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茶戲人

    中國戲曲博大精深,傳統文化集大成者。唱唸做打樣樣精萃,生旦淨醜行行優美。三倆人物一臺戲,千軍萬馬五六人。唱盡人間苦和樂,訴盡人間醜和美,弘揚正氣真善美,鞭撻世間醜惡人。壯哉!美哉!善哉!

    一人一茶一戲,樂在其中,亦足矣!

  • 2 # 戲曲小白的自我理想

    為什麼會喜歡戲曲?這個問題似乎是該好好問問自己。

    小的時候並不喜歡,可是爺爺奶奶總是收音機裡播放著京劇,咿咿呀呀的聲音,聽不懂且節奏慢的讓作為小孩子的我聽不了一句就跑開了。覺得京劇離我很遙遠,我喜歡聽流行歌曲,甚至英文日韓這些語種的歌都喜歡聽,還有小品,偶像言情劇,後來的嘻哈等等音樂形式,我都喜歡聽,就是唯獨不喜歡聽戲曲。週末去爺爺奶奶家還沒進家門,院子裡的小板凳上就放著爺爺的最愛,京劇《四郎探母》,十幾歲的我正直叛逆,跑到收音機旁按下暫停鍵,聽起我的周杰倫。爺爺皺眉的說,多好聽的聲音,你那聽的什麼,唸的跟繞口令似的,也聽不清楚。我抱著爺爺撒嬌,爺爺,那是說唱,你不懂。爺爺嘆口氣進屋給我做好吃的,我自己拿著歌詞多著收音機開始聽我喜歡的周杰倫。

    京劇也似乎是離我越來越遠,我沒有喜歡過它,但是也不討厭,因為爺爺喜歡,所以它好像總是在我身邊出現從來沒有離開。有京劇聲音就知道爺爺在家裡呢!

    再到後來,我高中大學,畢業後忙著工作結婚,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忙,爺爺也越來越老了,映像中的爺爺慈祥和藹,喜歡塞給我一把零錢,讓我去買零食。可是我卻總是沒有時間去看爺爺,總是忙忙忙。陪伴爺爺的總是那咿咿呀呀的京劇唱詞與唸白。爺爺不止一次的給我說過,京劇美,太美了。可是那是的不能理解這美在何處。外界誘惑太多,網路世界那麼發達,我還沒有探索完這裡面的秘密,如何能感受到爺爺所說京劇之美。

    可是後來,爺爺就得了一場病,走了。走的那一天MP3裡播放的依舊是他的最愛,《四郎探母》。那一天,爺爺臨走前對我說,四郎終其一生思念家鄉和母親,我也想我媽媽,我現在去見她了,你要好好學習工作。我的眼淚像斷線的珠子,少時父母忙碌總是爺爺和我在一起,爺爺終於也走了,和奶奶一樣。

    爺爺走後給爺爺整理屋子,打掃衛生。諾大的房子院子沒有一點聲音,這時候才驚覺爺爺真的走了。爺爺家裡最多的就是各種京劇唱片磁帶還有他手抄的曲譜和他自己寫的各種戲曲聽後心得,以及對各位名家的點評。看了來,我們不在爺爺身邊,京劇是爺爺的寄託。手摸了一盤馬連良大師的淮河營,播放起來。鍵盤按下,我熟悉又陌生的唱詞飄出來,頓時淚如泉湧。好像,爺爺又回來了,在比劃著手勢唱腔。

    再再後來,我也聽京劇,也讓孩子聽,會給孩子說,你看,這是多美的聲音。孩子會稚嫩的對我說,媽媽,這個就是太兒太兒說的最美的聲音嗎?好好聽啊!我含著淚說,是啊!太兒太兒也在這裡和我們一起聽呢!

