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來聊聊歷史

    因為諸葛亮是反對伐吳的,而且劉備取西川不久,西川還沒有完全掌控,北有魏,南有南蠻未定,所以需要一個值得劉備完全信任又有能力的人鎮守。再加上當時劉備手下謀臣戰將無數,兵馬、糧草充足。劉備本身也是能征善戰。

  • 2 # 青港沉沙

    關羽敗走麥城,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由此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首先是曹操病重,不治身死。曹丕即位,率先登基稱帝,國號為魏。

    其次是東吳大都督呂蒙暴斃。儒將陸遜接掌江東三軍。

    曹丕稱帝后,諸葛亮與蜀漢群臣多次奏請劉備稱帝,被拒絕。諸葛亮無奈託病相逼,劉備這才半推半就登上皇位,立劉禪為太子,封諸葛亮為丞相。

    大局為重,諸葛亮反對徵吳

    稱帝次日,上朝議事,劉備便準備舉全國之兵東征討吳。

    這是明顯的意氣用事,群臣當然得表達反對意見。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新封的虎威將軍趙雲。

    雲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遂不聽趙雲之諫,下令起兵伐吳;且發使往五谿,借番兵五萬,共相策應;一面差使往閬中,遷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兼閬中牧。

    諸葛亮率文武百官多番苦諫,這才讓劉備回心轉意,準備以大局為重,全力拒魏。

    但是,張飛聞訊趕回來了。

    他以兄弟之義,哭著敦促劉備興兵為關羽報仇‬。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學士秦宓。可‬是他‬人‬微‬言‬輕‬,阻‬止‬不‬了‬劉‬備‬和‬張‬飛‬。

    宓伏地不起曰:“陛下不從臣言,誠恐有失。”先主大怒曰:“朕欲興兵,爾何出此不利之言!”

    秦宓被收監問斬。諸葛亮不得已,再次上表救秦宓,同時勸劉備不能起兵,宜作更好打算。但是劉備不聽。

    先主看畢,擲表於地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

    陣容強大,諸葛亮無須隨軍

    劉‬備‬敕‬令‬諸葛亮輔‬佐劉‬禪‬坐‬守兩川,又‬令‬馬超協‬助魏延鎮‬守漢中,與曹‬‬魏‬大‬軍‬對‬峙‬。

    兩川是蜀國根基,不容有失。既然諸葛亮反對徵吳,不如讓他坐鎮漢中,穩定大局。

    劉備安排馬超、魏延兩名大將戍邊抗魏,也算同時兼顧了諸葛亮的提議。

    而‬他‬自‬率‬75萬‬大‬‬軍‬討‬吳‬,以‬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掌理文書,黃忠為先鋒,可‬謂‬兵‬強‬馬‬壯‬,謀‬臣‬武‬將‬都‬是良‬才‬‬‬。

    同‬時‬還‬有‬張‬飛‬率‬部‬遙‬相‬呼‬應‬,又‬有‬趙雲負‬責後勤‬,督‬運‬糧草。

    這‬樣的‬陣‬容,無‬須‬諸‬葛‬亮‬隨‬軍‬。興‬兵‬初‬期‬,蜀‬漢‬也‬是連‬戰‬連‬捷‬,勢‬如‬破‬竹‬。

    劉‬備‬大‬軍‬直‬殺‬到‬猇‬亭‬,雖‬然又‬折‬了老‬將‬黃‬忠‬,但‬是關‬興‬、張‬苞‬少‬年英‬雄,聯‬手‬斬‬了‬殺‬父‬仇‬人潘‬璋‬、馬‬忠‬,奪‬回‬青‬龍‬偃‬月刀。

