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後的小樹

    譬如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在一家企業的創立初期為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企業即將蒸蒸日上的階段由於自己對於市場決策上的失誤使企業落入低谷,負債累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就是對於一件事情的成敗、得失都是由於同一個人的原因所造成。

    蕭何最初說服劉邦重用韓信為大將軍,而韓信也不負眾望為劉邦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登位之後害怕韓信奪權,於是就解除了他的軍政大權,並且一再打壓韓信,致使韓信真的就起了謀反之心,後被人告密呂后得知,呂后讓蕭何將韓信騙入宮中,在長樂宮以謀反的罪名將韓信殺死。

    韓信最初因蕭何的力薦才被劉邦中用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華才有了功名,後又因為蕭何的誘騙在長樂宮丟掉自己的性命。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現實生活中此類人無處不在。

  • 2 # 好讀好書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講的是大將軍韓信的故事,上句描寫的是‘蕭何月下追韓信’,下句描寫的是‘蕭何設計擒韓信’,這兩個故事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形容成功與失敗都與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有關。

    這上半句講的是韓信功成名就。韓信最初投奔項羽,不得重用,於是投了劉邦,不過劉邦也沒拿他當回事,讓他管理糧草。韓信忿忿不平而離去,蕭何得知韓信逃跑後,心急如焚,來不及報告劉邦,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在勸說劉邦後,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此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等都是韓信的傑作。後來韓信北上收復趙、魏,降服燕、代,平定三齊,參加了垓下會戰,消滅了項羽。司馬光曾盛讚韓通道: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這下半句講的是韓信的死。滅項羽後,韓信被收回兵權,由齊王改封楚王,高祖六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採納陳平之計,逮捕了韓信,降為淮陰侯,並把他帶回長安軟禁。第二年鉅鹿郡郡守陳豨造反,韓信密謀假傳聖旨,赦免官府中的囚犯和官奴,去襲擊太后和太子,然後與陳豨裡應外合。呂后覺察後,與蕭何商議,蕭何引誘韓信到長樂宮,並把他擒住,未經任何審訊,就將之斬於長樂宮鍾室。

    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韓信都是因謀反獲罪。但是讓我們疑惑的是,當劉邦與項羽在鴻溝對峙的時候,韓信完全可以誰也不幫,三分天下,此時他沒反,為什麼在卸去兵權後反而要造反呢?韓信自己曾說過,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那你想在奪得政權之後,劉邦能對他放心嗎?韓信擁有“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軍事才能,在勝利後,被殺必然是他的最後歸宿,這也應了那一句老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3 # 小島知風

    其實韓信一生就如韓信墓上所寫的對聯一般,“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而“成也蕭何敗蕭何”說的就是對聯的上聯,“生死一知己”這知己指的就是蕭何。

    韓信在從軍之前家庭貧困,差點餓死,這一日在河邊餓得暈了過去,幸好河邊有一洗衣服的老婦人把他救了起來,接到家裡將養十多天,韓信才好了起來,所以這位老婦人就是韓信的救命恩人,如同再生父母,韓信富貴以後認老婦人為義母,為老人養老送終,報答了當初的救命之恩。

    韓信從軍之後在項羽賬下不得重用,後來又改投劉邦麾下,仍未受重用,於是韓信一氣之下準備離劉邦而去,劉邦的謀士蕭何卻是慧眼識人,看出韓信能力不凡,蕭何知道韓信憤然要離劉邦而去的時候,來不及稟報劉邦,連夜追上韓信,勸得韓信回心轉意,並大力向劉邦推薦了韓信,從此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大漢江山大部分也皆為韓信所打下,為此劉邦也大力封賞韓信。

    在楚漢爭霸的最後一戰,項羽被打得一敗塗地,被韓信一路追趕,追趕到滎陽時韓信按兵不前,劉邦多次催促韓信進兵徹底擊潰項羽,而韓信就是按兵不動,這時蕭何就告訴劉邦說這是韓信在向漢王討封賞呢,於是劉邦當即封韓信為三齊王,與天齊,與地齊,與君齊。還賜予韓信五不死承諾,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天下沒有捆綁韓信的繩子,天下沒有刀劍可殺死韓信。韓信見到封賞之後立刻行軍追趕項羽,最終逼得項羽烏江自刎。韓信的軍事生涯和成就皆因蕭何而成,一身的功名成就也由蕭何而生,所以成也蕭何,也是生死一知己。

