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南美叢林

    你這個假設是扯淡的。李自成已經打算投降了 然後女朋友高圓圓被霸佔了 才一怒之下和大順軍開打。然後 打不過 就邀請關外的敵人助拳。結果 人家直接就待著不走了。…… 在吳三桂眼睛裡 李自成他們是地位低下的 他是鄙視他們的 。讓他向地位低的人稱臣 他是做不到的。而 清軍 跟自己算是同級的敵人 而且日久生情 愛上了自己的敵人也不一定。平等的地位 稱臣 估計相對容易些。說不定還被稱兄道弟忽悠過。這是心裡學的知識。

  • 2 # 歷史哨聲

    吳三桂根本不可能投降李自成。這個結果不管你如何的穿越時空,都無法改變,除非你改變了歷史條件,否則就如同至尊寶用月光寶盒救白晶晶一樣,都是徒勞無功。

    在吳梅村的詩詞裡,說吳三桂是因為陳圓圓而一怒衝冠,不過是一種自我臆想和以己度人的猜測。如果吳三桂真的是為了陳圓圓而投降滿清,就不會在自己兒子吳應熊被扣留做人質的情況下反清。自己的繼承人,比起一個妻妾更重要一千倍一萬倍。

    事實上,吳三桂不投降李自成,最大的原因是李自成對待明朝官員的政策:

    1、對於明朝一般百姓,李自成是開倉放糧,不用納糧,極力收買人心;

    2、對於投降的明朝官員,李自成是嚴刑拷打,逼迫他們交出財寶。

    這就是黑白分明的官民二分政策。這個官民二分政策,以剝奪官員士紳的財產作為軍餉以換取俘虜一般民眾的支援。

    李自成在攻佔關中時對待明朝官員雖然不算禮待,但也勉強過得去。但在攻打北京的路上,李自成就改變了態度:

    繳文一:

    “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甚至賄通官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紳,閭左之脂膏盡竭。”

    繳文二:

    “公侯皆食肉紈絝,而恃為腹心;宦官悉齕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獄囚累累,士無報禮之思;征斂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君蔽、臣私、士大夫貪錢、民膏盡,這就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對明朝各階層的態度和觀點。因此,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對民是“迎闖王,不納糧”,對於士大夫是“榜掠巨室助餉”。這個黑白分明的二分政策,使得明朝官吏更加厭惡李自成的大順,而普通百姓極力支援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在攻佔北京城後,李自成:

    對待明朝大臣:“自成不出,群賊爭戲侮,為椎背、脫帽,或舉足加頸,相笑樂,百官懾伏不敢動”、“其餘勳戚、文武諸臣奎、純臣、演、藻德等共八百餘人,送宗敏等營中,拷掠責賕賂,至灼肉折脛,備諸慘毒”、“徵諸勳戚大臣金,金足輒殺之。”

    如果你是吳三桂,你投降這個用嚴刑逼迫你交出財產的君王嗎?

    這些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大臣無論是人身安全,還是財產安全,完全沒有一點保障!你還會一門心思的投降他?

    相反,滿清在入關前,多爾袞釋出命令:““此行除暴救民,滅賊以安天下。勿殺無辜、掠財物、焚廬舍。不如約者,罪之。”在這個盟誓下,山海關以西“百姓有逃竄山谷者,皆還鄉里,薙髮迎降”,“途中明將吏出降,命供職如故”。”

    在攻下北京城後,多爾袞的做法:

    ““明將吏軍民迎朝陽門外,設鹵簿,請乘輦,王曰:“予法周公輔衝主,不當乘。”眾以周公嘗負扆,固請,乃命以鹵簿列王儀仗前,奏樂,拜天,復拜闕,乘輦,升武英殿。明將吏入謁,呼萬歲。””

    另外多爾袞還嚴禁八旗軍入北京城:

    “下令將士皆乘城,毋入民舍,民安堵如故。”

    針對明朝賦稅過重的局面,多爾袞大筆購銷,全免:

