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豬愛上小小豬

    說通俗點的,就是武將得不到支援,自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開始,導致了宋朝長期重文輕武,武將積弱,其實宋朝的軍事力很強大的,只可惜宋朝是個以文官為主的朝代,能給武將的支援就一個皇帝,宋神宗,只可惜宋神宗死了,圖強變法的王安石就這麼廢了

  • 2 # 過去即歷史

    表面上看有錢,商品經濟發達,實際上呢,只有一部分剝削階級有錢,階級對立嚴重,國防國防不行,內政內政一塌糊塗,也只能呵呵了;

    宋朝無論是南宋還是北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三冗”問題,養了一大堆閒散人員,不幹活,一個職位居然五六個人擔任,不但如此,工資還高福利還好,他們即管收稅還管給自己發工資,這麼龐大的公務人員底層百姓吃不消,稅負超級沉重,底層百姓活的真的是不如一條狗。對外戰爭是有敗無勝,打不過遼國金國,連偏安一隅的西夏也打不過,打不過就會卑躬屈膝賠銀子,銀子哪裡來?還不是從底層搜刮來的,說到這裡想起來個事,

    紙幣的產生按理來說應該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應該出現在經濟發達地區,可北宋的”交子”卻出現在了四川這樣的內陸地區,這並不是四川商品經濟多達,而是金屬貨幣都被官府搜刮走了,要麼是陪給人家款(人家不收紙幣,只要硬通貨),要麼是給公職人員發工資(對自己也是挺優待的);上層大魚大肉,下層吃糠咽菜,階級對立最嚴重的宋朝只能和晉朝相提並論,金屬貨幣沒了,官府就濫發紙幣供商品流通,造成通貨膨脹,官府也不管還是大力發行紙幣,這樣紙幣就成了官府掠奪民間財富的工具,百姓生活能不困頓?

    按說農民起義是王朝的常態,但像宋朝如此頻繁的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有人說宋朝農民起義多但兩宋都沒亡於農民起義,依此推出兩宋農民起義還沒其他朝代嚴重。但有一點要清楚,無論是兩漢還是唐朝還是明朝再或者清朝這些大一統王朝,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都發生在立國二百年左右,在立國二百年內沒發生促使朝代更迭的農民起義,兩宋立國都是一百多年就被外族滅了,兩宋沒亡於農民起義不是它多好,而是它沒有等到就亡國了,或者說是英年早逝。

    宋朝宋朝處理農民起義的方式基本是固定的套路:先是看作反賊派地方軍隊清剿,地方軍隊打不過中央軍出動,連中央軍都打不過那就使出了殺手鐧:詔安,這個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兩宋用的最順手。硬的不行就來軟的。朝廷詔安後把列入正式編制的反賊拉到邊境跟敵國火拼,人員打完散夥,這就是用民族矛盾轉移階級矛盾或者派他們去征剿其他反賊要他們自己把自己解決掉。《水滸傳》雖然是小說,但還是可以瞭解一下兩宋處理農民起義的手段的。

    還有一方面:一國鑄幣,五國通用(具體文字記不清了,文字意思應該表達出來了),大概的意思是說宋朝鑄造的金屬貨幣被遼金夏還有日本接受,有的人做生意只收金屬貨幣不收紙幣,宋朝的史官還得意洋洋的把這件事記載了下來,說宋朝王化做得好,都把周邊國家感化了。每當讀到這些問題就笑的不行。什麼王化功課做得好,兩宋就是個傻大帽;自己鑄造個金屬貨幣實際含有的金屬價值遠遠高於它所代表的面值,比如銅幣熔化一定面值的銅幣做成銅器,再賣給宋朝,獲得的利潤超級高,我也納悶宋朝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一直見金屬貨幣外流卻不見流入?這都把錢補貼到外華人頭上去了,宋朝百姓生活會好?他們都是聰明人,應該不是沒發現問題而是視而不見不想改更有可能。

