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號角催人紅旗飄

    豪格與多爾袞並不勢均力敵,在競爭皇位白熱化時代善與濟爾哈朗避免多爾袞三兄弟和豪格火拼提出了立福臨的方案!豪格性格剛愎自用兩黃旗支援豪格繼位但福臨稱帝后就聽命於福臨了!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的實力戰功要足矣蓋過豪格的正藍旗!順治元年豪格因言語中傷多爾袞被削爵,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來招降吳三桂不成大戰山海關時多爾袞決策出兵配合吳三桂,而後入關。這奠定了多爾袞統帥決策的地位這是其它旗主王爺所不具備的!豪格也隨軍入關定都北京後仍被封為肅親王,順治三年豪格被授靖遠大將軍出征四川剿滅張獻忠,順治五年二月凱旋就被多爾袞構陷削爵入獄幽禁同年四月死於獄中!實際上豪格即使利用特殊身份超越功勞比他大的濟爾哈朗當上攝政王也是要被多爾袞打垮的!入關後多爾袞自封為皇叔攝政王管理一切朝政,予鄭親王.濟爾哈朗叔父輔政王的名號!從入關前多爾袞多次要治豪格的罪,有時是禮親王.代善求情有時是福臨絕食才讓豪格罰銀輸馬頂罪!也就是說豪格從放棄皇位就處於被動局面,多爾袞一直盯著他找破綻幹掉他!豪格死後多爾袞和阿濟格還把豪格的妻子給瓜分了!多爾袞死後順治.福臨命人開棺鞭屍,是多大的仇,有霸母殺兄奪嫂的恨吧……

  • 2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公元1643年九月年僅52歲皇太極突然去世,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且是大清逐鹿中原入關在即,開始了皇帝爭奪,兩個主角,一個是皇帝的弟弟多爾袞,還有就是皇太極長子豪格,經過鬥爭六歲的福臨即皇帝位,多爾袞作為攝政王掌控朝政,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1651年2月剝奪多爾袞封號,並掘其墓,乾隆十三年,1778年乾隆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一種說法是豪格死在監獄,另一種說法是多爾袞趁豪格不注意突下殺手,有傳說九皇子福臨是多爾袞和莊妃的孩子,導致順治出家當和尚。

  • 3 # 慢半拍210

    如果從實力來說,多爾袞擁有兩白旗,而豪格只有正藍旗,相差甚遠。從個人來說,雖然豪格也立有戰功,但他只是個將材,而多爾袞是帥材。多爾袞有分裂滿族的實力,而豪格沒有。如果選豪格攝政,滿族不會那麼順利入關,甚至有可能敗回瀋陽,歷史都要改寫,當然這只是猜測。當初讓多爾袞妥協,攝政也是條件之一,也是為了拉攏多爾袞,所以無論於公於私,都必須選多爾袞,對於這種選擇,歷史證明,對愛新覺羅家族和滿族來說,是非常正確的。

  • 4 # 帶球想過人

    首先肅親王豪格功勞很大,他最大的優勢是皇太極的皇長子,但最後失敗於他不是皇太子的嫡子,只是一位軍功的皇子,而那些忠於皇太子的的正黃旗和鑲黃旗的權臣只忠於皇太極,而不是忠於豪格的,再加上各方的妥協,所以導致新皇帝只能是皇太極的其他皇子,而不是最有能力的豪格!

    豪格失去帝位,是因為受制於他一生的敵人,是年齡比他還小的十四叔,和睿親王多爾袞相比,豪格在軍功,能力,地位,受人擁護度上都不及多爾袞,而多爾袞背後有多鐸,和阿濟格兩兄弟,以及部分皇足成員的支援,而豪格既沒有得到兩黃旗人的支援,又沒有得到家族首領禮親王代善的支援!

    當豪格失去皇位繼承權後,他自己就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尤其是多爾袞當上輔政大臣時,把豪格排擠出滿清皇族權利中心,而另一位輔政大臣濟爾哈朗由於是旁系舒爾哈朗而兒子,為人又忠厚,後來逐漸被多爾袞排擠出權利中心,直到多爾袞獨霸朝綱,成為攝政王,乃至後來的皇叔父攝政王!