    隨‬後‬,東‬吳‬大‬將‬甘‬寧也‬‬死‬於‬陣‬前‬。

    劉‬備‬兵‬鋒‬所‬及‬,逼‬使‬東‬吳‬獻‬出‬殺‬害‬張‬飛‬的‬降‬將‬範‬疆‬、張‬達‬,試‬圖‬議‬和‬而‬不得‬。

    如‬果不是連‬續‬發‬生‬變‬故,劉‬備‬伐‬吳‬的‬結‬果一‬定會‬大‬有‬不‬同。

    張‬飛‬遇‬害‬,陸伯言火燒連營

    蜀軍勢大,孫權被迫向曹丕稱臣。繼共抗關羽之後,吳魏再次形成聯手之勢。

    而張飛則被部將伺機殺害,劉備再次痛失兄弟,方寸己然大亂。

    前線連番失守,東吳束手無策之際,不得以拜陸遜為大都督。這成為戰局扭轉的關鍵。

    陸遜示敵以弱,助長劉備驕兵之心,又堅守不出,挫傷蜀軍銳氣。

    劉備急於進軍,沿江屯紮水寨,深入吳國境內。這‬種‬戰‬法‬的弊‬病明‬顯,連‬遠‬在‬中‬原‬的曹‬丕‬都‬發‬現了。

    魏主聞之,仰面笑曰:“劉備將敗矣!”群臣請問其故。魏主曰:“劉玄德不曉兵法: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以拒敵者乎?包原隰險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敗於東吳陸遜之手。”

    劉‬備‬賬‬下‬的謀‬士‬當‬然‬也‬知‬道‬不‬妥‬,但‬是劉‬備‬己‬是‬豬‬油‬蒙‬了心‬‬,聽‬不‬進‬各‬種勸‬諫‬。

    黃權諫曰:“水軍沿江而下,進則易,退則難。臣願為前驅。陛下宜在後陣,庶萬無一失。”

    ‬劉‬備‬說,我‬就‬是‬要‬打‬,沒‬考‬慮‬後‬退‬。

    馬‬良‬則‬請‬劉‬備‬問‬計‬諸‬葛‬亮‬,也‬被‬拒‬絕。

    依‬劉‬備‬此‬時‬‬的一‬意‬孤行,諸‬葛‬亮‬就‬算‬隨‬軍‬參‬謀‬,他‬說‬的‬話恐‬怕也‬不‬好‬使‬。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雖然馬良星夜兼程報知諸葛亮,但是己經晚‬了。

    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燒光了劉備辛苦打下的基業。如果不是諸葛亮預先佈下八陣圖阻‬敵‬,劉備能不能活著回蜀中都是未知‬數。

    他返回蜀中後,鬱結難解,一病不起,於白帝城託孤。

    三國紛爭,進入新的時代。

  • 3 # 叢中笑6603

    這件事要分二個方面來講。

    一方面,劉備伐吳,起傾國之兵為二個兄弟報仇,是因私廢公。另外,伐吳等於撕破了蜀吳的聯盟關係,因此,諸葛亮竭力勸阻劉備伐吳,引起劉備對諸葛亮的不滿,所以沒有讓諸葛亮一起去。

    另一方面,劉備去伐吳,阿斗乳臭未乾,不能擔當大任。如果遇大事發生,劉備遠在千里之外,無力可為。所以,只能留諸葛丞相輔佐之。這樣,劉備才能安心伐吳。

  • 4 # 寒鯤

    諸葛亮是劉備的後方首席軍政長官

    事實上,諸葛亮的角色並不是大眾印象中的那個演義裡的所謂的“軍師”,反而更像是楚漢相爭時期的蕭何,尤其是在劉備在世之時,除了那次出使江東聯合孫權,諸葛亮基本上總是在負責劉備集團的大後方,是一個類似於“總後勤”的“後方首席軍政長官”的角色。

    位於湖北襄陽的諸葛亮雕像

    劉備初定荊南、劉備入蜀、漢中之戰、劉備東征等四個時期,諸葛亮都是坐鎮後方排程督理後方資源的角色。具體而言,劉備初定荊南時,劉備坐鎮公安,諸葛亮則負責總督零陵、桂陽、長沙等三郡;劉備入蜀初期,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三員大將坐鎮荊州;劉備北上鏖戰漢中時,諸葛亮坐鎮成都排程戰略物資;劉備東征孫權時,諸葛亮依然坐鎮後方排程資源。

    漢中之戰後的天下格局

    由此可見,在公元208年到公元223年之間,一旦劉備集團擁有了超過一郡、超過一州的地盤,劉備便會任用諸葛亮作為“大後方軍政長官”,發揮其“蕭何”式運籌帷幄的技能。至於行軍之中的出謀劃策,入蜀前後有法正、龐統等人,東征之時也有久經陣仗的諸將,而劉備也是一個“老兵油子”了,自然是人才濟濟的。比起劉備帳下諸將,諸葛亮當時有且只有龐統死後與趙雲、張飛一同入蜀的行軍統兵經驗,劉備犯不著放著諸葛亮更擅長且長期負責的坐鎮後方事務,去讓他做相對不是那麼經驗豐富的行軍統兵事務。

