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迷十一姨

    攻取西川不是劉備的黑點,也不是因為劉璋翻臉才攻打的,這麼想可能是沒看清形勢,那我們就來把入川事件梳理清楚。

    劉備早就已經計劃好了攻取西川了,從他見諸葛亮的第一天開始,應該說是諸葛亮幫他計劃好的。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去東吳結婚,找孫權要南郡,就是為了北能伐魏,南能取益州。

    劉備在入川之前就已經下定決心謀劃奪蜀了。當時龐統就已經建議他入川,而劉備在猶豫,有顧慮,甚至是不願意,因為他知道奪同宗基業意味著什麼,會影響到自己政治建設,而在龐統的勸導下,劉備做了決定。

    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九州春秋曰: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

    龐統之所以勸劉備入蜀,是因為此時不取更待何時。導致劉璋邀請劉備入川的直接事件就是曹操打算征討張魯,只不過劉璋劉備孫權萬萬沒想到曹操沿途把馬超韓遂逼反了。張松死了,這時候劉備要是採納龐統的下策撤回荊州或者白帝,那就失去了大好機會。曹操想從巴蜀入手,所以歷史不會給劉備更多的時間的。

    劉備入蜀以後,在劉璋宴會上,龐統叫劉備殺劉璋,劉備說的不是“我不可以殺人奪地”,而是“這個時候動手不合適”,顯然是想動手,但是時機不成熟。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劉備並不打算幫助劉璋討伐張魯,而是在籌謀他的奪川計劃:

    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是歲,璋還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然後,劉璋也是自己有點“作死”,答應的糧草沒給夠,給了劉備以此為理由去刺激將士的藉口:

    明年,曹公徵孫權,權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徵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乃從璋求萬兵及資【寶】實,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餘皆給半。【魏書曰: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徵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吝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

    張松以為劉備真的因為劉璋糧草沒給夠要走,去幫孫權和關羽打曹操,激動得很,結果事情敗露,就被殺了:

    張松書與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松兄廣漢太守肅,懼禍逮己,白璋發其謀。於是璋收斬松,嫌隙始構矣。

    這個時候東窗事發了,龐統給劉備獻計,上計太急,下計太緩,當然是取中計。而且你注意下我框出來的內容,看看龐統怎麼把劉備“教壞”的,他叫劉備利用自己的名聲去害人,劉備照做了。

    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

    然而劉備在白水關的當天晚上,做了一件他這輩子最錯的事情,也是最後悔的事情。劉備在宴會上酒後胡言被龐統勸誡,發脾氣把給人轟出去了。後來,劉備立馬酒醒,知錯後悔了,主動放下身段把龐統找回來道歉,龐統還挺有脾氣,生悶氣不說話,也是劉備先開口和解。

    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曏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看看裴松之和習鑿齒兩位史學家是怎麼評價這件事的,習鑿齒是《漢晉春秋》的作者,《漢晉春秋》以漢為正統,連他都在批評劉備了,而裴松之說話不需要立場,一向噴人很直。裴松之比習鑿齒噴得更直,而且還噴了習鑿齒噴劉備不夠直在幫劉備辯護。

    習鑿齒曰:夫霸王者,必體仁義以為本,仗信順以為宗,一物不具,則其道乖矣。今劉備襲奪璋土,權以濟業,負信違情,德義俱愆,雖功由是隆,宜大傷其敗,譬斷手全軀,【何樂之有】?龐統懼斯言之洩宣,知其君之必悟,故眾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謙之道,矯然太當,盡其蹇諤之風。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納勝而無執,是從理也;有臣則陛隆堂高,從理則群策畢舉;一言而三善兼明,暫諫而義彰百代,可謂達乎大體矣。若惜其小失而廢其大益,矜此過言,自絕遠讜,能成業濟務者,未之有也。臣松之以為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宴酣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雲"君臣俱失",蓋分謗之言耳。習氏所論,雖大旨無乖,然推演之辭,近為流宕也。

    這簡直就是批鬥大會啊。意思就是,你打了是沒錯,你的基業是得到了發展,但是這也損傷了你的根本啊,應該感到愧疚和痛心,有什麼好高興的呢?按裴松之和習鑿齒的觀點,劉備發脾氣兇龐統是沒有道理的,他們都指出劉備確實有錯,而對龐統之錯有不同看法,我個人比較偏向於裴松之的觀點:【此備有非而統無失】。