    後來的豪格雖然立有戰功,尤其是剿滅“大西政權”的張獻忠,但由於他是順治皇帝的哥哥,有是很有軍功的親王,所以被獨霸朝綱的多爾袞所不容,再加上多爾袞之前為了滿清的基業,主動退出爭奪皇位,所以後來多爾袞收拾豪格時,眾人也沒有過多的阻攔多爾袞,尤其是家族內身份這位最高的禮親王代善,由於之前多爾袞和豪格爭皇位時,他以及犧牲了一子一孫的代價,所以這次他沒有也不想參與多爾袞收拾豪格的事情!

    就這樣,光有軍功,但是把握自己命運的豪格,作為順治皇帝的哥哥也無法保命,因為順治皇帝在多爾袞攝政期間不過是個傀儡兒皇帝!

  • 5 # 雍親王府

    豪格表面上看似與多爾袞實力相當,勢均力敵,但是實際上,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極驟然崩逝,隨之而來的就是長達十七天之久的滿清皇位之爭。皇位最初的爭奪是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之間展開的。

    豪格坐擁皇長子身份,獲得了自己統領的正藍旗,以及皇太極親領的正黃旗、鑲黃旗的支援,並且統領兩紅旗的禮親王代善和統領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傾向於推舉豪格為帝,反觀多爾袞這面,身後也有著正白旗和鑲白旗,以及自己的兩個親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堅決支援,同時也獲得了一些其他旗的高階將領的擁戴。

    可以說雙方的實力對比不相上下,勢均力敵,甚至是豪格還略微佔據優勢。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真正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豪格獲得支援,更多的是支援他皇太極兒子的身份,而不是豪格本人。

    首先是兩黃旗。兩黃旗是皇太極親率的,但是在皇太極登基之前,他們還是兩白旗,皇太極進行了“黃白對調”,讓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繼承努爾哈赤手中的兩黃旗換了旗幟和衣服,這才有了現在的兩白旗。滿洲人以黃色為尊,兩黃旗為的是保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避免像當年的那樣,被改換了顏色,所以他們會全力支援皇太極的兒子豪格,極力反對多爾袞,這樣才不至於再被調換。而他們不僅支援豪格,只要是皇太極的兒子,只要保證他們不會被換走,他們都會堅決支援。

    其次就是濟爾哈朗。濟爾哈朗和兩黃旗的心態是一致的,支援豪格,僅僅是因為豪格是皇長子的身份。對於濟爾哈朗而言,自己能有今天的權力和地位全仰仗了皇太極,並且他自己自幼和皇太極一起成長,關係甚好,而他又是舒爾哈齊的兒子,沒有繼位的可能性,所以是全力支援皇太極的兒子,以保住現有的權勢。

    再次就是代善。此時的代善已經60多歲了,而且自己家裡是老的老,小的小,青黃不接,特別是自己最為喜歡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廉相繼去世後,自己也沒有了爭奪皇位的動力,而他能做的就是藉助自己的資歷和實力,盡力維持政局的穩定和平衡,保證政權的平穩過渡,而由皇太極的兒子們繼位無疑是最為合適的。

    由此可見,除了豪格自己親自統領的正藍旗外,其他支援的自己的勢力包括兩黃旗,代善的兩紅旗以及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支援的僅僅是皇太極兒子的身份,如果換做是其他合適的皇子,必然會馬上放棄豪格。

    多爾袞這面兄弟團結,戰功卓著,是豪格遠沒有辦法比肩的。

    相對於豪格的形單影隻,多爾袞這面可謂是兵強馬壯、人員眾多。最為重要就是多爾袞身旁還有兩個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堅定支援,這一點是豪格所沒有的,而這三兄弟手中的兩個白旗,是八旗中實力最為強大的正白旗和實力僅次於正白旗和鑲藍旗、排名第三的鑲白旗,這兩個旗的實力比豪格手中的兩黃旗和正藍旗加起來還要強。

    同時,雖然豪格也是戰功卓著,但是豪格所走的路畢竟是由皇太極為其鋪設的,而且更多的時候,豪格還是在多爾袞的賬下效力,就戰功和影響力而言,特別是對於八旗中下層將領的影響力上,也是遠遜與多爾袞。