    四川劍門關處的劉備雕像

    劉備從黃河到長江的軍政生涯,已經為他自己以及他帳下的武將,磨練出了足夠的軍事經驗值,怎麼去行軍打仗,公元221年劉備可能遠比公元221年的諸葛亮更加強悍。劉備需要諸葛亮去做的,絕不是在行軍打仗中出謀劃策,而是坐鎮後方、排程資源

    戰爭打得就是後勤

    任何一場戰爭,本質上打得其實不是兩軍陣前的兵力,而是一個集團背後的後勤支援與保障能力。古人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今人言“戰爭打得就是後勤”,都是在說戰爭中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看劉備的前半生與後半生,也能看出一個重要的區別,這種區別正是“後勤保障能力”。在劉備的前半生中,之所以無法穩定佔據一塊地盤,一方面是時勢不允許,周邊總有像曹操、袁紹、呂布這樣發展較快的勢力或胡亂霍霍的勢力干擾,一方面則是缺乏諸葛亮這種後勤保障人才所致。

    三顧茅廬·如魚得水

    劉備之所以把諸葛亮比作“水”,把自己比作“魚”,把自己遇到諸葛亮比作“如魚得水”,其實就是在說自己終於遇到一個可以站在集團總體戰略的高度提供充足戰爭後勤保障的人才,而且這個人才還善於外交。質言之,劉備這條魚,並不需要諸葛亮像另一條魚一樣跟在他身邊(軍中),而是更需要諸葛亮像“水”一樣,為他劉備源源不斷地提供自在遊動的“戰略空間”,這種“戰略空間”既包括集團外部的關係處理,也包括集團內部的後勤保障。

    古隆中

    那麼,諸葛亮需要跟在劉備身邊,像張良、陳平那樣出謀劃策麼?顯然不需要。除了諸葛亮,劉備集團還有其他能夠坐鎮後方、排程資源的人才麼?顯然沒有。即便有,也遠遠沒有十多年來長期負責總後勤的諸葛亮更加熟悉。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劉備更需要諸葛亮坐鎮後方、提供戰爭需要的總後勤保障,至於隨軍出征,有別的人選可以啟用,犯不著非要諸葛亮隨軍。

  • 5 # 江湖好比一道門

    劉備急於為關羽報仇時已經被仇恨衝昏了頭腦,諸葛亮和趙雲等人極力勸阻,而且清楚地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形勢,趙雲等人都認為“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操雖死,曹丕篡漢,神人共怒,此時應聯合孫權抵抗曹魏”,然而劉備根本聽不進去,為了報仇置大局於不顧,再加上張飛從閬中趕到成都向劉備哀求出兵,這更堅定了劉備傾全國兵力討伐東吳的決心,結果還沒出兵,劉備就間接害死了三弟張飛,劉備報仇之心愈演愈烈,既然諸葛亮和趙雲等人反對自己,乾脆不帶他倆玩了,諸葛亮勸阻不住,只能仰天長嘆說:如果法孝直(法正,劉備最信任的智囊,可惜英年早逝)在,定能說服陛下!

    儘管劉備此時聽不進去諸葛亮和趙雲等人的逆耳忠言,但還是仔細地部署了戰略方針和各種籌劃,還對隨去的參軍說,將皇帝的布兵圖第一時間傳給自己看,結果諸葛亮看到劉備的布兵圖,直接大怒:獻此計策者當斬!回來送信的人說:沒有人獻計,這都是陛下自己的主意!

    諸葛亮深知劉備必敗,哀嘆:大勢已去,於是慌忙派趙雲接應,但為時已晚,劉備狼狽逃回,白耳兵統帥陳到以500精銳擋住2萬東吳追兵,趙雲將劉備接應回白帝城,劉備這才後悔,可惜為時晚矣,最終上演了一出“白帝城託孤”的政治佳話!

