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道西風

    過度使用感官去知覺外物會有所窮盡,不如收攝心神、內觀守靜。

    《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中可以佐證——“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對於道德經裡面的每一句話都不能斷章取義,其出處和前後聯絡還有其它章節可以加以佐證和說明。

    鄙人才疏學淺,還望名師指正!

  • 2 # A擁抱藍天A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指出了‘中’重要性。

    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是夢幻泡影,因緣和合,不可得,沒必要去執著,不如守住這清淨的自性。

    耶穌講”洗心移性,默禱親一“。老子講“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孔子講“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佛講“明心見性,萬法歸一。回教曰“堅心定性,清真理一”。一是天性,是如如不動的妙如真心。

    放下分別,迴歸初心,喜悅自在,當下即是!

  • 3 # 平凡2850

    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對《道德經》和《道德經》的思想有一個系統的瞭解。

    我來試試能不能說明白。

    先說答案: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萬物紛紜,對天下萬物的認知也是無有窮盡的,相比不斷的去追尋不斷湧現的萬物和變化的表象,回到萬物之本、萬事之源、造化之根一一“道”一一的懷抱中,與道相合,去把握本質,是更加重要的。

    《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道德經》是一本講述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一一易道之學一一的集大成的著作。它系統的闡述了植根與天地的華夏思想文化的宇宙觀,以及如何運用易道思想治理天下,使天下得以長治久安,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它把人身,精神,家庭,國家,事業,宇宙萬物,都徹徹底底的講透徹了。

    它是後世儒家、法家,乃至諸子百家學說的源頭。

    《道德經》裡的思想到底是什麼?

    一句話概括《道德經》的思想,那就是“為無為,則天下無不治。”

    全書都是圍繞“為無為”這一治國方略展開的。

    《道德經》先介紹了易道思想的源頭,也就是華夏正統的思想文化,看待宇宙,看待世界的總的觀點:

    “道可道,非常道。”

    描述了道,這個第一因,萬物的源頭,萬事的源頭,造化的源頭,萬事萬物萬般變化追溯到最初的本源,就是“道”。

    接下來,透過各個章節,闡述瞭如何應用“道”的思想,去建立治理天下,使天下符合天倫的自然規律,得以長久的路線方針,也就是:

    “為無為”

    為天道,不為那些不合天道的人之道,摒棄那些違反天地規律的人之道。

    換句現在的話說就是

    “不作死,不會死”

    在後面的章節中,《道德經》圍繞著“道”,從正反兩面,各個角度,個人生活、社會生活、天地宇宙的方方面面,反覆闡述了這個華夏民族賴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國家安定,天下太平的思想理論體系。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有時也作“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也是在對“道”的闡述過程中,對治理天下的聖王需要靜守天道的表達。

    補充說明

    在正統的華夏思想和文化中,身、家、國、天下,是同構的,所以用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是統一的。

    這也是從很多角度去解釋《道德經》都可以得到一個系統的體系的原因。

    《道德經》的行文脈絡

    最後,再補充一下《道德經》的脈絡和章節說明吧。

    通常我們認為,

    《道德經》的前三十七章,屬於道經部分。介紹的是不包括人類活動在內的萬物之理。

    從三十八章開始,則是德經部分,主要講述了加入了人類社會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告訴聖王,應該按照自然之道來管理人類社會,才可以生生不息,長長久久。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就闡述了《道德經》的世界觀。

    第二章,萬物作焉而不辭,闡明瞭聖王應該效法天道生化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的道理,來治理國家、教化百姓。

    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從正反兩方面闡述了,聖人應該讓百姓從不必要的、過度的、戕害自身的慾望中解脫出來,安樂與樸素自然健康地生活,如此“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從具體細節上,講述了在《道德經》看來,“道”是怎麼生出宇宙萬物的。

    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承接上一章,從道生息天地萬物,只是順應道而運轉;聖人治理天下,只是順應道的規律出發,指出面對複雜而紛紜的萬事萬物,“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承接上面幾章,繼續講“道”是如何創生萬物的。

    第七章,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由天地生萬物而“不自生,故能長生”的道理,遞推到聖人治天下,因“後身”、“外身”故能天下治的道理。從義理的高度上,講述了聖人治天下的理念。

