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端美
-
2 # 大無哥
每一次變革都會得罪大量的既得利益者,商鞅變法非常的徹底。這次變法的最大得利益是國家與國君,貴族的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在變法的初期就受到了貴族的強力的阻擊,甚至於王室內部貴族也是強烈的不滿。如果不是秦王強力的支援,變法早就胎死腹中。變法成功後廢除土地公有,允許土地賣買產生了大量的地主。在秦國實行嚴厲的連坐,獎勵軍功。這些變法既產生了一批受益者,也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最重的在變法過程中商鞅不僅得罪了貴族也得罪了包括儲君在內的王室成員。在商鞅的最大靠山倒下,商鞅成為了所有貴族的公敵,也成為了新王收買人心的犧牲品。但秦惠文王是一個明君不會看不到新法的好處。新法的核心是耕戰和集權,新法實行多年國君和國家才是新法的最大既得利益者。秦惠文王當然不會幹這種損害自己利益的事。
-
3 # 隨弈談
回答這個問題很沉重,我本人還是很欣賞商鞅的才能和才幹的。
以下只能從商鞅變革成功的原因和為什麼商鞅不得善終(不能說失敗)的原因這兩個方面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1、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合乎秦國國情,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這是變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2、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援,變法措施執行堅決,改革措施全面徹底。
3、法家思想的傳播,商鞅對守舊勢力的論戰,奠定了變法的思想理論基礎,掃除了變法的阻力。
4、商鞅具有全盤計劃,輿論宣傳很充分,取信於民,如徙木立信,變法內容深入人心。
5、有充裕的時間,以年來計算,令百姓能適應及接受。
6、厲行法治,賞罰分明,人民能自覺遵守。
7、重農抑商,令百姓有溫飽,故獲人民擁護。
商鞅不得善終的原因:
1、刑法過於苛刻。秦國民風素來強悍好鬥,目無法紀。商鞅刑法嚴峻,民眾只是畏懼於商鞅的嚴刑酷法和秦孝公的支援而只能忍受,民眾不是從心裡支援商鞅的法律的。所以這種積怨會越來越多,終究有一天會如同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2、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張嚴刑酷法!但是這種思想只能用在亂世和大爭之世。而商鞅所在的時期正是天下大亂、七雄爭霸的大爭之世。一旦天下一統,再用法家思想,就必然滅亡,這也是秦朝只能維持十幾年的原因。商鞅只懂得以嚴刑峻法服人,而不懂得讓人們從心裡支援他的變法。也就是說,民眾是被他的嚴刑峻法強迫的。
所以秦孝公死後,秦國要殺商鞅,數千百姓都願意跟隨,這足可以說明商鞅的法律過重,是人民痛恨的!
-
4 # 與子書齋
戰國時期,各國都在變法圖強,然而各國變法大多在於吏治,並不觸及國本,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申不害在南韓的變法。然而商鞅變法卻是觸及國本的變法,其變法的深度和寬度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力日盛,為今後東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秦孝公去世以後,商鞅便慘遭屠戮。其禍根,實則還是因為變法。
第一,商鞅變法的內容,從根本上瓦解了貴族階層的壟斷利益。
(1)取消諸侯國,實行郡縣制。商鞅變法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君權至高無上。這一政策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援,但是卻直接觸動了貴族(老士族)的根本利益。
(2)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化制度。這一政策直接剝奪了貴族所有的土地,秦國百姓便有了屬於自己的私有土地。
