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過客春

    一、我以前偶爾也寫幾首詩,但年均不到一首。真正專心寫還是半年前在一個書畫群裡,一位小姑娘開玩笑說我是詩人,因為發過兩三首,我一來興,就真的沉下心來寫,慢慢就覺的悟到了一點訣竅,也相比以前更懂了點詩。我只要能不思考其它事,我就琢磨著詩。半年來寫了近兩百首了,最多的時候三天寫了四十首(為大學班上同學每人寫首藏頭詩),三天中,我查資料、選字詞、想思路,修修改改,終於完成了這項“任務”,詩也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好評和喜歡,我也從中強烈感受到了寫詩的樂趣,從此就深深愛上了寫詩。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有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覺。

  • 2 # 臉標網馬偉哲共享知產

    有,憤怒出詩人!!!鬱郁不得志,出離憤怒,飽受挫折的人,才是真性情,真詩人!否則你懂的!周圍有很多!

    但是,功夫在詩外!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當今,物慾橫流,都沒有寫詩的意境了,所以出不了大詩人。

  • 3 # 丟下一粒籽

    有。(說起來都很輕巧 /“再見!” /背轉身都不輕鬆 /“再也不見!” /年年的月華/季季的風 /都揚起一個名字 /高一聲/低一聲 ) 這算不算一首詩?

  • 4 # 層城鵷雛

    我的身邊愛好詩歌的人不少,但是寫詩的人不多,儘管沒有幾個,但是還是有的。

    我有幾個朋友愛寫一些現代詩,描繪一下景物,抒發一下心情。常有佳作,細細品味很有感覺。他們有的喜歡新月派,有的喜歡朦朧詩,有的喜歡外國詩,海涅,聶魯達,紀伯倫是他們的最愛。他們模仿莎士比亞寫十四行詩,時間久了,他們也成為了詩人。不過我很喜歡拜倫、紀慈和雪萊的詩,讀他們的詩有感覺,一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就給人以無限力量,去勇敢地克服困難。

    我身邊寫古詩的人就更少了,因為古詩詞要求比較高,字數,平仄,對仗,韻律,意境,如此多的限制條件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況且人心浮躁,天天工作勞累,哪有閒工夫去雕琢詩詞呢?平時能看看詩書,會背幾首詩就很了不起了。寫古詩詞全靠個人愛好和突發靈感,也許某個時候靈感來了,也能寫出那麼一兩首絕句來。

    一個愛寫詩的人,一定是一個愛生活的人,一定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因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只要你天天過得開心幸福灑脫,那麼你就是詩人,你就在書寫美麗的詩篇。

  • 5 # 伯樂發現千里馬

    《我來自鄉村》

    (古代的城堡,

    有很高的城牆喲,

    還有護城河,

    把綵衣和布衣分割。

    現代的城市,

    卻有著四通八達的交通,

    只有高樓大廈和低矮工棚

    將人們層層地分工。)

    我來自鄉村,擠進城市

    就為了尋找一個詩人。

    我聽過美酒與雞湯的圓桌上

    調音師放出的高談闊論。

    也聽見過機器的轟鳴,

    還有立交橋下橋洞的呻吟,

    可是我找不到詩人。

    我被城市的擁擠,擁擠在

    城市的邊沿路口,我在眺望

    從古代城堡走出一個書生。

    他一路走來,走過千山萬水

    走過黎民百姓,一路風塵

    漂洋過海,走過歷史的隧道,

    在今天繁華的城市裡穿行。

    然後來到我站立的路口,

    指明東西南北的方向,

    並謙卑地告訴我,

    他就是那個值得信賴的詩人!

  • 6 # 元芳有看法

    詩是人間最美的語言,我尊重和欽佩每一個寫詩的人。

    我舉幾個身邊的例子,他們寫詩不是沽名釣譽,也不是附庸風雅,就是我筆寫我心,是一種純粹的真情懷和對詩的狂熱。

    一位是快70歲的農村老大爺,從年輕寫到年老,他不挖空心思想著去發表,也不沾沾自喜孤芳自賞,就是簡簡單單的熱愛,他的稿紙堆滿了房間,寫了6000多篇,世間萬物在他的眼中都可以成為詩,雖是熱愛但不偏執。

    一位是在企業當保安的工人,也接近退休年齡。每天的朋友圈,總會定期看到他的詩篇,跑上遇見一個人,或者一條狗,或者一棵花,或者參加一次飯局,在他的眼中都能成為詩,他的詩沒有年齡上的侷限,有時激情有時刺骨,就像一個上了發條永遠不會停歇的文學新人。後來,他的詩漸漸被發現,也登上過大刊大報,他依舊如我,平平淡淡的過著日子,寫著激情四溢的詩。

