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天高山

    該不該要還是要做出理智的選擇的,首先身體的問題,畢竟過了生二胎的最佳年齡段了,對於自己的身體和孩子的健康都是一個挑戰,第二是老大的問題,老大要是心理上接受不了的話,也會引起很大的家庭矛盾,最後自己的時間精力和經濟實力,等到二胎需要花錢的時候還能不能給他提供良好的條件,總之需要果斷決定生不生二胎,拖的時間越長,日後更麻煩。

  • 2 # 國館

    生二胎,考慮的不僅僅是年齡問題,還重要的是考慮起經濟原因;

    生二胎,需要多少錢,有人計算過,保守估計是100萬,現實卻是很多家庭幾乎零儲蓄,不少父母生完就後悔了。有多少家庭正在被滿負荷的生活拖垮。

    月薪5萬,但我過得不如狗

    當我超過月薪三萬的時候,我開始高估自己的消費水平,以為可以像詩人一樣,過那種只有午後和咖啡的生活。養一隻貓,養一隻狗,帶著心愛的女人,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到兩個月,半年的積蓄一無所有。於是我開始慌了,不得不和幾家甲方簽下賣身契,整個下班都在無休止地工作,加班、熬夜、趕稿,馬不停蹄,不知道太陽是什麼顏色,不知道冬天是什麼形狀。

    月薪5萬,卻依然活得像乞丐、像條狗!

    北京白領時會理深有體會:也是月薪5萬,北京一套房子,商業貸款190萬,每月還貸1萬元,還30年;瀋陽的房子,貸款40萬,每月需還3500元,還20年;寶馬一輛,19萬,每月還5000元。

    表面上她是風光無限的中產,北京有房,開寶馬上班,可背後卻苦逼得連自己都快撐不下去。

    在麥當勞排一小時的隊,只為了買一個漢堡;在路邊和收費員罵半天,只為了少交兩塊錢的停車費;熬到十點再去買菜,只為買斤7.8折的排骨。

    “你能體會我每一天睜開眼,就想到身上還揹著幾百萬貸款,每個月不賺到5萬元都覺得過不踏實的生活嗎?”

    一天,一個朋友問她,你有什麼愛好嗎?時會理一下子就愣住了,腦海一片空白,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淪落為一部沒有感情、沒有興趣、沒有快樂的賺錢機器,對週末的一切不在熱情,只好尷尬地回答:我的愛好是賺錢!

    聽過無數人的感慨:明明收入可以,月薪過萬,有車有房,日子卻過得心驚膽戰:不敢休息、不敢辭職、不敢放棄、不敢倒下、甚至連死都不敢……

    對未來懷著無比的恐懼,總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會瞬間消失;最害怕的是生病,哪怕不是大病,都可以讓幾十年的打拼瞬間化為虛無。

    原來,我們一直處於這樣一種緊繃、滿負荷的狀態,在滿負荷的壓力與債務中,滿負荷地生活、滿負荷地工作、也在滿負荷地消磨。

    面對風險,絲毫沒有抵抗的能力,哪怕一根稻草,也能壓死疲憊中的駱駝!

    中國一半以上的家庭零儲蓄

    去年12月10日上午,中興研發大樓,一名42的歲的程式設計師,從樓頂一躍而下,臺階上,到處是血,他叫歐建新。一月前,他被領導談話,意思是,你被炒了!

    北航本科、南開碩士,一路985名校,華為工作8年,中興工作6年,一路大公司;深圳有車有房、兩個孩子、年薪幾十萬,還有一定數量的股權。

    至少在被辭之前,一路高歌猛進,是別人想要而得不到的生活,可即便如此,在危機面前,同樣是如此不堪一擊。

    出事後,他的妻子說:我們的家庭支柱倒了,留下我和9歲的兒子以及2歲的女兒,四個年邁的老人茫然失措,讓我天崩地裂!!完全不知道將來該怎麼班?怎麼辦?