    另一方面,多爾袞雖然在“四大親王”的位置權力和地位上,要遜於禮親王代善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但是由於皇太極的信任與扶持,多爾袞積極協助皇太極處理政務,無論是六部管理還是軍政要務的協助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重要,而這些,也都是肅親王豪格所不能比擬的。

    擁立福臨為帝,是由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多方表示同意,是在當時情況下所能做出的最佳選擇。

    原本處於極為有利位置的豪格優柔寡斷,缺乏當仁不讓的果敢,遲遲沒有關鍵性的行動,又在最為緊要的關頭大言不慚的說了一句“德小福薄”,不僅引得自己立馬遭到了多爾袞兄弟的反撲,也使支援他的力量大失所望,而多爾袞口口聲聲他“無繼統之意”,使雙方重新陷入僵局。

    在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提議下,不立豪格和多爾袞,而改立皇太極的其他兒子,最終由福臨繼位。而福臨的繼位,也是當時的情況下能夠做出的最佳選擇。

    一來,福臨是永福宮莊妃所生,出身高貴。

    皇太極去世時,活著的兒子共有8位,其中除了包括豪格在內的6位皇子為庶妃所生,不具備繼位資格,因而最終的帝位只能在永福宮莊妃所生的福臨和懿靖大貴妃所生的博穆博果爾之間產生。

    而懿靖大貴妃雖然級別比永福宮莊妃高出三個級別,但是終歸是嫁過兩個男人,皇太極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其第一任丈夫是察哈爾的林丹汗。

    所以從出身上來說,福臨是當之無愧的選擇。

    二來,福臨身上流淌著蒙古人的血液,有利於維護滿蒙的團結。

    永福宮莊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孝莊文皇后,來自於科爾沁蒙古,福臨是滿蒙結合所生,福臨的繼位,必然有利於繼續維持與蒙古人的良好關係,這對於志在問鼎中原的滿清政權來說,至關重要。

    三來,福臨年齡尚小,可以最大化的維持現有的政治局面。

    此時的福臨只有6歲,還無法處理政務,還需要八旗貴族的輔政,這樣就保持現有的政治格局,依然可以將整個滿清政權發展的核心放在對付大明朝以及李自成和張獻忠身上,不至於因為內耗而是新興的政權土崩瓦解。

    由於福臨也具備皇太極兒子的身份,因而得到了兩黃旗的擁護和代善的支援,而在整個王朝的大局利益面前,多爾袞和豪格也沒有提出異議,最終,福臨登基為大清皇帝。

    因為皇位的爭奪,多爾袞和豪格已經是水火不容,必然是不能共同攝政。

    擁立福臨為帝,是由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的,鄭親王有擁立之功,並且,無論是年齡、資歷還是地位,鄭親王出任攝政王都是實至名歸,況且他還是整個舒爾哈齊家族的代表,必須要給予尊重。

    而因為多爾袞和豪格因為爭奪皇位,關係上已經是水火不容,使得二人根本沒有共同攝政的可能,一方面二人矛盾溯源極深,很難進行恢復,另一方面,雙方長期的意見相左,護衛掣肘,必然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所以只能是多爾袞出任攝政王。

    在失去了兩黃旗以及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擁立和支援後,豪格的勢力僅僅是勢力較弱的正藍旗,根本無法與勢力強大的兩白旗相提並論。

    更為重要的是,多爾袞長期協助皇太極處理政務,一個睿親王的“睿”字就能看出多爾袞的才智和能力,這也是僅僅是一介赳赳武夫的豪格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這個攝政王,只能是由多爾袞出任,而豪格必然會被排除在外。

    雖然豪格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多爾袞為了自己的權力穩固,依然除掉了豪格。

    福臨繼位後,多爾袞隨即開始了針對豪格的行動。原屬於豪格旗下的何洛會告發豪格語言中傷多爾袞,多爾袞藉此就要逼死豪格,但是年僅6歲的順治福臨保下了豪格,但是豪格仍被議罪削爵。

    之後,豪格帶兵南下,平定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更是親手射殺了張獻忠,立下了不世之功,捷報傳至京師,順治皇帝下詔嘉獎豪格。豪格回京後,順治皇帝又親自到太和殿設宴慰勞自己的大哥豪格。

