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留守兒童,父母應該怎麼安排才算負責?
6
回覆列表
  • 1 # 大小A的媽

    家長每天拿出多少時間陪孩子合適?

    作為全職媽媽,說實在的我沒有計算過每天花了多少時間來陪伴孩子。我的原則更傾向於“忙裡偷閒”。分三部分說吧:

    孩子需要的時候,一定要陪!

    什麼時候孩子需要媽媽?

    ❶睡覺、吃飯的時候

    對於沒有入園的孩子,可以自主入睡、自主進食的,還是很少一部分時間,甚至沒有。尤其是小寶貝!

    餓了、困了,他會用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告訴媽媽。這種方式也只有每天和他朝夕相伴的媽媽才讀的懂!

    ❷受傷的時候

    對於善爬高鑽低的小寶貝,磕到碰到是難免的事!當寶寶疼的哭的時候,非常想得到媽媽的懷抱和安慰!

    有時候不需要用言語,只要輕輕的安撫,一個溫暖的懷抱,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在身邊很重要。

    ❸情緒低落的時候

    寶寶需求變大,不是什麼時候都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時候會因為夠不到高處的玩具哭,有時候寶寶也會因為玩具滾到櫃子底下不見了哭泣。

    有時候,他們哭只是想表達自己的傷心,好像在訴說著“看,我好沒用,這都做不好。”

    這時候,寶寶也會尋找媽媽的懷抱!好像只有媽媽才讀得懂自己的心情。

    ❹需要幫忙的時候

    孩子的耐心和持久力,有時候是和年齡成正比的。所以對於小寶貝,如果媽媽沒有及時趕到,幫助寶寶完成什麼事兒,不一會寶寶就會放棄了。

    在我看來,這樣的時候越多,對於寶寶的成長越是不利。

    所以,在寶寶需要的陪伴的時候,一定要陪著孩子。

    給孩子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起初這樣做,是因為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寶寶可以自己玩的時候,我都悄悄的做著我自己的事。後來發現,這樣做是很有必要的!

    ❶給寶寶探索和發現的時間和空間

    我發現,寶寶一開始自己玩的時候,他的活動範圍只是限於我的周圍,所以活動都是以我為中心。後來可能是膽子大了,開始這屋那屋的爬。

    每次讓他自己玩,他總是能發現他自己喜歡的東西!

    比方說偶然一次知道零食盒在哪裡,之後自己總是去翻找姐姐的零食,專門挑硬的堅果磨牙。

    ❷給寶寶練習“技能”的時間和空間

    因為獨處的時候,沒有媽媽的約束,寶寶越來越享受自己玩!所以“拉站”、“扶著東西走”、“把小東西放到大容器內”、“自己下床”等等,都是他自己發現方法的!我沒有刻意的去教。寶寶好像很自然的就會了。

    ❸讓寶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

    這是我無意間發現的好處。

    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喜歡扔東西,好像是在感覺空間。起初在我們懷裡的時候扔,誰抱著誰就順手給撿起來了,再遞給他,然後寶寶再扔。

    在寶寶八九個月開始,可以自己扶著東西深蹲的時候。喜歡把茶几上的東西都扔到地上。

    開始扔完了,就扔完了。自己轉身就走了。

    有一次好像是沒扔夠,沿著物品的下落軌跡,循著聲音去找。

    從那之後,當我不想讓他拿堅果殼,藏在手裡的時候,寶寶就知道扒開我的手指,找到他要的堅果殼。

    看,讓寶寶自己玩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雖然每天都和孩子在一個空間裡,但好像更多的時間,我們分別在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貌似互不打擾。

    每天半小時左右的玩,顯得尤其寶貴。

    講故事、抱著寶寶轉圈、給寶寶當山洞,就是想聽寶寶開心的咯咯咯的笑!

