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靜觀永生

    道家崇尚的是天人合一,意思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人的各種生活及日常表現,都要以自然規律為依歸。雖然我們經常稱一些得道高人為聖人,智者,其實等你真的得道了,反而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如果學了點經卷知識,感覺自己氣度不凡了,那就是開始走偏了,說難聽點就是有走火入魔的徵象了。我們也可以拿佛經裡的文字來佐證,金剛經裡佛祖對舍利弗說過,如果一個羅漢對別人說我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了,那麼這個人是不是真正的阿羅漢?深解佛祖意趣的舍利弗回答,這個人肯定不是真正的阿羅漢。然後他拿自己說事,因為我舍利弗從來沒有覺得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佛祖才會稱許我成就羅漢果位。這裡就說的很清楚了,如果一個人自以為是聖人,智者,其實這個人很可能是個神經病。佛經楞嚴經裡也指證,有的人自以為自己得法得道了,就自封為聖人智士,自稱大善知識,其實這些人是受了心魔的控制,其實離真正的得道還遠著呢。很多人以為佛家與道家的宗旨是有區別的,我這裡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道德經所講內容與佛經宗旨並沒有原則性地不同。只是後來人的誤解把佛門劃成空門,把道家說成術法之流,其實都是有失偏頗的,正因為如此,後來得道的人越來越少,關鍵是理解上就走偏了。有些人會說,那些神仙菩薩個個都是高高在上身戴光環綵帶飄飄,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還有仙俠小說裡描述的,聖人以下皆是螻蟻!其實這些都是後世之人臆想出來的,要知道,真正的神仙菩薩出現在我們面前一定是普普通通的人,假如有人跟你說他是聖人,神仙下凡,你完全可以一巴掌呼死他!當然也可以報警或者打精神病院的電話號碼。

  • 2 # 陳廣逵

    “絕聖棄智”是通行諸本中的話,它與《道德經》中其他三十二處老子推崇“聖人”的話矛盾。郭店楚竹簡的出土讓我們知道這一章被嚴重篡改了。

    下面是我寫的考辨文章。

    還《道德經》第十九章本來面目

    《道德經》第十九章與第十八章一樣是經過嚴重篡改和曲解的一章,長沙馬王堆帛書本和湖北郭店老子楚竹書的出土,為還原和訂正這一章提供了可能。

    可是當前在《道德經》研究中“三絕三棄”的篡改並沒有得到認真的更正,“絕學無憂”也沒有得到訂正。

    王弼本《道德經》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河上公本《道德經》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乙本《道德經》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慾,絕學無憂。

    而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竹書《道德經》第十九章整理後是這樣的: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三言以為給不足,或命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慾。

    本章的“三絕三棄”,王弼本河上公本等通行本與已經發現最早楚竹書的版本是不一樣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與老子的思想嚴重衝突,楚竹書的“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不存在這個問題,還合乎邏輯。

    陳鼓應在他的《老子今注今譯》(2009年版)中說:“老子以‘聖’喻最高人格修養境界,而通行本‘絕聖’之詞則與全書積極肯定‘聖’之通例不合。‘絕聖棄智’見於莊子後學《胠篋》《在宥》篇,傳抄者據以妄改所致。”“《老子》第八章主張人與人交往要尚仁(‘與善仁’),可見老子並無棄絕(仁)義之說。郭店簡本出土,始知為人妄改。

    《莊子·胠篋》有‘攘棄仁義’之說,由此可窺見原本‘絕偽棄詐’被臆改為‘絕仁棄義’,可能受莊子後學激烈派思想影響所致。”

    “聖人”在《道德經》中三十二見,是老子為統治者樹立的榜樣,通行本用“絕聖”明顯全篇相悖,“仁義”是好的品質,而且老子還主張“與善仁”,也互相沖突,不合邏輯。用“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篡改“絕知棄辯”“絕偽棄詐”,不但荒謬,而且惡毒;不但違背了老子的本意,還把老子變成倡導不仁不義的惡人。

    可以斷言,用“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取代“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惡意的篡改。