  • 3 # 情熱眼冷

    最近幾年,流行歌曲聽得越來越少,平時開著電腦時,背景音樂放的往往是戲曲名段或者中國古典音樂。

    作為一個喜歡戲曲已達二十年之久的戲迷,我熱愛戲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戲曲演員服裝扮相精緻,唱腔婉轉優美,有太多的經典劇種和劇目,百聽不厭。

    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的服裝和裝飾,越來越簡單隨意,想要看到和體驗精緻繁複的著裝與化妝,只有去戲曲和古裝電視劇裡尋找了。

    戲曲演員,尤其是旦角中的閨門旦和正旦,那滿頭珠翠,那精緻的額妝,那水袖袍服,鳳冠霞帔,刺繡紋飾,每一處細節都那麼精緻美麗,令人歎為觀止。

    二:戲曲藝術是一種慢文化,是一種慢的藝術,聽戲曲,有益身心。

    中國古代的文化藝術,是一種慢的雅的文化藝術,戲曲藝術同樣也不例外。

    不喜歡聽戲的人,聽到戲曲中,一句唱詞要拐上七八個彎,唱半天還沒有唱完這句詞,可能會覺得戲曲唱腔太慢了,太考驗人的耐心了。

    但是,戲曲的魅力正在於此。因為慢,因為繁複,所以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美。對於戲迷來說,一句優美的唱腔,足夠品上大半天。

    在品味唱腔,欣賞動作的過程中,所有的煩惱和勞累,就不知不覺地煙消雲散了。

    三:戲曲文化是蘊含著中國傳統美德和理念的文化,符合我們慣常的心理,為我們喜聞樂見。

    戲曲文化傳達的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理念和習俗,比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比如以德報怨,比如捨身取義,比如忠心報國,比如路不見不平拔刀相助,比如反對嫌貧愛富,比如誰說女子不如男,比如忠奸不兩立,比如好人有好報,大團圓結局等等。

    所以說,戲曲文化裡雖然也有一些封建的糟粕,但是,總體上傳達的都是向上的正能量。而且結局多是我們喜歡的大團圓結局,讓我們覺得生活無限美好。

  • 4 # 蘇小妮

    很小很小的時候,小小的半導體,讓我感受到了戲曲唱腔的美。無論是京劇的字正腔圓,還是越劇的婉轉悠揚,抑或是錫劇的清麗柔媚,還是崑曲的優雅嫵媚,都是我的心頭好。用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生長在江南,光是聽著這些戲,就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後來慢慢地有機會看到了許多戲曲拍成的電影,徐玉蘭和王文娟主演的越劇《紅樓夢》、《追魚》,範瑞娟和傅全香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袁雪芬主演的《祥林嫂》,石筱英和丁是娥主演的滬劇《羅漢錢》,姚澄和徐洪芳主演的錫劇《雙珠鳳》,倪同芳主演的錫劇《雙推磨》,嚴鳳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黃梅戲《七仙女》,嚴鳳英和黃宗顏主演的黃梅戲《牛郎織女》,劉長喻主演的京劇《白蛇傳》等等,都是我小時候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電影。那些在露天社場上一次又一次播放的、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戲曲影片,曾經豐富過我的童年,讓我的童年變得無比美好。

    這也是那個年代唯一的影片類節目,很多年以後我上了大學,家裡才有了電視機。而在年少時,最美的影片享受就是露天電影。不要票,早早地洗完澡端著凳子去搶位置,佔好位等爸媽來一起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露天電影是我第一次接觸外面的世界的視窗,那其中的戲曲類電影特別多,一遍又一遍,終於記住了唱詞唱腔,想忘都忘不掉。甚至後來看多了,連主角的一個小小的眼神,一個嘴角的挑動,都印象深刻。

    中國戲曲,講究的是扮相的俊美,唱腔的圓潤,每一句話唱起來都朗朗上口,韻既押得好,又容易記。而且戲曲的唱腔本來就節奏慢,更便於人們記下來。

    這些戲曲可以說是我未上學前最早的文化啟蒙。我記憶深刻的是我的奶奶從未讀過書,但是,她因為看過很多戲,講起那些戲曲情節來頭頭是道,雖然中間也會因為有不識字造成的一些認知上的差異,但是,多數時候她解讀的都很到位。她甚至能夠說出越劇《紅樓夢》是多數故事情節。可見戲曲文化深入人的骨髓。當我現在看到一些年紀大的不識字的人看電視情節看不懂的時候,都會想起我奶奶當年看那些戲曲看得頭頭是道的樣子。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識字的她啟蒙了我。

    聽了四十多年的戲,想不愛也難啊!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老師。

  • 5 # 青萌公益

    南戲是中國戲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文藝戲劇,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流行於中國東南沿海,為區別同時代的“北曲雜劇”,後人稱之為南曲戲文、南戲或戲文。南戲的存在,使中國的古代戲曲與古希臘戲劇和古印度戲劇並列為世界三大古代戲劇體系。