  • 2 # 一諾媽聊育兒

    陪伴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從而得到安全感,是每個稱職的父母必做的事。

    陪伴孩子,最主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陪伴孩子,很難用時間來測算。比如你帶孩子在遊樂場裡玩了一天,但是孩子是和其他小夥伴玩的很開心,而你是坐在旁邊刷手機,雖然你付出了一整天的時間,但是卻並沒有陪伴孩子。

    對於一個正常的,安全感比較足的孩子來說,每天20-30分鐘的陪伴足夠。平時上幼兒園或者小學,接回來後,帶著孩子玩耍後回家。媽媽做飯時讓孩子幫忙擇菜洗菜,年齡小的孩子擺放碗筷等,家長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件事,哪怕這件事是成人的事,也是陪伴。

    或者入睡前陪伴孩子讀繪本、故事書。只要家長放下一切,做到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感受到了媽媽的陪伴,那麼就不會整天粘著媽媽,離不開媽媽。並且情緒也比較穩定,很多時候都能自己玩耍。

    最怕的是,家長看似在陪伴孩子實則心思在別的地方。比如陪伴孩子玩遊戲,玩了幾分鐘,來了一條資訊,開啟手機看一看,甚至刷會朋友圈,等孩子不滿意的喊起來,才放下手機。一會兒有資訊又拿起了手機。這種低質量的陪伴,孩子往往能感覺到媽媽的心思並不在我這裡,於是更想抓住媽媽,讓媽媽陪伴自己。因此孩子會要求家長陪伴時間比較長,甚至比較粘著媽媽。

    當孩子需要陪伴時,放下一切,陪伴孩子。

    孩子一個人玩玩具、看書、畫畫時,玩的很專注時,家長不必因為看著孩子自己一個人玩,感覺孩子孤單去陪伴孩子。你這時候走到孩子跟前說:“媽媽來陪你一起玩吧!”反而打擾了孩子,中斷了孩子的專注力。

    當孩子感覺到孤單,並且提出要求:“媽媽你陪我一起玩”時,說明孩子需要你的陪伴;當孩子每天粘著你不放,你去哪裡跟到哪裡時,說明孩子需要你的陪伴;當孩子出門時不和其他小夥伴玩,只是坐在你身旁或者要你抱著時,孩子需要你的陪伴。

    家長看到了聽到了孩子的需求,那麼,放下手中的一切,陪伴孩子吧!在孩子最需要你陪伴的時候陪伴孩子,才是真的陪伴。

    陪伴孩子,時間具體個體具體分析。

    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成長的人文環境不同,孩子需要陪伴的時間也會各不相同。

    孩子從小和爺爺奶奶長大,後來回到父母身邊。這個時候父母的陪伴時間肯定要多,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

    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喜歡粘著媽媽,媽媽也需要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時間的陪伴。孩子從媽媽的愛裡吸收能量,來充足自己內心的力量。當孩子有了足夠的內心力量了,安全感也就建立了,走出去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

    孩子從小在爸爸媽媽愛和自由的滋潤下長大,安全感十足。孩子在快樂的發展自我,往往不會太多的要求爸爸媽媽的陪伴。

    作為家長中的其中一員,每次女兒要我陪她玩耍,而我還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時,我也很不耐煩。但是轉念一想:我還能夠像這樣陪伴孩子幾年?這一段時間轉瞬即逝,並且不可逆轉,我難道要放棄掉,然後等著後悔嗎?

    每每有了這樣的念頭,我的心態立馬轉變。在這有限的幾年時間裡,放下手機,放下手頭的工作,陪伴孩子成長吧!一旦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就真的錯過了。

  • 3 # 梨鄉那那

    孩子的成長時期錯過了,但是沒有辦法,為了生活,只能捨棄一方面,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的,加油!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們!