    “絕學無憂”諸本均列為二十章的首句,結果使得這句話在二十章沒有著落,此乃後人初分章時形成的錯誤,帛書甲、乙本均不分章。郭店簡本已經把“絕學無憂”抄沒了。

    “絕學”與“見素”“少私”同類,且它與本章“此三者”緊密相連。“絕知棄辯”需要“絕學”,“絕學”就會“無憂”;要“絕偽棄詐”,就必須提倡“見素抱樸”;做到了“絕巧棄利”,就會促使人“少私寡慾”。 另外,要搞清楚“絕學無憂”中的“學”究竟是什麼含義?學的本義就是效仿學。了,音xiào,教,效仿。《尚書大傳》: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由此可見,老子強調的“絕學”是棄絕攀比效仿。

    這樣,經過更正和訂正的第十九章是這樣的: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強調,“知”同“智”。

    全章通釋如下:

    棄絕玩弄心機摒棄巧言辯解,百姓會獲得百倍的好處;棄絕弄虛作假摒棄誆騙欺詐,百姓會歸向孝順和慈愛;棄絕投機取巧摒棄謀取利益,盜賊就不會出現:用這三條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應該讓百姓有遵循的標準:看見樸素就會持守淳厚,少了私利就會淡泊慾望,摒棄效仿攀比就會沒有憂愁。

    在正確復原這一章後,解讀起來就連貫清晰了。

    本章先破後立,從反面提出三個絕棄主張,又從正面提出因循的原則。 本章的三個“絕”與“棄”為互文形式,兩個字意思一致。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老子對統治者的告誡。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指向明確,針對性強。為什麼要“絕知”?為了百姓的利益。因為“以知治國”是“國之賊”,不“以知治國”才是“國之福”(第六十五章)。為什麼要“棄辯”?因為辯就是“詭辯”,“狡辯”,就是強詞奪理。“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第八十一章)。明明在愚弄、玩弄百姓,還要強詞奪理,冠冕堂皇地找出各種藉口。 不跟百姓“玩兒花花心眼”,不去算計百姓,盤剝百姓;不用花言巧語唬弄百姓,百姓才得以休養生息,才會“我無事而民自富”(第五十七章)。要明確,老子的“棄知”是摒棄玩心眼,摒棄算計百姓,並不摒棄“明智”。

    “絕偽去詐,民復孝慈”態度鮮明,目的明確。為什麼要“絕偽棄詐”?因為“偽”是假象,“詐”是欺騙,“偽”與“詐”是邪惡的東西,是“大道廢”的根源,敗壞了官風與民風,淆亂了人際關係。“偽”與“詐”帶來的是世風不穀。“絕偽棄詐”才會“我無慾而民自樸”(第五十七章)。“孝慈”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是最樸素的品質,不孝不慈的產生正是源於“偽”“詐”。“復”是恢復,是道德的迴歸。

    “絕巧棄利”導民向樸,是“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策略(第八十章)。為什麼要“絕巧棄利”?因為巧、利是吸引人的東西,是來自外界的誘惑,是“難得之貨”(第三章)。“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難得之貨”與“奇物”淆亂了人心,汙染了官風和民風。“絕巧棄利”才能達到“使民不為盜”(第三章),達到清靜無為。

    從老子提出的“三絕三棄”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之時的社會狀態。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就是“只是把這三條放在口頭上談還不行”,應該怎麼辦呢?要讓人們有所遵循。三者指“絕知棄辯”“絕偽棄詐”“絕巧棄利”。