    不再舉例了,喜歡兩宋歷史的可以具體研究一下兩宋時期的各方面,不是黑兩宋,實在是拿不上臺面。兩宋商品經濟發達我們看到了,殊不知土地兼併問題也是超級嚴重的,因為宋朝根本不抑制土地兼併,失地農民越來越多,他們只能進入商業謀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階級矛盾,因為有謀生的途徑不會去造反的,這為這為兩宋續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後想說的是兩宋是文官士大夫的天堂,是底層百姓的煉獄,如果你是個做官的或者是有功名的,一定去宋朝,因為那是文官獨大的朝代,相信也可以看到有些官員對宋朝的懷念;可是你是無權無勢的底層百姓的話一定不要去宋朝,去了一刻鐘你也不想呆就要回來,這哪是人過的,同情那個朝代的底層百姓。

  • 3 # 三箭一雕230

    你說貧嗎?宋朝是中國所有朝代裡最富有的。

    你說弱嗎?宋朝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

    其實北宋由於定都汴京,處於平原地區,一馬平川,無地險可守,不得不維持龐大的軍隊進行防禦,事倍功半;靖康之變,亙古未有;而南宋偏安一隅,所以給人貧弱的感覺。

    宋朝由於趙匡胤是武將黃袍加身,立國後奉行文官治國,文官治軍。練兵的軍官不準帶兵,帶兵的軍官不準練兵,以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前線作戰,必須服從後方樞密院指揮,否則就視同造反,立刻換人,打贏了不準追,反正沒有騎兵也追不上。因此戰爭前提,就是防守,沒有進攻。

  • 4 # 待風起時

    宋朝重文輕武,導致武將在外奔波勞命,卻被奸臣所害。儘管宋朝很富有,但卻被周圍各國打敗。若說宋朝貪汙腐敗嚴重,也不盡然,從古至今各朝各代皆有腐敗貪汙之吏。

  • 5 # 趙書塵

    先表明態度:宋朝絕對不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

    首先,積貧就是說經濟差。眾所周知,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數富裕的朝代。得益於發達的航海術,宋朝的經濟貿易成就相當顯著,其經濟、文化、教育達到封建社會頂峰。

    其次,積弱就是說武力值低。先說武器裝備。宋朝處於冷兵器向熱兵器轉變的歷史時期。其猛火油櫃等火藥裝備威力巨大。遠端打擊武器床子弩同樣殺氣凜然。再加上造船業,足以說明宋朝軍事裝備不差。另外,再有狄青、岳飛、韓世忠等一批名將,兵法韜略,驍勇善戰,在中國軍事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綜上所述,宋朝既不窮,武力也不差。那為什麼後世都覺得宋朝很弱?

    原因就在於軍政上重文輕武,體制上官員冗餘,社會風氣因富足而安逸。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靖康之恥後北宋亡而南遷,成為南宋。想想明成祖朱棣的天子守國門,趙宋王朝的基因裡,的確少了些血性。

    或許,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就註定了趙宋一朝難以在軍事上有所建樹。

  • 6 # 鑑史搏今

    宋朝絕對是個了不起朝代!!!我將在軍事和科技經濟兩個方面論述宋朝的輝煌。因為你們都知道宋朝重文輕武,我就不講文這方面的東西了。

    一、軍事方面,不少人都認為宋朝重文輕武,殊不知兩宋歷史上名將倍出,他們這些人得歷史貢獻絕不亞於兩宋的文臣。有一些鳥是關不住的,它們渾身散發著自由的光輝,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天生註定當將軍的人,只有歷史需要,他們就散發光芒。例如北宋末年的李剛,南宋的中興四將: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戰,虞允文,狄青他們這些人,無不是用兵奇才,戰功卓著。看到這裡,有人會想,那又如何,宋朝還不是收復不了故土,最後亡國了?你要知道,宋朝收復不了故土的原因不在武將,而在於昏庸的皇帝和獻媚的文臣。以上將領,幾乎都是被皇帝和姦臣害死。

    北宋李剛,宋欽宗即位後,就任親征行營使,負責開封的防禦。李綱率領開封軍民及時完成防禦部署,親自登城督戰,擊退金兵。金帥完顏宗望見開封難以強攻,轉而施行誘降之計完顏宗望因無力攻破開封,在宋廷答應割讓河北三鎮之後,遂于靖康元年二月撤兵。開封守衛戰在李綱組織下獲得勝利。但他在朝廷始終不受重用。

    中興四將,中興四將還需要介紹嗎?如果不是趙構害怕迎回二帝影響他的皇位,以及奸臣的陷害,岳飛恐怕要將歷史改寫了,南宋完全可滅金!