  • 4 # 清淺安然

    感謝邀請,陪伴孩子,不能用時間去衡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千萬不要缺席父母對孩子的陪伴,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無論父母有多忙,不要缺席陪伴的過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去感受孩子的那種童真童趣和喜怒哀樂,對孩子來說,陪伴才是最好的愛,和孩子一起讀幼兒繪畫,講故事做遊戲,這是感情交流的最好機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家長要騰出時間,合理的安排時間,讓孩子生活在健康,樂觀,向上有作為的家庭氛圍當中…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永不缺席。

  • 5 # 秋秋922

    我覺得吧,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但是呢,也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孩子身上。如果有條件的話,花空餘時間的一半就差不多了,給孩子一點獨立空間,另一半時間呢,分別花在夫妻,雙方父母,好朋友,這幾個地方吧!這樣既不會影響夫妻感情,還有不會太依賴對方,而且又孝敬了父母,我覺得挺好的。

  • 6 # 阿娥你好

    如果沒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不生孩子就是負責;如果耐不住世俗有了孩子,咬緊牙關克服困難,把孩子帶在身邊精心撫養就是盡責。

    關於“父母騰出多少時間陪孩子合理?”這個問題,怎麼會有標準答案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吧,我認為只要孩子需要,我就有責任守護在她身邊,我做到了,所以我活的無怨無悔、心安理得。

    其實提出“父母騰出多少時間陪孩子”問題的爸爸媽媽們,應該先問下自己,“孩子需要我們陪他們多少時間?”,孩子長的很快,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不過就是學前,上學以後,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在家以外的地方和朋友、夥伴一起。

    時間轉瞬即逝,不經意間孩子就長到了不再需要我們陪伴的年紀,所以珍惜孩子少不更事的那些日子,和他們一起度過些值得回憶的時光,厚待孩子的小,孩子才能善待父母的老。

  • 7 # 文章看這裡

    1.全職照顧孩子。

    我是全職媽媽。我把我的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照顧孩子。

    照顧她的日常作息,給她弄便便,換尿布溼,洗澡。

    給她講故事,讀繪本,教字畫,對她說話,給她唱兒歌,欣賞她跳的舞蹈,陪她玩遊戲。

    對她做的不錯的地方適時的誇獎,對她做的不好的事情嚴厲斥責或者打小手。

    比如她做些危險的事,浪費糧食等,都不能姑息。

    每天想辦法給她做好吃的,各種深海魚,牛肉,豬肉,雞蛋等蛋白質,蔬菜類,面類,米飯類和奶粉。

    讓她的用餐變得豐富。

    每天帶她出去玩,她會跳著跑,也會開心的玩沙子,只要不危害她自己和別人,怎麼開心怎麼來。

    讓她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讓她選擇她喜歡的人和地方一起玩。

    不管下雨,颳風,下雪,烈日,我們都會在外面玩,增強她的身體抵抗力。

    她每天都很開心,偶爾我會寫作,畫畫。我會陪在她身邊,但是我只是在她身邊做一會自己的事,讓她玩會。

    可能她不一定有別的寶寶聰明,但是她不缺愛。

    她每天很開心滿足,笑的時候比較多,在公園裡笑著跑,可以治癒很多生病的老人們。

    2.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顧孩子。

    我見過一個寶寶和我家寶寶一樣大。她很聰明伶俐。

    幾乎她外婆教過她的東西她都能很快學會。

    每次我遇見她都淚眼汪汪的,她奶奶說她想媽媽了。

    我家寶寶在前面跑,她跟著後面跑。跑累了我家寶寶讓我抱著,抱了一會我放了她。

    她一直跟著我們後面,她對我說:阿姨,我要抱抱。我抱著她,她笑了很開心。

    我們才見面3次,她就要我抱抱她。我女兒別人都不要抱,害怕被別人抱走。

    那個寶寶的爸爸在海康,媽媽在華為,天天爸爸要12點甚至夜裡回家,媽媽至少要早上9點才下班。

    無數次她都哭著要找媽媽,她家境不錯,但是她缺少媽媽的陪伴。

    她非常期待媽媽能早點下班陪她玩一會。可是媽媽回家了她大部分時間都想睡覺了。

    3.保姆帶孩子。

    我在小廣場帶孩子玩,看見一個保姆也帶著孩子玩。

    那個寶寶看見我家孩子跑來跑去,大笑著,叫著,跳起來。

    她也很想加入,但是她只是放下了玩具,在一旁看著我家孩子。

    最終沒有邁出那一步。

    那個保姆阿姨一直在打電話,全程和她沒有任何的互動。

    打完了說:阿姨抱你走吧。就帶她走了。

    沒有在乎她的任何想法和感受。

  • 8 # 用智慧解決問題

    父母應該騰出多少時間來陪伴孩子比較合理?