    裴松之和習鑿齒批判的是劉備【伐人之國而以為歡】,【武王伐紂,載歌載舞,非仁者邪】,而不是【伐人之國】,也就是說批判的是劉備酒後得意忘形,而不是入川本身的戰略。劉備不該得意忘形,還強行解釋一錯再錯,而龐統雖然讓劉備當眾難堪,可是直言敢諫,所以是劉備錯得更多。龐統的心情很複雜,從頭到尾都是他在“教壞”劉備,可他為劉備著想,壞人我來當,罵名我來背,可主公你不能出錯啊。龐統之所以說都有錯,是為了給彼此一個臺階下。劉備錯是錯在得意忘形,而非戰略與手段。好在他敢於承認錯誤,能夠及時止醒,沒有滑向反面。

    所以,入川本身根本算不得什麼黑點,那是劉備取天下戰略的重要環節,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勢所逼。劉備是一個政治家,他的仁義是有條件的,應該是隻跟自己人和百姓講仁義,而不是對敵人講仁義,不是那種聖母式死板的仁義道德。

    劉備從入川之前,龐統就已經做好了心理疏導,他就下定決心要打了,顯然是一個有主見有謀略的人,不是腦子迂腐的白蓮花。入川這事不僅不是黑點,反而是亮點,整個入川的過程就是很能體現他政治能力和手腕的地方,很能體現劉備【的王霸之略】,劉備並不只會仁義。

    然而入川這件事的確如裴松之和習鑿齒還有龐統擔心的那樣,是有副作用和負面影響的,這讓他的政權合法性模糊了,而且給他苦心經營多年的政治名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

    所以這件事情在劉備心裡就是個心結,劉備視此事為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黑點,直到臨終前仍然心有愧疚: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從遺言可以看出,劉備平時對自己要求有多高,而自己做了件虧心事,所以心裡過不去。這都還要噴的話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極品了。

    把入川這事當做黑點,去攻擊劉備的道德和人品,是沒有安好心,站在道德高地看待歷史人物是什麼正確的思維方式嗎?那種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觀不應該出現在成人世界裡,你不能因為他一件事情做錯了、不仁義、虛偽,你就說他不虛偽的時候也虛偽吧,你不能推翻他的全部吧。比此惡劣百倍的行為被認為是真性情,各種吹捧,也真是奇了怪了。

    入川就是劉備和別人從頭到尾一手策劃的,張松事件只是導火索,他白蓮花不起來,而這事也不算什麼黑點。打不打是早晚的事,只是方式和手段的問題,但是入川本身就與仁義沒有關係,指望手段仁義也只是想盡量不要有副作用太難看罷了,有些事情既然避免不了,那就放開手去做,受什麼束縛呢,畢竟,他是要取天下的人啊,婆婆媽媽能行嗎?

  • 2 # 歷史堆中的胖子

    這話過分了啊,人家劉璋可沒有對不起劉備的地方啊,這事真是劉皇叔不講仁義啊。

    劉璋本來是請劉備過來幫忙抵禦張魯的,而劉備也同意了啊。並且自從劉備進入川中,劉璋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根本就沒有虧待過劉備。再看看劉備是怎麼做的,劉備帶著劉璋給的糧食吃的可歡快了,可是與張魯愣是一仗沒打,不但不打,每個月還照樣要錢要糧食,真是不拿自己當外人啊。

    人家劉璋看劉備不地道,就不打算用劉備了,就讓劉備回荊州,並且為了能讓劉備大軍順利離開,劉璋還是給了糧食和軍餉。結果呢?劉備竟然以給的東西太少為藉口攻打劉璋,並且為了能取的勝利,這純屬吃劉璋的飯還砸劉璋的鍋啊。

    別看劉備最終拿下了益州,但是這事徹底暴露了劉備偽君子的面目,這也是為什麼張魯寧肯去給曹操當狗也不願意投靠劉備的原因。

    說個不好聽的,劉備這事辦的太不要臉。

  • 3 # 我叫月笙

    抗日戰爭,老大哥蘇聯幫忙打日本,中國提供後勤補給,日本無條件投降了,老大哥的軍隊卻一直不走,繼續要求後勤補給,還收買咱們的軍政體系軍官。然後我們處置了被收買的軍官。這就算先翻臉。。。強盜邏輯啊。