    虞允文,其最著名的戰役莫過採石磯大捷。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以參謀軍事犒師採石,指揮三軍大破金帝完顏亮。如不是後來積勞成疾,真可能替南宋光復中原。這一點有點像諸葛亮了。

    以上所述,只是輝煌兩宋大將的縮影,雖國策重文輕武,但武宋朝的武力讓北方少數民族從來不敢小看,所以他們對宋的攻擊一直放在離間上!

    二、科技和經濟

    華人都知道四大發明,可你是否知道四大發明中宋朝就佔了三:印刷術、指南針以及火藥的改進,宋朝對四大發明的貢獻不然小看。

    至於經濟,各位都覺得宋朝積貧積弱,百姓生活慘淡,這也只是在宋朝某個歷史時期造成的,宋朝的生產力可以勝過唐朝!!!!!!經濟生產總值在那個歷史時期的地球上可以說是很難有第二國家可以與之媲美。在宋朝,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就這一點,可以說是讓後來的元明清三朝都不能及的。宋代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促成經濟中心南移,你們所知道的江南,也是在南宋得到了飛躍的發展。

    那麼問題來了,都這樣了,為什麼宋朝還積貧積弱呢?那是統治者的原因!傻逼的統治者每年給北方的“爸爸”要送去無法統計的“保護費”,這一點就大大加重的百姓的負擔。另外還值得提的一點是王安石的改革,他的改革初衷很好,但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可以說間接加速的宋的滅亡,這裡不過多講了。

  • 7 # 歷史愛好者88

    宋朝真的是積貧積弱的朝代嗎?將為各位揭開不一樣的宋朝史。

    公元959年,後周皇帝柴榮駕崩,留下孤兒寡母,七歲太子柴宗訓和符皇后,大將趙匤胤為殿前都點檢(禁衛軍統領)。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謀士趙普,其弟趙匡義拿著黃袍披著趙匡胤身上,史稱黃袍加身。

    宋史點評"陳橋兵變":兵不血刃而三方夷,刑不姑試而悍將服,無舊學之甘盤而文教興,染掠殺之餘風而寬仁布,是豈所望於兵權乍擁,長莫著之都點檢哉?

    趙匡胤成立宋朝,史稱宋太祖,趙匡胤為鞏固其統住,杯酒釋兵權,太祖一句: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眾大將無不駭然,伏地請罪,被釋去兵權,趙匡胤賜眾將士金銀財寶與田產,解除眾大將兵權,將軍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宋朝吸取唐朝節度使擁兵自重,而不受朝廷控制。確立文人治軍的制度,徹底消滅了武將藩鎮割據的性質。從而使宋朝的中央集權制增強得已鞏固。以文制武,削弱武將軍權。為宋朝文化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但宋朝軍事的薄弱,而因此走上積貧積弱的滅亡之路。

    宋太祖趙匡胤征服後蜀孟昶,大將曹彬征服南唐李煜,李煜乃為南唐李後主,亦是一名詩人,他的佳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以一江春水向東流。

    潘美征服南漢,生擒南漢國主劉倀,收復嶺南地帶。至此南方已平定,但北漢還未收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一山不容二虎。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認賊作父,認小自己十多歲的耶律德光為父,將燕雲十六州送給遼國,唯求自保。

    趙匡胤三徵北漢劉繼恩,均已失利而告終。

    公元976年,趙匡胤在皇宮召見其弟趙光義,共商大計,只見房內燭影盡顯,晚上趙匡胤駕崩,史稱燭光斧影。史書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趙匡胤的離奇身亡,留下歷史懸案。