(3)廢除世襲世祿。變法前,秦國有功無賞,有耕無獎。國家的爵位、獎勵,只針對世襲罔替的貴族階層。老百姓立軍功也好,努力納糧也罷,均不得國家爵祿賞賜。然而商鞅變法,卻打破了這種固有的利益壟斷。秦國子民,無論貴族、平民要想獲得爵位,必須有功於國家。
(4)廢除奴隸制。從此秦國的老百姓都是自由民,不在是貴族的私人財物。
當然還有其他內容,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變法的內容從根本上瓦解了貴族階層的壟斷利益。
第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除了秦孝公,商鞅再無其他勢力支援了。
商鞅變法,重在刑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故而秦國許多貴族都慘遭刑罰屠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太子傅贏虔和公孫賈。贏虔因為太子犯法,而被商鞅處以劓刑(割掉鼻子),從支援變法的勢力,變為反對勢力了。
第三,新舊勢力相爭,秦惠文王為了平衡朝局,不得不殺商鞅。
秦孝公去世以後,秦惠文王即位。以甘龍、杜摯為首的舊式貴族(老士族),為了收復固有的利益,力諫秦惠文王恢復秦穆公祖制。要恢復秦穆公祖制,就必須得說明變法的弊端。然而,商鞅變法在秦國幾十年,根基已成,秦國上下只認得商鞅之法。所以,想要推翻商鞅變法,就只有先推翻商鞅本人。秦惠文王,為了穩定朝局,只能犧牲商鞅了。
第四,商鞅權傾朝野,秦惠文王如芒在背。
雖說商鞅不掌握兵權,也無謀反之心。但是秦惠文王,並不是秦孝公。君臣之間的信任,一定不如孝公和商鞅那般堅固。秦孝公當初“舉國相托,共享秦國”的肝膽相照,在秦惠文王來說,就是手腳束縛,無法樹立自己的權威,施政方略更是無法“政由己出”。在這種君臣關係中,也許殺了商鞅,才是最好的選擇。
古往今來,權傾朝野的人,向來不得善終,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中多了去了。
-
5 # 許多謙0768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秦國能最後統一天下的基石,但商鞅被殺是因為他變法不對嗎?不然,實際上秦惠王是殺了商鞅,但並沒有廢棄商鞅的那些改革措施。可見,商鞅的變法是有利於秦國的,這是因為變法主要包括三點:一是施行連坐,二是獎勵軍功,三是重農抑商。這三條使秦國實現了獨屬於秦國的國家主義,把整個秦華人捆在一起,使得秦國強大無比,無往不利,秦惠王是知道商鞅變法絕大好處的,但商鞅這個人不死不行,這是因為:
一、秦惠王嬴駟對商鞅有私怨。東周列國志上有記載,在贏駟還年少時,商鞅主持遷都咸陽,但是贏駟公開表示拒絕遷都,並還詆譭新法,所以商鞅將太子治罪,因為無法對太子用刑,所以以教導無方治了太傅公子虔太師公孫賈的罪,割了公子虔的鼻子,在公孫賈臉上刺了字,所以秦惠王嬴駟和他這兩位師傅對商鞅是有懷恨的念頭的。
二、要消解秦國權貴的怨氣。商鞅因為強力變法,已經讓秦國權貴積累了太多的怨氣,這些怨氣必須要找到一個釋放的視窗,否則政局有可能不穩。而商鞅就是一個最好的出氣口。處死商鞅,讓秦人都把所有的怨氣出在商鞅的身上,覺得這一切悲慘都是商鞅造成的。只要商鞅被殺掉,誰還會再想著新法的對他們的傷害呢?這就是為什麼秦惠王殺死商鞅後,還要把他的屍體帶回咸陽去五馬分屍,這是故意做給秦人看的。
三、為了穩定剛上臺的秦惠王權力。商鞅因為變法,秦國的權力格局已經實現了巨大的轉變。以至於天下人都知道商君,不知道秦孝公,更不知道秦惠王。如果秦惠王不殺掉商鞅,會是什麼樣子?歷史上晉國國君曾經那麼強悍,春秋五霸之一,但是晉國最終被三個正卿給分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權力轉移到正卿身上了。事實上,秦孝公死的時候,就曾對商鞅說過,要把位傳給他。秦孝公是真心嗎,這就已經對商鞅起殺心了。在這種情況下,秦惠王怎麼可能不處決商鞅呢?
綜上,商鞅變法之後,不管怎樣秦惠王都要弄死他的,這與商鞅變法的好壞沒有任何關係。
-
6 # 日慕鄉關
商鞅的一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作繭自縛!
商鞅與秦孝公可謂中國歷史上關係最好的一對君臣,兩人親密合作了20多年,一直十分愉快,商鞅助秦國完成變法,國力大進,不僅收回函谷關,還一躍成為戰國第一強國,而秦孝公也沒有虧待商鞅,不僅給了十五邑的封地,還給了商君的封號。
但秦孝公一死,商鞅就掛掉了,還是車裂,即便是大貪官和珅,嘉慶也是三尺白綾,何必要做的這麼絕呢?