  • 4 # 我是吳哥

    攻取西川不是劉備的黑點,也不是因為劉璋翻臉才攻打的,這麼想可能是沒看清形勢,那我們就來把入川事件梳理清楚。

    劉備早就已經計劃好了攻取西川了,從他見諸葛亮的第一天開始,應該說是諸葛亮幫他計劃好的。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去東吳結婚,找孫權要南郡,就是為了北能伐魏,南能取益州。

    劉備在入川之前就已經下定決心謀劃奪蜀了。當時龐統就已經建議他入川,而劉備在猶豫,有顧慮,甚至是不願意,因為他知道奪同宗基業意味著什麼,會影響到自己政治建設,而在龐統的勸導下,劉備做了決定。

    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九州春秋曰: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

    龐統之所以勸劉備入蜀,是因為此時不取更待何時。導致劉璋邀請劉備入川的直接事件就是曹操打算征討張魯,只不過劉璋劉備孫權萬萬沒想到曹操沿途把馬超韓遂逼反了。張松死了,這時候劉備要是採納龐統的下策撤回荊州或者白帝,那就失去了大好機會。曹操想從巴蜀入手,所以歷史不會給劉備更多的時間的。

    劉備入蜀以後,在劉璋宴會上,龐統叫劉備殺劉璋,劉備說的不是“我不可以殺人奪地”,而是“這個時候動手不合適”,顯然是想動手,但是時機不成熟。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劉備並不打算幫助劉璋討伐張魯,而是在籌謀他的奪川計劃:

    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是歲,璋還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然後,劉璋也是自己有點“作死”,答應的糧草沒給夠,給了劉備以此為理由去刺激將士的藉口:

    明年,曹公徵孫權,權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徵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乃從璋求萬兵及資【寶】實,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餘皆給半。【魏書曰: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徵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吝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

    張松以為劉備真的因為劉璋糧草沒給夠要走,去幫孫權和關羽打曹操,激動得很,結果事情敗露,就被殺了:

    張松書與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松兄廣漢太守肅,懼禍逮己,白璋發其謀。於是璋收斬松,嫌隙始構矣。

    這個時候東窗事發了,龐統給劉備獻計,上計太急,下計太緩,當然是取中計。而且你注意下我框出來的內容,看看龐統怎麼把劉備“教壞”的,他叫劉備利用自己的名聲去害人,劉備照做了。

    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

    然而劉備在白水關的當天晚上,做了一件他這輩子最錯的事情,也是最後悔的事情。劉備在宴會上酒後胡言被龐統勸誡,發脾氣把給人轟出去了。後來,劉備立馬酒醒,知錯後悔了,主動放下身段把龐統找回來道歉,龐統還挺有脾氣,生悶氣不說話,也是劉備先開口和解。

    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曏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看看裴松之和習鑿齒兩位史學家是怎麼評價這件事的,習鑿齒是《漢晉春秋》的作者,《漢晉春秋》以漢為正統,連他都在批評劉備,而裴松之說話不需要立場,一向噴人很直。裴松之比習鑿齒噴得更直,而且還噴了習鑿齒噴劉備不夠直在幫劉備辯護。

    習鑿齒曰:夫霸王者,必體仁義以為本,仗信順以為宗,一物不具,則其道乖矣。今劉備襲奪璋土,權以濟業,負信違情,德義俱愆,雖功由是隆,宜大傷其敗,譬斷手全軀,【何樂之有】?龐統懼斯言之洩宣,知其君之必悟,故眾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謙之道,矯然太當,盡其蹇諤之風。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納勝而無執,是從理也;有臣則陛隆堂高,從理則群策畢舉;一言而三善兼明,暫諫而義彰百代,可謂達乎大體矣。若惜其小失而廢其大益,矜此過言,自絕遠讜,能成業濟務者,未之有也。臣松之以為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宴酣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雲"君臣俱失",蓋分謗之言耳。習氏所論,雖大旨無乖,然推演之辭,近為流宕也。

    這簡直就是批鬥大會啊。意思就是,你打了是沒錯,你的基業是得到了發展,但是這也損傷了你的根本啊,應該感到愧疚和痛心,有什麼好高興的呢?按裴松之和習鑿齒的觀點,劉備發脾氣兇龐統是沒有道理的,他們都指出劉備確實有錯,而對龐統之錯有不同看法,我個人比較偏向於裴松之的觀點:【此備有非而統無失】。