    第八章,上善若水,從正面論述了聖人治理天下的具體方法,這便是“上善若水”。

    第九章,從反面來論述,以相爭來治人事天,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指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講了攝生修真的具體的方法,表明“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透過講萬物之間的“利”、“用”關係,闡述聖人治國的道理以及“道”與萬物的關係,這便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聖人為腹不為目,進一步論述了老子“聖人為腹不為目”之道。

    第十三章,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論述了聖人、身、天下三者的關係,以表明什麼樣的人才能有德行成為治理天下的聖人。

    第十四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從“道”的“夷、希、微”三種不同特徵出發,論述了若要通天徹地,須要“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闡明自然萬物的總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道,能體察大道,就可以掌握萬物。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講的是上古得道之人合於大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只有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得道之人。

    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講的是,有道聖王“致虛極,守靜篤”,歸根覆命,倚著造化之門觀萬物生生不息,守常不妄,故能使萬化定安,天下太平。

    第十七章,百姓皆謂我自然,從正面闡述了,有道聖王應該如何效法天道,順應自然地去對待天下百姓。如此便會天下太平,百姓安樂,生生不息,無有終時,一派幸福祥和的社會景象,而“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從反面闡明瞭,如果不以“道”治天下,天下又會是什麼樣子。那就是,如此一來,天下將先失其“道”,後失其錨,再失其序,終至不救。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闡明瞭要想挽回天下無道的局面,就要絕棄一切世間的偽詐智巧,要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從而使得天下復歸於道,百姓復歸於樸。

    第二十章,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講的是,有道之人,“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那麼他行走在現實生活中,是怎樣的情景呢?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詳細闡述了“道”創生萬物的根本原理和具體過程,論述了萬物無論怎麼變變幻演化,其背後的造化原理和流程,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象,物,精,信四要素,也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從而表明,有道之人只要掌握了這個造化生萬物的本質和規律,就可以對紛紜並作的萬物瞭如指掌,做到知常達變。

    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從曲、枉、窪、敝四個方面講了“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虛於應物的道理。指出上古聖人這些真實不虛的道理、對天地萬物的描述,是完備的。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講的是淫僻之德,從反面闡述瞭如果不能虛以應物,不能抱一守道,失於大道,不隨順萬物自然,而施以人為智巧的話,又會怎樣?強調聖人要“希言自然”,知常守正。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講的是什麼樣的德行是淫僻之行,表明有道之人,不會操使這樣的德行。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的是,“道”才是天下唯一的,恆常的,終極的判準和錨定。有道之人,能掌握這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恆常的規律和變化,並用來教化天下,使天下有常不妄,就可以有天下,可以做天下主,也就是王。

    第二十六章,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說的是,天下之主應該以道蒞天下,守而勿失,闡述了天下之主不能“以道蒞天下,守而勿失”的原因是“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不貴其師,不愛其資,從行,言,知,用,統等幾個方面具體而又全面地闡述了,治理天下的聖人如何才能不至於因為離奇大道、輕舉妄動而失天下,也就是“不貴其師,不愛其資”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從正面闡述,聖人治理天下,應該常德充於內,外物應於外。體盡無窮,能隨機應變,德合於道,順物自然而不無容私。以天道、自然的法度治天下,才可以實現天下大治。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為也,從反面闡述了,人力強為,最終也敵不過造化的推動力,所以,“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天下是天地造化的結果,聖人不會替代天地演物,而是與萬物勝而不傷,藏而不害。也就是“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的道理。

    第三十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說的是,如果真的要代替天地造化,以人演物,又會怎麼樣的一副圖景。藉以表明若要天下出現一個良好的局面,只能是順物自然,以天演物的結果。指出了“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的道理。

    第三十一章,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從戰爭的各個方面,闡述了《道德經》為了以戰止戰,用以克敵制勝的軍事思想的基本原則,告訴聖王如何以戰止戰。

