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
2 # 誘春
說指標有用或無用都是不全面,每一個指都有其特定用法或環境,熊市,不同指標也是有不同作用,能提示少虧錢或躲過熊市,找到入場點,就是好用的指標;牛市,指標能輔助找到賺快錢的牛。指標應無好壞之分,只是理解運用的區別,千萬別用單一指標鑽牛角尖。動不動幾萬的軟體指標,說到底就是那點東西變來變去,能學到的是指標,學不到的是人心。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
3 # 每日洞察
在證券市場中,技術分析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體現。在運用技術分析進行操作時,心須注意遵循合理性原則。
一、技術分析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萬試萬靈的。在技術分析過程中,往往受各種主客觀因素而產生偏差。因此要站在一個高的起點運用技術分 析,而不是受技術分析所侷限,產生錯誤引導。
二、技術分析得出結果的大前提是,市場有產生這個結果的可能性。例如,大盤經過長期調整後,產生反彈還是反轉,要視乎整個市場在這個置階段有否反轉的可能性,如果無反轉可能性,則只能是反彈。
三、市場永遠是對的,不要與市場作對。市場的走勢往往有其自身的律,存在這種走勢即是合理。簡單地說,就是不要逆市而為,要順應市的方向去操作。 四、當市場未發生明顯反轉的技術訊號時,儘量不操作,在市場產生一個趨勢(上升或下跌)時進行操作。 五、市場的規律總在不斷變化,技術分析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變換,高當大多數人都發現了市場的規律或技術分析的方法時,這個市場往往 會發生逆轉。 在合理運用技術分析時,要儘量避免以下誤碼區:
-
4 # AA一劍封喉
具體有沒有用這要看你穿多大碼的鞋子,如果你是穿40碼的給你配50碼的也行不通,如果給你配25碼的,這叫給你穿小鞋 也行不通。巴菲特的是價值投資碼的,你穿未必合適,據大資料分析至今好像還沒有穿上去正好的 好像連模仿成功的也沒有!因為沒有小巴菲特問世;具體有什麼作用等有一天你找到合適的了你自熱而然的也就什麼都清楚了,既沒有老牛說的淺草剛能漫馬蹄,更不像松鼠說的深不見底;所謂門檻 你走進去了他就是門,你走不進去他就是檻;如果連門檻都不能跨過 就像體驗圍城內的東西只能靠想象了!就像有誰想說馬某人圈子內的東西只能說都是靠豐富的想象!
-
5 # 瞌睡蟲的窩
總看見有人談到技術分析,就開始說什麼均線還有指標,什麼指標如何如何,未來就會如何如何反應,均線或者指標有能力決定未來?顯然不可能!
就拿大家常見的macd來說,用它你就得知道macd的基本原理。macd本身是由均線發展來的,它是由12天平滑和26天平滑的差值構成。
所以所謂的macd,其實是收盤價的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的一個平滑差值結果,這個結果會隨著未來一天的收盤價變化而變化。大部分時候這個價格變化經過12天和26天平均後,會變得不那麼明顯,所以很多人認為diff上零軸非常有效,其實它的含義不過就是12天均線在26天均線上方罷了。
而dea,不過是diff的9天平均,也就是diff連續為正,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macd在0軸上方金叉,看起來很不錯。其實不是macd告訴你了它很不錯,而是最近的收盤價連續在上漲了很多天後,告訴了macd現在股價的走勢很不錯!如果第二天股價發生一個巨幅的變化足以影響這些平均值,你看到的好結果也許都突然變成了壞結果。
所以使用指標進行交易,是根本無用的操作!所有的指標不過就是大家想出來對市場各種雜亂訊號的一次過濾,只是這種過濾針對的是過去,它永遠無法預知未來,既然如此,指標又有什麼用呢?
巴菲特說用指標做股票,就像看著後視鏡開車,你在後視鏡裡看見有人過去,你就能確定你的車前沒有人了嗎?
指標,忘了它吧!