    宋太宗趙光義收復吳越,平定北漢。結束五代十國割據,並一統天下,但燕雲十六州被遼國佔據,地勢之險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出了幽州,關內之地一馬平川,戰略位置可極其重要。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御駕親征遼國,準備收復燕雲十六州,以一統天下。一路潘美率領十萬大軍,宋太宗趙光義親自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遼國,趙光義穩坐中軍帳,三路大軍進攻遼國,意欲收復燕雲十六州。

    宋軍輕敵冒進,三路大軍遭到遼軍伏擊,宋軍慘敗而潰不成軍,宋太宗趙光義亦被流箭所傷,眼看被遼軍俘獲,被大將楊繼業營救,幸而逃出生天不至於被遼人俘獲。

    公元982年,遼景宗耶律賢病逝,長子耶律隆緒繼位,是為遼聖宗,由於聖宗年僅12歲,皇太后蕭綽正式臨朝執政,由於蕭太后只有29歲,耐不住青春寂寞,與朝中大臣南樞密院使韓德讓發生了風流韻事。

    遼朝的風流韻事傳到宋朝,宋太宗趙光義皆認為,遼朝內政荒廢,孤兒寡母主政遼朝,蕭太后風流無比,正是收復燕雲十六州大好機會。

    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趁遼朝內政荒廢,正是收復燕雲十六州大好機會,宋軍兵分三路進攻遼朝,西路軍由潘美,楊業統領。中路軍由主將田重進統領。東路軍由曹彬統領。

    由於曹彬北伐東路軍孤軍深入輕敵冒進,在歧溝被遼將耶律斜軫伏擊,東路軍慘敗而影響整個全域性。中路軍田重進得知曹彬慘敗,亦不戰而退,西路軍戰績累累,收復朔、寰、雲、應州。由於曹彬東路軍慘敗,太宗下令三軍撤軍,當西路軍撤回到雁門關時,遼軍已攻陷寰州,監軍王侁與主將楊業政見發生分歧,王侁力主戰,楊業力主撤軍。王侁對楊業輕蔑而諷刺,不出戰必想逃跑,楊業無奈率軍迎戰遼軍,孤軍深入陳家谷被遼軍圍困,突圍不成與遼軍撕殺,兒子楊延玉戰死,全體將士無一生還,楊業孤軍奮戰,身中刀傷十餘處,殺遼兵數百,終重傷被擒,楊業被擒後,寧死不降,絕食三日而亡,壯烈殉國。太宗評楊業:誠堅金石,氣做風雲。

    經此一戰,北伐三路大軍伐遼均以失敗而告終。宋軍損失慘重,已無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喪失了同遼軍作戰的勇氣,宋太宗實行休生養息政策,已足夠了,但是站在最高歷史角度來看,宋朝不統一天下,但由於軍事軟弱,攻打遼朝均無功而返,北望燕雲十六州而哀嘆,對後世影響極大而造成後患無窮。

    公元997年,宋太宗趙光義駕崩,其子趙恆繼位,史稱宋真宗。

    公元1001年,党項人定難節度使李繼遷叛亂起兵,圍攻靈州。將靈州圍得水洩不通,宋軍糧草被隔斷,孤立無援。李繼遷大軍攻陷靈州城,至此,宋朝再也無力控制河套地區。

    公元1003年,李繼遷攻下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乃是中原歷朝歷代通往西域咽喉要道,地勢之險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漢唐之間的絲綢之路必經之道,戰略意義無比重大。

    李繼遷在河西走廊遭到吐蕃諸部伏擊,後逃回西涼受傷數天後不治身亡,臨終前囑託兒子李德明,見機行事,不能讓吐蕃人知道自己死訊,巴結遼朝,詐降宋朝,伺機而動。

    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后派兵攻打宋朝,遼軍主帥蕭撻凜率領二十萬大軍攻破瓦橋關,攻下高陵,兵渡黃河,遼軍浩浩蕩蕩殺向澶州,訊息傳到汴京城,宋真宗急召眾臣議事,眾大臣主見不一,是和是戰?參政知事王欽若建議真宗撤軍汴京城,為求自保。宰相寇準挺身而出:聖上,倘若不戰,將危及大宋江山社稷安定,愧對天下蒼生民眾。