    但是,此時的多爾袞已經透過各種方式,成功排擠掉了濟爾哈朗,並且不斷打擊代善,大權獨攬,權傾朝野,而他也必然不會放過豪格,這個曾經的競爭對手,以此來繼續穩固自己的權力。

    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回京後不久就以隱瞞其部將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獄,並於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死於獄中,年僅四十歲。

  • 6 # 溫讀

    福臨立為下一任君主是妥協的結果,但妥協的雙方並非是多爾袞和豪格,而是多爾袞一方和皇太極的舊臣們。多爾袞仗著軍功和手下正、鑲白旗的支援想要一血前仇,將本就應該屬於自己的皇位給搶回來。而一些皇太極的舊臣爭取的目標是“皇子登基”,豪格也好,福臨也罷,只要延續了皇太極的香火,他們就功德圓滿,這也為後來豪格失去資格,福臨最終登上皇位埋下了伏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豪格和多爾袞本來就不是勢均力敵的。兩人雖然歲數差不多,都有軍功,但是多爾袞要比豪格佔有更大的優勢。

    多爾袞三個兄弟手上握有正白旗和鑲白旗,將八旗最有實力的兩個旗全部囊括在手中,這也是皇太極舊臣和皇子們忌憚他的原因。而且多爾袞在皇太極生前積極輔佐他處理政務,能力卓越,得到皇太極的重用,在朝中和軍中聲望都要比豪格高出許多。在性格上,多爾袞對皇位是勢在必得,而豪格此人優柔寡斷,兩方對峙之時,竟然還裝起謙卑來,說自己德小福薄。這句話被多爾袞兄弟拿捏在手上,口口聲聲稱豪格根本沒有做皇帝的意思。

    豪格退了一小步,倒是被多爾袞直接推下了擂臺。支援豪格的大臣們本來就不是非他不可的,見他沒了爭奪的決心也就想著另外的出路了。皇位之爭越來越激烈,所有大臣和親王都被捲入其中,朝堂之上人心惶惶,這種劍拔弩張的情形一直延續了十幾天。臣子們生怕兩方一旦談不攏挑起內訌,擦槍走火傷及國運,於是就開始竭力找尋一個更好的處理方式。

    兩黃旗的大臣放棄了豪格,但是依舊堅決表示只有皇太極的兒子繼承王位他們才會承認其合法性,不然寧願追隨先皇而去。而親王代善自從兩個兒子去世之後一直稱病,只想保全自己,不想摻和其中。最後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式,讓幼子福臨即位,多爾袞做攝政王。如此一來,既滿足了皇太極老臣擁護皇子登基的決心,又滿足了多爾袞掌控天下的慾望。而豪格與多爾袞在這場爭奪之中產生間隙,又沒有與多爾袞抗衡的實力,自然沒有辦法和多爾袞共同攝政。

    即位時福臨不過是個六歲小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想要擺脫多爾袞的鉗制。他也曾想要聯合豪格平衡多爾袞的勢力。豪格殺了張獻忠之後,順治帝多方嘉獎,在他回京之時親自迎接。多爾袞當時已經將濟爾哈朗排擠在外,甚至連代善都不敢對他多言。多爾袞獨攬大權,自然不會放過豪格這個威脅。豪格回京不久之後,就被多爾袞以莫須有的罪名抓了起來,關進監獄之中。

    豪格在監獄裡沒關多久就死了,死時正值壯年,不過四十歲。順治帝親眼看著多爾袞逼死自己的親兄弟,在朝中耀武揚威,將他作為傀儡。在多爾袞病死之後,順治帝將其屍體挖出來鞭屍洩恨,將多爾袞的牌位扔出了太廟。

  • 7 # 鑑談歷史

    皇長子豪格能爭奪皇位的唯一依仗就是他是皇太極的長子,但是出身並不高貴,在清朝剛入關的時候,中央集權並沒有得到鞏固,相反滿族最上層的決策層並不僅僅依靠皇帝一個人,而是整個滿族八旗權貴組成的議事機構來商量決策,也就是八旗的旗主一起決策的。當時豪格的父親皇太極死後,豪格能擁有的撐死就是兩個旗的支援,而多爾袞有3旗兵,所以滿族權貴說大家商量著來,選一個小娃娃當皇帝,你們都不要爭了,這是妥協的結果!