    裴松之和習鑿齒批判的是劉備【伐人之國而以為歡】,【武王伐紂,載歌載舞,非仁者邪】,而不是【伐人之國】,也就是說批判的是劉備酒後得意忘形,而不是入川本身的戰略。劉備不該得意忘形,還強行解釋一錯再錯,而龐統雖然讓劉備當眾難堪,可是直言敢諫,所以是劉備錯得更多。龐統的心情很複雜,從頭到尾都是他在“教壞”劉備,可他為劉備著想,壞人我來當,罵名我來背,可主公你不能出錯啊。龐統之所以說都有錯,是為了給彼此一個臺階下。劉備錯是錯在得意忘形,而非戰略與手段。好在他敢於承認錯誤,能夠及時止醒,沒有滑向反面。

    如果以以仁義為劉備立身之本的為政原則來看,入川的確是黑點,可是從戰略來看入川本身根本算不得什麼黑點,那是劉備取天下戰略的重要環節,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勢所逼。

    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劉備狡詐的一面,而這點所有的政治家都有,劉備取西川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軍閥割據行為了。劉備是一個政治家,他的仁義是有條件的,應該是隻跟自己人和百姓講仁義,而不是對敵人講仁義,不是那種聖母式死板的仁義道德。劉備從入川之前,龐統就已經做好了心理疏導,他就下定決心要打了,顯然是一個有主見有謀略的人,不是腦子迂腐的白蓮花。入川這事不僅不是黑點,反而是亮點,整個入川的過程就是很能體現他政治能力和手腕的地方,能體現劉備的當斷則斷,通時達務,緩急有致的優點,很能體現劉備的【王霸之略】,劉備並不只會仁義。

    然而入川這件事的確如裴松之和習鑿齒還有龐統擔心的那樣,是有副作用和負面影響的,這讓他的政權合法性模糊了,而且給他苦心經營多年的政治信譽和名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

    所以這件事情在劉備心裡就是個心結,劉備視此事為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黑點,直到臨終前仍然心有愧疚: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從遺言可以看出,劉備平時對自己要求有多高,而自己做了件虧心事,所以心裡過不去。這都還要噴的話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極品了。

    把入川這事當做黑點,去攻擊劉備的道德和人品,是沒有安好心,站在道德高地看待歷史人物是什麼正確的思維方式嗎?那種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觀不應該出現在成人世界裡,你不能因為他一件事情做錯了、不仁義、虛偽,你就說他不虛偽的時候也虛偽吧,你不能推翻他的全部吧。比此惡劣百倍的行為被認為是真性情,各種吹捧,也真是奇了怪了。而將劉備認為是聖人,接受不了他的瑕疵的人也是鑽牛角尖。正因為有這個黑點,劉備才能真正走上歷史的舞臺,這絲毫不影響後世對他仁德的讚賞。

    入川就是劉備和別人從頭到尾一手策劃的,張松事件只是導火索,他白蓮花不起來,而這事也不算什麼黑點。打不打是早晚的事,只是方式和手段的問題,但是入川本身就與仁義沒有關係,指望手段仁義也只是想盡量不要有副作用太難看罷了,有些事情既然避免不了,那就放開手去做,受什麼束縛呢,畢竟,他是要取天下的人啊,婆婆媽媽能行嗎?

  • 5 # 北方小雨539

    劉章在世時,真心想讓與劉備,意囑託照顧他的家人。劉備多慮而推辭。劉章死後,幾個兒子爭位而內訌。劉備乘機攻取。間接造成劉章兒子和孫子死於戰亂!

    要說是黑點有失偏頗,戰亂年代哪有正義的戰爭。所有地方都是能者居之。個人認為並不算黑點!!!