    南戲誕生於北宋、南宋交替之際。建炎四年,宋高宗趙構為避金兵逃到永嘉(今溫州),並帶來一批皇族、勳親,甚至中央政權機關和太廟神主都曾一度遷至此地。永嘉政治、經濟地位的提高使得民間藝人云集於此,演出活動日益興盛。由開封逃難而來的流動藝人“路岐人”等更帶來了北方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原本流行於農村民間的歌舞小戲和里巷歌謠進入城市,業餘戲班也成為職業劇團。在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民歌小調或諸宮調的長處後,在此基礎上又受到宋雜劇演出體制的影響,“永嘉雜劇”作為一種新的戲曲形式誕生了。永嘉雜劇也就是“宋元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或“南曲戲文”。

    《白兔記》插圖

    琵琶記

    《琵琶記》是元末高則誠的南戲作品,是對早期南戲《趙貞女蔡二郎》的改編。故事講的是朝廷開科取士,書生蔡伯喈父母年事已高,他欲辭試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從,伯喈只好告別父母及妻子趙五娘上京。試後伯喈高中狀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狀元為婿。伯喈欲辭婚、辭官,但牛丞相與皇帝不從,被迫滯留京城。自伯喈離家後,五娘任勞任怨,盡心服侍公婆,無奈家鄉遭災,公婆先後逝世。五孃親手繪成公婆遺容,身背琵琶,沿路彈唱乞食,往京城尋夫。尋至牛府,被牛氏請至府內彈唱。在牛氏協助之下,夫妻二人得以團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極,即刻上表辭官,回鄉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攜趙氏、牛氏同歸故里,廬墓守孝。后皇帝下詔,旌表蔡氏一門。

    《琵琶記》是一部成功的勸忠勸孝之作。其藝術上採取雙線結構,一條線是蔡伯喈上京考試入贅牛府;一條線是趙五娘在家,奉養公婆。兩條線索交錯發展,以京城牛府為地點、蔡伯喈為中心的刻畫充滿喜感,而以陳留蔡家為地點、趙五娘為中心的刻畫充滿悲感,對比之下產生了強烈的悲劇效果和巨大的藝術感染力。《琵琶記》的人物塑造也極其成功,蔡伯喈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軟弱和複雜心理;趙五娘真實地反映了禮教下女性生活,是個“受氣的小媳婦”,承擔孝婦責任。語言風格上,趙五娘一線體現的是民間語言本色,而蔡伯喈一線的語言高雅華麗。

    《琵琶記》被稱為傳奇之祖,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它代表了南戲的最高藝術成就,被推為“南戲之祖”,標誌著南戲從民間俚俗藝術形式發展到全面成熟階段,是南戲發展史的里程碑。此劇在明初還得到明太祖的賞識,在民間影響和爭議也很大,後期還出現許多類似但傾向不同的作品。在世界上,《琵琶記》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古典戲曲之一,19世紀,先後陸續有英、法、德、拉丁文譯本出版,20世紀30年代,進入美國百老匯演出,頗受歡迎。

    關於南戲產生的時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明代祝允明《猥談》中記載的“南戲出於宣和(1119-1125)之後,南渡之際”,一種是明代徐渭《南詞敘錄》中“南戲始於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兩種實首之”。兩種說法的時間相差70年,而這段可以說就是南戲發展、成熟的時期。

    南戲同宋金曲雜劇有很大不同,它在表演的體制與結構上都要比雜劇來得自由,可以根據劇情需要作不同選擇,已完全具備了戲劇的特徵。劇本結構上,南戲沒有固定模式,時間和空間靠唱、念和舞蹈進行轉換,以人物的上下場為界,稱“出”,可長可短,一個劇目可以是十幾出,也可以多達四五十出,接連演上幾天。曲調配合上,南戲沒有嚴密的宮調組織,可以由主角主唱,也可以由配角演唱,再結合幫唱、接唱、對唱及合唱等形式的唱法與賓白、科介等手段將矛盾衝突貫串整個劇情中心。

    《荊釵記》插圖

    更值得一提的是,南戲的舞臺上,出現了“生”、“旦”、“淨”、“末”、“醜”、“外”、“貼”等角色分制。全劇圍繞“生”、“旦”的表演展開故事情節,輔以“淨”、“末”、“醜”的插科打諢,這是中國戲曲史上最早且完備的行當分配製度。