    在攝政方面,豪格的智慧是有所欠缺的,他僅僅是會打仗而已,掄起政治手段和多爾袞比起來差遠了,所以被排擠出了決策層。最後在開疆擴土的過程中被陷害死了。可見,大丈夫有勇無謀不可。

  • 8 # 南若柔

      堂哥不到三十歲就有二十多萬的身價,九十年代初期這麼多錢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但是他有錢後到處沾花惹草,外面有了新歡就嫌棄糟糠,回家鬧離婚,當著孩子的面暴打自己的妻子,堂嫂想著自己的三個孩子死活不同意離婚。聽家裡長輩說,堂嫂實在受不了他的家暴,跟著別人出去打工了,帶著孩子。

      大女兒高中畢業後就出去打工了,後來找了個男朋友,說好過完年結婚,快過年的時候,男友天天高燒不退,去醫院檢查懷疑是白血病,讓過完年再去複查。這個男孩有個雙胞胎兄弟,即使是這個病,骨髓的匹配成功率也是相當高的,所以大家也比較輕鬆的過了一個春節。過完年去醫院複查,結果醫院這一次誤診了,說是普通的感冒,大家也就沒太在意,就當感冒常吃感冒藥。半年後,男孩的病情加重,去醫院檢查,白血病!沒過幾天男孩就去世了。本來有最佳治療條件,卻被誤認為是普通感冒!

      堂哥的大兒子大學畢業後被深圳一家網路公司聘用,聽說前景大好,每年還有分紅,工作半年時間,突然得腦膜炎,都沒來得及搶救,就沒有了!

      堂哥的小兒子每次和堂哥見面都吵架動手,聽家裡人說,有一次小兒子拿著刀要砍他父親,被勸架的人把刀奪下來了,可見小兒子心裡有多恨這個父親。有一次回家,見到堂哥,他不復有當年的意氣風發,五十來歲的人就有中風的跡象,嘴巴說話都是歪的,和他單獨聊天,跟他說了邪淫給子女帶來的果報,他都是低著頭不說話。我送了一套陳大惠老師的光碟給他,有沒有看我就不知道了。

      去年過年時突然聽家裡人說他從樓上掉下去摔死了!

      從堂哥一家的悲劇上看,充分說明古人有個道理說得很對: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修身不謹,不但傷害自己的身心生命,也傷害後人,上對不起父母先祖,下對不起後代子孫。輕則喪身敗家,重則亡國辱族。不但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在歷史上也是殷鑑斑斑。所以做人處世,一定要謹守不邪淫的修身戒律。

  • 9 # 大國布衣

    肅親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在皇太極死後,身為長子的豪格是皇位的最有力競爭者。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後卻立了皇六子福臨做了皇帝,豪格錯失皇位,最後也被多爾袞害死。豪格背後的勢力與多爾袞不相上下,卻有何在儲君之爭中落敗還被害死了呢?

    肅親王豪格劇照

    豪格是皇太極的皇長子,年少有為,文武雙全,很早就隨父皇皇太極出征打仗,豪格自己參與了與明朝的寧錦之戰、對蒙古林丹汗殘餘勢力的戰爭、對明朝的松錦大戰等大大小小的許多戰役,累積了大量的軍功,威望卓著,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被普遍認為是皇位的最有力競爭者。崇德八年(1643年)正值盛年的清太宗皇太極猝然崩逝於盛京後宮,由於死的太突然,甚至都沒有留下遺詔,皇位就此懸空,引發各方勢力搶奪皇位。

    豪格作為皇長子,年紀最長(35歲),且功勳卓著,又掌握著正藍旗,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等兩黃旗大臣都極力擁護他繼位。但豪格也並非沒有競爭者,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功勞最大,擁護者極多,且掌握八旗之中實力最雄厚的兩白旗,是豪格爭奪皇位的最有力競爭者。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皇位繼承製度,豪格最有優勢繼承皇位,但皇太極生前並沒有立豪格為嗣君的舉動,這顯然給皇位繼承留下了莫大的變數。