-
6 # 三二做交易
技術指標只是單純的讓你更好的認清過去。為什麼有人再不斷研究?是因為他如果不研究指標,他就不知道該如何做交易了。
-
7 # 天啟量投
A是一個趨勢型的交易者。
他經過觀察,選擇了期貨市場螺紋鋼品種進行交易,他看漲。
然後,他使用均線這個技術指標。
他會在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時做多,也就是均線金叉。做多後,如果價格回落,虧損到某某百分比之後他會止損。而做多後,如果價格持續走高,他會拉高他的止損位置。先實現保本,在隨著價格不停的太高出場位置。
但是他會承擔一定的回撤值,用來實現讓利潤奔跑,嘗試在趨勢中獲利。
在這個過程中,技術指標起了什麼作用?技術指標只是他開始交易的依據而已。
他入場,總是需要一個位置,他可能根據基本面,可能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也可以隨意,還有可能就是依靠技術指標。
均線金叉,這是一個開關。讓他開始交易,但是請注意,他的交易方式並不是說均線金叉了價格一定會漲,因為他設定了止損。他只是需要個理由入場,而技術指標的某種形態(金叉)就是他的理由。
他能否盈利靠的不是指標,而是他後面的交易邏輯,靠的是他能夠在趨勢中獲得足夠多的利潤。
也就是說:技術指標,只是眾多的交易依據而已。這就是它的作用。
各位覺得呢?
-
8 # 發財仙人球
技術指標作為我們。職業操盤手常用的操盤依據。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所認識的操盤手,還沒有人不看技術指標操作呢?即使看裸K線,那也是技術指標。但是技術指標真的那麼重要嗎?
自己如何使用技術指標常用的技術指標有很多種,我知道的應該有30多種。但是自己真正用到的也就兩種,有適合僅僅看看裸K線,然後就建倉了。也就是說,自己通常是,開始建倉的時候會關注技術指標。一旦開始交易,技術指標的作用就淡化了。完全憑著統計的資料,開始交易。也就是常說的基差是否合理,期貨升貼水成本,螺紋庫存等等 。配合著資金管理策略和加倉策略。這些都是提前計劃好的,自己僅僅是堅持自己的計劃,然後等待著盈利。
技術指標的意義即使我們再怎麼神話技術指標,我們不得不說技術指標僅僅是反映著走出來的行情。也就是技術指標反應的歷史行情。對於未來的走勢僅僅是預測作用,並不一定準確,甚至可以說幾乎指導作用不是很大。知道了這一點,也許你就明白控制倉位和控制風險額意義了。控制倉位的作用僅僅是預防萬一的情況,下面的單邊行情,遇到一次失誤,就可能損失慘重。
-
9 # 富時投資
技術指標的作用是讓“賭徒”們虧的更有技術性,虧得更體面。
別浪費時間和金錢研究技術了,沒有任何一個或者幾個組合的技術指標能夠盈利。過去沒有,未來也不會有。
-
10 # 宮中號清風江上游
目前,證券市場上的各種技術指標(2)數不勝數。例如,相對 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心理線、乖離率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術指標(2),在股市應用中長盛不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技術指標(2)還在不斷湧現。包括: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DMI趨向指標(趨向指標)DMA EXPMA(指數平均數)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BRAR CR VR(成交量變異率)OBV(能量潮)ASI(振動升降指標)EMV(簡易波動指標)WVAD(威廉變異離散量)SAR(停損點)CCI(順勢指標)ROC(變動手副輳〣OLL(布林線)WR(威廉指標)KDJ(隨機指標)RSI(相對強弱指標)MIKE(麥克指標)。
KDJ用途
KD是在WMS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KD就有WMS的一些特性。在反映股市價格變化時,WMS最快,K其次,D最慢。在使用KD指標時,我們往往稱K指標為快指標,D指標為慢指標。K指標反應敏捷,但容易出錯,D指標反應稍慢,但穩重可靠。
使用方法
1.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