    早期南戲的創作者多為溫州民間的“書會才人”,文字比較俚俗,保留了不少溫州坊巷舊名和方言土語。南戲劇本出現以後,中國古代的戲曲藝術體系正式形成。但在宋代,南戲長期流行於民間,不為士大夫所重視,甚至遭到禁止。《漳州府志》就有記載,理學家朱熹任漳州知府時,就曾禁止當地戲曲演出。故宋代南戲劇目留存極少,現存的南戲劇本大多已經過明代文人的修改。自宋元以來,有名目留存的南戲共238種,有殘文佚曲流傳的約為130多種,但現有完整劇本流傳的僅19種。不足存目的十分之一。現存的南戲劇本,除《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即《張協狀元》、《小孫屠》、《宦門子弟錯立身》等少數幾種之外,大都經過明人不同程度的修改。

    元代,南戲已走出溫州等東部地區,流行於中國各地。南曲北上與北劇南下,南北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加。北方作家參與了南戲聲腔的改造和劇本的編寫,雜劇演員也加入了南戲的演出,南北戲文的交流,為南戲和雜劇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戲也在這個時期得到了高度發展,現存二百多種南戲劇目,除大約六種出於宋代,其餘均是元代的作品。元末《琵琶記》等劇本出現,標誌著南戲的成熟,併為明清傳奇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和雜劇相比,南戲的劇目民間色彩很濃,而文人化的氣息較淡,多為反映家庭倫理問題的劇本。戲文的語言通俗,口語化,對出場人物的介紹方式有濃厚的話本小說痕跡。

    《琵琶記》插圖

    四大南戲

    元末明初出現的著名南戲《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合稱“四大南戲”,簡稱:“荊、劉、拜、殺”。

    《荊釵記》一般認為是柯丹邱所作,寫宋代文人王十朋與妻子錢玉蓮的堅貞愛情,塑造了一對忠於愛情,堅貞不屈的義夫節婦形象。它情節曲折,結構精巧,利用荊釵這一道具貫穿全劇,戲劇性很強。

    《白兔記》全稱《劉知遠白兔記》,描寫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與妻子李三娘悲歡離合的故事。其中,李三娘的悲慘命運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成為舞臺上的經典形象。

    《拜月亭》又名《幽閨記》,是根據關漢卿的雜劇《拜月亭》改寫的,作者施惠。它以金末動亂為背景,描述了蔣世隆和王瑞蘭、陀滿興福和蔣瑞蓮兩對年輕人在離亂中歷經磨難最終結為夫妻的曲折故事。

    《殺狗記》則根據元雜劇《殺狗勸夫》改寫而成,主要寫家庭中兄弟、夫妻和叔嫂之間的矛盾衝突,宣揚兄弟和睦。

    南戲主要有愛情、愛國兩大主題內容,如《趙貞女》、《王魁》譴責男子的變心和女子的剛烈,《牧羊記》、《東窗計》記述了忠貞不屈的蘇武和忠肝義膽的岳飛。此外,南戲還反映了在混亂年代,人們渴望和平,期盼和諧的強烈願望。

    南戲作為中國戲曲的雛形,雖然不夠成熟,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我們在南戲的演出中仍能找到宋雜劇滑稽和歌舞的影子,但形式上更為豐富,包括歌唱、唸白、科介(戲曲術語,指表演動作)、舞蹈等。歌唱在於抒發真實的情感,唸白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能詼諧地描述事件,科介是在藝術舞臺上模擬生活,舞蹈分為單純的穿插和戲劇化的動作。歌唱、唸白、科介、舞蹈四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諧地構成了南戲表演藝術的綜合性。

  • 6 # 碎片拾荒者

    感謝提問的朋友,為什麼喜歡戲曲,我想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 戲曲本身的美

    戲曲的產生是廣大勞動者智慧的結晶,人們在日常勞動之餘,唱歌小曲譜首小調,娛樂情操。戲曲的發展離不開普通民眾的智慧,也離不開名角一座一唱一板一眼的雕琢修飾,更離不開人們的喜愛熱情。

    戲曲的美在於韻律,也在於戲詞,更在於表演者的 身 形 動 唱。一段很美的韻律可以讓人世代傳唱;一首優美的戲詞,可以讓人玩味很久;一個優秀的表演者賦予一首曲子靈魂,讓人過目難忘,身心愉悅。