    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主要講述了王道思想,指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分別從“我是誰?我和世界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我該度過怎樣的一生?”三個問題出發,給出了無道之人和有道之人的不同回答,從而闡述了欲興王道的聖人,如何從這三個方面來著手修養己身。強調既行王道,就要須臾不離才行,即所謂“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闡述了,若天下失王道久矣,聖人又該如何復興王道呢?那就是要效法“道”,既能從“無”中生出萬物,又能長養萬物而不息,還能虛容萬物而不役,能為此者,唯有虛靜合道。這就是“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論述了,聖人興王道天下皆歸附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表明只有遵循天道之常,天下人才都會前來歸附,才可以有天下,這便是“執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講述了柔弱之用,具體應該如何去用。闡述了以王道治天下,不可以執有極,而應該執道之無極為國之利器。無極者,不可見,不可聽,不可用,故曰不可示人的道理。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對以上道經部分進行了總結。本章指出,王道之治,其難就難在,人天然地會傾力於妄為而甚於守常,闡述了“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的道理。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闡述了道、德,仁,義,禮依次遞失的關係。表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而有道之人,去薄、去亂、去華,而取厚、取治、取實。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闡述了,如果社會治理模式已經非常低下,如何從更低的社會治理模型,復歸於更高的社會模型呢?並且給出了“得一”的答案。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講述了禮、義、 仁、德、道,這個道依次復得的得道過程,以及得道了之後,如何的經世致用,也就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夫唯道,善貸且成,說的是,給出了得道指南,大家又會怎麼做呢?真的復歸於“道”,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進而指出“夫唯道,善貸且成”,表明聖人治理天下,也應該效法天道,用道之弱,用德之谷。

    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描述了“道”如何進行運轉,從而生養、造化、成就萬物。這裡主要講的是“道”主生的一部分,不講道主殺的一部分,對於主殺的那一部分,只是指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提醒人要規避。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闡述了聖王治理天下應該如何運用道之柔弱。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闡述了“知止”的問題,表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清靜為天下正,闡述了在《道德經》看來,什麼是“正”呢?“清靜為天下正”的道理。

    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講了“知足之足,常足矣”的道理,表明“能做到知足之足,那麼天下就會恆常有道。唯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表述了聖王治理天下,由於與道相合,達到“不出戶,知天下”的狀態。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承接上一章,更加深入具體的闡述“道不為而成”的道理,那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闡述了“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道理,以說明聖人衣養天下百姓,在聖人心裡,百姓都是他的孩子。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闡述了天地萬物,皆有生死,知生死之所出,知死生之所去,知生生死死之所由,才能成為一個善攝生者的道理。

    第五十一章,尊道而貴德,闡述了最高境界和層次的“德”,就是“玄德”,從而告訴我們,活著的終極意義,在我們的根本之中,這便是尊道而貴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闡述了人生成敗的法則,那就是,因襲大道,天地萬物的常理,就可以做到,天人合發,不為而成。不知常,妄為,則大凶至。

    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從反面論述了,如果不復守其母,不行於大道,以一己之妄,以社會上各種不道的異端邪說來治理國家,來治身治事,就會導致不救而亡的下場。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從正面闡述了,生命是美好的,修身以合道,返璞以歸真,抱道不離,以道正身、正家、正鄉、正邦、正天下,其德就會依次廣大普遠,就越發地會覺得,生命原來是這麼的美好。從而回答瞭如果脫離了大道,喪其道而行其徑,失其母執其子,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怎樣才是救治之措?的問題,也回答了道德經是帝王之學,那普通人學了有什麼意義和價值?的問題。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進一步闡述,一個人有德了,會是什麼樣的,那就是“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講述瞭如果一個人道純德真,以德為貴,以道德統御天下,那天下都會自動的歸附尊崇他,這才是真正的天下至尊至貴,才是真正的王者。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具體的講,一個內聖外王之人,應該會怎樣治國用兵平天下。

    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繼續闡述以正治國的道理。

    第五十九章,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各句環環相扣,道理逐次遞進,論述了統治者怎麼樣才夠資格去統治一個國家,那就是“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的是,成為一個大國之後,要怎麼治理大國,才能保持長久的昌盛,那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也就是國家的內政問題。

    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從有無之辯出發,闡述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之道,那就是“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這也是中國朝貢體系的理論根源。

    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進一步闡述了治理天下,進行全球統治,“唯有善用道者”的道理,因為,“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從難易之辨和大小之辨的道理著手,回答了要想治理好天下、進行全球統治,“具體”怎麼做的問題,那就是要做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講的是,當一個國家已經處於太平的狀態,應該怎麼長久的保持這種狀態。

    第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謂玄德,進一步闡述了,要想讓天下長久得安而不亂,就要“常知稽式,是謂玄德。”進而合於天地,同於大通,百姓德備而善,則天下至安至福。

    第六十六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進一步從君民關係方面,繼續闡述玄德之德。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闡述了華夏之道中,真正的聖王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第六十八章,善用人者,為之下,闡述了用兵與用人,進而用天下的道理,表明治國需要帝王無為,而讓臣民有為。