    妻子的壓力與迷茫,也正是歐建新的壓力與失措,哪怕年薪幾十萬,抵抗風險的能力,同樣脆弱。

    歐建新的自殺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很多人表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明明收入可觀,可生活卻一直處於緊繃、滿負荷的狀態。

    有人感慨:“人到中年的情況就是,目前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房子按揭上了,家庭花銷要掐著指頭過日子,一失業,整個世界就崩潰了。”

    判斷自己的生活是否緊繃,一個最好的標準:半年不工作,你的生活是否還能正常運轉,包括你的房貸、車貸、信用卡,都能正常還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生活留有餘裕,足夠應對突然的震盪;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的生活其實很緊繃,高負荷的狀態下,有可能不堪一擊。

    然而,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處於一種高負荷的狀態:

    ·零儲蓄

    一位朋友是這樣描述自己生活狀態的:每月工資一發,房貸、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寶寶花費多少、吃飯花費多少、老婆買衣服、化妝品花費多少,左算右算還是不夠。

    曾經揮金如土,現在經常為了一塊錢吵得面紅耳赤,一到月底,就盼著工資早日發放。晚上老是睡不著,萬一生病了怎麼辦?萬一生病了怎麼辦?萬一生病了怎麼辦?家裡一分儲蓄都沒有啊!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報告》指出,在中國儲蓄最多的10%家庭,擁有全部儲蓄的75%;另外35%的家庭被稱之為儲蓄較多,他們佔全部的25%。最後,剩下55%的家庭,他們儲蓄是多少呢?答案是——0。

    說人話就是,在中國,一半以上的家庭幾乎是0儲蓄,沒有一分多餘的錢。

    零儲蓄意味著什麼,在國外,你或許可以依託健全的社保體系,不至摔得粉身碎骨。可在一個住房、醫療、養老、教育、失業等社保體系完全不成熟的社會里,零儲蓄意味著什麼?意著稍有危機,都可以將一個家庭壓得徹底抬不起頭來。

    ·高負債

    天涯上看到一個帖子,關於負債:

    “我也不知道怎麼會走到今天這樣,從有車有房有20幾萬存款,到現在負債100多萬,絕望,我想自殺,可回家看到兩嗷嗷待哺的小孩心裡隱隱作痛!

    “天天接十幾個要債電話,我心崩潰了,連續一個星期睡不著了,再這樣下去,不自殺也會瘋掉去!

    今天跟老婆說想自殺,老婆說,如果想自殺,就帶著兩個孩子一起跳樓!”

    高負債,是中國家庭的生活常態。有學者指出,從2007年到2016年,中國家庭的債務率翻了一倍多。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家庭屬於高負債家庭,而這30%的家庭可能不堪一擊。

    這樣的預估還算樂觀,經濟學家郎鹹平更悲觀:

    “在中國,99%的白領以及他們的家庭即將面臨破產。而且是必然破產!無路可逃!這件事可能是發生在未來2—10年。你可以儘量去懷疑這個數字。但它必然發生,絕非危言聳聽。”

    ·高消費

    諷刺的是,明明卡里沒錢還欠債,卻還是忍不住要買買買,高消費驚人。

    高消費有兩種,一種是被動的、不花不行,比如買房後的消費,郎鹹平認識不少白領,月收入一萬多,覺得特牛逼,付了房貸,感覺還能再買一套。

    高檔小區、豪華裝修,覺得身份地位提高了,消費也就要求更高:吃的貴、交通貴、學費貴、醫療費用更貴……

    其實你不是真的中產了,而是是“被中產”來:被中產式消費。月薪也就1兩萬,除開生活費用,基本一分不生,很多人根本支撐不起!

    另一種是主動的,忍不住的買買買,不貴到一定程度根本滿足不了的消費慾值,加上盲目的跟風:

    YSL的唇膏、SK-2的神仙水,chanel的眼影,dior的口紅,愛馬仕的包包……幾乎成了女人的標配。沒有,你就是廉價品、便宜貨,作踐自己的女人,連自己都不愛自己的女人,男人更不會疼你的女人……

    不管有錢沒錢,一定要有。沒錢,借、開信用卡、裸貸,也得有。這是身份的象徵、女人的象徵、高貴的象徵……地鐵裡,到處可見LV的包包;以及,連房都沒有,卻開著小車到處亂跑的年輕人……