    其次 戲曲背後的故事

    好的戲曲,讓人覺得難忘,難忘在於它的內涵,它背後的故事,元朝戲曲盛行,其中關漢卿 馬致遠 王實莆 白樸等人成就最高,看他們的詞是一種享受,比如 “美人自刎烏江岸 戰火曾燒赤壁山 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 生民塗炭 讀書人一聲長嘆”這樣的詞句,每每讀來,感人肺腑。內涵自然是有的。戲曲具有時代的故事,它背後又有著一個民族興衰的故事,也是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故事。這些故事造就了戲曲的美。

    再者 戲曲作者背後的故事

    戲曲的美,在於戲曲作者背後的故事。表演大家梅蘭芳,他為人謙和,且極講信用而仁慈,又自愛而講氣節。但凡在戲曲裡有大成就的人,其自身修為也很高,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與借鑑。看一部曲子,要了解故事背景,瞭解作者經歷,瞭解戲曲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讀懂一部劇,愛上一部劇。

  • 7 # 聽戲聽戲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我的感覺。

    小時候第一次聽戲,是在六七歲的時候,那時候聽得第一部戲是豫劇現代戲的經典之作《朝陽溝》,當時聽完之後不能說是立馬就愛上吧,但是覺得挺有意思的,裡面魏雲老師的“銀環”、王善樸老師的“栓保”、楊華瑞老師的“銀環娘”、高潔老師的“栓寶娘”、馬琳老師的“二大娘”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別是楊華瑞老師一蹦老高的動作,感覺很到位。可以說,在這時心裡就有了一個關於戲曲的種子萌芽了。

    不過當時畢竟不比現在,手機、網路等這麼發達,電視又只能收到本省的幾個臺,所以能聽戲的渠道很少。為數不多的機會就是附近有會的時候,跟著爺爺或者姥爺去趕會聽戲,當然那時也只是純粹覺得好聽才去聽的。

    慢慢的隨著長大,戲曲對我來說又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電視有了河南臺,於是每週一次的《梨園春》成了位數不多的愛看節目,雖然童年少了許多動畫片,但我還是感覺很直。

    真正體會到戲曲的意義,可以說是從高中開始。那時有了智慧機和網路,可以在網上搜索自己愛聽的劇目,同時還能去聽許多心得劇目。也正因為如此,我開始去了解戲曲背後的歷史背景,知道了穆桂英五十三歲掛帥、花木蘭替父從軍、《三哭殿》的內容等等,這是枯燥的高中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也充實的我的一些知識。

    特別是到了高三,學習更緊了,但戲曲依然在陪伴我。考試沒考好、學習學累了,這時候聽上一段戲,不僅能調節改善情緒,還能靜下心來,所以說戲曲在我緊張的高三生活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到了大學,時間更充裕了,渠道也更多了,可以說我是迷上了戲曲,因為越去聽,我越能感受到戲曲的魅力,以及戲曲背後的文化歷史等。

    現在大三,戲曲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都要去聽,有時還會去哼幾聲,遺憾的是五音不全,學是學不會了。

  • 8 # 趙起幹快板書

    戲曲其實很美。戲曲之美,美在嚴謹。戲曲裡不追求炫技,追求的是嚴謹與合理。。戲曲之美,美在華麗。你看演員的服裝,你看演員的臉譜,你看演員的頭飾,一針一線,一筆一畫都是完全手工打磨。一齣戲,五個行當,各有各自的顏色、樣式,在舞臺上登臺下場,華麗的妝容打扮直直衝擊你的眼球。

    你聽聲音,旦角感情飽滿,老生氣息渾厚、花臉粗獷不羈、京胡揚琴悠揚不絕,各種華麗的配合直直攻陷你的耳膜,確有三日繞樑之感。你看演員的動作,輕靈飄逸的水袖、賣力的跟頭、富有節奏感的跑動,這種華麗的技巧直直打入你的心靈。戲曲之華美,是不輸舞蹈的。戲曲之美,美在痴狂。演員只要一上了臺,便“不瘋魔,不成活”。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我看了不下五遍。程蝶衣不僅僅是程蝶衣,他大多數時間是虞姬。“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是錯了的臺詞,但是是對的人生,他到人生最後才意識到這一點。這可能是所有戲曲演員的寫照,這可能是一個戲曲演員最好的狀態,那就是登上舞臺便全情投入,登上舞臺便沉醉其中,看戲不僅僅要看戲曲本身,更要看演員的“痴態”。正是這痴態,我們看到了四大名旦,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角兒。在美的戲曲裡與美的演員相逢,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咱們戲曲甚至這幾年還有了國際範。北京Opera那不是白叫的,於魁智和李勝素可是多次登上過維也納金色大廳表演,這可不是花錢去的,這是真的被邀請去的。《白蛇傳》還深受廣大外國觀眾的喜歡。走向世界的中國戲曲已經收到世界認可,那怎麼不能收到咱們自己的認可呢?不如咱們也別跟風地打卡什麼百老匯音樂劇或者是什麼歐洲戲劇,不如就來到中國大餐,大快朵頤的好。