    順治帝劇照

    豪格與多爾袞勢均力敵難分伯仲,多爾袞及他背後的兩白旗大臣堅決反對豪格繼位。這場皇位繼承會議火藥味十足,雙方都卯足了勁爭奪皇位,而出人意料的是,之前一直被排除在皇位之外的6歲的福臨成為平衡雙方勢力的關鍵人物,福臨被扶立為帝,多爾袞立馬錶示贊同,就這樣,新君之爭塵埃落定,支援豪格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出任第一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出任第二攝政,豪格徹底失去了皇位繼承的寶貴機會。

    多爾袞一直阻擾豪格爭奪皇位,可能並不僅僅是自己覬覦皇位許久。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豪格及他背後的勢力與多爾袞一派關係向來緊張,兩派誰都沒有把握戰勝對方,而一旦豪格上位,則多爾袞一派必然會受到沉重打壓,因此唯有在皇太極其他兒子裡面另立新君才能找到雙方之間的平衡點,豪格不僅最後失去了皇位,為了避嫌,唯有讓支援自己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出任第一攝政王,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豪格顯然是最落寂的那一個。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因為言語中傷睿親王多爾袞,豪格被人告發,議罪削去王爵,直到清朝入關后王爵才被恢復,而隨著鄭親王濟爾哈朗退出攝政王之職,多爾袞的威望勢力大大增強,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力量平衡開始被打破。順治三年(1646年),清廷以豪格為靖遠大將軍,與衍禧郡王羅洛渾、貝勒尼堪等一起西征。豪格先破陝西再入四川,此時的大西國早已是日薄西山,豪格於西充大破張獻忠的軍隊,並親手射死了張獻忠,四川平定,清軍凱旋而歸,順治帝下旨大力褒獎。

  • 10 # 參知正史

    由於皇太極死得太突然,未能指定皇位繼承人,按照當時的制度應由八王共同推舉繼承人。於是,滿洲貴族內部圍繞皇位繼承的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爭。

    雙方資歷對比

    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就數豪格和多爾袞了!

    豪格:皇太極有11個兒子,肅親王豪格為長子,當時34歲。豪格曾隨皇太極四處征戰,戰功無數,又統領著正藍旗,很有實力。皇太極的其他幾個兒子,當時年紀還小,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豪格繼承帝位,順理成章。

    多爾袞:當年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多爾袞因為年幼,其母又被逼殉葬,皇位由皇太極繼承。現今皇太極死了,多爾袞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帝位,也在情理之中。

    雙方實力對比

    豪格:他自己統領著正藍旗,加上曾經皇太極統帥的兩黃旗也擁立豪格,所以豪格這方擁有三旗的力量。另外,索尼、鰲拜等大臣也支援豪格。

    多爾袞:多爾袞擁有兩白旗的力量支援,以及多鐸和阿濟格也是站在他這一方。

    雙方勢均力敵,各不相讓,都想自己榮登皇位。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時,一個偉大的女人——莊妃(孝莊),站了出來!

    勇敢、極具智慧的莊妃

    莊妃,一方面不想看到先祖艱辛創下的大清基業,在皇族的自相殘殺中毀於一旦;另一方面,她也想抓住難得的機會,為兒子奪得至高無上的榮耀!於是,莊妃決定冒險一試。

    第一步,莊妃先找到她的姑姑——哲哲皇后,一番說服,哲哲皇后同意支援福臨繼位。

    第二步,莊妃和皇后一起勸說豪格,最終豪格同意只要不讓多爾袞繼位,他就可以支援皇九子福臨繼位。

    第三步,莊妃和皇后召大貝勒代善入宮,爭取德高望重、又有實力的代善支援。代善也擔心多爾袞和豪格相互殘殺,損害大清的基業,終究還是默認了!

    第四步,面見多爾袞,最終和多爾袞達成協議:由福臨繼位,而多爾袞為攝政王,負責軍國大事,控制實權。

    經過莊妃五天五夜的斡旋,諸王貝勒大臣會議作出決議:由皇九子,6歲的福臨繼位,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

    忠厚直爽、缺乏謀略的豪格,確實不是多爾袞的對手。順治五年,多爾袞找茬囚禁了豪格,沒過多久就傳出豪格去世的訊息,死因不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鮮榨蔬果汁和吃蔬果哪個更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