    最終,你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倒活成了是營銷者眼中的樣子。商家最喜歡的,就是不帶腦子出門的。代價是,夜裡睡覺都會驚喜,這麼多錢沒還,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

    作家毛南講過一個故事,是他朋友,在區裡的某事業單位上班,還是合同工,工資不高,但單位裡的陋習學了不少,愛面子,講排場。

    看到別人都有車,他也買了一輛,零首付的那種,利息高得可以。每月那丁點工資,也就夠車貸和油費,每天的生活狀態就是,開著車在路上堵一小時到單位上班,其實坐地鐵,半小時就夠了。

    幾年下來,一分錢沒存到,還四處找朋友借錢。父母催生孩子,不敢生。還算有點自知之明,生下來,連奶粉都買不起。

    滿負荷的生活狀態,必然帶來的滿滿的危機,就看什麼時候爆發,2年,還是10年,看你的命。就像你從十幾層的樓頂摔下來,沒有降落傘、沒有安全墊,結果就只有一個,頭破血流、粉身碎骨。

    在危機還沒到來之前,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放下身段,沒錢就不要裝有錢,老老實實,構建你的安全氣墊。

    ·慾望管理(延遲滿足)

    哪怕你再牛逼,賺錢的能力,永遠趕不上消費的能力,這是現實。很多風險,來自你過強的消費慾望。

    理財的第一步,管理的你消費慾望,買之前,先衡量那件貨品是否真的需要,是緊急而必必需的東西。如果你連房子都沒有,就想著買車,可能你會很慘。40歲之前,就不要急著過標配的消費生活,你還不配!

    另外,教育投入也需要量力而行,收入有限,就不要削尖腦袋往貴族學校送,害了自己,也可能害了孩子。

    ·安全備用金

    很多人喜歡拿外國說事,他們沒儲蓄,不照樣過得很好嗎?那是因為你眼瞎,那些儲蓄率低於中國的國家,除了確實吃不飽飯根本存不下錢的,哪個福利不比咱們好?

    養老金鉅額虧空4.7萬億,年輕人能不能領到退休金,還有個疑問在呢!有人感慨,能活到退休就已經不錯了。所以,家庭緊急備用金很重要。

    一般而言,家庭應對失業的緊急備用金,至少要能滿足3個月的固定支出。就是你被炒了,三個月內,你可以衣食無憂。6—12個更好。

    很簡單的道理,身上有錢,才能不懼危機,其他都是白搭。

    ·不要犧牲另一半的事業

    輕易說我養你的男人,多半不帶腦子。婚姻的一大作用,是抵禦風險,做全職媽媽,只會讓家庭風險大大增加,算一筆數就明白。

    4個老人+2個孩子+2個大人,8個人的開支全壓在你頭上,還有房貸、車貸、教育、醫療、交通、意外等,你確定一個人承擔得起?40歲之前,你可以透支身體,熬夜加班。40歲之後呢?

    從家庭的安全係數來說,不要輕易放棄另一半的事業,哪怕工資並不高,也比做全職媽媽、全職爸爸強!

    ·慎養二胎

    之所以提出來,是因為二胎開放,不少夫妻,頂不住父母壓力或二胎的誘惑,也就一念之間,二胎就出世了。

    生二胎要花多少錢,有人計算過,0-23歲,保守估計是100萬元,還沒考慮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但大部分家庭,其實沒做好準備,原本緊巴的財務狀況,可能因為二胎,瞬間爆炸。

    身邊不少朋友就是這樣,原本兩人掙錢變成一個硬扛,房貸、車貸、奶粉錢,壓得踹不過氣來,信用卡刷爆、花唄白條無限逾期,連週末都不敢出來玩。很多媽媽表示,自己偷偷哭過好多回。

    對於二胎,還需謹慎再謹慎,如果備用金足夠,沒話說。如果不夠,先最佳化家庭的財務結構,讓你的家庭有足夠應對風險的能力,再來考慮二胎,很現實,但也很真實。

  • 3 # 泰跳小腳丫

    看到你這個問題,其實你自己還是想要的,只是現在有些糾結,但是畢竟現在國家放開二胎了,如果綜合考慮合適的話,有何不可呢?但是43歲如果是女性的話確實年齡已經很大了,一般女性在35歲以上就屬於高齡產婦了,我記得國外有記錄60歲的老太太也可以正常受孕生子的。

    如果考慮好了,在受孕之前還是要到醫院全面的檢查一下身體還適不適合懷孕,只要身體沒問題,就一切都好。

    祝你好運+好孕!