  • 9 # 梨園之戲

    本著對大家的負責任的態度和追根溯源的學術精神,我挑燈夜戰,深刻地回顧了自己與中國傳統戲曲十幾年來的相伴關係,並拷問了自己或真誠或虛偽的初衷,得出了一些淺顯卻客觀的結論,與大家分享。這初衷,大概就是喜歡戲曲的原因,而喜歡豫劇的感受,恐怕還得你們自己去體會了。

    第一,早期薰陶下的天然親近。

    我幼年之時(當然這只是道聽途說,我自己的記憶大抵是一片空白)老奶奶經常帶著我去聽戲;及至上了中專,在偶然的機緣下,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從此進入豫劇的世界如同逛自家花園,板胡聲聲,自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快哉!

    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很容易接受戲曲的。作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戲曲於我,正如兒歌於你;當你滿耳充斥著流星雨、愛在西元前等喜歡不喜歡都能哼上兩句的流行歌曲時,戲曲的曲調也不斷地在我耳邊響起。它們對我而言,是如此普通而習慣的東西,而或許正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戲曲是極少出現的東西,所以人們覺得它怪異而難以接受。

    至於為什麼戲曲會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消失,那是戲劇史專家研究的東西,非你我倆個胡扯兩句就可以解釋的。有一種說法是,文革時期八個樣板戲反覆播放造成了人們的審美疲勞,故而有那麼一代人(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的父輩)從此對豫劇倒了胃口,他們的兒女再也難於接觸到。我認為這個解釋是很有說服力的,至於我自己,大概是個特例吧。

    第二,中國傳統戲曲獨特的藝術魅力。

    中國戲曲發展至今,不僅產生了眾多的劇種,還有豐富的劇目和各具特色的流派。將這些要素進行排列組合之後,會產生更加豐富的作品。而即使是同一個劇種同一個劇目同一個流派,也會因其傳人的不同而產生新的藝術效果。於是,戲曲便常看常新了。所謂經典舞臺劇就是這樣產生的,因其不可再現性,故而同樣的故事能夠由不同的演員千百年地演下去而不缺乏觀眾。中國戲曲如此,西方的話劇、歌劇、舞劇也同樣如此。欣賞戲曲不外乎兩個途徑,一是欣賞劇情,二是品味表演。經過麼多年的不斷打磨和表演,中國傳統戲曲的劇情已經不斷完善和成熟,它的跌宕起伏和衝突高潮都被安排得恰到好處,實在是非常的抓人。當然,再多的劇目也總有看完的一天,將來是否能看到更多的新劇目,則取決於當代作家的水平了。遺憾的是,他們的水平,實在是非常的一般,難與前輩大師比肩。

    看那些已經演過多次的劇目,則是欣賞演員的表演水平,玩味唱腔身段等細節。世人常言梅蘭芳、程硯秋、張君秋等大師是如何地未開口已驚四座,雍容華貴無可形容。因為錄影質量的原因和審美角度的變化,或許今天的年輕人已經很少能夠認同這個觀點。但是,當我看過當代的藝術家們,例如張火丁或李勝素的表演尤其是現場表演之後,那種攝人心魄的美感,真是無法用語言去表達。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的一個朋友算不得喜歡戲曲,也並不怎麼懂戲曲,甚至聽不懂唱詞,但是,去年我陪他在曲阜師範大學看李樹建老師演的豫劇《程嬰救孤》,當最後舞臺燈光暗下來,那劇中的程嬰揹負十六年的悲涼和常人難以忍受的屈辱而引劍自戕時,他告訴我,他被程嬰的忠義所感動,他的心裡在流淚,在憤懣,在為程嬰而吶喊。我想這便是藝術家和戲曲的魅力所在,不論你是否聽得懂,它那對生命意義的關懷,對人生旅途上矛盾和困境的不斷追問,那如哲學家般的苦苦思索,是能夠突破一切限制而直指人心的。