    從80年代後期以來,我們的詩歌開始走入被誤讀的怪圈,直至現在依然沒有被尊重,不是我們的詩人出了問題,而是我們更喜歡接受速朽的快餐。

    對真正熱愛寫詩的人,我們可以不重視,但起碼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支援。

  • 7 # 羅英華752

    我身邊不僅有愛寫詩的人,而且寫的非常好,在《古塔詩緣》第一,二集當中,就被載入書三百餘首詩,這個人就是我大哥,羅英健。

    大哥是我心中的偶像,從小到大都非常關心我,幫助我,想說一說我大哥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對我的好。

  • 8 # 樹德漢碩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好讀書,更愛讀詩詞聯句,有時還會自吟自詠幾句,趣味相投的,自然會有緣在一起,因而,我身邊朋友多半是老師,文化知識界的朋友,也不乏寫詩的人。我市的詩聯學會會長,就是我很友好的朋友,只是我心思主要的不在詩詞聯,所以沒有把太多時間花在詩詞聯上,偶爾也會奏奏熱鬧。

    我的四伯名寵基,今年九十有三了,是解放前高中,考上大學無錢讀,而當老師,後又因事被下放老家務農,一九八一年評反覆出,七十多後喪妻喪子,晚景也不順,但他沒悲觀消極,格律詩寫得不錯,徵聯常得頭獎,他想以《矢弓吟草》出詩聯集。矢弓是寵基的反切,而矢弓如矛如盾,弓不能沒矢,矢不能無弓,矢弓要互相配合才行。我希望他的詩聯集早日印出來。我另一位詩友叫嚴美佳,有九十五了,已有兩年不見面了,不聯絡了,不知他安否?他贈我一本他的詩集,我認真讀了,還與他交流了意見,他誇我“知道的真多”,他與四伯也是詩友,但四伯的詩詞功底比美佳好,而美佳詩作比四伯豐產,他倆的詩都入選《八桂四百詩集》,“遺母懷裡抱哭嬰“是美佳老師寫抗日,日機轟炸下的慘境,我問此詩是什麼寫的,他說是退體後寫的,我說重慶大轟炸確實很慘,我們廣西有桂系三強,日本總怕幾分,相比之下,廣西受日本的殺戮就少許多了。與他交談,詩詩對對,文史哲,我侃侃而談,他感覺我讀的書不少,但他知我連高中也不能正式工時就連說“太可惜太可惜”。四伯也極喜歡我與他聊詩對,說文史哲,常常一聊就五六小時,真的興趣來時,又真的廢寢忘食。

    我另一位好詩友,原是我老家的鄰舍,因出身問題四十之前也很坎坷,他今年也七十有五了,他是五十年代的初中生,但他琴詩書畫都不錯,律詩特好,八二年去了海南冒充是大學生,一試確比有牌的大學生還好,就當了高中語文老師,又常有詩作文章見報,字又寫得好,領導就調去秘書,他是海南作協會員,書協理事,每次回來都要與我整夜長談兩三晚。我最好的一位老友,曾經有一年“三同“:同房同睡同吃,他在市教研室主任上退休,他是中學語文教學專家,退休後有閒暇,也迷上了寫詩,也寫的很不錯。而現在,就整體而言,當今喜歡詩及寫詩的人遠不如從前了,這值得教育界文化界引起注意。值得欣慰的是,我發現兒子的書架上,有好些都是有關詩詞的書,我的大外孫,還不足四歲,就可背幾十首詩詞了。

  • 9 # 再放鬆點

    有,而且很多,因為我們是一個群體,張三喜歡寫詩,對楹聯,認識有同樣愛好的李四,李四的同事王五也喜歡寫些小文章,慢慢的朋友圈子越來越大,成立了一個群,文化群。群主是位活潑開朗,知天命的漂亮女人,每天組織群友從早6點至晚23點。發表楹聯20多副,文化群30多人對聯對的不亦樂乎,如有不對題的,互相指出,這樣使群友的水平逐步提高,詩詞水平更高,現在就有好幾位在(悟空問答)裡出現在首頁。每週會有聚餐,唱歌的娛樂活動,可以說,我們的群在北京也是首屈一指的。

    北京Sunny文化楹聯詩社秋遊圖

  • 10 # 登山釣水

    物慾橫流的時代,寫詩無疑是一種奢侈,是心靈的淘滌和昇華。

    所以滾滾洪流中,請稍等一下你追求物慾的腳步,靜心,聽一下靈魂嘶啞的呼喊,拯救迷茫的心。

    希望我們的將來不為物質而折腰,真正充滿詩情畫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回看明朝末年的崇禎皇帝,如果讓你做這個皇帝,你怎麼才能讓明朝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