    三個“絕~棄~”只是“破”,還要有所“立”,“故令有所屬”,應該讓人有所依循。屬,音zhǔ,連線,引申為跟隨,追隨,依循。棄絕了智辯、偽詐、巧利,還要用“樸”填補空白:見素就會抱朴,進而達到少私就會寡慾,絕學就會無憂的境界。 “見素抱樸”就是“見到樸素就會趨向單純”, 見,讀為“jiàn”;“少私寡慾”就是“少了私利就會減少慾望”;“絕學無憂”就是“摒棄學問就會沒有煩惱”。“見”是不是也可以解釋為“使……出現”,其實是不可以的,要注意,三個短語的施事者是相同的,按“使……出現”解釋,施事者就發生了變化,違背了同一律。 素,沒有染色的絲。樸,未經雕琢的木。見素抱樸——看見素淡就會懷想質樸;少私寡慾——少了私利就會消除慾望;絕學無憂——棄絕效仿的攀比就會遠離憂慮。 其實,“絕學無憂”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正是老子提出的三條參照標準。從語言結構和邏輯思維角度看,“見素”是“抱朴”的前提,“少私”是“寡慾”的前提,“絕學”是“無憂”的前提,在老子看來,只要“見素”“少私”“絕學”,就會“抱朴”“寡慾”“無憂”;而且只有“見素”“少私”“絕學”,才會“抱朴”“寡慾”“無憂”。它們的前後件之間是充要條件關係。“無憂”又總述“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五事,就是說,“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後,自然就會“無憂”。 從“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來看,老子並不是主張放棄必要的學問,放棄必要知識的學習,而是放棄對身外之物的利益追求,放棄對獲取利益的效仿和攀比。絕的是玩心眼和巧言狡辯,是虛偽和姦詐,是投機取巧和貪財好利。

  • 3 # 平凡2850

    老子說的“絕聖棄智”,說的是把那些推行大偽巧詐之說的人和他們的學說都禁絕掉,人們得以在心裡摒棄那些過當的知識。

    這一句,出自《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道德經》一書中,提到“聖人”時,主要指兩類人。一類是指“得道之人”,行不言之教的真正的“聖人”。

    另一類是“無道之人”,行偽詐之智的所謂的“聖人”。

    “絕聖棄智”中的“聖”,是後一種“無道”,行偽詐之智的所謂“聖人”。這樣的“聖人”可謂邪人,這樣的“聖人”立教,可謂邪教。

    “智”的本字是“知”,太陽在下面炙烤著知識,知識熾盛而生智。

    《道德經》的主張,是心裡什麼都不裝。“虛心實腹”,“心善淵”,人們就能恢復純淨的身心。自然而然的,社會也就可以恢復淳樸的生活方式。

    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怡然自得,無憂無慮。

    如此,就可以“民利百倍”。

  • 4 # 佛說非身

    絕聖棄智這句話是很費解的,表述同樣觀點的還有《聖經》中的“智慧果”。奉勸大家也不必絞盡腦汁的去思辯了,因為這也是二元思維所無法理解的。人類的意識是分層次的,但並不一定聰明的頭腦層次就高。大多數的人類頭腦意識都處在形而下的二元意識層次上。這個層次意識特點是二元對立的,如大小,內外,有無,遠近等等,是概念化的世界觀。

    只有極少數人的進入了一體意識,他們發現了真正美侖美奐的世界,或者說世界的美倫美奐,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就象無法向純二維的生命描繪三維世界。

    幾乎所有達成這一意識的智者發現,二元意識中的頭腦思維和概念阻礙著人們達成一體意識,所以才有“人們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一說法。而偉大的中國禪也教人放下一切思維和概念,用一顆赤子之心去體驗。

  • 5 # 董豔臨

    聖人沒有幾個,大部分是中間智慧,中間智慧讓爭鬥激烈,而名利是成功的結果,會讓爭鬥越演越烈。所以老子說要“絕聖棄智”,儒家思想的禮也屬於讓人絕聖棄智的策略。“絕聖棄智”對內可保和平穩定,而對外就強盛不夠,缺乏競爭力,所以它是一個治理方法,前提是沒有強大敵人,但是長期依然讓社會平庸,而追求智慧和競爭,會造成強盛無比,內部卻也變成火藥桶,安定團結不夠。中國其實一直就在採用“絕聖棄智”的方法,所以中國能夠一統天下,團結無比,變成農業大國,科技發展不夠,而西方一直採用競爭體制,民族主義,所以競爭、科技有餘,戰爭分裂伴隨,統一和平根本不可能。萬物有陰有陽,競爭科技是陽,絕聖棄智就是陰,必須相輔相成,隨時調整,歷史證明,專注任何單方面,後果都會很嚴重。所以聖人的話有道理,但是聖人的話也是針對當時社會情況說的,離開那個時代,就必須辯證的聽,實際是真理的唯一標準。

  • 6 # 草木一秋蟬

    絕聖棄智。

    絕聖,不執著於權威。棄智,放棄小聰明。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不執著於權威,放棄小聰明,就能使民獲利有倍。