  • 4 # jason媽咪有辦法

    自身條件還不錯的話,當然可以生二胎。

    我記得帶兒子出去玩的時候,遇見過一位母親帶著一個差不多一歲的孩子,當時那個母親已經頭髮都白了,我以為是奶奶帶孩子,沒想到一聊起來才知道是媽咪。這個時候,她已經五十有餘。

    如果題主有這個意向,家裡也都支援,同時身體條件和經濟條件都可以的話,不妨及早做決定,我個人來說還是相當喜歡家裡有兩個娃。

    想一想,等我們這一代都不線上之後,孩子連個兄弟姐妹都沒有,遇見事情可能都沒人能幫他,感覺還是有點涼涼。

    先去醫院進行一下體檢

    先看看自己身體狀況怎麼樣,是否適合要寶貝,檢查一切ok的話,就開始吧;

    理財也要考慮

    有了二寶,各種支出都是倍增,將來的教育經費也都需要考慮,最近幾天在看有關理財方面的書,確實很有裨益,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趁著要二寶,給自己人生做個理財規劃;

    看看大寶的想法

    很多大寶是很喜歡有個弟弟或者妹妹,譬如我兒子。有的大寶就不那麼喜歡了,先適當地和大寶溝通;溝通好了,大寶幫忙帶二寶,媽咪也會輕鬆很多。

  • 5 # 桃之妖妖桃小妖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真了不起,要麼家裡有個掙大錢的老公,要麼有個年輕給力的婆婆,或者自己有個金剛不壞之身,兼顧工作和2娃。

    先別說高齡產婦帶來的風險,一想到十月懷胎各種身體不適,以及生孩子的痛楚、坐月子的煎熬,覺不夠睡,奶娃的各種艱辛困苦,一年之內活在娃的屎尿屁中……想想都覺得累。

    除了身體上的累,經濟壓力大。最好奶水夠吃,否則隨便一罐進口奶粉二三百。除此之外,好一點的尿布溼兩三元一塊,各種嬰幼兒用品(奶瓶奶嘴推車衣服玩具……);就像一個碾超機。不養娃不知錢不經用。當然有錢人任性隨便生咯~至於他以後的教育費用,現在隨便一個幼兒園都上萬一學期。筆者座標廣東三線城市,上個月陪姐姐諮詢外甥女幼兒園,報價幾乎都在1.3W——1.5W/學期,不是貴族,就是普通的私立幼兒園。一學期,4個月,1.5W~以後各種興趣班,學習班,未來的教育投資,像我這種窮人,二胎真是想都不敢想,養一個都覺得好累。

    還有,樓主43歲,父母和公婆年輕至少也六七十了吧,這個年紀的老人,其實沒有太多精力照顧小孩了。而且他們身體機能也一天天衰老,照顧小孩子勞心勞累,萬一哪天累出病來,得不償失。

    43歲,在職場至少是個中層管理。生二胎意味著至少有3年時間,是沒辦法放太多精力在工作上的。沒哪個老闆願意把一個重要崗位讓它空閒或著鬆懈三年,很有可能你因此失去工作,到時候經濟壓力更上一層樓。而且這個時候,大寶要麼初中要麼高中,也是學習最緊張的時候,二胎給他帶來的心理影響暫且不提,當是照顧二寶,陪伴大寶那邊的時間估計也不多。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一句話,有錢這都不是事。

  • 6 # 萌媽百寶箱

    四十三歲了,還該要二胎嗎?

