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石
-
2 # 歷史區總柴
為了打破世界牢籠啊。
你看看德國那個位置,簡直是歐洲地緣政治最差的國家,德意志雛形中世紀就有了,直到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才算完全統一,這就是因為各強國從中分割。
身為陸軍強國,左右被法俄兩個巨大的陸權國家夾在中間,出海口就那麼一點,門口就是稱霸海上兩百年的英國。
想要打破牢籠成為世界頂級強國,只有先幹掉陸地上的法俄再想辦法對付英國。
普魯士好不容易統一德意志,本以為德意志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抬頭一看,世界上的地盤基本都被老牌強國英法等國瓜分了,他們大口吃肉連口湯都不留給自己,那自己只能搶了!
前面有人回答說,德國在強國之路上沒走正道,問題德國本來就是一支軍隊建立起的國家!戰爭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正道,而當時歐洲戰爭頻繁,戰爭就是強國之路。
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沒能達成目的,於是他現在走了一條政治為主經濟為輔的路線,力圖促進歐洲一體化從而達到統一歐洲的目的。
-
3 # 湘平古珍郵館
德國是1871年才統一的新興世界強國,可世界上的海外殖民地己被英法幾乎瓜分完了,沙俄又是一個亞歐內陸大國,只有德國被夾在中間沒發展空間,為了與老牌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德國只得不惜與英法俄為敵了,而英法擁有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再加上美國,因此德國等於與全世界為敵了。
還有一點,德國是由普魯士統一的,而普魯士在統一過程中也與各國結下了仇恨,因此各國都視之為眼中盯,都恨不得置德國於死地。為了強大德國,德國也必須來場大戰樹威。
普魯士在擴張之初,首先吞併了與英國共主聯邦的漢諾威王國,這樣就與英國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1870年至1871年普魯士曾大敗法國,之後完成了國家統一,因此德法一直互相仇恨對方。
沙俄當時被譽為“歐洲憲兵”,面對沙俄的氣勢,德國與之也面和心不和。
總之,在強敵環視之下,德國要想強大,要想真正崛起,只有不惜以發動世界大戰來挑戰英法俄,經過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是敗了,但也把英法拖下了神壇,可意外地卻讓美蘇崛起了,尤其是讓遠離歐洲的美國成了最大的贏家,成就了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
看來美國的霸業有相當部分是德國的功勞,要是沒有德國發動的世界大戰,美國要想取代英國成為第一,估計還得多奮鬥幾十年。
-
4 # 國際觀察員
德國並不想與全世界為敵,要打的只是英法俄!咋們速戰速決,德國發動戰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點:
(1)國力大增
19世紀70年代德國統一後,跟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步伐,國力大大提升。反觀大不列顛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放著最新的技術不管,製造業萎靡不振,玩假大空的殖民經濟和金融。德國覺得自己實力比英法強,膨脹了。
日不落大英帝國
(2)打破殖民經濟體系
當時英法兩國過分了幾乎世界所有殖民地,還圍起來制定殖民經濟的遊戲規則,讓小弟們做製造業苦活,自己玩虛無金融卻吃大頭(歷史是如此驚人地相似,當今美國也是如此)。德國好不容易強大後,找不到還能擴張的地方,也找不到製造業銷售產品的地頭。在談判無果的情況下,發展的出路只有一條——打!
法國殖民地
(3)被圍垓下
在歐洲,德國被圍在“垓下”,東邊有擴張性極強的沙皇俄國,西邊有強大的世仇法蘭西帝國,南邊沒有地中海出海口,而北邊的北海被英國皇家海軍堵死,環境非常惡劣,只能奮發自強。其實,在當時,就算德國不打法國,很可能俄國和法國也要打德國,只是德國先下手為強罷了。
(4)惡劣的賠款
一站戰敗後,英法想吃死德國,讓德國賠款馬克2260億,還要德國42年內賠償完畢——這幾乎是當時德國財政的幾十倍了。這筆錢換算為當時的美元大概是320億,以現在的美元計算,約為3890億,大約相當於10萬噸黃金,這個數字是中國在近代付出賠款總額的兩倍多,比中國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還好狠得多,直到2010年才還完!等到戰爭狂人希特勒上臺後,帶領德國開始拒絕還債,迅速發展經濟,因而獲得當時民眾強烈支援,參考法國將軍戴高樂的理論發展了世界最先進的機械化部隊,從新開啟戰爭~
(5)英法俄便是全世界?