    這個問題,我剛剛問了12歲的兒子,他的回答是:首先父母得有自己的事業,再一個呢?父母也需要自己的調整與休息,剩下的時間陪陪就可以了

    我的理解是兩個大方面:

    第一,有效陪伴很重要。比如和孩子一起運動,一起在家裡或去圖書館看書,一起做遊戲,一起聊天兒,分享彼此的觀點等,根據父母的工作性質,工作時間,父母跟孩子可以約定一週或半個月的相應計劃並實施。

    第二,是根據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來分配及安排時間。像我家就是小學五年級以前,我陪伴的比較多,因為媽媽能很細心的捕捉到孩子的學習需求,情感需求,情緒狀態,相對來講溝通也會比較順暢,能夠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幸福感。時間上爸爸能參與的儘可能參與,不能的話,就媽媽來做,學習習慣,戶外運動等,同時也要告訴孩子,爸爸在忙什麼?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以建立孩子對爸爸的理解及崇拜。六年級開始,孩子開始越來越獨立,那麼跟爸爸的溝通就會越來越多,那麼需要爸爸陪伴的時間也會更多,因為相對女性而言,男性往往是理智型的,跟孩子討論方向性的問題及技術性的問題比較多,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每一個家庭環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孩子也一樣,性格不同,有的敏感,有的大大咧咧,所以,不會有一個統一標準,陪伴了多長時間就會怎樣?而是一切都是以孩子本身對父母的理解程度,實際需求,發展狀態來進行分析及定位,再看如何的安排為最佳安排,如何的時間分配為家裡的首要選擇,以做出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決定。

  • 9 # 依科育兒

    父母應該騰出多少時間陪孩子才合理?留守兒童,父母應該怎麼安排才算負責?根據自己情況儘量多陪

    一般來說,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的陪伴,等孩子慢慢長大,能自己保護自己,對父母陪伴要求就會相應減少。

    如果題主家孩子還小,建議儘量多抽時間陪孩子,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具體多少時間需要根據個人情況來。

    陪伴的方法有很多種,像留守兒童建議父母這樣陪伴:

    與孩子影片聊天或打電話

    由於現實原因,爸爸媽媽不能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想父母的,那麼父母就可以儘量抽時間跟孩子影片,可以是上午某個休息的時間,或者中午吃飯的時間或者晚上下班的時候都可以,讓他感覺爸爸媽媽一直在關心他。如果沒有網路,可以改成電話,由於話費原因,可以選擇一個固定時間段與孩子溝通。

    儘可能湊假回家

    很多公司都是有年假、加班調休等福利政策,如果留守兒童離工作地不算遠,可以湊假回家陪孩子。

    聚少離多,父母怎麼安排才算負責?

    提高陪伴質量

    珍惜難得見面的機會,父母儘可能的陪孩子,不要玩手機、看電視。可以陪孩子散散步、做遊戲、看繪本等。

    全家齊心注重孩子好習慣養成

    良好的習慣受益一生,你如果不能一天到晚的陪他,就盡力教會他一些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飯前洗手的習慣,禮貌待人的習慣等。父母時間有限可以委託孩子爺爺奶奶這些照看人在這方面對孩子進行引導,並善意的提醒他們,不能溺愛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的孩子,一般都很自立,即使沒有父母在身邊也能很好的生活、學習。

    實際上也有一些留守兒童透過父母和老人齊心協力,成長的很好。

    我有個同事家的大兒子就是留守兒童,成績很好,也很上進。我經常看到他在朋友圈中分享他兒子的事。以前,我也問過他,你在南京都買房了,為什麼不把兒子接過來上學啊。他說,我尊重兒子的選擇,他喜歡在老家讀書。

    事實上有很多孩子也就是剛分離的時候難過,慢慢長大,也就習慣了。

    當然,錢是掙不完的,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還是自己親自照顧為好。

    有些父母可能覺得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先放老家,讓老人帶著,自己先掙點錢,後面把孩子再接過來,其實,這個想法真的不建議。但凡可以,建議把孩子帶到身邊。