    其實東吳“四都督”之一的東吳名將陸遜看到劉備的布兵方陣之後,就知道劉備必敗,他清楚地知道劉備不懂得帶兵,於是和手下說出用火攻蜀漢士兵的計劃,而且還說了經典的話:諸葛亮平生最善於用火攻,但天幸此人不在,不然自己計劃敗矣!劉備放著諸葛亮和趙雲等頭腦清醒的人不用,這也註定了他的敗局,用五個字來形容劉備最合適不過,那就是:衝動是魔鬼!

  • 6 # 月夜luck

    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群雄逐鹿,軍閥混戰,我們肯定被裡面精彩的戰鬥畫面所吸引。在《三國演義》中著名的大戰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戰爭等,這些戰爭都永載史冊。在這些戰爭中最精彩的要數赤壁之戰了,還有就是東吳與蜀漢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這個夷陵之戰就是今天我們重點要講的故事。

    當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可不幸的是中了孫權的計謀,被呂蒙所殺。關羽的人頭還被孫權送給了曹操。遠在成都的劉備非常動心,因為失去了自己的兄弟。當年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劉備,關羽,張飛就曾經立過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月同年同日死。可是關羽死後,劉備卻當上了皇帝,可謂做什麼事情都身不由己了,而應該為天下人所負責,為蜀漢所負責。當時劉備並不想興師動眾的攻打東吳。因為當時蜀國立國不久,百廢待興。劉備想盡快發展自己的國家經濟,讓經濟先充實起來。不料關羽這個時候離開了他,當時蜀國的官員也不想這樣興師動眾為了關羽報仇,可張飛的一句話卻卻成了劉備過不去的坎,張飛說道:“難道大哥忘了我們桃園三結義時候的話嗎?兄弟三個人的事情,其有其他人摻和道理”。劉備說道:“哎,好吧,就照三弟說的做吧”。這是諸葛亮身邊有一位謀士大聲說道:“如今蜀國的國力根本不可能發動一場戰爭,請陛下三思”。劉備大聲說道:“汝等安敢壞我軍心,該當何罪?拉出去斬啦!”這把諸葛亮下了一大跳,諸葛亮想說卻又不敢說了。這時劉備對諸葛亮說道:“愛卿在成都看家,朕親自派兵10萬攻打東吳。”劉備這不是輕易發動戰爭嗎?劉備不可能這麼馬虎吧?聽張飛的話就擅自做出決斷?而且還不帶著軍師諸葛亮!

    其實劉備不帶諸葛亮去參加討伐東吳的戰爭,劉備早已看出,諸葛亮很不情願,諸葛亮對這場戰爭充滿不同意見,所以劉備不想這樣拖拖拉拉。戰爭不是思前想後的時候,不果斷只會一敗塗地,所以劉備不帶著諸葛亮也是有這方面的打算的。其實劉備對東吳早有看法,當年迎娶孫尚香的時候,就差一點兒被孫權耍了一把,著實讓劉備很不高興。當時孫權,就對荊州覬覦很久,想慌拿自己的妹妹做交換來換取荊州,最後鬧得東吳和蜀漢關係不和,再加上關羽被東吳大將呂蒙所害。東吳的步步緊逼,也使得劉備必須反擊,可謂是新賬舊賬一起算。

    當時蜀漢的國力在劉備看來是非常強大的,因為他剛打贏了在漢中與曹操的戰爭,並奪取了漢中大部分之地,晉升為漢中王。這時的劉備比較膨脹。反觀東吳,只要邊境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立刻派使團去出使曹魏。甚至不惜成為曹魏的藩屬國。對於曾經蜀漢和東吳的聯盟狀態,如今卻鬧成這般天地,很讓劉備不爽。對於孫權這種貪生怕死的念頭,還有在自己面前不服軟的氣勢,要給予當頭一棒。所以,劉備不得不發動對東吳的戰爭。在他看來,這是戰略性的,雖然在戰術上,沒有了諸葛亮的輔佐,憑藉多年的經驗,還是很有信心打贏東吳的。所以帶不帶諸葛亮都無所謂。再加上當時的蜀漢國際國內的環境非常複雜,蜀漢當中沒有人看著,就很難控制這種局面。所以說不能傾巢而出。成都必須留下一個人來看守。這自然而然就選擇了不主張戰爭的諸葛亮。