    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承老子“恬淡為上,生殺皆不入於心”的用兵總方針,進一步闡述了用兵之道,提出“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陳述了《道德經》中所論的,古之聖人用以取天下之道,並不是平常人用來保身自存的,故而“聖人被褐而懷玉”。

    第七十一章,聖人不病,以其病病,闡述了天人兩道,人天相知的“認知論”。指出“聖人不病,以其病病”,表明只有認識到“不正常”的事物,都是“不正常”的,才能明白,什麼是“正常”。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展現瞭如果天下都是正常人,都是沒病的人,那麼社會將會呈現一種怎樣的圖景,並指明為了實現這樣的社會圖景,需要去人之道,復其天之道,使得“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闡述了天生天殺之理,表明天道是把一切都設計好的,完備而永恆,藉以說明為什麼治國應該效法天道。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講的是人生人殺的現象,指出天生天殺,道之理。人生人殺,道之亡。亡道,必失天下。

    第七十五章,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從物質生活、社會秩序、生死輕重等三方面,闡述了國君以人之道治國,統治者以己為天,會造成社會貧困,國家昏亂,人們輕死而重利,無所不為的後果,指出“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再次闡述了生死之道,透過指出強大的會死得快,柔弱的會活得久這一現象,提出了“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的道理。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回答了“為什麼強大的會死的快,柔弱的會活的久?”這一問題,指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第七十八章,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從正面闡述了柔弱勝剛強之理,以表明“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的道理。

    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從反面闡述,如果不以柔勝剛,就會積不善成怨的道理,進一步表明,以柔弱勝剛強,方能為社稷主、天下王。

    第八十章,至治之極,闡述了,配天之德之聖人治理天下,會出現“至治之極”的社會圖景是什麼樣的。

    第八十一章,總結全文,進一步闡述人主應該謹守天道,絕棄人道,才能長久的維繫天下太平之治。指出“人道私而好爭,天道公而無爭。以人之道治國,則國滅。以天之道治國,則國昌。”所以,“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就是《道德經》,上古道術集大成之著作。

    那麼為什麼老子能夠寫出這部偉大的經典呢?因為,老子是負責傳承道術的國家圖書館的館長,這原本就是他的職責吧,好了,這就不展開了。

  • 4 # 四匆

    回答這個問題,重點是“多聞還是多言”,“守中”之意?

    在流傳下來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注本裡,都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而在馬王堆帛書本和北大漢簡本上,則是“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兩個版本都有其淵源,有其道理。

    先看這章全文,以今本為例,

    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分別講天地和聖人,這是《老子》中常見的從天道到人道的思維方式。

    天地是無所偏私,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 任憑萬物自生。 聖人也是沒有偏私的, 也同樣像天地一樣,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像風箱,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最後這句“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略去了聖人兩字。

    窮是行不通,守中,不是儒家的中庸,而是中空,就像橐龠沒有鼓動的狀態。

    說的是聖人,指統治者頻繁的用政令約束百姓, 最終只會招致失敗,還不如順應百姓需求讓其自然發展、虛靜無為, 萬物也才會生生不息。

    這和“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呼應的,言論越多離道愈遠,不如長守虛靜無為。

    引申到現實生 活中,一個人若多言多辨,必定會理屈詞窮,或是陷入窘境和失敗,甚至招禍,那還不如保守虛靜、沉默以待、無為而來得輕鬆。

    “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

    這個版本承接天地如橐龠之虛,聖人也是應該“虛”,治國不需博學多聞,殫精竭慮,而是無為而治,保持公正無私就可以了。

    這個意思又和“絕學無憂”,“絕巧棄智,民利百倍”相呼應。

    “守於中”,看看《老子》其他說道“守中”之處。在郭店本和漢簡本中分別有“致虛極,守中篤”和“致虛恆,積正篤”。並不同於今本的“致虛極,守靜篤”。可見在漢中“中”和“正”同義。《周禮》上有“求民情,斷民中。”

    中,本就有法則,標準之意,引申有正,公正之意。那麼就和章首的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可以對應,意思是公正無偏私。

    這也和“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可以對應。

    那麼意思就是聖人治國不必多聞多學,而只需保持公正之心便可

    在現代解讀道德經的管理術中,多半就可用此解。

    我個人覺得,從邏輯而言,“多聞數窮,不如守中”,這個用法和意義更合時宜。

    也就是,

    天地育物無所偏私,君主養民公正為道。

  • 5 # 眾生法妙

    要想明白老子的意思,找個對應的人物就很清楚了。

    誰呢?