    “養民之道,莫大於省刑罰,薄稅斂。自明季禍亂,刁風日競,設機構訟,敗俗傷財,心竊痛之!自今鹹與維新,凡五月初二日昧爽以前,罪無大小,悉行宥免。違諭訐訟,以所告罪罪之。鬥毆,田、婚細故,就有司告理。重大者經撫按結案,非機密要情,毋許入京越訴。訟師誣陷良民,加等反坐。前朝弊政,莫如加派,遼餉之外,復有剿餉、練餉,數倍正供,遠者二十年,近者十餘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更有召買、糧料諸名目,巧取殃民。今與民約,額賦外,一切加派,盡予刪除。官吏不從,察實治罪。”對於八旗攻打李自成所佔領的地方,多爾袞宣佈:“凡加派遼餉、新餉、練餉、召買等項,俱行蠲免。大軍經過地方,仍免正糧一半,歸順州縣非經過者,免本年三分之一。”現在大家來比較下李自成和多爾袞的政策。

    李自成全力優惠一般百姓,將軍費軍餉等支出用沒收的明朝官吏財產來支付。百姓是支援了,可官紳利益嚴重受損,因此極力反對李自成。多爾袞採取的平衡政策,既保障明朝官吏原有的利益不變,又用免除附加稅收、減免正稅的措施來獲取民心,各個階層皆大歡喜。

    因此當時的漢人只有兩個選擇:1、極度忠心明朝的跑去南明繼續效忠;2、一般人和對明朝沒有那麼忠心的人,就沒有必要拋棄自己的家業跑去南方,畢竟滿清來了,日子也是一樣的過。

    對於一般百姓而言,李自成的免除賦稅固然是好,但滿清的減免賦稅也不算差,無論是李自成,還是滿清,都可以接受,都比明朝時日子過得好。只要不是明朝,管你李自成,還是滿清,肚子吃飽就是了。

    因此,答案自然而言的出來了。吳三桂的選擇也並不艱難。吳三桂放棄山海關一路南奔南明,一來大部分士卒家庭都在北方,二來去到南明,是福是禍毫無定數,風險極大。李自成和多爾袞是吳三桂剩下的選擇。

    一個是專看明朝官吏的主,一個是投降就封王的主,你是吳三桂你如何選擇?

  • 3 # 夢香寒冰

    不請自答。

    就算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就算滿清不入主中原,李自成能天下站穩嗎?

    我來說李自成的三個危機:

    1糧食危機。

    很多人不懂李自成為什麼不佔領北京。李自成放棄的其實不僅有北京,還有襄陽,他當時叫做襄京。原因只有一個,沒糧食。當時中國北部沒糧食,小冰期是一個原因,此外連年征戰,北方河南陝西山東都沒有糧食,李自成原來的糧食來自山西,又因為李自成打北京之前打山西,山西也不賣李自成糧食。那麼多人口李自成拿什麼糧食來解救?注意,李自成打山西有詭計,山西的糧食不在農民手中,而在倉庫裡面。這些倉庫就是太原跟前的釀酒釀醋的工業糧食倉庫,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李自成手下沒人能懂,根本找不到。

    2金錢危機。中國當時硬通貨是銀子,李自成打土豪分田地的主要目的就是搶銀子,可是銀子並不多,因為中國銀子大量在南方。佔領北京,有了吳三桂的李自成,怎麼解決這個金錢危機?

    3邊境危機。當時中國邊境危機有:北方蒙古草原危機,西北吐蕃危機,南方沿海紅毛藩危機。此外,俄羅斯在北面還在攻擊中國,康熙雅克薩之戰就是打俄羅斯人,但是俄羅斯北方攻擊中國最早可追溯到皇太極時期,多爾袞就評定過俄羅斯人。此外,新疆那裡蒙古首領巴圖爾琿臺吉也抵抗過俄羅斯人。若是三家合流,共同攻擊李自成,怎麼辦?

    我在問題的基礎上,還做了南明不反抗,張獻忠不反抗和滿清不入主中原三個假設,李自成都有這麼大危機,李自成怎麼解決?

    說真的清朝統一中國可以是使用天下最取巧的方法。比如蒙古危機,清朝方法是滿蒙一家,尊崇黃教的方法。當時中國的蒙古有科爾沁蒙古,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大清和科爾沁蒙古結親,順治皇帝的媽大玉兒就是科爾沁蒙古。此外順治和厄魯特蒙古結親,所以大清和喀爾喀蒙古血戰,大同反正兩場大仗,厄魯特蒙古蒙古都沒有參與,因為巴圖爾琿臺吉想讓後代做大玉兒第二。若不是巴圖爾琿臺吉兒子噶爾丹勾結俄羅斯,其實蒙古當時已經和大清合心。喀爾喀蒙古原本是三蒙古勢力最大的,但是一是喀爾喀蒙古領袖林丹汗死於皇太極之手,二是喀爾喀蒙古十五萬大軍被多鐸兩萬大軍打敗,喀爾喀蒙古被迫轉型,於是來自吐蕃的、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兒子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來到草原,大清順治建立黃教國教制度,黃教活佛地位等同於皇后。這下子喀爾喀蒙古也歸心。因為國教,不但喀爾喀蒙古歸心,吐蕃也歸心。因為清朝尊重四大活佛,而且都是宗教領袖。試想四大活佛成為一個活佛,吐蕃會怎麼辦?四大活佛結果使不但吐蕃歸心,而且還幫著清朝打擊突厥獨立分子,就是今天東部的突厥恐怖組織的祖先。蒙古西藏聯手防禦西疆的政策是清朝很不錯的政策。