    再加上劉備報的是自己兄弟的愁,不希望別人給他指東指西,這樣會多有束縛。所以說當上皇帝的劉備,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自大情緒,也因為悲傷過度。聽不進任何人說的話。開始變得激進。關羽死的時候。劉備剛登基不久,在政治上還沒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說,劉備急需發動一場戰爭來提高他的政治影響力。關羽的死,就是一個機會。劉備也不想任何人輔佐,憑藉自己的能力,去戰勝東吳,只有這樣,才能穩定軍心,威服群臣。說白了,看起來是為關羽報仇,其實是在為自己的政治前途做打算,也為自己的政治威望做賭注。這是一個帝王正常的思維。

    在劉備看來,蜀漢建立之後,自己登上皇位。諸葛亮的作用就不那麼重要了,讓他做好一個大管家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天為自己出謀劃策。這樣會讓自己有點兒不舒服,所以撇開諸葛亮,劉備完全可以自己幹,是非常精明的。即使諸葛亮反對,也不在乎了。作為帝王一定會想憑什麼讓下屬指指點點,這是每一個君王該有的霸氣。帶上諸葛亮去攻打東吳。讓一個主和派參加,只會擾亂軍心,沒有任何好處。劉備肯定了諸葛亮的安邦定國的能力,但是對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知人善任的能力表示懷疑。諸葛亮畢竟是一個文官。行軍打仗存在很多變數,文官的紙上談兵,只會貽誤戰機。再加上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敢冒進。所以對於這場輸不起的戰爭,劉備只希望速戰速決,不想拖拖拉拉。所以劉備。寧可自己去,也不帶著諸葛亮。

    古人云:兵車未動,糧草先行。一個部隊行軍打仗,戰略保障是極其重要的。所以說,作為文官的諸葛亮。又起到了戰略後勤部長的作用。這是一個大後方,掌握了後勤。掌握了一半兒的戰爭主動權。所以,劉備安排諸葛亮坐鎮後方,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夷陵之戰其實並不是劉備想打就想打的戰爭,而是一個必須要打的戰爭。也不是因為一個人的被殺而成了戰爭的主要原因。東吳和蜀漢之間的矛盾已經積重難返。只是關羽的死亡瞬間爆發了。劉備安排諸葛亮留守成都是一個明智之舉。也為後來的戰略大撤退留下了餘地。

  • 7 # Mer86

    主要兩方面原因。

    一是諸葛亮要恪守自己的本職工作。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之初,最早的工作是當參謀。後來改負責外交,出使東吳,一手促成了“孫劉結盟”。

    赤壁之戰後,劉備有了地盤,諸葛亮的工作就改為大管家,負責徵稅,以及後方的經濟治理,為劉備在前線提供後勤保障。

    這份工作,諸葛亮一干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裡,基本都是劉備外出征戰,諸葛亮守家,負責足食足兵。諸葛亮乾的很不錯,所以劉備很長一段時間也就沒把諸葛亮當做前線謀士來用。

    劉備取益州前,龐統才是劉備的參謀長,一做就是五年。龐統死後,法正接班,出任參謀長,差不多也是五年。諸葛亮的級別比他們高,是劉備的丞相。(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在《三國志》中要單獨立傳,而龐統和法合為一傳的原因)

    因此,劉備伐吳不帶諸葛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劉備需要諸葛亮在後方足食足兵。這才是諸葛亮的本職工作。

    想當初,劉邦打仗也不帶著蕭何。

    如果連蕭何都上前線了,可以想象,劉邦在前線是得敗有多慘?

    這裡插一句。

    夷陵之戰前,蜀漢的總兵力應該在15萬左右。但劉備出征,只帶了四萬人。這就足以表明,劉備並沒有跟孫權玩命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對劉備而言,留諸葛亮在後方治理民政,供應軍需,當“蕭何”的意義明顯要遠大於他隨軍東征,做“張良”式的參佐。

    第二個主要原因是諸葛亮要避嫌。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劉備伐吳的情節應該還記憶深刻。

    在演義小說中,劉備決定伐吳之前,先是趙雲勸,趙雲勸完了諸葛亮接著勸,諸葛亮勸完了秦宓又接著勸。

    但這些勸諫,劉備一律不聽。

    不聽也就算了,為了震懾群臣,劉備居然還要殺秦宓。弄得諸葛亮無可奈何,唉聲嘆氣道:若法正在,一定能勸阻陛下東征。

    這一段,很多人都知道,可謂耳熟能詳。

    然而,這一段情節,其實是小說虛構的。

    歷史上的諸葛亮,根本沒有勸阻過劉備東征。

    據史料記載,從劉備統治益州,到他病死於白帝城期間,諸葛亮只在一個問題上與劉備有過矛盾,那就是劉備砸鍋賣鐵打漢中,諸葛亮認為不值,想勸劉備收手。但最後反被劉備派回成都的楊洪說服,全力支援劉備拿下漢中。