    對現在的女人來說,生不生二胎年齡倒不是主要的問題了,雖然說35週歲以上的孕婦都是高齡產婦了,但是憑藉目前的醫療水平,高齡產婦都能平平安安地生二胎了。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後,我身邊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還是70後的那些媽媽們,抓緊時間生二胎的70後媽媽還挺多的。

    生二胎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想生二胎的媽媽們提前去醫院檢查身體,如果身體健康,43歲的年齡還是可以正常懷孕生子的。

    但是,除了年齡和身體素質這兩個因素之外,四十歲以上的年齡生不生二胎還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也有很多。

    1、家庭經濟情況。

    家庭經濟是否允許再生、養一個二胎的孩子呢?如果經濟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再生個二胎,無疑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這就是很多人糾結的一個問題——到底是要二胎還是要生活品質呢。

    2、二胎孩子由誰照顧。

    二胎孩子由誰照顧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70後的父母即使想幫忙照顧可能也有心無力了,畢竟照顧學齡前的孩子也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

    那麼,二胎孩子是花錢請保姆照顧呢,還是由父母自己照顧?隨著保姆虐嬰事件的出現,很多父母也不願意將孩子交給保姆照顧了。有些70後的二胎媽媽會為了孩子,辭職回家,轉型做起全職媽媽。

    3、一胎孩子的想法。

    40歲以上的媽媽想要二胎的時候,一般一胎孩子的想法也非常重要,需要提前和孩子交流想法,聽聽一胎孩子的心聲。

    由於顧著生二胎,照顧二胎孩子,而忽略了一胎孩子的情緒、心情而造成的許多家庭悲劇的事情也不在少數。所以,夫妻倆在考慮生二胎前,要和一胎孩子好好聊聊,讓孩子知道即使有了弟弟或妹妹,爸爸媽媽依舊一樣愛他們/她們的。

    總之,對於四十歲以上的媽媽要不要生二胎的問題,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生不生二胎也是各有利弊的。這個年齡最好是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去生二胎,這樣才能迎來幸福的二胎生活。

  • 7 # 使用者65866545609

    同齡的我,因為老媽生病已經在北京待二個多月了,好在丫頭已經上高三了,不敢想像,如果有個小的,日子要怎麼過?還是那句話,該生孩子時生孩子,該盡孝的年紀就好好盡孝,人生不光為了生孩子,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為什麼我可以經常帶行動不便的父母出遊?因為我的孩子已經基本獨立,為什麼我可以陪護生病的母親二個多月?因為我的孩子已經長大、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盡孝。

  • 8 # 我的目標是109

    我73年,從小生長在大家庭裡面。家裡雖然窮,但是溫馨熱鬧。長大後,我其他五個姐弟一共生了15個孩子,而我只有一個。每次家庭聚會,我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孤單,性格也相對比其他表兄弟姐妹內向。(這當然與我教育有關)所以,對於只生一個,我們夫妻倆一直都放不下。

    16年末,二孩政策一落實,我就迫不及待地除環備孕。

    原因一、夫妻思想目標一致。

    二、雖然老人家已經七十有多,但倆人都在事業單元,養孩子的費用還是可以承擔的。

    三、隨著年齡的增長,教養孩子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相對於新手,還是可以省一點力氣,可以減輕帶孩子的勞累,少走彎路。

    17年1月,我剖腹產下一枚小公主,感謝上天讓我趕上政策的尾班車,再次當上媽媽,兒女雙全。

    女兒出生後,的確帶來不少問題。首先是高齡產婦顯老。在哺乳期間,不能染髮,不能減肥。頭髮花白,身材臃腫,帶孩子出去,經常被人誤會是帶孫子。沒關係,一介奶後,我馬上染髮,弄了個新發型。積極減肥,身材很快比懷孕前還要瘦。見到我的都說我比懷孕前漂亮了。

    二是帶孩子問題。在兒子初中出外讀書後,我就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歡 去哪裡玩說走就走,經常與友人外出吃飯,聊天,打麻將……生活輕鬆寫意。女兒出生後,老公婆婆齊心合力帶她。可能是年紀大了的緣故,也可能是生了個女孩的緣故,更可能是我女兒誰都誇漂亮的緣故,老公一改以往甩手掌櫃的作風,換尿片、衝奶粉、洗衣服……什麼都做。讓我相對輕鬆了不少。

    三是心態的及時調整。一下子從以前風花雪月的日子到從此被困的生活,心裡確實有點落差。特別是看到好友商量去哪裡哪裡玩的時候,心裡的確會癢癢的。我積極調整心態,堅定自己的信念:既然選擇了二胎這條路,無論如何也要快樂地走下去!!所以,帶孩子,我從來沒有喊累喊苦。每天下班回去見到精靈可愛的女兒一天天長大,開心還來不及呢!!可以說:累並快樂著!