    金錢危機是給予晉商外貿權力,換取南明銀票不能用,換取大清銀票。這個方法讓當時大同反正原本沒糧食的清軍有了草原的蒙古給的食物,也讓清軍圍困大同之戰能取勝的重要原因。

    最偉大的是農業危機。順治皇帝讓耕明田,讓百姓們能種地養活自己。清軍吃鹽,全國普及鹽,鹽稅不高。更重要是滿漢全席,天下最高規格禮餐,自此奠定華人世界上最會吃的民族。

    當然因為沒抵抗住南方紅毛藩,直接導致二百年後鴉片戰爭。不過若是清朝全能做好,也不會發生鴉片戰爭,這就算是清朝政策的遺憾吧。

  • 4 # 木頭男

    崇禎十二年(1639年)薊遼總督洪承疇、遼東巡撫方一藻、總督關寧兩鎮御馬監太監高起潛,報請朝廷批准,吳三桂被擢為寧遠團練總兵,時年27歲。

    吳三桂為中國明朝的武舉人,可見其有很高的武藝 ,在遼東與後金作戰也是驍勇異常。袁崇煥被殺後,吳三桂成了鎮守山海關的主將,他賴以依靠的就是手下三萬關寧鐵騎。關寧鐵騎是大明最有戰鬥力的軍隊,在對後金的戰役中基本沒有輸過。

    吳三桂當初已經決定投降李自成大順政權,如果李自成有點政治頭腦,不相逼太甚,或許吳三桂和他手下的三萬關寧鐵騎就會聽他排程。

    如果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則山海關絕不會丟失,後金最顧忌的還是吳三桂和關寧鐵騎的存在,在吳三桂投降後金之前,多次進攻山海關而不下。如果李自成招降吳三桂,在派精銳人馬協防,多爾袞的八旗子弟兵絕不會進入關內,鯨吞中原。

    但是如果真的形成如果中的態勢,那我們現在中國的版圖將會發生改變。因為當時後金已經很強大,李自成的政權絕對不會吃掉後金,當然後金也不會吃掉大順。那麼中國的版圖上有可能會分裂成五個政權,那就是蒙古、後金、大順、南明還有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 5 # 樂樂愛收藏

    其實吳三桂如果投奔了李自成,那麼憑藉著易守難攻的山海關,肯定會把清軍擋在關外,因為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他的戰略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清軍也不會傻到拼命去強攻,原因很簡單,自從清軍征服了蒙古,山海關的戰略的重要性就減弱了,就可以繞過山海關,進攻中原。不是明末崇禎年間,當時的皇太極就帶領部隊繞過山海關直逼北京,將北京圍困,後來因為外地的部隊趕來勤王才解了圍嗎?因此聰明的吳三桂不會不知道這點,所以趕緊投奔皇太極,引清軍入關,還能成為清朝的開國功臣,畢竟從山海關進來要比去繞路近的多吧。

    如果從多爾袞領兵攻打山海關,吳三桂據關死守。皇太極領兵繞過山海關,直逼北京。首先多爾袞一時半會兒也進不來。皇太極也面臨著一場惡戰。主要是李自成的軍隊經過十來年的征戰當時戰鬥力很強的,況且北京周邊一帶,像陝西河北都是李自城的勢力範圍,李自成攻佔北京時有二十萬隊伍。因此,清軍與李自成的隊伍實力相當。不過清軍因為長途跋涉,北京周邊地形不熟又不善於攻城作戰,因此,這仗要是一打起來,清軍肯定討不了好,退卻是必然的。