    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楊洪傳》

    除了這一次,諸葛亮與劉備再無矛盾。像什麼劉備繼位後欲討伐東吳,諸葛亮屢勸,劉備死活不聽,都只是《三國演義》的虛構情節,正史均無相關記載。

    插一句,趙雲和秦宓是真的勸了。

    先主既稱尊號,將東征吳,宓陳天時必無其利,坐下獄幽閉,然後貸出。——《三國志·秦宓傳》

    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雲別傳》

    伐吳是大事,諸葛亮在這種大事上,為什麼會一言不發呢?

    雖然所有的史料都沒有相關解釋。但原因再明顯不過了——諸葛亮要避嫌

    為什麼要避嫌呢?

    首先,諸葛亮在劉備麾下除了負責守家,居中排程外,他還負責“孫劉聯盟”專案。

    作為這個專案長期的負責人,諸葛亮的個人立場其實很尷尬。

    這就好比,你在公司負責一個專案。但這個專案被砍了,你在此時不管是說正話,還是說反話,都會很尷尬。

    你說老闆英明神武,砍的好,別人會譏諷你是馬屁精。你罵劉備傻缺,不該砍專案,老闆又會覺得你在搞本位主義,居然敢反駁自己?無論你是居於什麼立場,哪怕是大公無私,老闆心裡也會膈應。這指不定哪天,老闆就扔過一雙小鞋來。你穿還是不穿?

    因此,雖然劉備信任諸葛亮貴,但在東征伐吳的問題上,諸葛亮說話,並不好使

    既然說話不好使,那乾脆別說了。

    其二,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東吳也是身居高位之人。

    而且很“巧”的是:在東吳負責“孫劉聯盟”專案的負責人,先是魯肅,待魯肅死後,就改成了諸葛瑾。

    孫權可能也是知道諸葛兄弟的關係,所以長期以來,他便一直在刻意利用諸葛瑾,令他負責與劉備交涉。

    比如,關羽、張飛死後,寫信給劉備,勸劉備不要興兵的人就是諸葛瑾。

    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瑾與備箋曰:"奄聞旗鼓來至白帝……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三國志·諸葛瑾傳》

    自己的親哥哥寫信給自己主君,勸自己的主君息事寧人,這太尷尬了。如果這時候諸葛亮還敢說話,勸劉備罷兵,那他簡直就是在作死——居然幫東吳說話,居心何在?是不是奸細?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劉備興兵前,秦宓敢勸誡劉備,趙雲敢勸誡劉備,而諸葛亮自己卻不勸的原因。

    趙雲、秦宓不需要避嫌,諸葛亮要避嫌。有些話趙雲可以說,諸葛亮就不行。

    試問,諸葛亮連勸住的話都不敢說。他又怎麼可能隨軍東征呢?

    劉備應該也知道諸葛亮的難處,所以他壓根也沒打算讓諸葛亮隨軍。但他也照顧了諸葛亮的面子,讓他守家。這是對他最大的信任。(估計這也是後來諸葛亮願意為劉備鞠躬盡瘁,為蜀漢政權耗盡畢生光熱的原因。劉備在皇帝中,確實是很夠意思的一個人,懂得照顧兄弟)

    額外一提。孫劉聯盟破裂時,諸葛瑾在東吳的情況,其實也很尷尬。

    比如公元215年,孫劉聯盟第一次因利益出現裂痕時,諸葛瑾去荊州談判,諸葛亮負責接待,兄弟兩人在公館會談公事,從頭到尾都沒敢談一句私事。

    建安二十年,權遣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三國志·諸葛瑾傳》

    諸葛亮與諸葛瑾關係不差,但時勢逼得他們形同陌路。這也是造化弄人。

    又比如,劉備出兵後,荊州迅速就有流言蜚語傳出,說諸葛瑾派親信與劉備私會,有造反嫌疑。這一訊息傳到孫權耳中,孫權為了避免後院起火,信誓旦旦的說諸葛瑾不是那種人,他忠於我,我必信任他。