    韓信後來因為功高震主,最終引起劉邦猜忌,而劉邦承諾過韓信“五不死”,所以韓信之死也由蕭何與呂后設計而來,劉邦為了殺掉韓信,故意出遊不在宮中,而蕭何把韓信騙入宮中,呂后以韓信勾結鉅鹿郡守陳豨謀反為由,決意誅殺韓信,韓信搬出當年與漢王的“五不死”信約,結果呂后把韓信帶到頂棚遮天,地下鋪上地毯的屋內,劉邦還不在宮中,呂后信守“五不死”信約,派遣數十名宮女手執木棒將韓信活活打死在這所屋內,完成了劉邦對韓信的“五不死”信約。

    因此韓信之死也在蕭何身上,因為韓信比較信任蕭何,畢竟蕭何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聽了蕭何的話,萬沒想到設計謀害計劃自己的正是出自蕭何之手。所以韓信敗也敗在蕭何身上,而最終韓信死在呂后之手,這也就是對聯中存亡兩婦人的因呂后這個婦人而亡。

    韓信的一生是悲劇的,他的悲哀在於他沒有張良那麼睿智,太執著於功名利祿,張良則是明哲保身,天下平定之後讓出權力退隱田園,所以封建皇權的亙古不變的道理就是太平本是將軍定,豈讓將軍見太平。

  • 4 # 四海河宴

    出處如下:

    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釋義如下:

     韓信本為布衣,家貧,最初跟隨項梁,後又投奔項羽,屢次進言,不被採納。於公元前206年,棄楚投漢。初期不得志,多次與蕭何接談,被視為奇才。自度不會被劉邦重用,乃不辭而別。後被蕭何追回,同時留下了“蕭何夜下追韓信”的典故。蕭何懇切地向劉邦推薦韓信。於是,被拜為大將,受到重用,為漢室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為了鞏固新興的西漢政權,便開始了逐一地翦滅異姓王的鬥爭。韓信逐漸被排擠,最後被降為只有虛名的淮陰侯。公元前197年,陽夏侯舉兵謀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征討。當時韓信推說自己有病,沒有隨同前往。誰知,韓信手下的人上書告發,說韓信是同謀。呂后一聽事關重大,便急忙秘密召見丞相蕭何,商量對策,後把韓信誘殺於宮內,並滅其三族。

      漢高祖劉邦依靠得力的大將韓信,取得天下;韓信居功反叛,呂后誘殺了他。這就是韓信的“成”與“敗”。韓信被劉邦重用,是蕭何極力推薦的結果。劉邦的妻子呂后,也是按照蕭何的計謀誘殺的韓信。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5 # 谷得掰

    這個成語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末漢初,淮陰(今屬江蘇省)有一個名叫韓信的人,年輕時,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後來,韓信投奔項羽,參加反秦。他曾向項羽提過一些作戰建議,但都沒有被採納。韓信看到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便改投劉邦。

    一開始,劉邦也沒有重用韓信,只讓他當了一名小軍官,一次犯了軍法,還差點兒受刑處死。免死後,只讓他充當一名管理糧草的小官(治粟都尉)。

    一次偶然的機會,韓信遇上了蕭何。蕭何是劉邦的親信,劉邦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蕭何與韓信一席長談之後,對韓信非常欽佩,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但是,正當蕭何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的時候,韓信卻逃跑了。

    原來,劉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帶的人,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地區偏狹,難以發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紛紛逃亡。韓信見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著跑了。

    蕭何得知韓信逃跑的訊息,心急如焚,來不及報告劉邦,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原來以為蕭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氣。

    後來得知蕭何竟親自追回韓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官,罵蕭何是小題大做。蕭何向劉邦詳細地介紹了韓信的情況,然後說:“韓信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願做一輩子漢中王便罷,如要奪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

    由於蕭何的力薦,劉邦終於同意拜韓信為大將軍,並選擇吉日良時,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以後,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劉邦做了皇帝以後,卻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不久,又將韓信逮捕;赦免後,只封了個“淮陰侯”。

    韓信閒住長安,鬱郁不得志,被人陷害謀反,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呂后想把韓信召來除掉,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把韓信殺害在長樂宮鍾室。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引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來,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於同一個人。

    蕭何簡介: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西漢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漢開國功臣之一。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史稱“蕭相國”。

    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

    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史記·淮陰侯列傳》:

    《淮陰侯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傳,出自《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本傳記載了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事蹟。功高於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

    該傳記載了韓信一生的事蹟,突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累累戰功。功高於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