    但話又要說回來,即便是清軍退卻,李自成在北京也是呆不了多久,為什麼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作為流寇李自成驍勇善戰,但是他卻沒有政治眼光,對於政治的把控能力也很弱。也就是說,他想做皇帝,但是卻沒有做皇帝的這個能力。在北京期間他和將領們貪圖享樂,得罪了當時的利益集團。從李自成被吳三桂和清軍夾擊後慘敗退回北京後,根本就沒有考慮死守北京,而是攜帶著大量掠奪來的財富,急匆匆的逃離了北京來看,李自成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反正自己做不了皇帝搶了就跑。

    對於野心膨脹,有敏銳政治遠見的皇太極來說,短暫的失敗並不會打消他稱霸中原的野心。想當初他運用離間計使崇禎殺了袁崇煥。當年還親自率領一支騎兵突擊北京。對於佔領中原的渴望以及此時中原混亂的局勢,對皇太極他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因此他會時刻準備著,洞察北京的一舉一動,把握機會捲土重來。

    綜上所述我認為清軍還是會南下攻佔北京。其實說實在的,當時的明軍和起義軍戰鬥力也並不弱,數量也不少。只不過都是一盤散沙而已。它們之間存在內部矛盾,互相爭權奪利。也就像現在所說的窩裡鬥,給清軍可乘之機。

  • 6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李自成會封吳三桂為大將 然後領兵南下進攻南明 吳的關寧軍也會被派上去和南明部隊進行消耗 李會另派農民軍去把守後方山海關 南明內部依然會出現分裂 派系和內鬥 最終會不敵李自成 在南明抵抗李自成入侵的時候 張獻忠也會在西南地區發展壯大 吞併南明的西部領土 最終在李自成和張獻忠打擊下 南明亡國 之後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南方開戰 李自成會最終獲勝 消滅張獻忠勢力 滿清會為謹慎起見 長期處於觀望狀態 研究戰爭走勢 但後期如果李自成沒能快速打敗張獻忠 雙方在南方形成對峙與消耗狀態 滿清就會趁雙方精疲力盡的時機入關 以替明朝報仇為由 攻佔大片北方中國

  • 7 # 國史春秋

    李自成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一、不應該讓飛揚跋扈的劉宗敏逼死吳三桂的老爹吳襄,更不應該霸佔他的愛妾陳圓圓。這樣一來,原本搖擺不定的吳三桂極有可能與李自成結成同盟,共同對抗野豬皮家族。

    二、在得知吳三桂倒戈清軍時候,不應該馬上興兵征討。而是應該儲存實力,據守北京做積極有效的戰略防禦。結果是倉促用兵,被吳三桂和清軍兩面夾擊,大敗而逃。

    當然,吳三桂倒戈相向原因也不全部是因為父親和女人,畢竟投敵賣國當汗奸的名聲不好聽,當時的吳三桂應該在一直在冷靜思考,審時度勢。所以在李自成與滿清之間吳三桂只是做了一個投機者。

    其實用“賣國”和“當汗奸”這兩個詞形容吳三桂並不恰當,歸根究底努爾哈赤也是明朝子民,父親塔克世是為明朝戍邊的將領,叔父也受明朝冊封。所不同的是不屬於同一民族。當時的建州女真是明朝的一個少數名族部落,與中國現在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性質差不多。所以,滿清取代明朝確切的說是國內民族政權的交替。

    那麼,如果吳三桂投降了李自成歷史應該是什麼走向呢?

    本人認為,如果吳三桂能夠和李自成同仇敵愾,一致對外,中原王朝應該就沒有滿清什麼事。中國還是漢民族的政權,清軍被打回原型,老老實實的繼續守著東北看大門兒。李自成最終被吳三桂取而代之,而吳三桂將大有作為,極有可能位極九五。

    首先,山海關是整個戰局的關鍵點,如果吳三桂據守山海關,後金軍隊很難放開手腳。即便是繞道攻入中原,只能是短暫搶掠一番,不會有太大的作為。事實上,後金部隊在多爾袞、皇太極、多鐸、阿濟格等人的率領下,有十多次繞道山海關入境搶掠,之所以能夠出入自如且來去匆匆,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崇禎皇帝已經是焦頭爛額,窮於應對這些機動靈活的掠奪者。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清軍自身後院空虛,出於戰略防禦不得不迅速回撤。

    其次,吳三桂是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人才,而且明朝的精銳盡握其手,也就是讓袁崇煥引以為傲的關寧鐵騎,其戰鬥力不容小覷。再則不論其人品怎麼樣,從明末清初這段歷史來看,吳三桂影響了中國整個歷史的程序,名符其實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吳三桂是整個遼東將領的風向標,如果其不投降後金,諸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這些悍將就不會跟隨他充當滿清的打手。甚至已經被皇太極勸降的洪承疇也會反擊後金。到時候,後金只能在關內疲於奔命,望關而興嘆。

