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春秋網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意思。
簡單說來這就是一個縱向時間和橫向空間的區別。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不僅聽起來霸氣,而且還很順口,彷彿是為了讀起來有氣勢故意這麼叫。
如果是這樣,那“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就不能叫“春秋五霸”、“戰國七霸”,這不僅聽起來拗口,而且還難以區分春秋和戰國。
事實上,之所以叫“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並不是為了聽起來好聽,而是因為“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確實不是一回事。
什麼是“春秋五霸”?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也就是說,“霸”是“伯”的通假字。“霸”又稱州伯、方伯,是諸侯之長的意思,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霸”的實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周王室威望一落千丈,所謂“天子衰,諸侯興”,“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改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此時,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一些諸侯實力增強,開始了激烈的爭霸戰爭,取得優勢的諸侯“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天子名號狐假虎威,發號施令,使天下諸侯聽從於自己,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
霸主,在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
一旦有兩個霸主,勢必會產生激烈的火併,比如晉楚爭霸,處於邊緣的諸侯小國們很為難的,而作為被挾持的周天子也很糾結的。
所以,試想一下,如果天下同時出現7個霸主,那中原大地將是怎樣一番熱鬧的景象?
所以,本質上,春秋五霸是五個不同的時期,這五個時期內,分別有一個諸侯國力壓群雄,獨領風騷,被尊為霸主。而霸主則為諸侯國的國家領導人,比如齊桓公,晉文公等。
那什麼是戰國七雄呢?
“雄”,在戰國時期指的是強大的諸侯國,而不是諸侯國國君。
經過了春秋數百年的戰爭,到春秋後期,奴隸制社會結束,各國開始了瘋狂的兼併戰爭。
到戰國初期,晉國分裂為趙魏韓三國,齊國出現田氏代齊,加上親傳三國,此時的中原大地同時並存7個最強大的諸侯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就是戰國七雄。
七雄,是在同一時段(戰國),同時並存的7個強大政權。是的,是並存的。
所以不存在“戰國七霸”的說法。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3 # 皓瑋馮建華
我們人類由類人猿進化為氏族公社,隨著文明的進展,人類的階級社會也浙趨形成,人的等級也隨之出現,且壁壘森嚴,當中國社會進入夏禹建立的夏朝時,出現一個最高等級的職稱即“王”,中國古人崇拜“天”,敬“地”,把自已生活地盤稱“天下”於是就有天、地、人三屆之說,代天管理天下者則天子,即稱王,王字三橫則代表天地人三屆,一豎則代表獨此一人,即王也。
進入西周時,周公旦制禮作樂,並明確王分封的五個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如姜太公、周公、以及春秋五霸諸公,這都治國之職,而天子則是平天下之職,卿大夫們則為齊家之職,士則修身之職。
到東周時期,周天子即王室影響力大不如前,被稱為南蠻東夷的小國自稱為王,如吳王,楚王…這時齊恆公姜小白乘機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會盟諸候,開稱霸之先合,隨著實力的此消彼漲,又有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稱霸,後項羽既霸又王,總之春秋時期,周王雖弱,五霸再強也不能問鼎之重…:
當時輪進入戰國時期,周王室己名存實亡,諸國均效楚國稱王,而此時的王已非天下獨此一人了,秦王贏稷滅周王室,各國為各自利益,合縱連橫,戰爭不斷,終被秦王贏政一統天下,因王的稱謂己不能代表最高權力和功績,於是皇帝誕生了。
說到這,應該明白為什麼春秋稱五霸,戰國不稱七霸而稱七雄了吧,那為何不稱七王呢?如稱七王的話,周王還在,且弱不雄,故稱七雄…有點道理吧,哈哈
-
4 # 大秦鐵鷹劍士
春秋數百個諸侯國,能代天子守四方而討伐不臣的諸侯國國君為霸主,該國為霸國。霸主要有實力讓周王室及大部分諸侯國承認,以取得天子冊封與諸侯會盟認同。霸主有時間性與唯一性,在同一個時間段天下只有一個霸主,他代天子守四方伐不臣!