    舉個真實的例子:

    我有個親戚家寶寶一歲多的時候,放在老家,由孩子奶奶照看,他媽媽想出來工作賺點錢,等孩子上幼兒園再把他接出來。剛開始孩子哭得是稀里嘩啦,嗓子都哭啞了,他奶奶心疼的要命,各種哄。後來慢慢好了,但是孩子也變了一個人,他奶奶帶他出去玩,他要不然呆呆的站在那邊看別人玩,要不然就去搶別人玩具,甚至有時候還去打人。

    放假時候,他媽媽回家看他,他老是調皮搗蛋,他媽媽就說他,但是他什麼都不聽。受到委屈就去找奶奶抱。平時吃飯都要喂,不喂不吃。他媽媽就開始怪老人把孩子慣壞了,說孩子以前不是這樣的。老人覺得很辛苦,不落好,總之弄得心理都不愉快!

    留守兒童容易缺乏安全感、容易與父母建立失敗的依戀關係、容易受到傳統觀念影響。這會給孩子帶來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心理問題,他就會不自覺地透過各種叛逆來引起家長注意、來報復家長的狠心離去。比如打人、早早退學、結婚、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最後

    都說教育孩子要趁早,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哪條路,能走多遠,往往都與不起眼的小時候有關。所以,如果可以,咬咬牙,儘量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現在的賺錢路子很多,其實有時候,你只要少玩一會手機、少和朋友逛會街,多學習,多努力一下,就會有突破性收入,完全可以在外面租房子,家庭中收入低的一方在家帶孩子,做兼職,收入高的一方專職上班賺錢。

    有人可能說,這樣很辛苦,其實想想,辛苦也就辛苦3年,有些孩子母親急著上班,孩子2歲完全可以送到託班,也影響不了自己賺錢。相對來講,這樣孩子每天可以看到父母,在託班還能得到一定鍛鍊為後面上幼兒園做準備,不是更好嗎?

  • 10 # 全球精選好物

    對於陪伴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要思考的不僅僅是陪伴孩子多久比較好,而是有效陪伴的時間到底該有多久!現在有很多孩子性格上存在問題,比如內向不愛說話,別人問話時不愛回答,還有多動、好動,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其實都跟大人缺乏有效的陪伴有直接的關係。而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往往存在這些現象:

    1、看手機

    “依賴手機綜合症”成了每個人的通病,很多家長在陪孩子的時候都會邊陪著邊看手機,刷影片、重新整理聞、刷電視劇,可見你有在陪孩子嗎?還是在陪手機呢?

    2、不跟孩子互動

    這個是家長在陪孩子時常犯的通病,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僅僅是看著孩子玩,並沒有參與其中。孩子玩自己的,大人傻傻地看著。

    3、不跟孩子溝通

    這裡的溝通主要指有效的引導,家長在陪孩子時,只有看護,而缺乏有目的的語言引導,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與其陪著孩子一整天,不如有效地陪伴孩子一小時,如何能做到有效地陪伴呢?

    1、做孩子游戲的參與者

    孩子在做遊戲或者玩玩具時,家長一定要參與其中。這裡要注意,家長不能組織孩子玩,而是要引導孩子來組織遊戲,家長做參與者,並且適當、有目的地引導孩子,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組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2、語言的溝通

    首先,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跟孩子交流。針對你們做的事情,有問有答,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及思考力。

    其次,不要吝惜你的表揚。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當看到孩子的創意,或者哪方面有好的表現,一定要有針對性的把具體的事情表揚出來。這樣可以激勵孩子,更加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6歲以內的孩子對世界的探索都是以遊戲的方式,所以在遊戲裡怎麼玩,怎麼學習更多的知識,鍛鍊更多的技能,是家長真正該思考的有效陪伴!加油吧!育兒的路上我們可以一起成長!