    個人淺見,錯漏勿怪。

  • 7 # 呆念想

    中華古藉:”禮記”書中一句話,“易過則賊”,這句話主要是真對,“智謀”的”度”與”善用”,如果不知“度”識變,以士之聰智強與樸實之鄉和老實之鄰里人亂用胡為應視為“過”。禮記是先秦先賢們的書藉,載上古道理古訓。所以老子亦明其理,就言倡導人們要棄智求樸的觀點……智謀如劍帶雙鋒,有善為惡用之別,……紅樓夢作者在著作小說多言“聰明總被聰明誤”之故事……

  • 8 # 保哥講論語

    絕聖棄智,實為人生最高境界。高處不勝寒,我輩凡人不可及也。聖者,聖也,王也,耳聽天命口述眾生之王也。儒家講“內聖外王”,其實就是生在人間要做王,活在靈魂要做王。儒家將其做為生命的價值推廣於世道人心,形成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智者,知也,所知開光(日)也,為智。古漢語中,知智互通。儒家講“格物致知”,知乃通曉世間萬物的大道與天理,終成智者。所謂“知道”即為通曉大道,所謂智者,學問中指哲學家,生活中指開啟智慧之人。

    儒家講的“聖”與“智”是社會主流價值觀,老子講“絕聖棄智”按今天的話講就是非主流,老子就是非主流價值觀的大師。但是。老子的絕聖棄智是高於一切世俗價值觀的大智慧。將世間一切價值恢復為生命本真的價值要求與追求,是對世俗生活的超然物外,是生命價值最高的價值觀。

    在今天這個時代,當一切的文憑,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成為人人追求的時代;當一切的官職,科長處長廳長部長成為世俗慕往的今天,絕聖棄智,是對人生命本身價值的最終發現。

    其實迴歸到人生命本身,我們都只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是一個個平平凡凡的生命。絕聖棄智是整體人類世俗價值追求的回返,是老子為人類提供的另一個生命維度的價值,你可以不追求,但最好你知道。

  • 9 # 使用者94531352982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倘若人們處於混沌無知的狀態,只知道有衣避體,有食果腹的即可,這種社會狀態是最佳最穩定的,因為沒有禍亂和戰爭,人民長期安居樂業。社會一旦有了仁義,禮,智等概念後,就會得到推崇,人們就會發揚,有發展就會有變異有膨脹,就會出現各種引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所以聖人提倡絕棄仁、義、禮、智等概念,但社會終究要發展文明要進步,該出現的終究要出現,提倡愚民政策顯然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讓人們去向另一個極端去發展,那就是徹底看透仁義禮智的危害,完全領會這些提倡的利和弊,使人們的內心徹底醒悟和悔改從而達到自我約束的狀態,那是人類文明的另一個發展極端,也是人類文明的終極目標--大同社會。

  • 10 # 當年青山

    此句出自《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譯文:拋棄聰明和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得到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就能自然消失。

    咋一看,覺得老子要人們拋棄“智識,仁義,巧利”好像是要老虎“拔牙,剪爪”一般。失去了武裝自己的“武器”。回頭一想,不禁要拍大腿叫好。因為,老子不是用凡人的眼光看“利弊”的。世人眼中的“利”往往是他眼中帶來禍害和毀滅的“弊”。老子凡事,皆以“自然之道”為絕對真理。沒有套用“自然公式”的一切事物,在它看來都是錯誤的背道而馳。

    就如“智識,仁義,巧利”這三者一般。它們都是“巧飾之物”,而非“樸素之本”;是“人為造作,而非“自然天生”。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所以他說“道法自然”。

    那麼如何才能治理好這個病態而“滔滔者天下皆是”的亂世呢?老子提倡,應該返璞歸真,回到氏族社會,原始部落。摒棄後天人為的“看似進步的退部”。用現代的話說,也許人類“成也科技,敗也科技”,科技是一柄雙刃劍:世人看到了“利於人類進步”的一刃;而老子的道家看到了“毀滅人類未來”的一刃。

    所以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人為只有只有少念寡慾,拋棄智,仁,巧人類的未來才能有光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若是明朝十六個皇帝聚在了一起,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