  • 6 # 老孟跟你說

    首先:至涪,璋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謀臣龐統進說,便可於會所襲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倉卒。” 可見,從入川之初看,劉璋真心對待劉備,而劉備雖未決心殺劉璋,但已有異心,只是認為時機不成熟。

    其次,看看入川后劉璋如何對待劉備:“璋推先主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 說白了就是給官、給兵、給軍械糧草,可謂待劉備不薄。再看看劉備做什麼:“先主北到葭萌關,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說白了就是拿錢不辦事,還偷偷收買民心。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再次,“明年,曹公徵孫權,權呼先主自救。”、“乃從璋求萬兵及資(寶)【實】,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餘皆給半。”話說,劉備入川,寸功未立,一兵未折,張嘴就要“萬兵及資(寶)【實】”,當劉璋是冤大頭?所以,劉璋答應給四千兵和一半的物資其實已經是很大方了。畢竟史實不是小說,四千兵也不是小數目了。

    最後,“張松書與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松兄廣漢太守肅,懼禍逮己,白璋發其謀。於是璋收斬松,嫌隙始構矣。璋敕關戍諸將文書勿復關通先主。”張松與劉備合謀之事,有書信為證,鐵證如山。可劉璋並未把事做絕,斬張松之後並未攻擊劉備,只是讓守關將領不讓劉備通關。請看證據:“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 假若劉璋率先反目,劉備又豈能輕易召劉璋部將見面?

    綜上,劉璋對於劉備,確實已經仁至義盡。但無奈劉備的圖謀,最後迫使劉璋從初見面時的“甚歡”、給官、給兵、給軍械糧草,一步步發展成“敕關戍諸將文書勿復關通先主”。而劉備從入川之日起,就心懷叵測,與張松、法正勾結,陰謀奪取西川。最後從面目慈祥的族弟,一層層剝下偽善的面具,直至率先動手。

  • 7 # 四川達州人

    呵呵。

    從道義上說,劉備非常黑。

    劉璋是請劉備來攻擊張魯的,漢中本來就是益州的地盤,自劉焉去世,劉璋殺張魯母親,雙方正式敵對。可劉備自211年入蜀,吃劉璋的,喝劉璋的,佔著葭萌一年多時間沒主動進攻張魯,反而用劉璋給的錢糧肆意收買當地軍民,其心甚黑,完全沒有道義。

    劉璋投降

    是歲,璋還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及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蜀書—先主傳》

    既然劉備如此,劉璋當然要驅逐。劉備乘機藉口回荊州幫助江東抵抗曹操,索要更多士兵錢糧,劉璋只給4000士兵及索物資錢糧的一半,劉備就以此做藉口率先襲擊劉璋軍,正式開戰了。

    實際上,因為張松案發。張松勾結劉備被哥哥張素揭發,劉璋殺張松全家,派軍隊命令關卡警戒,劉備殺劉璋將領楊懷,以當地劉璋軍的眷屬做人質,佔涪城。雙方正式開戰了。

    怎麼看,都是劉備圖謀暴露,只能撕下偽裝,全面進攻益州。

  • 8 # 雙魚趣談

    大家都戲說劉備為大耳賊,而我卻並不認為攻取西川是他的黑點。只是一向以仁德文明的劉備有很深的道德包袱。

    可以說奪取西川是劉備最正確也最無奈的選擇。首先講下為啥打劉璋。

    此時劉備顛沛流離,呆在借來的荊州夾縫求生,北有曹魏,東南有孫權,遲早被吞併,。急切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來鞏固自己。如果他主動北伐曹魏,大後方就一個荊州,參考歷史看看東吳那個尿性,肯定背後來一下子,這樣劉備就直接覆滅了。其次,劉璋能力不行,下面的官員也都不看好他,就算劉備不打他,曹操,孫權也會來奪取西川,只是換個人而已。

    詳見隆中對: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再說下大家總覺得請劉備入川是打張魯,怎麼反客為主了呢。

    其實在隆中對也說過,劉備也同意諸葛亮的看法想要入住川中,但是一直在等一個入川的藉口--劉璋請劉備入川打張魯(活脫脫的道理至上啊,換做曹操,直接就開打了)。而且劉璋也是知道了劉備想做川中之主的意圖後立馬翻臉兵戎相見,所以劉備並不是偷襲,是正面迎敵,採取了龐統的中計,利用內應和欺騙手段,混入蜀地,然後從內部對劉璋發起決戰,不管陰謀陽謀都是戰爭的手段吧。

    只是以道德標榜的劉備怎麼能怎麼做呢,所以大家覺得這是他的黑點。而孫權在趁著關羽和曹軍死磕時候從背後突襲,不僅奪取了荊州,還殺死了關羽,這才是真正的背刺,真正的無恥之徒吧。相比較,劉備雖然奪取了西川,但是最後還給劉璋一個好的歸宿,真的可謂是仁至義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遊戲的意義是什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