    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澶州督戰,真宗在寇準,大將高瓊陪同下,登上澶州城門樓,守城的宋軍乃見真宗皇帝御駕親征,不由軍心大振士氣大漲,立即反攻遼軍。

    遼軍主帥蕭撻凜親自率兵攻打澶州城,志在破城生搞真宗皇帝小兒。殊不知,數萬遼軍進入宋軍設定強弩箭射程範圍之內。宋軍萬弩箭齊發,遼帥蕭撻凜身中數箭後不治身亡。遼軍帥亡,遼兵崩潰而逃之。

    蕭太后得之遼帥亡,心痛不已。亦懼怕宋軍戰鬥力,只好向宋真宗求和。寇準反對議和,認為遼朝如果想要求和,必對大宋稱臣,歸還燕雲十六州。保大宋百年平安。但寇準的意見不被真宗採納,真宗求和心切,派使者曹利用去遼營談判。曹利用出城之前,真宗囑付他,如果要對遼人賠款,不能高於一百萬倆白銀。

    寇準在旁邊聽到很痛心,出了宮門,抓住曹利用的手說:對遼人賠款數目不能超過三十萬倆白銀,否則係曹利用人頭落地。

    曹利用豈不知寇準的厲害,小心翼翼與遼人談判,儘量把損失減到最小,終於簽訂巜澶淵之盟》條約。

    宋遼約為兄弟之國,

    遼聖宗稱宋真宗為兄,宋真宗稱蕭綽蕭太后為叔母,

    宋每年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作歲幣。

    雙方罷兵,各守舊疆。

    各守舊疆,宋朝承認燕雲十六州歸遼朝擁有,不再覷望。

    這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巜澶淵之盟》,對於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原王朝來說,乃是人生之轉折點。號稱強大的宋朝,竟然被異族壓住,與其為約兄弟之國,並歲歲納貢,拱手出讓自己的國土。

    宋真宗趙恆執政期間面對強大的遼華人,已有心無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只能向遼華人求和止戰。宋遼雙方在澶州簽訂《澶淵之盟》,宋朝向遼朝納貢,每年向遼朝進貢白銀十萬倆,綢緞二十萬匹,糧食鐵器及生活用品若干,確保雙方邊境安定,互不侵擾。從此宋遼兩朝和平相處,一百多年雙方再不發生戰爭。

    《澶淵之盟》讓遼朝人嚐到甜頭,不再居安思危,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由於遼朝人本來沒有自己貨幣制度,所流通貨幣皆來自於宋朝,也就是說金銀貨幣皆由宋朝監造發行,遼朝人用馬匹皮毛草藥在邊境互市買賣,換來宋朝人金錢。如果宋朝關閉邊境互市,遼朝經濟一崩即潰,所以說,宋朝人是現代貨幣戰爭的始祖。

    公元1008年,宋真宗為挽回皇帝的尊嚴,為洗脫《澶淵之盟》之恥,便使用王欽若的陰謀詭計,偽造天書以封禪泰山。宋真宗封禪泰山以掩蓋他執政無能,而粉飾太平盛世,而令到被後世所不齒,蓋彌欲彰。