2.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訊號,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交叉的交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3.KD指標的背離方面考慮
(1)當KD處在高位,並形成兩個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時股份還在一個勁地上漲,這叫頂背離,是賣出的訊號。
(2)當KD處在低位,並形成一底比一底高,而股價還繼續下跌,這構成底背離,是買入訊號。
總而言之,學別人的理論,聽別人的講解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理論。
股市發展這些年了,各種技術指標層出不窮,讓股民朋友們眼花繚亂。
比較複雜的一般股民朋友看不懂,太簡單的又沒有什麼實際效益。
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我自己用的一個叫做底部引爆選股法的指標吧。
這種方法操作比較簡單,對於底部牛股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
“底部引爆”訊號選股戰法是老洪歷經多年心血,針對過無數短袖的研究而總結的一套獨特的選股思路。每當有“底部、引爆”訊號出現的同時,意味著該股後期的漲勢不可小覷。訊號的出現經常會在大多數的股票在前期經過大盤整理或底部震盪後,接下來詳情如下圖所示:
最後在通達信鍵盤精靈裡面輸入浪口引爆的首字母(LKYB),按回車鍵即可,盤面就會顯示指標。
講這麼多可能有些小夥伴覺得我在這裡吹牛,那麼久帶大家一起看看近期的實戰操作。以下是近期實戰的案例:
實戰案例
【解析】該股是在11月12日出現底部訊號,清風果斷介入,並告知我的粉絲朋友們可以瞭解一波,四個交易日,漲幅13%,今天開盤也是強勢漲停。
單一的例子驗證這個指標存在運氣好,那麼便再來一個,清風實力打造非凡,王者絕非偶然!
NO :2 603101匯嘉時代
【解析】該股是13日老洪用底部引爆選股法選出來的,三個交易日,漲幅也是13%,並於今天漲停並出現引爆訊號,意味著該加倉了,沒錯就是打板加倉,換來更多的漲停,何樂而不為!
那麼有人就會問了,全是買入加倉訊號,那什麼時候賣出呢?請看下圖:
該指標同樣也會給出一個高位訊號,到頂就拋!講了這麼多,可能會有人說我是馬後炮,甚至說我是莊託,這裡也不想過多解釋,該股今天也是同樣被捕捉到底部訊號,為避免新手盲目追高,原始碼清風也就不在這裡公佈了!
炒股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任何理論工具都是輔助作用幫助自己選到好股,但是既然可以提高自己選股的成功率為什麼不試一試呢?大家可以把這個指標拿去看看,你可以先用指標觀察,覺得可行,就作參考,不行也可以看看指標的一些原理等。也不會虧,動動手指的事。
回覆列表
沒有聖盃的存在,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
在金融市場,沒有技術無異盲人摸象,尤其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無論是股市還是期市,除了那些大眾都能看到的訊息,只能是依賴技術來尋找買賣點和風險處理包括倉位管理了。
而真正需要把一套技術理念融會貫通,起碼需要一定的年份,並且需要實戰經驗的累積,否則光有形式沒有意義的。
去買那些所謂的幾萬,幾十萬的技術指標更是浪費錢,因為技術不是買來的,是長年累月和自己相伴後悟出它的精髓後得到的,沒有這個過程,給你再好的技術都不可能創造出任何正向收益。
對於交易而言,就像人生一樣起起落落,之前就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在市場遊離了五六年的時間非常迷茫。之後找到方法了,琢磨出這套方法我又用了五年多的時間,透過不斷的實戰虧損,總結,醒悟,領悟等各種方法從早上8點開始到晚上24點不斷研究後才有突破,才能在市場寫出屬於的理論,但還是每天在敬畏市場,防止風險,沒有人能因為自己有了方法就可以無視市場。
如果說去買別人的方法,或者用別人的技術,我認為都不一定用的好,因為招式雖然一樣,但是並不適合你的理念和個人情緒。
所以,技術一定是有用的,只是還沒到達一個層次把一件事情做好,任何事物存在即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