    第三,個人虛榮心作祟

    既然與才子切磋,自當敞開心扉說真話。那麼,我便不應該避開這第三點,也就是個人虛榮心的作用。任何藝術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流行音樂良莠不齊,傳統戲曲同樣有不少糟粕。但在過去的文章中我一直堅持只說戲曲的美,戲曲的精良與考究,卻不正視戲曲落伍和不足的一面。而國家大力保護傳統文化的措施和政策給了我這樣做的充足的理由。幫自己所愛的東西炒身價,以國家指示為靠山,有什麼不敢的?黨的政策亞克西!

    另外,物以稀為貴,因為我喜愛的東西是大家不常接觸的東西,所以更顯其獨特而備受關注。這實在是一種阿Q精神的最好體現。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我喜愛戲曲的決心——實在要不得!

    我喜歡戲曲,這是一個既成事實,以上分析大概能說明一點原因。喜歡戲曲與喜歡其它東西的感覺並無二致,因此不必特意去體會了。不過我還是強烈建議大家去看一看《程嬰救孤》一定要慢慢的看,細細的品味這齣戲無論從藝術性還是從思想性來看,都是近年難得一見的佳作,相信你不會後悔。

  • 10 # 精選曲藝

    謝謝你的邀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我喜歡戲曲,我喜歡豫劇,曲劇,河南墜子。你要問我為什麼喜歡戲曲?說實話不太好回答,我是個九五後,喜歡戲曲很多年了,但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去主動的學習一些有關戲曲的知識,我也算是一個小戲迷吧!我喜歡戲曲是有一個過程的,從一點不懂,到喜歡,再到主動的學習,最後熱愛的過程。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吧!

    我第一次接觸戲曲是很小的時候了,大約四五歲。我還清晰的記得,在每週週末的時候,在我們村的一顆大樹下,由戲曲愛好者組成的一個農村戲班子都會來到這表演,其實也說不到是表演,這也可能只是他們的一個愛好,就這樣我接觸到了戲曲。最開始我聽不懂唱的啥,但是我知道我喜歡弦子(後來才知道是曲胡,這是我們當地的一個說法)的聲音,我覺得拉弦子的人很有魅力,就這樣我開始慢慢的喜歡上戲曲了,準確的說應該是曲劇。南陽市曲劇的發源地,縣級劇團,民營劇團不計其數,農村的草臺班子也很多,所以說,在南陽你不喜歡聽戲都難。

    首次接觸戲以後,由於後來學業繁忙,再加上貪玩,中間斷斷續續,但是依然沒有放棄這一愛好。生長在河南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河南電視臺有一當節目《梨園春》,也就是這個節目在不斷的提醒這我,戲曲還不錯。想當年《梨園春》在我們一家人心裡有很高的地位,那個年代娛樂節目也比較少,最開心的就是到了週末,一家人圍在電視機旁邊邊吃飯邊看梨園春,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最開始是小擂主打擂,都是十幾歲的小孩子,唱的有模有樣,我愛上戲曲,這個節目也功不可沒。由於種種原因吧,現在的《梨園春》再也沒有那個味道了,原來曲劇,豫劇,越調,河南墜子等那個百花齊放的舞臺現在變得老是唱那幾家的戲,沒有意思,我也就沒看了。

    接著往下說,幸運的是,我依然沒有丟下這個愛好。到了大學以後,機會來了,我開始聽整場戲,一部整場戲大多都是100分鐘左右,甚至有的達到兩個半小時,也就是150分鐘,和一部電影差不多。我看過《包公辭朝》《卷席筒》《劉墉下南京》《打金枝》《十五貫》《轅門斬子》《跪韓鋪》《李豁子離婚》《李豁子說媒》《陳三兩》等等許多戲曲。在聽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我感覺到了快樂,有時候我也把她作為一種減壓方式,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就這樣我喜歡上了戲曲,我開始主動的去了解戲曲知識,比如豫劇的流派,師承,豫劇的發源史啊,各個流派的代表作品啊等等知識。我知道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戲曲的世界裡也很美妙,我也會繼續聽戲,學習戲曲文化,做一個合格的戲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日子的結婚請柬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