    党項人李繼遷之孫李元昊為人詭計多端,用兵如神,擊敗吐蕃和回紇,成立西夏。李元昊侵擾大宋邊境,在西北地區興風作浪,危及大宋邊境安定。

    公元1039年,西夏與大宋軍隊決戰三川口,李元昊三川口大勝,宋將劉平延州解圍,李元昊乘勝而撤軍。

    宋史:方賊勢其張,非平博戰,其勢必不沮,延州孤壘,非平解困,其城必不守。

    由於李元昊生性狡猾,善用兵,宋將韓琦,狄青智勇雙全,西夏大軍碰上大宋悍軍,不得不對大宋稱臣。

    西夏議和條約:西夏對宋朝稱臣,大宋年年向西夏賜銀5萬兩,綢絹13萬匹,茶葉2萬斤。雙方開邊境互市。

    宋仁宗趙楨滅不掉西夏,是因為對手李元昊詭計多端而善用兵,讓宋軍防不勝防。有西夏存在,而三足鼎立。宋仁宗怎不曉得唇亡齒寒原理,滅掉西夏,強大的遼華人隨時撕掉盟約,進攻大宋。南方交趾已脫離南漢,已獨立數年,不安於現狀,大理亦對大宋虎視眈眈,

    宋仁宗趙禎維持三朝體系正常化,互相制衡,互相制約。換取大宋戰略利益正常化。

    公元1063年,宋仁宗趙禎駕崩,由於仁宗膝下無子,堂侄趙曙為太子,後來趙曙繼位為宋英宗。

    公元1067年,宋英宗趙曙駕崩,其子穎王趙頊繼位為宋神宗。由於趙頊並沒有在皇宮長大,遊離於市井百姓之間,而嘹解民間社會百態,瞭解民間百姓的疾苦。更想造福天下蒼生。

    宋神宗即位伊始,由於連年的戰爭,對西夏和遼朝的歲貢,大宋財政入不敷出,國庫空虛,收支不平衡,財政出現嚴重財政赤字。

    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宋神宗要扭轉乾坤,淡何容易。宋神宗一心變法圖強,而富國強兵。宋朝自幽燕之役,雍熙北伐均已失利而告終。一直沒能扭戰屈辱的戰績記錄,宋神宗並不想學其先祖,用金錢買和平,歲歲納貢,去認殺害大宋子民的異族稱兄道弟,屈辱之外交恥,乃是後世之不恥。

    宋神宗心理清楚,金錢買不來萬世之和平,立下雄心壯志,收復燕雲十六州,平遼誅滅西夏,以復漢唐鐵骨傲風。

    宋神宗為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任命王安石變法,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知足。要善於理財,國庫才芳能充盈。

    變風俗,立法度。才是王安石變法治國方針政策。實施均輸法,青苗法。自均輸法實行,豪商大賈皆疑而不敢動。青苗法:朝廷親自出面把錢貸給農民,讓他們度過危機,在莊稼收成後,農民將穀物或折現銀子作貸款金歸還給朝廷。青苗法直接威脅到官僚價級和地主價級的政治經濟利益。司馬光,韓琦等文武大臣紛紛反對新法。

    在宋神宗鼎力支援下,王安石繼續釋出新法,保甲法,免役法,改革科舉制度和太學教育制度。

    宋神宗變法目的是實現大宋富國強兵,收復故土。

    欲取西夏,必先復河、湟兩地,以斷西夏右臂,在此之後收復吐蕃,使西夏陷入孤立無援之地,最後一舉收復平復西夏,統一大業指日可待。王韶巜平戎策》。

    公元1076年,交趾郡王李乾德率軍入侵廣西欽州,廉州,邕州。交趾大將李常傑攻破邕州城,知州蘇緘寧死不降,城破,交趾兵屠城。

    訊息傳到汴京城,王安石親自寫徵詔《討交趾詔》書,神宗派出大將郭逵率領大軍赴廣西平亂,宋軍收復邕州,廉州,欽州等失守的城池,並攻人交趾境內,打敗李乾德交趾象軍,迫使李乾德向大宋投降,並稱臣納貢。

    西夏夏毅宗去世之後,幼子夏惠宗李秉常繼位,西夏的政權落在皇太后梁氏手中,李秉常為奪回皇權,與皇太后爭鬥不止。神宗聞之西夏內亂,正是出兵攻打西夏的絕好機會。

    神宗任命太監李憲為主帥,35萬大軍兵分五路攻打西夏,一路李憲熙河路,二路高遵裕環慶路,三路劉昌祚涇原路,四路王中正出河東路,種諤出鄜延路。五路大軍志在必得攻打西夏。

