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城前線

    和很多愛車的男士一樣,我也一直在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

    首先是新能源產業屬於高科技產業,是國家這幾年大力倡導和支援的產業。目前新能源汽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市場潛力很大。但是我們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水平還是落後於國外的,比如國內還沒有哪款純電動車可以和特斯拉相媲美吧。就像華為在通訊領域有很多專利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我們肯定是希望在其他科技產業,有更多國內企業能走在行業前列。所以恆大發展新能源是有利於助推國內造車產業的發展。

    再者就是企業自身了,恆大現在是多元化經營,發展新能源汽車,肯定是為提高企業收入、盈利而做的投資。石油是有限資源,燃油車的銷量已經開始下滑了,而新能源車這幾年的銷量都是翻倍的增長,因此如果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好的話,未來能帶給企業的利潤肯定是很大的。

    所以恆大發展新能源無論是對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是他們企業自身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我也希望他們能造出世界頂尖水平的新能源車。

  • 2 # 就是各種大

    隨著規模經濟的逐漸到來,最終能看到盈利曙光的一定是先行者。

    從正式佈局,到“恆馳”登場,得益於其穩健的推進策略,並尊重這個行業的發展規律。 恆大用時一年,已將各項技術,供應鏈公司收入囊中。接下來,對於恆大來說,真正考驗是資源整合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這一切才是剛剛開始。

    站在當前節點,審視恆大的這場造車之旅,許家印曾經的那句話仍是最好的註腳:“恆大做事的風格,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多元化發展之路已經在起航。

  • 3 # 大兵嘎哈

    在一個兼具資金密集和技術壁壘的行業,過去20個月恆大並非一帆風順,反而多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最有戲劇張力的可能是和賈躍亭的分分合合。從2017年11月以67.46億港元入股法拉第未來,到2018年6月完成交易並注資8億美元,從陷入羅生門的你來我往輿論戰,再到2018年最後一天的和平分手,外界曾一度以為恆大的造車夢想已經觸礁,至少短時期內很難重啟。但不到一個月,恆大即在2019年1月15日宣佈,集團旗下恆大健康以9.3億美元收購NEVS的51%股權並獲得多數董事席位,成功入主這家總部位於瑞典的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

    如今回頭看恆大收購NEVS的這筆交易,竟是在造車路途上抄了近道,在已有研發成果的基礎上,恆大新能源汽車快速實現從無到有,迅速在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紮下根來。

    一條君瞭解到,目前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必須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的雙重資質,既要在發改委拿到有條件建廠做產品的資質,又要在工信部拿到能夠上市銷售的資質。得到“雙資質”已經成為新能源企業進入新能源市場的准入門檻。然而,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雙資質的企業僅有十家,包括蔚來、小鵬、拜騰等國內知名造車新勢力均沒有獲得生產許可,還需要傳統汽車生產企業進行代工。而天津國能已經在2017年1月獲得發改委核准,又在2018年11月摘得工信部批覆,經歷了21個月,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引數|圖片)、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後,國內第十家雙牌照新能源汽車企業。

    據接近恆大的人士透露,此次量產下線的國能93車型,上市後會主要面向一些專業機構。這與國能此前“以租賃車輛運營為切入口”的策略完全一致。

    在還沒實現量產前,國能就曾先後與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滴滴等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中與滴滴的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希望到2020年,平臺上能夠擁有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並在未來十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運營商之一。”

    整車下線後,雖然意味著恆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後也還面臨著更多挑戰。此次的國能 93車型,核心技術還是基於原有的薩博平臺打造,而恆大在近一年來所整合的多項核心技術還未融入其中。想要看到以後真正具有“恆大”屬性的汽車,還需要繼續等待。