    再則,從李自成一生的表現不難看出,其本人的性格就是小富即安,註定難成大器,更談不上坐擁天下的雄才大略。因為他覺得在西安做個安安穩穩的大順皇帝就很知足了,所以兵臨北京城下的時候和崇禎皇帝談判,表示只要崇禎皇帝承認他的大順政權,他願意和明軍聯手抗擊後金。在當時的形式下李自成的要求雖不高,但崇禎皇帝用斷然拒絕來維護他做為大明皇帝最後的一點兒尊嚴。

    李自成雖攻入北京,但心思並不在此,他時刻惦念著的是陝西那裡的一畝三分地。他進北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錢。所以京城裡的那些明朝的達官顯貴都遭了殃,為了活命在崇禎面前那些遮遮掩掩,東躲西藏的金銀財寶都毫無保留的做貢獻了出來。李自成大車小車收穫滿滿,在北京沒呆了一個月就匆匆忙忙跑回了西安。

    所以,李自成後來的所作所為不得人心,更沒有胸懷天下的遠見卓識。如果當時吳三桂和李自聯手,等國內的局勢穩定後,完全可以取代李自成。他的人生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中國的歷史也會因他改寫。

    後記

    歷史還曾給了吳三桂機會,在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南明勢力後,他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多爾袞承諾的平西王的賜封。但同時也成為了清朝的心腹大患。在隨後的二十多年裡,吳三桂過的並不踏實,同時也為自己實現心中更大的夙願和有朝一日的不測做著積極的準備。

    雖然二十多年來吳三桂並沒有讓歲月蹉跎,但歲月卻消磨了他的勇氣和心智,所以人生最後的一次機會,在猶豫徘徊中喪失殆盡。最終飲恨長江,到頭來其實是又輸給了歲月。

  • 8 # 飛94936406

    不會有結果的,從進北京的亂看李自成,就是典型反面教材,多個吳三桂屁用不頂。再有,很多歷史學家,說吳三桂一怒為紅顏,太膚淺太扯淡太不歷史。從結果看,吳三桂的選擇對於自己是對的,畢竟比別的選擇活的久,作為一個軍隊老手政治明白人,只能這麼選,紅顏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罷了。吳三桂漢奸肯定是當定了,只是皇帝死了,帝都佔了,能走到半路已是難得,加之老上司袁承煥死得慘,吳三桂路上一定很矛盾很猶豫,但再怎麼樣,作為政治老手,面對生死存亡,他怎麼敢感情用事。

  • 9 # 看遍山川

    如果大順政府搞好統戰工作,沒有將吳老太爺抓去拷打,陳圓圓也不被擄去,吳家上下都正常生活。那麼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會浩浩蕩蕩進入北京城,投入大順政權的懷抱,原本的歷史戛然而止而駛入另一條讓人揣測的軌道。

    吳三桂這枚棋子擺上大順政權的棋盤能起到什麼作用,先得看看其它重量級棋子在幹啥。劉宗敏正追贓助餉忙得不亦樂乎,隨著追贓物件的擴大化,白花花的銀子滾滾而來,農民的義軍也沒見拿一分錢出來賑濟貧民。牛金星,宋獻策都陶醉在勝利的讚歌聲中,各自往來拜客,遍請同鄉招攬門生,忙著籌備登基大典,封官許諾擺足宰相和首輔派頭。李自成住進了武英殿過了把皇帝癮,對自己左膀右臂和隊伍的迅速墮落腐化也無可奈何,想著弟兄們多年以來過著刀口添血的日子,如今能享受一下也無可厚非。

    這些頭頭腦腦當初起兵的時候只是想填飽肚皮,後來有了金子銀子就巴望著能過上帝王將相的日子。至於把皇帝拉下馬推翻一個王朝後,如何評估當前國內外局勢,特別是關外滿清勢力,如何建立和維護新政權,他們確實都沒有仔細想過,或者能力眼光所限而缺乏規劃。

    不過也不是絕對沒有人想到過大順政權的願景目標,青年將領李巖就目前情況提出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停止過分的追贓行為,整頓大順官兵日益腐化的作風。但是在牛金星嫉賢妒能之下,誣陷李巖“造反”,慫恿李自成殺了對大順政權樹立有卓著之功的李巖。