    神宗為滅掉西夏,傾盡家當,志在將其消滅以解邊患。五路大軍勢如破竹,種諤種家軍攻佔銀州和夏州。宋軍攻下鹽州之後,火燒李元昊當年所建皇宮。

    由於宋軍將帥不和,好大喜功,導致靈州攻擊戰中宋軍,被西夏軍偷襲,慘敗。西夏軍集齊全部三十萬大軍攻打大宋軍事要塞一永樂川。由幹主將徐禧指揮失策,導致永樂城被西夏軍攻陷,徐禧,高永能,李舜舉戰死,守城幾萬宋軍戰死,守城百姓死傷無數。宋軍徵西夏之戰均已失敗而告終。

    神宗心血付之東流,集全國力量徵西夏,竟已失敗而告終,實用無面見大宋列祖列宗。不久神宗心血交迫,壯志未酬鬱鬱而終。

    神宗駕崩,其子趙煦繼位為宋哲宗,哲宗年幼多病,面對神宗留下的爛攤子,哲宗秉承先父遺志,重新起用改革派,打壓守舊派。樹立新政,但哲宗私生活縱慾過度,經常咯血,後病發身亡。

    公元1100年,哲宗駕崩。由於哲宗無子嗣,但國一日不可無君,其弟端王趙佶繼位為宋徽宗。

    徽宗精通琴棋書畫,獨創書法瘦金體名震天下,趙佶藝術造詣極高,畫得一手好畫,尤以花鳥蟲草入畫,畫得栩栩如生,存世到今的畫有《芙蓉錦雞圖》,巜池塘晚秋圖》等名畫,均為傳世佳作。

    由於徽宗過於信任太監童貫,宰相蔡京。導致其誤國殃民,蔡京把持朝政,朝廷上搞得烏煙瘴氣。朝政腐敗,奸臣當道而民不聊生,內部農民起義不斷,邊境不斷受到異敵侵擾,大宋江山內憂外患而江河日下。

    公元1113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並取得初步勝利。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號為大金,並更改名字為:完顏旻。遼主天祚帝聞之金人叛亂,御駕親征被完顏旻打敗。完顏旻攻佔顯州,遼河等州縣,拿下遼朝大片土地。

    宋徽宗聞之金朝崛起,何不借用金朝兵馬,擊敗遼朝,奪回燕雲十六州。徽宗聯軍滅遼的訊息傳出後,眾大臣皆反對,皆認為助金滅遼,唇亡齒寒,沒有遼朝之牽制,金人將無後顧之憂,將會掉轉槍口攻打宋朝。

    但宋徽宗並沒有聽從良臣的諫言,童貫,蔡京等人支援徽宗聯金滅遼的政策。

    公元1120年,宋金達成協議:宋金聯合攻遼,金兵負責攻打遼中京,宋軍負責攻打燕幽地區。宋金滅遼後,宋朝將原先進貢遼國的歲幣轉交換給金朝,燕雲十六州歸宋朝所有。這就是歷史上宋金《海上之盟》合約,讓到宋朝走上不歸之路。

    公元1122年,金兵先後攻陷遼國的中京,西京等地,遼天祚帝愴惶西逃,遼朝面臨著亡國的危險,遼朝貴族擁立幽州守將耶律淳為帝。

    童貫,蔡京率軍攻打幽州,被遼將蕭幹打敗,宋軍兵敗如山倒,落花流水潰不成軍落荒而逃。但幽州還是被金兵攻陷。

    宋徽宗出兵徵燕幽之戰,如同小兒玩泥沙,沒有軍事戰略和戰術之言,寄想僥倖取勝,實不足取而犯兵家之大忌也。

    徽宗派趙良嗣訪金,金太祖完顏旻態度極其傲慢。燕雲十六州是金朝打下來的,宋軍同遼軍作戰兵敗如山倒。

    幾經交涉談判,宋朝除了每年向金朝納貢歲幣,以每年增加一百萬兩銀錢及等值貨物向金朝納貢。才交還燕京及附近六州之地,營州,平州,灤州等幾州不再歸還給宋朝。

    如此不平等條約,徽宗竟毫無羞恥妥協,賠款大量國庫庫銀給金朝,而只收回燕雲六州,壯大金人軍事實力。令到金人看清宋朝只不過是一隻病虎,隨時倒地,金人滅遼不久後,對大宋發起戰爭,志在擊敗宋朝。