    該文細節描寫非常精彩。韓信受胯下之辱的細節,不僅畫活了屠中少年的個性特徵,而且也很好地描寫出韓信的心理特徵。

  • 6 # 做你的知心朋友

    其實韓信一生就如韓信墓上所寫的對聯一般,“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而“成也蕭何敗蕭何”說的就是對聯的上聯,“生死一知己”這知己指的就是蕭何。

    韓信在從軍之前家庭貧困,差點餓死,這一日在河邊餓得暈了過去,幸好河邊有一洗衣服的老婦人把他救了起來,接到家裡將養十多天,韓信才好了起來,所以這位老婦人就是韓信的救命恩人,如同再生父母,韓信富貴以後認老婦人為義母,為老人養老送終,報答了當初的救命之恩。

    韓信從軍之後在項羽賬下不得重用,後來又改投劉邦麾下,仍未受重用,於是韓信一氣之下準備離劉邦而去,劉邦的謀士蕭何卻是慧眼識人,看出韓信能力不凡,蕭何知道韓信憤然要離劉邦而去的時候,來不及稟報劉邦,連夜追上韓信,勸得韓信回心轉意,並大力向劉邦推薦了韓信,從此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大漢江山大部分也皆為韓信所打下,為此劉邦也大力封賞韓信。

    在楚漢爭霸的最後一戰,項羽被打得一敗塗地,被韓信一路追趕,追趕到滎陽時韓信按兵不前,劉邦多次催促韓信進兵徹底擊潰項羽,而韓信就是按兵不動,這時蕭何就告訴劉邦說這是韓信在向漢王討封賞呢,於是劉邦當即封韓信為三齊王,與天齊,與地齊,與君齊。還賜予韓信五不死承諾,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天下沒有捆綁韓信的繩子,天下沒有刀劍可殺死韓信。韓信見到封賞之後立刻行軍追趕項羽,最終逼得項羽烏江自刎。韓信的軍事生涯和成就皆因蕭何而成,一身的功名成就也由蕭何而生,所以成也蕭何,也是生死一知己。

    韓信後來因為功高震主,最終引起劉邦猜忌,而劉邦承諾過韓信“五不死”,所以韓信之死也由蕭何與呂后設計而來,劉邦為了殺掉韓信,故意出遊不在宮中,而蕭何把韓信騙入宮中,呂后以韓信勾結鉅鹿郡守陳豨謀反為由,決意誅殺韓信,韓信搬出當年與漢王的“五不死”信約,結果呂后把韓信帶到頂棚遮天,地下鋪上地毯的屋內,劉邦還不在宮中,呂后信守“五不死”信約,派遣數十名宮女手執木棒將韓信活活打死在這所屋內,完成了劉邦對韓信的“五不死”信約。

    因此韓信之死也在蕭何身上,因為韓信比較信任蕭何,畢竟蕭何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聽了蕭何的話,萬沒想到設計謀害計劃自己的正是出自蕭何之手。所以韓信敗也敗在蕭何身上,而最終韓信死在呂后之手,這也就是對聯中存亡兩婦人的因呂后這個婦人而亡。

    韓信的一生是悲劇的,他的悲哀在於他沒有張良那麼睿智,太執著於功名利祿,張良則是明哲保身,天下平定之後讓出權力退隱田園,所以封建皇權的亙古不變的道理就是太平本是將軍定,豈讓將軍見太平。

  • 7 # 和俊哥一起聊歷史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對韓信這一生經典概括,因為韓信這一生成敗,都是因為蕭何此人。

    在蕭何的舉薦下,劉邦重用了韓信,劉邦做皇帝后,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韓信鬱郁不得志圖謀反叛,呂后知道後,讓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將其殺害。

    秦末漢初,韓信投奔劉邦參加反秦戰爭,但是劉邦並沒有重用韓信。一次偶然的機會,韓信遇上了劉邦的親信蕭何。在蕭何與韓信一席長談之後,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這個時候韓信以為劉邦不會重用自己,就連夜逃跑了。蕭何知道後,快馬加鞭將韓信追了回來。在蕭何的多次保薦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幫劉邦統一了天下。劉邦做了皇帝后,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韓信鬱郁不得志,便圖謀反叛。呂后知道後,讓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以謀反的罪名將其殺死在長樂宮中。

    後來這句話,用來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於同一個人。

  • 8 # 小米夜讀

    為什麼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一個什麼典故?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說的是韓信因蕭何的舉薦而發跡,最後又因為蕭何的誘騙而覆滅的人生故事。