(1)私仇秦惠王做太子的時候被師父挑唆犯了錯誤,按律當受刑,商鞅鐵面無情,雖然後來沒有處罰秦惠王,但把他師父公子虔的鼻子割掉了,公子虔記恨在心,徒弟剛一上位就攛掇殺掉商鞅,而秦惠王對商鞅當年處罰師父也是耿耿於懷,殺商鞅是報仇。
(2)權力鬥爭商鞅在河西之戰後獲取了15邑的封地,威名更是十分顯赫,隱隱有威脅新君的味道,秦惠王想坐穩皇位,剷除權臣刻不容緩,不管商鞅有無異心,殺掉總是最放心的做法。
(3)鳥盡弓藏商鞅是衛華人,當年在魏國效力,魏國國相公叔痤曾把推薦給魏惠王,並告誡他,商鞅有大才,一定要重用,如果不用就殺掉,不能留給別人。魏惠王沒有把公叔痤說的話當回事,給國家埋下隱患。如今秦國變法已成,商鞅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為避免為他國所用,殺掉是最安全的做法。
(4)背鍋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鄙視禮樂道德,崇尚嚴刑峻法,推行國富民弱。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一做法無可厚非,但也正是這些做法,把秦國上上下下得罪了個遍。而新君繼位收攬民心,必然要與前朝一些不好的做法切割,商鞅就是最合適的背鍋俠。
如此這般,商鞅的死也就不可避免了,這點到與他所敬仰的前輩吳起有幾分類似,楚悼王還沒有出殯,吳起就被幹掉了。最可嘆的是,商鞅在逃命的時候竟然無人敢收留,而原因就是商鞅制定的法律太過嚴苛,所謂作繭自縛,不過如此。
-
7 # 了凡下凡
自古中國就有一種認識:德才俱勝為聖人,德勝才者為君子,才勝德者為小人,無德無才為愚人。商鞅以法治國雖使弱秦成為霸主,但他是有才無德的小人。歷史上很多人物,都是因為有才無德而不得善終。
象漢朝張湯,其才不可謂不廣,朝堂之上,多少以儒教自譽者不能辨其下。其人為官不可謂不廉,喪葬用麻衣裹屍。儘管如此,卻成為舍卒保帥的棄子。
所以在社會上為人,不怕愚,就怕個性太鮮明。雖然才能被人一時稱道,但時過景遷,免不被遺棄的命運。人們的眼睛是向前看的,當看到前方路被你制約的時候,不會想到你曾經的功績,會毫不猶豫捨棄你。
而社會發展沒有哪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當發現左邊需要補救的時候,人們去補左邊。左邊補好以後,會發現右邊又出現閃失,於是再去補右邊。而左邊曾經的人才就會自然失色,不會再讓人重視。而唯有那些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抱著平常心和人民觀點同進退的人,看上去沒有特色,卻受益最長。
當知道這些人生之道,對商鞅不得善終,也就不奇怪了。
-
8 # 楓葉0829
商鞅之所以會死,完全是發揮了自己最後的作用——安撫!
第一點,自古以來,變法說白了就是國家利益重新分配,但是國家口袋裡的財富就這麼多,重新分配的話,就會觸動舊貴族的利益,這樣自然就會被舊貴族盯上。此外說秦惠文王是因為舊時恩怨,因私怨而殺商鞅比較片面,秦惠文王糾根到底只是沒有保商鞅而已,因為商鞅的變法使得國內舊貴族的利益被觸動,而秦惠文王登基之後,要想安撫國內日漸對立的新舊貴族階層,必須推出一個人來背鍋,很不幸,商鞅與其既有舊怨,又是最合適的背鍋俠!
第二點,商鞅雖無兵權威脅,但其國內威望太高,國內民眾只知商鞅卻不知秦王,要知道功高蓋主是最為忌諱的,秦惠文王初登基,怎麼會容忍一個這樣的人存在,所以為了安撫國內的民眾,商鞅也算髮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點,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以法治國固然沒錯,但是你去招惹未來的國君就是你的不對了,有的是可以殺猴儆雞的人物,你卻偏偏用未來的一把手,可以說商鞅之死,也有其自身的一定原因。
以上幾點算下來,商鞅之死也就不意外了!