    公元1125年,降金的遼國將領張覺投奔宋朝,宋徽宗接納張覺降宋。引起金朝人不滿,金太宗元毅晟以張覺降宋為藉口,任命元顏宗望率領十萬大軍攻宋,直搗汴京城。

    昏庸無能的徽宗被嚇破膽,匆匆傳位給太子欽宗趙桓,然後愴惶出跳,留下趙桓接手爛攤子。但是趙桓軟弱無能,沒有遠見。作為天子,敵人侵略家園,理應號召華人抵抗敵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抗擊侵略者。

    兵部尚書李綱挺身而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抗擊侵略者,殺敵於四方。李綱組織軍民在汴京城進軍事佈局,團結就是力量。金兵攻勢凌厲,就是攻不下汴京城。

    敵兵至,

    與敵議和者,

    無異於降敵。

    但是貪生怕死,昏庸無能的欽宗卻派人去向金兵求和。主戰派李綱極力反對,宋軍對金兵作戰現在處於優勢,殺敵於四方。但欽宗為求和止戰,竟答應元顏宗望無恥要求。

    宋必須一次給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就這樣宋軍佔盡優勢卻求和,簽訂恥辱的城下之盟。完顏宗望撤兵回朝。

    金兵撤走後,趙佶迫不及待回朝。但是民情洶湧,趙佶的紅人蔡京,童貫,梁師成,李彥,朱勔,王甫六賊誤國殃民而被千夫所指,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欽宗誅六賊以平民憤。

    公元1126年,金太宗任命元顏宗翰為左帥,完顏宗望為右帥。兵分兩路,直搗汴京。

    欽宗大驚六神無主,老將种師道獻計,金兵南下不簡單,要積極備戰,召回鎮守西北種家軍,抗擊侵略者。但昏庸無能的欽宗卻嚇破了膽,只想求和,不想抗擊金兵。

    金兵兩路大軍勢如破竹,不日到達黃河邊。欽宗忙派其弟康王趙構去金營談判,怎知趙構到達元顏宗望金營後,裝瘋扮傻,胡言亂語,一問三不知,元顏宗望大怒:堂堂大宋竟派一個傻子親王來,成何體統,當場驅逐趙構出軍營。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健時刻,一個叫郭京的江湖術人求見欽宗,說自己精通遁門六甲之術,可退金兵。昏庸無能的欽宗信以為真,郭京發功的日子到了,他下令撤走城牆上宋軍,帶領他的烏合之眾神兵發功。所謂發功神兵全被金兵看破了,被金兵全殲滅。郭京逃之生天,金兵搭雲梯爬城而上,城牆上並無守軍,就這樣,金兵攻入汴京城,捉拿徽欽二帝。

    徽欽二帝被擄,後宮佳麗三千,能工巧匠數千,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全部擄去五國城,野蠻戰勝文明,北宋宣告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最輝煌的朝代之一,文化經濟科技領先世界。宋朝經濟富裕,文化繁榮,科技進步,造紙,印刷術(活字雕板),火藥引領世界科技,宋朝是古代最富有的朝代,民眾生活知足,衣著整潔,紅牆綠瓦,從清明上河圖可以著到宋朝經濟十分繁榮。宋朝GDP經濟總值佔世界60%,不愧為富宋。

    宋朝薄弱,乃是軍事薄弱,無論是趙匡胤以文制武的政策,以削弱武將的權利,令到武將權力得不到發揮,以至宋朝在對異族之戰中落敗於對手,歲歲納貢,割地求和,貪生怕死,畏敵如虎,最終北宋亡國,乃是積貧積弱的朝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