    總的來說,二胎,我從來不後悔。如果不生,我估計我會更後悔!

  • 9 # 李姥姥話育兒

    關於要二胎的問題,除了年齡之外,其實還有許多需要考量的問題:

    【1】身體狀況能否要二胎

    女性到了一定年齡,身體的各種情況都在退化,可以在準備要二寶之前提前去醫院裡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看看自己的身體健康是否能夠符合么二胎的要求和標準,聽從醫生的建議再做決定,最好還是能夠生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2】經濟條件能否要二胎

    在生二胎以前一定要評估一下自己家的經濟條件能否達到么二胎的標準,提前估算一下,關於生二胎以後需要的一些花費,比如尿不溼,奶粉,玩具,服裝,早教等費用,這些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話,當然是可以生二胎,如果因為生二胎而降低了全家的生活品質,那這個狀況就需要考量一下了。

    【3】能否有人幫忙照看兩個孩子

    再生二胎以後最好能夠有雙方的老人來幫忙照看,這樣既能夠分擔家裡的忙碌也能夠很好的照看孩子,但是題主說到43歲準備要二胎的話,可能雙方的老人也得六七十歲了,所以是否有體力幫忙看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各種保姆問題頻出,所以請別人幫忙也比較不放心,最好還是能夠有老人來幫忙帶孩子比較好一些。

    【4】老大能否接受老二的到來

    在家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就是我們的老大,大寶是否能夠接受二寶的到來,我們最好還是聽從一下大寶的意見,很多大寶都會非常牴觸二寶的到來,所以我們最好也能夠提前和大寶溝通交流一下,不要讓孩子的到來而影響到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

    【5】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否能夠有精力顧及

    在二寶到來以後,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現在孩子在小的時候就上各種早教班,再老大一些說還會受各種的興趣培養班輔導班,這些花費我們暫且不說,光是想想每天接送孩子就比較頭大,而且在學習以後還要陪伴孩子,每天堅持練習,想讓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家長付出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這個部分一定要慎重的考量之後,再做出最後的決定。

    透過以上5個方面,題主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考量,不是說年紀大了不可以要,而是我們想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要從多個方面提前進行規劃,如果能夠有信心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我們當然是再生一個比較好,但是還是最好要做出一些規劃和準備,這樣才不會在生完孩子之後,出現一些後悔的情況。

  • 10 # 璟兒媽媽

    四十三歲了,還該要二胎嗎?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各的意見,但是生下的畢竟是個人啊,做決定之前還是考慮一下以下幾點吧。

    1、身體狀況

    且不說高齡產婦生小孩對大人和小孩來說,風險係數都很高,最重要的是,這個階段,父母年齡已經很高了,無法再幫忙分擔照顧小孩,但是我們都知道,在寶寶還沒有斷夜奶之前,媽媽是得不到一個完整的睡眠的,照顧寶寶一切都得靠自己,自己的身體能吃得消嗎?

    2、經濟情況

    這個年齡階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孩子正在上高中或者大學,生了二胎以後,就又多了一層壓力,父母年齡大了,可能還需要照顧,肯定沒有人來幫助帶寶寶了,那就得自己帶,家裡的經濟收入情況允許寶媽辭職在家全職帶孩子嗎?辭職後,若還想再出去上班,應該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了。

    3、是否真是為了老大好?

    四十多歲生二胎,很大一部分人是為了給老大將來有個伴來分擔一下。但是,生二胎的時候,老大已經差不多20歲了,過幾年也要面臨組建家庭的問題,這時候來個弟弟或者妹妹,過個十來年剛好在讀小學或者初中。

    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話,那這個弟弟或者妹妹的學費問題,課後輔導問題就變成了老大的事情了,這樣一來,是否會加重老大的負擔,有沒有可能還會影響老大結婚生子呢?

    關於四十多歲了還要不要二胎的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要慎重考慮,畢竟一旦作決定,就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遊戲《漢末霸業》中,新手玩家該如何快速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