    時或言瑾別遣親人與備相聞,權曰:"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三國志·諸葛瑾傳》

    其實,孫權真是絕對信任諸葛瑾,當時就不會流言蜚語了。

    就如在益州,什麼時候傳出過諸葛亮要造反的流言蜚語?大家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包括劉備。

    所有人都不信,流言蜚語自然傳播不開。

    所以說,相比於諸葛亮,他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的情況更尷尬。他必須要比任何人都敵視劉備,不能流露出一點同情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和睦的意思。如不然,他就會被別人視為是東吳的奸細。

    他與劉備本來無冤無仇,假裝是仇人,可比真正的有仇,要痛苦多了。

    劉備死後,“孫劉聯盟”恢復。諸葛亮和諸葛瑾這才恢復正常來往。

    諸葛亮曾給諸葛瑾寫信,說自己膝下無子,諸葛瑾想也沒想,就把自己的兒子諸葛喬過繼給了諸葛亮。

    後來諸葛喬病死,諸葛亮也有了自己的兒子諸葛瞻。諸葛亮寫信給諸葛瑾:"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儘管立場不同。但親兄弟,始終還是親兄弟。

  • 8 # 易有情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就是打著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旗號。對東吳主動發起進攻,不符合諸葛亮的軍事戰略,諸葛亮一直都是聯合東吳攻打曹操。劉備為關羽報仇伐東吳是帶著私仇情緒。不是正義戰。更不是諸葛亮想看到的局面。諸葛亮雖然沒有表面阻止,但從事後諸葛亮說的一句話就可以看出諸葛亮不支援伐東吳的。

    《三國志》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以看出諸葛亮知道很多人都不同意東伐,趙雲和黃權多次進諫,也沒起到劉備伐東吳的決心。

    劉備知道諸葛亮雖然沒有明說,也能看出諸葛亮不是很支援,當時蜀國剛剛建立,自己帶領軍隊出去打仗,後方要有才能的人看著,還要保障軍隊的後勤。必須要有能力的人鎮守蜀漢大本營,這艱鉅的任務也只能諸葛亮擔下。諸葛亮不在軍中也不足為怪了。

  • 9 # 茫茫長夜

    村夫算到了伐吳不會成功,也算到了阻攔也不會成功,既知不會成功還混在軍中,那村夫豈不是變成愚蠢的傢伙了!

    呵呵!算到了不會成功,再怎麼算還是失敗!與其算與其勸倒不如面對失敗更為乾淨脆!

  • 10 # 隨風奔跑的男孩

    要說這件事,就要說起另一件事,關羽被東吳殺害之後,整個蜀國譁然,對於這個深仇大恨,蜀國舉國譁然,由此蜀國分為了兩派,一派是以張飛為代表的武將兄弟集團,想讓劉備立即起兵,攻伐東吳,報此血海深仇,另一派是以為諸葛亮為代表的文官集團,這一派,講究穩建,希望劉備徐徐圖之,先趁北方曹操失利,連吳抗曹,先掃滅北方曹操,然後整合力量,再報關羽的血海深仇,劉備做為君主 ,講究的就是平衡,要平衡文官勢力和武官勢力之間微妙,劉備只能一邊安撫武官集團,一邊安撫文官集團,這個平衡的打破就在於張飛的死亡,張飛也死於東吳之手,張飛這樣一去世,文武官員之間的平衡就一下子被打破了,武官集團以關平張苞為首,要求劉備攻伐東吳以報血海深仇,劉備此時也是處在左右為難的靜地

    一方面是自己結義兄弟的血海深仇,另一方面是天下大勢和自己的野心,劉備可謂是難難難呀,如果劉備不為兄弟報仇攻伐東吳,就會失掉自己仁義的名聲,仁義仁義失去了義字還有什麼意義,所以說劉備出兵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既然說到這裡,那為什麼劉備不讓聰明機智無雙的諸葛亮跟隨呢

    難道劉備不想嗎?不是,這也是破不得已的選擇,文武官員集團之間不合,劉備為了維繫這個平衡,只能捨棄用文官首領的諸葛亮,可謂時也命也,運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關羽不死,張飛不死,劉備不死,蜀漢能統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