春秋時期先後有多為霸主:齊桓公姜小白、宋襄公子玆甫、晉文公姬重耳、秦穆公嬴任好、楚莊王熊旅、吳王姬光、越王姒勾踐!其中前五位被稱為春秋五霸,後兩位只是區域性霸主,且時間很短,不被廣泛接受!
戰國三十多個諸侯國,比較大的諸侯國是秦、齊、楚、魏、趙、燕、韓,他們合稱戰國七雄。之所以稱為七雄而不是七霸,原因有:其一,他們不替天子守四方伐不臣,而是彼此兼併;其二、他們同時並存,爭鬥兩百多年,談不上某一國為霸主,強弱變化很快;其三、各國都想統一天下,而不是當霸主,所以霸主的名號他們不稀罕,也不採用!
齊秦兩國鼎立之時,齊為東帝,秦為西帝。兩強國不稱東西二霸而稱東西二帝,就充分說明了霸主理念在戰國不吃香了,沒有人用了!
-
5 # 內求安己
稱之“五霸”、“七雄”,是由其“所處時代特徵”來決定的!
霸,理解為“霸佔”,義為“霸主”,通俗來講就是“大哥”。在特定時間段內,“大哥”只能有一個!
“雄”,指“強有力的”,也跟“霸”連用,是為“雄霸”。往往評價某個歷史人物時,言之“雄霸之主”。無“雄”,焉能稱“霸”!“春秋”和“戰國”同為“東周史”,一前一後。周朝則實行的是“天下共主”制度,以及“宗法制”。簡而言之,就是“大哥跟小弟的關係”。
先試著這樣想象“春秋”:大哥老了、生病了、不行了。此時,就得出來個“主事的”、“掌控局面的”,不能亂了套,畢竟大哥還在。那一目瞭然、輕而易舉、理所當然,是最有“實力的上”,有威望,才能服眾、大家都聽!
以前的“小弟”上位了,其餘小弟心理上多少“不平衡、不舒服”。“以前都是小弟,平起平坐,如今憑什麼是你指手畫腳、吆五喝六的!” 天長日久,越琢磨越不是滋味,也想“體驗體驗、出出風頭”。那就得自己爭氣,提高實力!隨即“我上來,你下去”,連續換了“五個主事的”,實際上是“老大”。
所以,後世起名“春秋五霸”。
故事到此還沒完!
接下來“戰國”該是這樣:大哥撒手人寰了,臨走時讓他“兒子”接班,或者物色的小弟震不住大夥!這時候“炸鍋了”,“什嘛,他能當老大?”。我們當年個個都是跟著大哥“流血流淚、上刀山下火海,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大哥不在了,誰都有資格坐頭把交椅,那就憑本事!”一時間,誰都不服誰,誰也打不倒誰。
“群龍無首、渾水摸魚、你爭我奪、變本加厲”,出大亂子的時候來了。個個都想露一手,互相擠兌、互相競爭!
整個故事下來,就是“春秋戰國”的模板!
愛歷史、觀歷史,歡迎大家駐足,評論、討論!
-
6 # 林屋公子
首先要看“霸”的意思,這裡的“霸”並不是今天所理解的“橫行霸道”的“霸”,而是“伯”的通假字,所以“霸主”也寫作“伯主”。“伯”的本義是老大,在春秋時期引申為諸侯之長的意思。霸主最早產生的背景,是因為平王東遷之後,周王朝實力一落千丈。而此時南方的楚國與北方的戎狄又瘋狂進攻華夏,所以需要有一位諸侯來代替天子,統領諸侯南征北戰。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都是這樣產生的。
但是戰國時期就完全不同,戰國七雄不再滿足於周天子的領導,而是展開了一系列的縱橫捭闔和兼併戰爭,而周天子此時連個最小的諸侯國都不如,完全淪為空殼擺設。所以這個時候還說諸侯國是“霸”當然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代表的完全只是自己,而不是所謂的諸侯之長。後來秦朝被劉邦、項羽推翻,項羽號稱“西楚霸王”,“霸王”也是諸侯之長的意思,名義上的天子其實是楚義帝熊心。
-
7 # 楊朱學派
春秋五霸春是秋時期,以霸主身份大會諸侯的五個諸侯國國君: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是一個文藝概念。而非史學概念。春秋時期的超級霸主有三位:晉厲公、晉悼公、晉平公。其中,春秋第一霸主,是八年之內,九合諸侯的晉悼公。【楚莊王僅僅一次以霸主身份大會諸侯】晉悼公是時期的晉國,就如同19世紀的英國一樣強盛。
然後,再說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戰國七雄為什麼不叫戰國七霸?