    這些棋子的“表演”,說明李自成缺乏長遠的政治眼光和知人之明,缺乏作為領軍人物在取得暫時勝利之後清醒的頭腦,缺乏政治統帥比常人更深層次的戰略佈局。

    如果此時吳三桂突如其來的加入,那些重量級棋子會如何看待他呢,物質利益佔有慾已近癲狂的大順政權還能善待他麼,連一起出生入死的儒將李巖都容不下,他更會不自覺地被認為此時此刻加入陣營是來跟他們爭奪利益的,是來分一杯羹摘勝利果實的。狹隘的劉宗敏就會容不得吳三桂,從太原到宣府,從居庸至昌平,一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官軍在劉宗敏眼裡早就視如無物,也包括吳三桂那幾千關寧鐵騎。

    而吳三桂出身遼西望族,官宦人家子弟,二十歲中武舉隨父舅開始軍旅生涯,骨子裡流露的是世家子弟風範,行為觀念和大順暴富的土豪們有天壤之別,他和大順的領袖們肯定格格不入,在大順政權受到排擠。

    如果讓吳三桂解除軍權,關寧鐵騎變成大順騎兵,對於吳三桂來說意味著他失去價值,亂世沒了軍隊就沒有本錢和立足之地,改編他的部隊吳三桂斷然拒絕,但吳三桂也意識到自己憑几千人想要取而代之也是不可能。

    接下來筆者認為有兩種可能,大順和吳三桂長期僵持,按李自成和劉宗敏入北京後的行事風格和肚量,很可能會以軍事手段解決吳三桂,不能完全被大順所用,當初只是權宜之計投靠大順的吳三桂,在義軍首腦們心目中是養虎為患。雙發最後發生火拼的可能極大,吳三桂敗亡退出北京另謀出路,而投靠滿清多爾袞是他唯一的選擇。

    另外一個可能是多爾袞覬覦華北,窺視北京已久,大順政權以抗擊關外清軍為名,令吳三桂出兵山海關和多爾袞兩強相抗。吳三桂此役輸了回去軍法處置,贏了也是拼光本錢,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這種借刀殺人的腹黑伎倆對於大順的謀士們不難想象。這樣吳三桂臨陣倒戈,棄大順而投滿清,是不是也順乎自然。並且如果讓吳三桂事先主動謀劃,他會選第二個方案,前者已經拼光了血本再去投靠多爾袞,自己就沒了份量。

    對於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吳三桂來說,沒有稱雄一方的實力,而要想在明末清初之際立穩腳跟大展宏圖,必須趨附於其它政權,大順或大清,非此即彼,前者不留爺,後者能提供舞臺。

    如果前期投靠大順,經過一番輪迴最終還會轉而投清,歷史的車輪拐了個彎兜個圈又回到原處,這是個貌似滑稽的答案,不過想想也順理成章。

  • 10 # 寅哥解惑

    我們應該先看看李自成進北京後的拙劣表現,就能預知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後的下場了……

    李自成進北京後,明朝的宗親和官吏都投降了,極少出現為國捐軀之人,李自成怎麼對他們的呢?“助餉”!就是交錢免災!勳貴和官員們肯定不會同意,就發生了強制措施,抄家,下獄,嚴刑逼供……總共抄出白銀7000多萬兩!李自成是吃飽了,但徹底的得罪了士大夫和地主階層,李自成不是他們的“明主”!這也為李自成日後的失敗埋下了積澱!

    在看吳三桂,一開始是打算投降李自成的,但留在京城的眼線告訴他李自成的所作所為後,他就對李自成徹底失去信心了,如果投降李自成,第一,他的吳家祖業就保不住。第二,李自成肯定會打他手底下關寧鐵騎的主意,會慢慢架空他,用親信來替代他。這是他萬萬不會同意的,亂世之中,軍隊是最重要的!第三,吳三桂就是板上肉,任人宰割了。可能不久就會扣上謀反的帽子被殺。第四,滿清暫時不會進關,僅僅是暫時,松錦之戰後,滿清戰力已經是不可逆的存在了,一個山海關擋不住滿清軍隊。如果李自成不重視滿清,他還是會失敗的。

    總的來說就是連鎖反應,吳三桂投降李自成,憑李自成拙劣低下的政治智慧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一副好牌在李自成手裡也打不出好結果!最好的結果就是不會有滿清入關後的血雨腥風罷了,華夏也不會有三百年的沉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到深處花自開,愛到淺處三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