-
9 # 時光之意
商鞅是治國能臣,但也是貴族的切身之恨。
商鞅是怎麼治國的:一、廢井田,開阡陌。廢除之前的井田制度,允許農民私有土地,並允許開墾良田,剝奪了奴隸主貴族透過井田制度剝削奴隸或者農民的權力,而且賦稅按照土地多少來徵繳,又大大減少了奴隸主貴族的收入。二、除世親世祿制,鼓勵建立軍功。按照軍功的大小來授予貴族的等級,榮華,而沒有軍功的貴族則富者富,但沒有權。這樣就嚴重削弱了貴族的手中的權力。
所以商鞅治國是透過對貴族的經濟利益以及政治利益進行的動刀子碗肉,從他們身上扣下來利益,並把利益的一部分分給了貧下農民,一部分集中到了秦王手中。
因此,商鞅變法的存在對於秦王來說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商鞅個人的存在則還是繼續引起貴族對於朝廷的不滿,所以殺了商鞅給貴族一口氣,可以緩和與中央朝廷的關係,同時由於幾十年的變法下來,成功已經鞏固,貴族也無法推翻變法。所以變法必須留,商鞅可以死。
-
10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不是每個人都有秦孝公的胸懷,哪怕是他的兒子,商鞅之死,死於秦惠文王之手,更是死於權力的遊戲。
商鞅死於車裂這種極端酷刑,這在整個秦國曆史上都不多見,秦惠文王究竟對商鞅有何深仇大恨,總用如此酷刑對待一個對秦國變法有著千秋功業的商鞅。
秦孝公在世時,大膽任用商鞅變法21年,商鞅應用變法之利,成為秦國朝政最有實力的實權派人物,不僅官至左庶長、大良造,掌握秦國最高軍政大權,而且獲封商於十五邑封地,秦國大大小小的官吏、百姓盡知有商君,卻不知有國君,而且秦孝公去世前,曾有意將國君之位傳於商鞅,但被商鞅拒絕,商鞅的有意無意,成為秦國最大的權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孝公去世後,秦惠文王即位,新君即位,卻發現朝政大權盡在商鞅之手,而秦國大大小小的官吏盡得商鞅變法提拔,商鞅主持變法21年,影響到秦國各個角落,對於秦惠文王這個新君來說,即位之初,鞏固地位是首要任務,然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對於商鞅這個前朝重臣,秦惠文王舉起了屠刀。
年輕有為的新君即位,必須要奪取權力,權力盡在商鞅之手,而商鞅在變法過程中得罪的大大小小的貴族就是秦惠文王聯合的物件,借國君之位,除掉商鞅只需一個藉口,而當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時,秦惠文王馬上就得到了藉口,下令抓捕商鞅,而這一切離其父秦孝公僅僅去世幾個月而已。
身為一國之君,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之後,並沒有廢除商鞅之法,因為他明白 ,整個秦國,新法的受益者只有國君一人,在面對受新法損害利益的舊貴族時,秦惠文王選擇了新法,放棄了舊貴族的訴求,這是政治原因,出於平息舊貴族的怒火,他可以殺商鞅,但對於富國強兵的新法,他只能放棄舊貴族的利益。
商鞅在世時,秦國只知有商君,不知道有國君。秦惠文王殺了商鞅後,秦國方知有國君,而商君早已逝去,留下的只有那部富國強兵的新法。秦惠文王借殺商鞅為剛剛即位的自已樹立了威信,為即將開始的執政樹立了信心。
回覆列表
商鞅得罪了所有的人
除了秦王,
但決定殺他的秦惠文王
如果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援
怎麼做秦王?
怎麼軍事奪取周天子高位吞併封國?
秦惠文王本想解除商鞅的一切職務
軟禁在商鞅的封地,
但受到商鞅迫害的貴族和士大夫不甘心
還是要求秦惠文王殺了商鞅,
商鞅得到訊息於是逃跑
打算逃離秦國,
但還是被自己的商鞅變法之法套住了
住酒店沒有介紹信被扭送派所;
一說:秦惠文王感念商鞅一心為秦王著想
殺了商鞅之後才五馬分屍
以安民意
不讓他遭罪。
商鞅馭民五術
雖然後世皇帝依然使用
但都是枕邊書
悄悄使用不做聲張,
把孔子儒家仁義道德頂在前面
實行所謂道德治國
等級治國
還有禮儀治國,
但還是被稱“儒表法裡”
陰招狠招不斷,
商鞅之法
不是現代意義的社會契約
而是統治人民的嚴酷工具
決不是社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