    當然,此次國能93車型的量產下線,對恆大而言依然具有提振信心的作用,不僅是在瑞典特羅爾海坦,恆大在國內的生產線也已具備了大規模量產的能力。

    隨著第一款車型在天津生產基地的量產下線,恆大在上海、廣州、瀋陽的各生產基地的建設投產也將加速提上日程,為後續推出更多蘊積恆大基因的新車型提供產能保障。

  • 4 # 雞丶你太美了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車得到快速發展,以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1.4億計算,可以節約石油3229萬噸,替代石油311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6339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用油需求削減22.7%。2020年以前節約和替代石油主要依靠發展先進柴油車、混合動力汽車等實現。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節約石油7306萬噸、替代石油910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16406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石油需求削減41%。屆時,生物燃料、燃料電池在汽車石油替代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今天,人類再次來到了交通能源動力系統變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變革將是以電力和動力電池(包括燃料電池)替代石油和內燃機,將人類帶入清潔能源時代,我們大膽的預測,第三次交通能源動力系統的變革將帶動亞洲經濟的騰飛,使亞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電動汽車顧名思義就是主要採用電力驅動的汽車,大部分車輛直接採用電機驅動,有一部分車輛把電動機裝在發動機艙內,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車輪作為四臺電動機的轉子,其難點在於電力儲存技術。本身不排放汙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即使按所耗電量換算為發電廠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汙染物也顯著減少,由於電廠大多建於遠離人口密集的城市,對人類傷害較少,而且電廠是固定不動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種有害排放物較容易,也已有了相關技術。由於電力可以從多種一次能源獲得,如煤、核能、水力、風力、光、熱等,解除人們對石油資源日見枯竭的擔心。電動汽車還可以充分利用晚間用電低谷時富餘的電力充電,使發電裝置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經濟效益。有關研究表明,同樣的原油經過粗煉,送至電廠發電,經充入電池,再由電池驅動汽車,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經過精煉變為汽油,再經汽油機驅動汽車高,因此有利於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這些優點,使電動汽車的研究和應用成為汽車工業的一個“熱點”。有專家認為,對於電動車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價格影響了產業化的程序,與混合動力相比,電動車更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而這不是一家企業能解決的,需要各企業聯合起來與當地政府部門一起建設,才會有大規模推廣的機會。

  • 5 # 平安格勒之子

    1. 資料方面

    從資料方面能直觀的表現出來,整體上來看,2018中國汽車市場可以說是經歷了一番嚴寒酷暑,2018年年度,中國新車產銷累計分別是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相比於2017年同比分別下降4.16%和2.7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05萬輛和125.6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2%和61.74%,要知道在不遠的201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僅有1.8w輛,增漲了近70倍。

    國內產銷資料雖然仍然位居世界之首,但銷量卻出現了下降,這也是自1990年以來,國內首次出現銷量同比下降的情況。拿福特來說,在華銷量直接暴跌37%(這樣看來美華人還是挺好的,裁員只是在美國進行),當然我司混的更慘,但我們能樂觀接受(畢竟我司在國內銷量一直差強人意)

    2. 國家政策

    在2018年整個汽車市場都是一片冰雪的情況下,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市場卻是一片火爆?

    這跟國家的政策驅動自然脫離不了關係,2019年相關政策仍會保持連續性,國家將嚴格執行油耗標準、雙積分等產業政策,增強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內生動力。根據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來看,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左右。

    3. 環保節能方面

    我媽問過我一個超級簡單的問題:為啥你們管電動車叫新能源汽車?咱們村在你穿褲子還露屁股的時候不是就已經通電了。

    作為一個博學多識的汽車攻城獅,我從方方面面給她普及了一下新能源汽車的定義,比如雖然都是電能,但是電能的來源是不一樣的,比如燃燒發電,氫能發電,所以我們新能源汽車上的電池種類也是不一樣的呢,我們現在最普及的是鋰電池,這種電池雖然普及但是後期處理比較麻煩;當然還有其他的鉛酸電池、磷酸電池、燃料電池、氫能電池等等,未來我們汽車行業還會研發出更多及環保又節能的電池,你不要質疑我們的專業性,我們是嚴肅而神聖的汽車攻城獅,好不啦?

