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翰墨緣

    個人認為想要寫好草書必須要有一定的行書基礎,而寫好行書的前提必須要寫好楷書。

    楷書與行書、草書的關係尤為密切。蔡襄說:“古人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楷正。”大凡在書法上有造詣者無不知楷書對行草書的重要。古今的行草書大家都能寫一筆好楷書。

    如王羲之、王獻之、智永等既是行草書大家又是楷書大家。張旭是狂草書家,殊不知他也是一一位極好的楷書家,他寫的《郎官石記》藝術水平相當驚人。現代書家毛澤東以大草著稱於世,然而他的楷書也令人折服,其楷書《離騷經》便是例證。

    清書家錢泳曾說:“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稱書家。”此話從某個角度講出了楷書的重要。有位擅長行草書的當代書家在談自己創作體會時說:“在創作行草書時,追求越高,對筆法的要求越精到,點畫線條越要表現出堅質、力感,然而寫來總覺得力不從心,感到以前楷書基本功差,常常為表現不出精確的形質和理想的效果而感內疚,認識到有必要補補楷書課。”這位書家以自己親身的創作實踐、體會,明示了楷書基礎的重要性,很值得我們深思。由於楷書的高度藝術性及藝術上的精益求精的高難度所決定,就意味著學習其他書體是階段性的,學好楷書是長期的事,而受益是終身的。有真知灼見的書家歷來都十分重視楷書,對楷書的地位和作用亦很明確。

    時下有些人懷疑、否定楷書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是毫無道理的。你能說鍾繇、王羲之的楷書沒有藝術性嗎?你能說顏真卿、褚遂良的楷書沒有審美價值嗎?當然不能。書法藝術中的楷書是一種有生命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種“格式塔”, 件楷書作品是透過筆圈技巧表現作者情感個性的,具有骨力、韻味、神采等要素的藝術創作,有著獨特的審美風格和強烈的感染力,有著強烈的美學特徵,給人以藝術享受。

    楷書的藝術性具體地體現在點畫線條美、結構體式美、章法佈局美等諸要素形式方面,而楷書的審美意義最集中地反映線上條美上,或者說,楷書之所以有藝術性和審美價值首先取決於線條美。線條美是一種既定的技法現象。由於在楷書的書寫過程中全方位地使用了“平動、絞轉、提按”等筆法形式,點畫線條呈現出“力量感”、“立體感”和“節奏感”,這“三感”在楷書線條中無所不在,無所不有。

    比如在魏碑和唐楷中,線條的力度、圓渾和厚度以及對比、迴護、起伏、間隔等都十分明顯。陳振濂說:“這三感是線條的最高境界,基本上囊括了線條審美意識的全部內容。”線條的“三感”有豐富的美學內涵,積澱著深廣的審美意識,是研究書法美的核心內容,楷書的線條具有“三感”的審美效果和特徵。所以,楷書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 2 # 繆章憲

    草書從隸書而來,楷書出現的比草書晚些,相對於楷書,我覺得學習草書更應該學習隸書,首先學草書最重要是認識草書,字都不瞭解怎麼寫字,創作呢,所以要求懂得草書演變史,草書百韻歌,至少掌握草書千字文,對於書寫草書一開始可以學習小草,比較平正的,如十七帖等,然後大草,狂草,張旭,懷素,黃庭堅等,最好能從真書學起,包括楷書,隸書,甚至篆書掌握書寫結構點畫,然後學習一點行書掌握書寫的靈動,歸根結底是毛筆在手上的感覺。

    寫字是個人愛好,單學草書也可以,在書寫裡獲得快樂都是沒錯的,書法學習也沒有一個框死的規矩,藝術如果有規矩就形成不了藝術,但是學真書然後學草書是現在主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楷書是骨頭,線條骨頭沒有練好,寫草書會很無力,漂浮在紙上而不是力透紙背,所以儘可能去做循序漸進!