  • 11 # 陽光部落童裝

    一位來自上海的媽媽

    我是一位家庭主婦,孩子爸爸在廣州工作,只有週末抽空回來,忙起來甚至半個月不見人。回家工作也丟不下來,沒時間陪孩子,說好一起帶孩子去圖書館去看電影,總因臨時工作而取消。他還抱怨我不賺錢,不知道生活的艱辛。上週孩子生病住院,我心力交瘁,打電話給他,他卻說工作忙沒法回來。可孩子需要的是爸爸,不是賺錢的工具。

    尹老師說

    這位媽媽,說實話,我對你真的很同情,但是我又覺得你很可憐!古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覺得用在你身上也不過分。

    作為全職媽媽,你每天帶孩子、做家務、照顧老人,這讓我想起古代“三從四德”,但現在是21世紀,講究男女平等!中國傳統思維是“男主外女主內”,但有爸爸有媽媽才是完整的家庭。

    爸爸十天半個月不回家,生病也不在,你要這樣的丈夫有何用?難道只是賺錢的工具嗎?這就是我不同情你的地方!

    我建議你和丈夫好好聊一聊,賺錢的目的是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家庭幸福嗎?連丈夫都丟了,何談家庭幸福呢?連最忙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都能在工作之餘不拉下孩子的每一次陪伴,他又憑什麼以賺錢為藉口呢?

    現在賺的是錢,但丟掉的是孩子的未來!言盡於此,具體怎麼做,你看著辦吧。

    言歸正傳,上面這個案例,真的是中國很多家庭面臨的難題和困境,今天我想對那些以“工作忙沒時間”、“應酬多沒辦法”為由的家長說一句:你們簡直夠了!

    一切忙不過是你們的理由和藉口,你的事業再大能大過奧巴馬嗎?

    奧巴馬大女兒瑪利亞考取了哈佛,雖外界對她質疑很多,但她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奧巴馬伕婦的教育密不可分!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一、擠時間也要盡一切可能陪伴孩子

    米歇爾曾在演講中談及總統丈夫:不管多忙,每晚仍和女兒一起吃飯,耐心回答她們的問題,為她們交朋友的事兒出謀劃策。

    晚餐時間,奧巴馬會放下工作,和女兒們談一些家長常“嘮叨”的問題:“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和朋友們相處得好嗎?”……

    除此之外,奧巴馬也很積極參加孩子們的活動,在場邊給她們加油。鼓勵孩子學跳舞、玩排球、橄欖球,練鋼琴和網球等等,更是經常帶著孩子到遊樂場...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以為奧巴馬很閒?

    奧巴馬政府的助理表示:“總統的日程以五分鐘為單位細分,甚至包括會議間隔中的五分鐘休息時間。”奧巴馬也在節目裡說過,當總統後,自己常常到凌晨2點才能睡覺,早上7點就要起床。

    然而,從議員到總統,無論身居什麼位置,有多忙碌,奧巴馬總會抽出時間儘量陪伴在孩子身邊,讀書、聊天...奧巴馬曾說:自己最驕傲的一件事是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戰中,也從未缺席過一次家長會。

    二、寵愛要有,規矩更不可缺

    2008年大選,奧巴馬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成為了美國建國200多年以來的第一位黑人總統。

    這一年瑪利亞10歲,薩沙7歲,她們跟著父親入駐白宮。從普通的女孩一下子變成第一千金,身邊都是保鏢和工作人員,奧巴馬和米歇爾害怕女兒們在優渥的環境裡養出公主病,給她們制定了嚴格的規矩。

    ☞ 01.獨立,自己的事自己做

    米歇爾總是跟兩個孩子說:“世上好事不會來得這麼輕易。你們得自己整理床鋪,自己學會生活技巧。”

    就算是貴為總統的千金,也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果女兒們按時完成了規定的家務,奧巴馬伕婦還會多給孩子們1美元作獎勵。

    時間久了,孩子們養成了習慣,會積極主動地做家務,做一些她們力所能及的任何事。

    ☞ 02.作息規律:每晚8點必須睡覺

    奧巴馬給孩子制定這個規則後,經常突擊檢查,看看兩個孩子有沒有按時入睡。

    早睡不僅可以規律孩子們的作息,更讓孩子有充足的活力和飽滿的精神狀態去面對第二天。

    ☞ 03.嚴格限制玩遊戲和看電視的時間

    奧巴馬伕婦覺得,玩遊戲和看電視都很浪費孩子的時間。有這樣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來認真學習和放鬆玩耍。