首先,戰國七雄是指七個國家。而非七個諸侯國君。
其次,雄的標準,是比較強大。霸主的標準,門檻更高:
一是取得爭霸戰的勝利,或不戰而屈人之兵。
二是以霸主身份大會諸侯。
三是被周天子正式冊封。賦予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的特權。
所以,戰國七雄不能叫戰國七霸。
附錄:春秋時期,周天子是比較有號召力的。戰國時期,周天子完全喪失了號令諸侯的能力。故是否被周天子冊封為霸主。僅僅是個面子工程。
-
8 # AA小晗果
春秋稱霸 大部分情況只是爭個盟主的位置 大國之間戰爭 基本都是爭奪地盤 拉攏小國 的外交目的 大國之間還沒到滅國戰爭的地步 基本也都是貴族為主體的軍事人員之間衝突 到了戰國 那就是全民皆兵 滅國為目的的戰爭 所以春秋好比辯論會 爭個話語權 戰國就是拳擊場 一定要揍到對方生活不能自理
-
9 # 電視劇裡看歷史
武王伐紂後,由於西周國都西岐地處西方,難以統治龐大的疆土,所以武王實行分封制,大肆分封宗室,功臣甚至古代先賢三皇五帝后代到各地區,形成了大大小小八十多個諸侯,一開始周王室還能對這些諸侯國保持巨大的優勢,所以天下穩固,東周後,周王室日益衰落,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在這八十個國家中,陸續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以及越王勾踐這五個霸主。所謂霸主,就是沒有名份的天下共主,但是霸主也有個限制,你是讓人家承認你,而不是滅了人家。那麼戰國為何無人稱霸主呢?
因為戰國國家少了,而且誰也不服誰,誰都想滅掉其他國家經過春秋幾百年的大浪淘沙,以三家分晉為標誌,中國進入了戰國時期,這個時期華夏大地上只有戰國七雄和宋,魯,衛等幾個小國了。這時候的七雄互相制衡,時而合縱,時而連橫,總之是誰也不服誰。再者,戰國時期各君主要的是土地和人口,對於“霸主”這種虛名已經看得不重了。所以叫戰國七雄而不是戰國七霸。
-
10 # 左說春秋
一是上古歷史中,三皇五帝無定說,三王五霸說也無定說。《白虎通義*號》解釋《春秋傳》時說,‘’王者受命而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自號。‘’連夏、商、周皆為美稱。又說五帝德行偉大而能禪位,功成天下,無為立號。……關於五霸之說尤其紛雜:
第一說為昆吾、大彭、豕韋、齊桓、晉文,源於《白虎通》;
第二說為齊桓、晉文、秦繆、楚莊、吳闔閭;
第三說為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源於《孟子》《呂覽》等;
第四說為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源於《荀子*王霸》;
根據《國語*鄭語》以夏霸昆吾、商霸大彭、豕韋3人入五霸;按《史記*自序》:幽厲之後,周室衰微,諸侯專政,五霸更盛衰‘’的說法,五霸在東周之後。即今人所稱春秋五霸。至於春秋五霸是那五人,則爭議不一。
二、伯、霸的相通和不同
《國語》記述範圍縱跨春秋,所列五霸有夏、商3人,跨度大,分類以文伯為主,武力次之。《白虎通》亦如此。而其它五霸則文武兼得。東周後五霸與西周初分陝兩伯略有不同。
一是西周為便於治理,周公與召公分陝而治,是為二伯。這兩人身份類似後世丞相,代天子東、西而治,稱為伯。此伯為職方,不是周代公、侯、伯、子、男爵位等級中的‘’伯‘’,屬代周天子管理一方之伯。《王制》曰:‘’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十國以為連;三十國以為卒;二百一十國以為州……‘’主管一州為州伯。昆吾為夏伯,大彭、豕韋為商伯即源於此。周初周公、召公之伯源於州伯。只是範圍大至數州而已。此二伯專天子征伐禮樂,是為禮樂徵自天子出。