  • 3 # A布衣居士A

    楷書也好,草書也罷,都是寫字藝術,既然是藝術就離不開美。書法講究的是章法,章法來自哪裡?來自古人。我們能模仿古人的章法,但永遠模仿不了古人的意境,自古至今人人不可複製,複製的了相貌,複製不了境遇,既然複製不了境遇,怎麼會寫出相同的心聲? 意在筆先。

    有的人總是用自己或古人是衡量別人,這是典型的綁架,是有目的的綁架。你是誰?誰是你?古人的目的不是你的目的。

    拙見: 不是批評,只是發表自己的見解,若頂撞了誰勿請見諒。

  • 4 # 觀海樓書畫

    學習草書要有楷書基礎 。

          楷書並非專指唐楷。如果說學習草書要有唐楷基礎就會貽笑大方。楷書從隸書逐漸演變而來,發展到唐楷經過了漫長的變異過程,而楷書一詞在秦漢時指的就是隸書。草書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所以都是從隸書演變而來。早期草書是跟隸書平行的書體,一般稱為隸草,它打破隸書方整規矩嚴謹,是一種草化的寫法。

            這裡涉及到一個漢語詞彙的流變問題。正因為古今漢語詞彙中對"楷書"一詞劃代不同,指向不同,解釋不同,結論自然不同。因此討論時都引經據典,各執一詞,形成爭議 。因此,如果籠統地把古楷法,隸書,真書,唐楷這些提法混淆在一起,再來爭論草書和楷書的關係就沒有意義。

           我們要抓住一個源頭,就是篆書。為了輔佐篆書,產生出隸書,稱之為楷。為了隸書的書寫快捷,興起了草書。各種書體本來就是一家,只是面目不同,在它們身後,都藏著相通的筆法,字法,以及章法。我認為學習書法必須學到書法的真諦,精研各種書體並把它們打通,才能真正學好某種書體。看一看王義之的真行草各帖,就會明白了!

  • 5 # 詩夜城主

    中國書法的形式美完全符合美的普遍規律,物體的結構規律,往往具體體現為對稱、平衡、和諧、有序、節奏、韻律、錯綜、協調、對立、統一等秩序與法則,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學習草書是否一定要有楷書的基礎呢?

    學習草書一定要有楷書的基礎

    談及書法藝術,必要追溯文字的起源,書法是以文字為表現物件,書法的字型源流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從這樣的演變過程來看,楷書的筆畫最全面,我們都知道書法是在把字寫清楚、規範的基礎上還要寫得美,讓人能夠欣賞,

    書法“篆隸楷行草”五體中,楷書的筆畫最全面,書法的三要素是“用筆、結體、章法”,這三要素是非常嚴謹的事情,而練習筆畫全面的楷書,就便於練習好“用筆、結體、章法”,就如開篇所說的,書法講究字型的結構規律,對稱、平衡、和諧、協調、對立,

    我們看看草書就知道其特徵了,簡化連筆是草書的特徵,所謂“簡化連筆”就是二畫或三畫可以用作一畫就代替完成了,看起來很省事,當然了,要寫得讓自己和別人都看清楚是什麼字,才有意義,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更何況,還要寫出它的線條美、筆法美、章法美,

    綜上所述,學習草書之前,一定要有楷書基礎,因為草書已是簡化連筆的字型了,書寫者有楷書基礎,就能夠控制草書的點畫結構,體現轉、折、順、逆、留、縱、提、按等筆法變化;如果沒有楷書的基礎,寫草書就容易放縱無法,也難免認不清楚自己寫的是什麼字,鬧出笑話,談不上書法。

  • 6 # 楊炳升66

    都是高手,不敢講了。

    只是問問。

    一:最早的書體是什麼書體?

    二:在有記載的文字以前先人有沒有文字表現的意識和動作?

    三:如果說有,那是在什麼地方?

    用什麼方式?應該是什麼形態?

    稱為什麼體?

    如果說沒有,那誰有那個本事一下子就將漢文字刻到甲骨去上了?

    四。楷書是怎麼形成的?是一下子就出現的嗎?難道中間就沒有一個過程嗎?

    如果是一次性形成的,請問,依據是什麼?

    如果說是有過程的,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的書體形態是什麼樣子的?

    我喜歡聽人講道理,不喜歡聽人背書。

    我的學習是認真的。

    請哪位老師幫我一下?

  • 7 # 藝曲成名趙新

    這些年,書法界有個問題一直被爭論不休,就是書法的入門到底是不是楷書,或者說楷書是不是書法的基礎?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很多書法愛好者。那麼書法的基礎到底是不是楷書呢?近日書協專家給出瞭解釋,但這個解釋似乎讓學者更摸不著頭腦了。

    書協專家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但同時又不是書法的基礎。”聽了專家的話,是不是有種“玄之又玄”的感覺?確實玄乎,前面說楷書是基礎,後面又說不是,用幼兒園老師的話說:“這就是前後矛盾。”不知道全國書友能不能接受?