    如果不是特別優質的電視節目,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姐妹倆看電視的。

    ▲不看電視,老爸陪你遛狗玩耍

    ☞ 04.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注重營養均衡

    奧巴馬伕婦特別重視美國青少年肥胖問題,堅持自己在白宮裡種菜,也跟孩子們約定平時必須吃完蔬菜。

    奧巴馬伕婦還會帶著孩子,到自己開闢的菜地裡除草種菜,收穫的蔬菜既能滿足孩子飲食營養,還可以讓孩子們體驗到收穫的快感。

    只有在家人過生日的時候才能吃蛋糕,冰激凌和零食也是偶爾解解饞癮。

    ☞ 05.用交流和鼓勵來替代斥責

    瑪利亞進入初中後,第一次科學考試,一向拔尖的她成績僅位列中等。奧巴馬沒有立刻揪住錯誤不放,大批特批,而是選擇帶女兒外出散心,調整心態,與孩子分析失敗原因,並問女兒,那你覺得接下來怎麼做比較好?

    隨後,瑪利亞很快找到了學習方法,恢復了信心的她考回班級前三名,並一直穩居前列。

    三、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

    在瑪利亞選大學這麼重要的問題上,名校出身的奧巴馬伕婦,沒有要求女兒一定要讀名校,而是讓女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願自己選擇。

    奧巴馬說:“不過於苛求你一定要進某所頂級學校,非名校也不意味著就一定得不到好的教育。"他們陪著瑪利亞參觀了六所不同的學校,並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女兒。

    瑪利亞最終選擇了哈佛,和父母成為校友。她一直希望成為電影製作人,她決定在上大學之前GAP一年,想利用間隔年時間,找到感興趣的工作,到實際生活裡去探索未來的方向,她在片場踏實的態度也是備受好評。

    ▲在片場實習,做各種跑腿的活兒

    四、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和標杆

    奧巴馬只要有時間就會帶著女兒們去書店裡約會,還擠出睡前時間,陪著瑪利亞讀完7本哈利波特。每年的感恩節,是他們固定的圖書日。他堅信閱讀可以讓孩子接觸很多新詞彙,並且能從故事裡學習很多處事的邏輯。

    米歇爾作為第一夫人,經常帶著瑪利亞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出訪世界各地。在非洲小鎮上,母女三人一起念故事給當地孩子聽。正是在這些看似平常的公益活動裡,瑪利亞從父母身上,學習到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在非洲小鎮,母女三人念故事給當地孩子聽

    瑪利亞也在各種場合裡,鍛鍊得越發自信得體,由於出色的西班牙語水平,隨老爸奧巴馬一起出訪古巴,直接作為了老爸的翻譯。

    父母言傳身教的意思是:

    我努力成為你的榜樣,陪在你的身邊,讓你能關注、信任我的一言一行。

    奧巴馬曾在雜誌上發表致女兒的一封信,他希望孩子擁有無限的可能:

    我希望為你們做的事情很多:在你們所成長的這個世界裡,你們應該有無限的夢想,也沒有你們做不到的事情。

    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擁有和你們一樣的學習機會,同樣的夢想和茁壯成長的道路。這也是我為什麼願意帶領我們這個家走上這一偉大征程的原因。

    儘管瑪利亞“第一千金”的光環加身,無論做什麼事情,別人都會先看背景,並且質疑她的出身優勢,但這個今年剛滿19歲的女孩閃耀的未來,也許從她離開父母、邁入哈佛校門那一刻,才是真正開始。

    奧巴馬說:“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父母和孩子彼此尊重,重視陪伴,努力實現各自的夢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吧。

    不陪伴孩子還找各種理由,你們不慚愧嗎?全世界最忙的總統,卻給孩子最優質的陪伴!你再忙能忙過奧巴馬嗎?你的事業再大能大過奧巴馬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夜華為什麼自始至終都不喜歡素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