,不論門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學習,我便教授與你。同時無論你品德優劣與否,只要拜在我的門下,我便以“仁”、“愛’啟發引導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於他幾十歲,有的如子路僅小於他九歲。

    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即對於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滿足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認真教誨,使受教育者能順利地接受知識。

    在孔子看來,“學”與“教”是一個長期薰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和老師,不能有任何的鬆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即“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的怎麼樣呢?”這是孔子在進行自我反思。作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提高。在學習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學到的知識今天都掌握了嗎?第二,孔子擁有勤奮學習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即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歡古代典籍,並且勤奮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學方面,孔子也是身體力行,一絲不苟地去教授學生知識。

    三、全面教育。

    即現在的“素質教育”。孔子認為教育目的在於全方位的來塑造一個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讓其單方面發展。也不能只學習一技之長。

    在孔子看來,教育內容應廣而全,不能約束在一個方面,要讓學生廣泛而全面地學習各種內容。孔子說過“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學而》)即“孔子用四個方面的內容教育學生:知識和德行。”既要重視知識的學習,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對於知識的學習,孔子教授學生禮、樂、射、御、書、數,此六者謂之“六藝”。而對於品德的塑造,則孔子更是極為看重,他說“志於道,據於德。”即做人要立志於求道,要立足於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內容是包羅永珍,無所不包。如果將孔子的這一教育理念拿到當今來看,即為現在實施的“素質教育”。“六藝”即是現在素質教育的內容。

    四、因材施教。

    即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來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時,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別,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後天用知識薰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視人天資稟賦的客觀區別而任意行事,否則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細緻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在引導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順其自然使之體現個性化成長。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篇》)即為“天賦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天賦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在實際教學中,孔子便遵循這一教育理念,對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五、學思並重。

    即孔子注重啟發學生先自我思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與“思”結合起來。

    孔子在教育門下弟子時,注重啟發學生善於思考,要將老師傳授的知識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篇》)即“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將“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即讓其獲得知識,又讓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還很善於運用啟發式教學,正如其所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即“教導學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時,不要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要啟發他。舉出一個問題他不能因此而推舉出其它三個問題,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啟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幾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將會順序出現的兩種矛盾心理狀態,或者說兩種不同的思維矛盾,以及這兩種矛盾的正確處理方法。孔子的啟發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動地位,自主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教師的作用只是在於指導促進。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心理學基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說明孔子注意到知識的積累和認識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須一定的火候,須恰到好處的點撥。孔子對弟子是持一種民主平等,鼓勵欣賞的態度。

  • 7 # 風一樣的自由26053906

    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教無類。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不應按照貧富貴賤、門第高低來區分對待,應一律平等。同時,不管品行善惡,習性優劣,對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孔子辦學是面向全社會的,屬於開放辦學。在面對如何選擇學生這一問題上,孔子採用“有教無類”的仁愛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行束脩以上,無未嘗無悔焉”。(《論語*學而》)。即“自己主動帶一束肉乾來見我,我沒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說,孔子選擇弟子不分貧富,不論門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學習,我便教授與你。同時無論你品德優劣與否,只要拜在我的門下,我便以“仁”、“愛’啟發引導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於他幾十歲,有的如子路僅小於他九歲。

    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即對於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滿足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認真教誨,使受教育者能順利地接受知識。

    在孔子看來,“學”與“教”是一個長期薰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和老師,不能有任何的鬆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即“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的怎麼樣呢?”這是孔子在進行自我反思。作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提高。在學習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學到的知識今天都掌握了嗎?第二,孔子擁有勤奮學習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即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歡古代典籍,並且勤奮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學方面,孔子也是身體力行,一絲不苟地去教授學生知識。

    三、全面教育。

    即現在的“素質教育”。孔子認為教育目的在於全方位的來塑造一個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讓其單方面發展。也不能只學習一技之長。

    在孔子看來,教育內容應廣而全,不能約束在一個方面,要讓學生廣泛而全面地學習各種內容。孔子說過“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學而》)即“孔子用四個方面的內容教育學生:知識和德行。”既要重視知識的學習,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對於知識的學習,孔子教授學生禮、樂、射、御、書、數,此六者謂之“六藝”。而對於品德的塑造,則孔子更是極為看重,他說“志於道,據於德。”即做人要立志於求道,要立足於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內容是包羅永珍,無所不包。如果將孔子的這一教育理念拿到當今來看,即為現在實施的“素質教育”。“六藝”即是現在素質教育的內容。

    四、因材施教。

    即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來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時,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別,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後天用知識薰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視人天資稟賦的客觀區別而任意行事,否則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細緻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在引導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順其自然使之體現個性化成長。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篇》)即為“天賦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天賦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在實際教學中,孔子便遵循這一教育理念,對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五、學思並重。

    即孔子注重啟發學生先自我思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與“思”結合起來。

    孔子在教育門下弟子時,注重啟發學生善於思考,要將老師傳授的知識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篇》)即“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將“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即讓其獲得知識,又讓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還很善於運用啟發式教學,正如其所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即“教導學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時,不要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要啟發他。舉出一個問題他不能因此而推舉出其它三個問題,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啟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幾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將會順序出現的兩種矛盾心理狀態,或者說兩種不同的思維矛盾,以及這兩種矛盾的正確處理方法。孔子的啟發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動地位,自主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教師的作用只是在於指導促進。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心理學基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說明孔子注意到知識的積累和認識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須一定的火候,須恰到好處的點撥。孔子對弟子是持一種民主平等,鼓勵欣賞的態度。

  • 8 # 程式設計師阿坤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但四書五經知識駁雜,很難精準的表現孔子的所有智慧。我接觸國學有二十年了,從我對儒家的理解,說說自己的看法,希望各位不吝賜教。

    孔子的學問有三層:

    第二層,地道。地道即是坤道。坤道是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關鍵,93年郭店楚簡有《性自命出》一文,天道如何貫通人性,乃是地道所為,地道是中間之道,是性命之學上的學問。

    第三層,人道。人道的宗旨是仁義禮智信,儒家的《論語》就是為此闡述而發,《論語》不是儒家最高的道,而是行為之學,也是出世之學。沒有仁義禮智信,社會不會安定和諧,西方也有自己的道,但是缺乏了中庸,容易走偏,就像西方奉行的絕對的民主,反而會一定程度上阻止經濟的發展,印度就是例子。中庸之道博大精深,絕對不是甘於平庸,走中間路線的意思,用一句話形容就是萬物並行而不悖,是宇宙萬物和諧演進的基礎。

  • 9 # 玉河今生

    一,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張仁說和禮說,主張個人層面上仍河裡的道德修養和品行,主張以德禮治國,他強調人道主義,同時也強調建立一定的持續和制度。

    二,在經濟方面,孔子崇尚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主張,在利和義兩者中應該更為重視,在獲取利益前要考慮所做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孔子還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在實行教化。

    三,在思想教育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並創辦私學大量招收學生,打破了當時教育方面的壟斷。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只需對學生施以引導。

    四,在美學方面,孔子主張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將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兩者結合,將文學藝術作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學方面,孔子主張實事求是地進行歷史研究,強調研究歷史時要重視事實依據,同時極為反對錶裡不一,名不副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江北建新到渝北區洛磧鎮自駕車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