  • 6 # 朝陽群眾笑呵呵

    近一年內,恆大透過收購和入股的方式,先後在瑞典、日本、荷蘭、英國等地,將整車製造、電池、輪轂電機等多項硬核技術收入自己的手中,打造全套的產業鏈,恆大的野心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出來了,許家印也是做足了準備,才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像董明珠和賈躍亭那樣唐突,所以恆大進軍新能源,這次可不是瞎折騰!

    如今,汽車行業的發展也讓不少企業家紛紛投身於造車事業。如果說格力董明珠造出的銀隆新能源和樂視的賈躍亭造出的FF超跑,純屬是瞎折騰的話,那麼財大氣粗的恆大地產集團董事長許家印也投入到汽車行業中去,也變得不那麼奇怪了。不過,和董明珠還有賈躍亭不同的是,在今年5月30日,恆大和英國一家企業Protean簽署的收購協議中,許家印是全資收購的,不僅擁有了這個品牌的使用權,而且包括他們的造車技術。因此,這將意味著許家印完全有十足的底氣,進軍新能源汽車,這可和董明珠、賈躍亭的“瞎折騰”完全不一樣。

  • 7 # 使用者97183999793

    生產新能源汽車這個事情,我們先不要看是誰生產,先看看這個車。新能源汽車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首先,國家政府是支援的,現在貿易戰大肆擴大,油價一直被影響,而且現在都提倡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也就是說環境的重要性。其次,符合大時代背景。每一個產品開始,我們都習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甚至是因為做這件事情的主體影響了我們的判斷。我們不妨撇開主體,從大格局去想一想(反正也不是你做,細節和成敗也跟你無關)

  • 8 # cd154356507

    在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板塊,恆大積極踐行汽車強國的國家戰略,透過入主瑞典國家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牽手世界頂級豪車製造商科尼賽克、與德國hofer組建合資公司、與國家電網成立合資公司、入股廣彙集團等舉措,一舉完成了從整車製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的全產業鏈佈局。這是Sunny產業,可以大力推進,很好!

  • 9 # 不願意透露年齡

    在我看來是對他的企業和社會都是很大的好處。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需求越來越大。廣州限牌,每個月都有身邊的朋友在搖號拍牌,可見汽車市場是有很好的潛力。一直以來都聽聞恆大追求多元化發展,在很多的行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現在發展多一個汽車產業,可見許老闆眼光遠大,有膽識。

    最讓我讚揚的是,恆大做的是新能源汽車。現在都在說環保。環保不是一個普通的口號,現今全球變暖嚴重,生態破壞讓人擔憂,人類發展的同時更應該考慮一下自然生態。新能源汽車正是符合可持續發展這一點,既是高科技產品又能做到環境保護。

    祝願這個新能源汽車能越做越好,早日上市。

  • 10 # 藍天97662600879

    新能源汽車前景廣闊,會越來越受到國家的支援和大眾的歡迎,目前汽車行業正在轉型的十字路口,新能源車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恆大在新能源這方面的舉措,也足已證明許家印的戰略眼光和策略,進軍新能源,將成為恆大邁向成功的基石,是多元化發展的重要一步。視野開闊,眼光長遠,技術研發先進,良好的生產工藝,優秀的銷售團隊,加上執行力一流的管理團隊,後續人才大軍的引進,鞏固和發展新技術。具備成功的基礎

  • 11 # 學海無涯427

    全世界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非常重視,一些國家都計劃取消燃油車的銷售,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趨勢非常清楚,新能源車市場非常巨大。恆大以前進入過糧油、礦泉水和乳業,但恆大都轉出去了,是經過探索之後覺得這些產業與恆大現在規模不匹配。所以恆大在產業選擇上,一定要是非常大的規模(的產業)。所以恆大進入了旅遊產業,填補世界空白;又比如大健康產業,也可以做成萬億企業。汽車行業同樣是這樣的前景,未來也是全世界幾十萬億的大產業。新能源現在是全球的熱點,現在許老闆帶領恆大大手筆投入到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一個正確的決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瞭解多少名人有趣的小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