二是平王東遷後,天子勢衰,不再設分陝二伯,從諸侯中選擇國勢強的諸侯代行天子禮樂征伐之權,名義上仍稱伯。所謂天子封伯致胙,賜旌旗節鉞,代天子管理諸侯。東周以來封伯遠不只五個,其中著名者才稱五霸。春秋五霸說法不一,源於認知不同。從奉天子詔為伯,權力在諸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孔子謂之禮崩樂壞。早期五霸的齊桓、晉文以衣裳之會居多,以調解為主,處理諸侯國矛盾。後期的五霸則以兵車之會為主,即武力征伐多。利已、偏袒和越權現象逐漸增多。再稱他們為伯,顯然已經不同於周初之二伯。於是改稱霸。這就是名義上的五伯,實際上的霸權。天子封名號雖然仍稱伯,後人則據實稱為霸。這是恰如其實,而不是照本稱伯。齊桓公標榜自己為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並沒有說自已為霸,原因在於伯守王道,霸侍武力。可見霸本為伯,因隨意性太大,後人舍伯稱霸。也是伯、霸相通而不同。
三是東周封方伯,不是封給諸侯之國,而是封給國君本人,並不依法繼承。封伯君主死,國衰則擇優另封,五霸是更替而來。國勢不衰時,沿用舊威是可以的。但不能世襲。齊桓公死後國內大亂,則另封晉文公為伯。
三、戰國稱雄不稱伯
戰國時,周天子淪落為二等小國君,諸侯不再需要天子的遮醜布和什麼冰冷的胙肉,全憑勢力稱雄於諸侯。強大的諸侯在春秋中、後期各自封王,與周天子一樣大。甚至秦昭與齊閔聯手稱帝。天子所封方伯與否,不值得。拳頭大的自然是爺。霸源於伯,再稱七霸不合於理。霸乃天子之臣,戰國異姓都稱王,有誰甘於作臣。只有姬姓之國稱王較晚。而魯國到亡也未稱王。這是戰國不稱霸(伯)的原因。
回覆列表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是春秋戰國時期,對五個諸侯國君和七個國家的稱呼。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或者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指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
春秋五霸,一般人理解,是春秋時的五個霸主。什麼叫霸,字典裡是這樣解釋的:依杖權勢或武力欺壓他人的人或集團。春秋時的這五個霸主,不就是依仗國力強大欺負其他小國嗎?實際上,這個認識是錯誤的。春秋五霸的“霸”字,不是霸主的“霸”字那麼講,而是“伯”字的通假字。春秋五霸,實際上是“春秋五伯”的意思。什麼叫“伯”,伯,就是“方伯”,諸侯之長的意思。周朝實行分封制,天子在所分封的諸侯國中,委任王室功臣、懿親為諸侯之長,代表王室鎮撫一方,稱為“方伯”。齊桓公等五霸,實際上就是周天子委任的這樣的“方伯”。
不過,這樣的“方伯”到了戰國時代,已失去了實際上的價值。因為到了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兼併鬥爭,已失去了道義上的支援,而演變為拳頭上的較量,用不著代表王室鎮撫一方了。諸侯王甚至連周王室都看不起了,秦國最後滅了東周與西周。沒有人再提“方伯”這個職務,沒有國家再尊王攘夷,所以就沒有了“霸”。而變為稱雄的“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