    對於專家的這句回答,其實筆者是相對認可的,為什麼這麼說?其一,楷書起源於三國而興於唐代,也就是說楷書在唐代才真正被廣泛使用;其二,三國鍾繇雖創造了楷書,但此時全國大部分地方用的還是隸書;其三,三國以前並沒有楷書的概念,皆是篆書或隸書。透過這三點可以得出楷書不是書法基礎,或者說兩晉以前不是。

    楷書作為基礎應該是從唐代才孕育出來的,真正得到認可是在明清兩代,為什麼這麼說?“宋人無真楷”這是書法史明確記載的,也就是說宋代的時候沒有真正的楷書,“宋四家”中除了蔡襄接近於真楷外,其餘三位皆為行楷或者行書。到了明代,科舉制度官方認定的書體為“臺閣體”,參加高考寫文章必須是楷書,因此寫好楷書是讀書人必須要做的,這個時期的文人士大夫沒有一個不善楷書的,如文徵明、黃道周、董其昌等等。到了清代“館閣體”又出現了,更加規範了楷書,讀書人想要當官就必須要寫好楷書,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晚清乃至民國。

  • 8 # 這丫頭叫小諾

    練習書法得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練習字骨階段,第二階段是練習字肉階段,第三階段是練習骨肉階段,第四階段是練習字型階段,前兩個階段是臨摹階段。

    第一階段:練習字骨階段

    首先不要用毛筆直接練習,書法初學者應該用鉛筆在字帖上臨摹——描線。描線的方法是把半透明的紙張疊放到字貼上,然後用鉛筆畫字的筆畫中心線。由於毛筆字的筆畫一般有幾個毫米粗細,要畫出中心線必須自己把握,所以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習。現在可用水寫布進行描紅,氛圍筆畫描紅,字型描紅。

    第二階段:練習字肉階段

    練習“字肉”階段的初期應該依然用大體字來練習,這主要還是同時練習臂力和腕力的需要。應該先練習臂力,後練習腕力,而練習臂力必須用大號字型。初學者用大號字練習“字肉”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真切的體會筆畫的粗細、長短、轉拐、快頓等指標。所以就會進步很快。練習“字肉”的方法是從大到小,採取臨摹方法。先練習大體字,再練習中體字,到了水平很高的時候練習“蠅頭小楷”。

    第三階段:練習骨肉階段

    其實練習第二階段也必須練習字骨,但是往往許多人對於單個字掌握得很好,卻對字與字之間的間距,各個字的大小掌握得很不好。有的練習者寫的字有些大有些小,有些緊,有些疏,有些逐漸變大,有些逐漸變小,有些越寫越斜,有些段落彎曲等等。這些都是字型骨肉綜合能力欠佳的表現。在這個階段應該能夠脫離描線和臨摹,照著就能書寫,或者憑藉自己記憶就能書寫。書寫的主要字型還是柳體、趙體、歐體、顏體等。

    第四階段:練習字型階段

    這個階段就是臨摹各種字帖,不僅有楷書,還練習行書和草書。不僅練習柳體、趙體、歐體、顏體、瘦金體,還練習各個名家的字帖。這個階段完全脫離了臨摹階段,進入揣摩階段。這個階段基本進入“意念練習”階段。一般不需要親自動手來寫,只要在心裡面來寫基本就能提高水平。

    總體來說,一個良好的書法學習過程應該經過描線階段、臨摹階段到揣摩階段,最後到意動創造階段等四個階段,從練習順序上說,先練字骨,後練字肉,在綜合練習字骨字肉,再練習各種流派,最後自由練習。

  • 9 # 手機使用者53532601347

    由篆隸入手更合適,因為楷書的形成還在草書之後,為何先練楷書呢?先學習篆隸目的是為學草書打好基礎:熟練掌握各種筆法及對毛筆的控制能力。

  • 10 # 雲雪書畫

    草書的用筆,線條和楷書沒啥關係。就是說學書法不一定要從楷書起步,成年人更是如此。可直接學草書,篆,隸也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到晚年最後悔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