    成也蕭何

    韓信起初追隨項羽,不受重用;後轉投劉邦,劉邦起初也未看上他,只讓他做了一個“治粟都尉”的糧草官員。

    韓信自負大才,深感懷才不遇,一氣之下,不辭而別。

    劉邦的親信蕭何曾與韓信促膝長談,深知韓信之才,準備擇機向劉邦推薦重用。

    突然得知韓信離去,來不及請示,騎上馬就去追趕。

    “蕭何月下追韓信”,至今已成求賢佳話。

    後來蕭何又力薦韓信為大將軍,劉邦登壇拜帥。自此,韓信如魚得水,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不世之功。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如果韓信沒有遇到蕭何這個伯樂,恐怕這隻千里馬只能“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了。

    所以說韓信的成功,是“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韓信之功,功高震主。而且他個人也極度膨脹。劉邦對他也越來越不放心。

    解除韓信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後又降為“淮陰侯”。這一系列騷操作更是引起了韓信的極度不滿,牢騷不斷。

    越是這樣,劉邦對他的忌憚猜疑更重。於是安排呂后把韓信解決掉。

    呂后知道自己幹不過韓信,就同蕭何商議對策。

    後來,蕭何利用韓信對自己的信任,將韓信騙至宮中。呂后以韓信勾結鉅鹿郡守陳豨謀反為由,派遣數十名宮女手,執木棒將韓信活活打死。

    因此,韓信之死也在蕭何身上,所以說,“敗也蕭何”。

    結論

    “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

    “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

    後人常將這句話代指,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

  • 9 # 聽雨渲染年華

    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打下漢朝四百年的天下,就是靠了三個人,就是蕭何,張良,韓信,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漢初三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為什麼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呢,這主要來源於蕭何於韓信的故事。成也蕭何,指的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當年,韓信在劉邦手下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有些灰心喪氣,就跟著別的將領逃跑了。而蕭何平日在與韓信聊天的時候,已經看出他有大才,就去將他追了回來,並且在劉邦面前大力推薦韓信,說他是一位非常難得的軍事奇才,希望劉邦能夠重用他。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後來,事實也證明,韓信沒有辜負蕭何的期望展現了自己的曠世奇才。幫助劉邦打下了這大漢的江山。

    那麼敗也蕭何是怎麼回事呢,這漢朝的江山打下來了,劉邦就開始誅殺功臣了,而韓信更是首當其衝,畢竟韓信是一個軍事奇才,自己年齡大了,而韓信還很年輕,韓信會不會威脅皇位呢?如何殺韓信呢,蕭何對於韓信的知遇之恩,韓信一直是沒齒難忘。因此,現在,蕭何親自來請韓信,即使韓信還有所懷疑,也不能推遲了。呂后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派蕭何出馬的,最後也成功地將韓信誘了出來。韓信剛剛踏入宮門,事先埋伏在那裡的武士就立即將韓信給擒獲了,並且押到了呂后的面前。

    韓信功成名就,離不開蕭何,最後身敗名裂,依然離不開蕭何,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典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10 # 西北曉峰

    首先,竊以為這不是一簡單的典故,而是一系列典故的總述。主體是歷史四大兵聖之一暨漢初三傑之一於一身的韓信。

    韓信墓碑對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其中生死一知已指蕭何,存亡兩婦人,存是漂衣老母救了韓信亡是呂后誘殺了韓信。

    蕭何慧眼識才,月下追韓信,漢王築將臺,韓信至此為始,韜略盡施,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陳兵霸上,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終被封王后削為候,因遭嫉而被誣陷(此處竊以為應是誣陷,若反,將士門生遍佈、雄才大略服眾足以反。)此時正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將軍一生為太平,太平不曾見將軍”。 為平衡漢初政治太平,為平民免荼炭,留候歸隱,淮陰候韓信被蕭何配合呂后處死。至此,蕭何啟用了韓信亦致死了韓信。在《史記·淮陰候傳》中記載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今指成敗繫於一人。這是對韓信一生髮跡展才拜將封王繼而削王為候,被誘至宮亂棒而亡全系蕭何的系列典故的總和。都離不開蕭何。

    然竊以為,這也不能全怪蕭何!

    識才是為用――治亂平天下。

    誘死是為用――天下平防亂。

    都沒錯!

    人性的劣性成就了韓信的宿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物質是不是光傳播的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