    王熙鳳!

    ——諸君明白了吧?

    不論《紅樓夢》的哪個版本,王美人的結局悲涼都是一定的。

    她的著名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正是老子要警告我們的“多聞”在其最負面的意義上,所具有的可能後果。

    這位鳳辣子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在待人接物上,那叫一個見多識廣,所以也屬於老子所說的“多聞”。她聰明善思,察言觀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叫一個八面玲瓏。

    可惜,“不守於中”。也就是內心不清淨,完全糾纏在塵世境緣之中。

    ——不是說“知識就是力量”嗎?怎麼見聞越多,反而有時會越絆住自己的腳?

    ——我在回答一道關於“何為文學本質”的題時,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東方的紫微斗數也好,西方人講星座也好,為什麼命可以算,因為你一開口就落在一個關係結構裡,你這個人從屋外一進來,穿什麼衣服,跟周圍的環境就構成一種關係,會算的人從你衣服就可以起卦了。”

    ——這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知道得再多,終究是有限的。宇宙之大,天地之廣,你只能站在你自己的位置上,以你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習慣、你周圍所熟悉的人、事、物為參照,來衡量外在的世界。所以你的心一動,就落在某種關係結構裡,這就是所謂的“數”。

    就算你算得過人,卻也算不過天。

    再說,你其實並不能真的算得過人。

    另一方面,你自己的因緣和別人的因緣交雜在一起,你能把握、能掌控的東西,其實並不多。

    這就是為什麼,你努力了,卻並不一定能成功。

    因為因緣太過複雜,剪不斷,理還亂。

    那些“多聞”的人,算計自己,算計別人的心,是為了更多地掌握主動權。這就是“世事如棋”,你能掌握更多、更遠的關係,就有可能“先下手為強”。所以鳳辣子的確曾經風光過。

    但是! 沒有不輸的棋。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就算你具有高超的泳技,你觀察天氣的變化,知道潮汐的規律,但你還是有算不準的時候——你可能僅僅栽在一隻水母手裡。

    老子的意思,並不是不讓你“多聞”。他真正要說的是“守中”:

    就是增廣見識的時候,心裡要有譜:你是從哪一點出發向外走的?始終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得意忘形。

    見聞多的人,常常能掌握先機的人,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會犯一個毛病:高慢。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找不到北了。以為自己總是那個佔上風的。

    一旦你起了這個心,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會成為你的障礙。這就是“所知障”。

    《道德經》真正的教誨,其實跟希臘名言一樣:認識你自己!

    外不執著於因緣複雜,內不固守己見,維持“中道”。

  • 6 # 無涯無涯亦無涯

    謝謝邀請。就是聽多看多想多,不如守中。中和正,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合道之處,唯物唯心統一的地方。古來修道,就是中庸,即須臾不離中,將心修至正的狀態後一直保持,叫修持。叫須臾不離道。叫中庸,庸是常的意思。這句話就是告訴你,後天知識的積累比不上一個人心性中正並且守在那裡。一個人離道越近,其知越接近真知。中華傳統文化中真正的教育應該是那個層面的修心而不是知識。

  • 7 # 丙丁9

    多言數窮,不若守中。

    讀過道德經的人都知道,其哲學原理就是返樸歸真,簡思從儉。簡化人的心智,儉樸人的心行。醒心,把人的思想,從紛紜沉重的欲情苦海中懲救出來。精純神智,簡樸身行。最大程度的簡輕,生命運化中的負擔。儘量地使人的心思、行為與自然之道宜和。久視人生,尊道等物,珍命惜身,頤心養德。以期延年。把人生的價值精緻化,把生命的時間最大化。

    人以觀天,天以法道,而天以一生而全萬物。生生之眾,只唯一一。精簡之致,萬物易從。失其一則無生;得其一則可身存。之一德而萬物欣欣,之一德而萬物順順。品物類而各證性命,含弘益而物自得自益。其無情,無偏,無息,無言,而可昭煥萬場,通馭萬物。而萬物無可逸脫,萬物則可生生無窮。

    反觀人世俗情,憑心為事。自貴身以賤它物;逐富貴自貴下賤。利慾熏熏,心思百出。自鳴得意之時,是非福禍始生之處。自言己善,因惡存。元善元歸何多言。是故,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靜,人得一而智。多則惑,萬物難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放開生育,你會多生孩子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