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待花開的喬
-
2 # 鄉村紳士茶話
讀書的時候,說實話,真的非常喜歡學校食堂的菜和飯,為什麼呢?
因為那時候,家裡窮,每週母親都會為我準備乾糧和鹹菜,基本那是一週的口糧,我們很少去食堂吃飯,開啟水的時候,聞到食堂飄逸而出的飯菜的香氣,饞得嘴巴直流口水。
只有正式編制的老師,以及吃國庫糧家庭的孩子才經常在食堂吃飯,每天看到他們託著從食堂買回來的熱乎乎的白麵饅頭,和肉片炒的蔬菜,心裡總是很羨慕,什麼時候自己也象他們一樣可以到食堂打飯,享受美味的菜和飯。
終於有一次,還真是去吃了一次,那種享福的感覺訖今仍有餘味,有個親戚給了父親一些糧票,父親派不上用場,就到學校幫我換了飯菜票,我記得那次,我買了兩隻饅頭,一份肉片炒白菜,我慢慢的咬,小心的嚼,細細地品,饅頭甜津津的,肉片青菜香得令人感動的落淚。
青蔥歲月裡,難忘那段光陰,和偶然閃過的食堂裡的飯和菜,令人溫暖,使人陶醉。
-
3 # 環球看新聞
本人在昌平中政讀了四年本科,讀書期間主要吃食堂,回想起來還很懷念食堂飯菜。
第一,食堂的飯便宜。窮學生嘛,一個月生活費有限,偶爾出去吃飯打打牙祭,絕大部分時間還是得吃食堂,經濟實力決定我不敢不喜歡食堂的飯,就算不喜歡也要培養自己喜歡,不然只能餓死了。
第二,去食堂吃飯比較方便,我們學校比較小,食堂,宿舍樓和教學樓都離得很近,吃食堂去教室上課自習和回宿舍休息都很便利。
第三,食堂相對比較衛生,學校的餐具啥的都會正經消毒,學生一般都身體健康,吃食堂不會容易把身體吃出毛病。
第四,食堂確實有些菜做的不錯,很符合學生胃口,種類也很多,可以說是吃貨的小福利。北京的高校,中央民族大學和北大的食堂出了名的好吃,可惜大學期間沒機會去品嚐,估計是一輩子遺憾了。
-
4 # 中華孝道1百善孝為先
上學不是去享受了,都知道學生苦,再這期間要學會吃苦啊,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
像我喜歡自己動手做,每次回到家裡就從家裡帶一些,因為要學會豐衣足食,自己動手,我認為,只有這樣才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
5 # 牽軲
剛開始還挺喜歡吃食堂飯菜,回來就不咋滴啦。食堂畢竟是大鍋飯,口味眾多,油水少,並且有管理上的疏忽,不太衛生。
-
6 # 蘭州楠故事
就讀於蘭州三本院校,學校的飯很便宜很好吃!!!這是畢業之後才知道的。
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吧!在大四的時候,在學校吃過206元的三素,這是記憶裡最貴最好吃的食堂飯,沒有之一!打飯的時候不小心弄炸了食堂打飯口的燈,老闆不賣同學,自己賠償後將飯菜認真挑出雜物,送給了後山的養豬廠,好朋友現在還調侃說我自己的養豬夢也算實現了。
大一的時候,離食堂比較遠,還是和舍友一起去吃,可能跟高中沿襲下來就應該吃學校飯的這種思想!那會覺得食堂的飯太豐富了,原諒沒見過世面哈哈哈哈哈哈。
大二就略有老油條的潛質,開始奔波於搜尋美食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現在畢業上班後,只要有機會,就會溜回學校食堂,感謝學校容納外來用餐者,很多高校不讓,慢慢地發現,學校食堂的飯真的好吃還實惠。最近吃的餛飩為證
-
7 # 北極熊先生
我喜歡的。
如果你不喜歡你會發現這一輩都沒什麼飯可以讓你喜歡了。讀書期間有食堂,工作了還是吃食堂,食堂會一直吃到你退休。就算不在食堂吃上班期間也是去外面快餐店或者叫外賣,說白了和食堂一樣。
而且你會發現大學食堂的飯會是你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食堂的飯。
-
8 # 倔強的小荷
喜歡啊,便宜實惠,而且味道也不錯。
離開記得那會兒一食堂一樓的灌湯包味道一絕,一屜3塊錢,8個還是10個忘了,湯包是名副其實的湯包,皮薄而勁道,肉餡料足味鮮,配上一碟辣椒油和醋的蘸料,輕輕咬破一點皮,吸一口,整個口腔裡都充滿著肉湯的鮮香味兒,然後一口吃掉,混著酸辣勁,恨不得一口氣把剩下的都吃掉……哇,想想都覺得要流口水了。後來工作了,到了很多地方,也買過很多次灌湯包,基本都是假的,沒湯,再也吃不到那種味道了。
-
9 # 三人師
雖然食堂的飯菜不算太差,但因為是大鍋飯,所以炒出來味道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因此我們還是很默契的每週週六周天會出去改善一下伙食,順便也出學校透透氣。
至於說食堂阿姨打菜手抖的問題,我倒還真沒遇見過,每次和同學、室友一起去吃飯的時候,他們總說我的飯菜比他們要多一些,還說我是食堂阿姨的親戚,倒也比較好玩。至於為什麼食堂阿姨給我打菜比較多,我猜想大概是我身材魁梧,怕我吃不飽的原因吧。
-
10 # 率言帥語
現在我研究生在讀,可還是挺喜歡吃食堂的。
一是因為方便。
餐廳距離我們宿舍和上課的地點都挺近的。一下課或者說沒課都會去餐廳吃,幾分鐘就能過去。比訂外賣等個20多分鐘方便多了。
並且我是超級的選擇恐懼症,如果去學校餐廳。本身對菜品就超級熟悉,在路上會想想吃什麼,到餐廳,怕人多就會趕緊選擇,非常節約時間。
如果訂外賣,在美團或者說餓了嗎這一類訂餐APP,因為拿不定吃什麼菜,吃哪家店,就像逛淘寶一樣刷刷的過,不知不覺時間過去很久也選不定吃什麼,特別浪費時間。
二是因為便宜
因為是學生黨,自己手邊生活費也不多。天天訂外賣,如果沒有優惠券多貴呀。我也是美團的重度使用者,每個月都會包會員,給5張優惠券。
但是因為有優惠券,會吃得比平時貴很多,最後還是花很多錢。月末他看賬單時一看在飲食上花這麼多錢,恩格爾係數多麼大,還是心疼的。
雖然我們每天在吐槽學校餐廳很貴,怎麼又漲價了之類,但是與外賣或者說學校外面其他店鋪相比,還是餐廳比較便宜的。
三是安全衛生
偶爾可能去外面街道美食城點烤串兒麻辣燙解解饞。但是心裡也明白肯定會有很多食品新增劑、鹽啊,油啊,各種調料的劑量也是超多,對身體是非常不健康的。
如果是學校餐廳,會受到專門的部門監督,總歸比外面的餐廳讓人放心一點。
回覆列表
實在的,我真的不喜歡吃飯堂的飯菜。以前讀書的時候放學排隊打飯,那打菜的師傅都是看人打的。熟人就多打一點菜,不熟的就少打一點。心情好給你多打一點,心情不好就給你少打一點。食堂的菜那都是用鐵鍬在大鍋裡炒的,你覺得那味道能好的哪裡去?沒什麼油味道,而且味道很不怎麼樣,所以我印象中食堂的飯菜真的是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