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658743879132
-
2 # lanfengz3
水調歌頭》詩句分析
丙辰中秋,歡歡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於由。
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作於丙辰(1076)年中秋節。當時蘇軾41歲,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與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見,心情抑鬱不歡。但作者並未因此幻想超脫塵世,而是熱愛著人間的現實生活。他認為,一個人一生很難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過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詞的基調是樂觀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現實與理想
上闋寫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
明月見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皎潔的明月何時出現?我端起酒杯詢問青天。不知道月中宮殿,今晚該是哪一年。幾時:什麼時候。把酒:端起酒杯。這裡是化用李白《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見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兩句詩意。開頭四句俗幻想中的月宮境界,發出“明月幾時有”“今夕是何年”的疑問。這問月問年連發的疑問,反映了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嚮往。為什麼嚮往月宮呢?他寫這首詞時正處在政治失意的時候,這首詞正反映了他內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現實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滿足,因此萌生了乘風歸去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我想駕著長風回到天上,又恐怕經不起那月中宮殿的高寒。乘:駕。歸去:這裡是回到天上去。瓊樓玉宇:美玉造成的樓宇,這是想像中的仙宮。不勝:經不住,承擔不了。勝,能承擔,經得起。“我欲乘風歸去”,明白地說出了他的這種意念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宮怎比得上人間。弄:玩弄,欣賞。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月下起舞,清影隨人,直令詞人陶醉。這境遇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的溫暖。“何似在人間”,這是詞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這時作者的思想從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人間生活的讚美和熱愛。
下闋寫對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而為對離人的祝福。
轉來閣,低綺戶,照無眠。
月光轉過硃紅色的樓閣,貼近雕花的窗戶,照著離人不能成眠。末:硃紅,正紅色。閣:中國舊時一種樓房,可供遊人休息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它跟人不應該有什麼怨恨,為什麼總是在別離時又亮又圓?不應:這裡是不應該的意思。何事:為什麼。這是詞人悵恨久別,用埋怨的口吻對月亮無可奈何的發問。“不應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詞人很快領悟到離別是人生無法解決的永恆的遺憾,因而自解自嘆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間有離別的痛苦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願我們歲歲平安,遠隔千里,共對這明月互相祝福。詞人終於以理遣情,希望從共賞明月中互致慰藉,離別之憾可以從兄弟友愛中獲得補償,這樣也就能做到“不應有恨”了。全詞以美好的境界結束。結句與上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樣,是積極樂觀的。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世態度終於戰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全詞深沉婉曲,流轉自如,以美麗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創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回覆列表
水調歌頭》詩句分析 丙辰中秋,歡歡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於由. 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作於丙辰(1076)年中秋節.當時蘇軾41歲,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與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見,心情抑鬱不歡.但作者並未因此幻想超脫塵世,而是熱愛著人間的現實生活.他認為,一個人一生很難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過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詞的基調是樂觀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現實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