英法殖民地眾多,能發起印度、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和南非等眾多小弟參演,加上一個偌大的俄羅斯,因而以今天的眼光乍一看貌似是德國與全世界為敵了,實際上並非如此。For example,德國在一戰和二戰並沒有主動挑戰中美兩國,不是麼?
-
5 # 稻草人LJG
一戰是為了幫同盟國,無正義一方的戰爭;打的和被打的都莫明其妙,但都不敢停戰怕丟人。一戰最奇葩的是聖誕節不分敵我一起跳舞唱歌過聖誕節。第二天又重新開戰,二戰則有正義一方(中美俄英法等);德國發動二戰則是為一戰戰敗復仇和奪取由一戰戰敗而賠付給戰勝國(法國俄羅斯等)的領土與及開彊擴土
-
6 # 蝸牛沒腹肌
德國從來都沒有和世界為敵,它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基本摧毀了大航海時代以來,建立的世界殖民秩序是對世界的貢獻。二戰結束之後的30年時間裡世界各地爆發民族解放運動,從亞洲到歐洲、澳洲建立了幾百個國家,英法美等殖民帝國逐個土崩瓦解。廣義上講是德華人促進了世界上各族人民的解放運動,德國與世界為敵的說法從何而來呢?
德國樹立的敵人只有瓜分了世界的英法美蘇四大國,選擇與他們為敵並不等於和全世界對立,世界各地只是像牆頭草一樣跟著強者走,戰略上處於劣勢的德國自然得不到支援,因此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國家都選擇加入盟國,在對德戰爭中分得一杯羹的利益,嚴格來說不是德國選擇和世界為敵,而是世界選擇與德國為敵。
德國不惜一切挑起二戰也是為了打破壓迫德華人民的不平等條約,《凡爾賽和約》對德華人來說遠比《辛丑條約》要可怕,希特勒等一代人都致力於和不平等的條約鬥爭,在取得軍事上的平等之後又是復仇心理將戰爭進一步擴大化了,因此二戰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場反對壓迫的民族解放鬥爭。德華人只是為了拿回一戰之後失去的土地,不管是奧地利還是德國都是德意志民族的組成部分,他們在一戰前控制的土地在德華人看來都是自己合法化的領土。
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工業大省,在歷史上一直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土地,因此德國統一的最後一戰“普法戰爭”後,俾斯麥德國選擇將其拿回來;至於奧地利統治的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德華人想要拿回的也只有德華人佔據大多數的蘇臺德和奧地利而已,至少二戰爆發時希特勒德國給出的口號就是恢復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在德華人看來這是正義之戰。
至於後來戰爭失控蔓延為世界大戰,這並不是德華人民的錯而是獨裁與仇恨使然,當時蘇聯的土地已經逼近到波蘭大平原,距離德國的心臟柏林僅有幾百公里遠,為了確保國家安全德華人民有理由跟隨希特勒的號召進攻蘇聯,儘管元首自己是為了一己私慾發起戰爭的。海獅計劃之前德國並不希望與英國為敵,而是希望保有既得利益。因此說二戰的爆發德華人只佔到一半的責任,
至於一戰是帝國主義的矛盾引發的,經濟、科技、軍事、教育、人文等各方面領先世界的德國,僅僅佔到一小部分殖民地。這種優越感和不滿促使德國挑戰英法俄三大殖民帝國,但這並不是和世界為敵充其量是和歐洲為敵罷了。
-
7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沒哪個國家願意與全世界為敵,德國之所以最終選擇與全世界為敵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德國作為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加入到瓜分世界的盛宴時赫然發現:此時的世界已基本被英、法等老牌強國瓜分完畢,而此時德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與此同時德國的疆域、人口、鐵路里程等方面也已超越法國,成為僅次於沙俄的歐洲第二大國。與此同時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同強大的國力相結合締造了當時世界第一的陸軍。德國飛速發展的國力同少得可憐的殖民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德國越來越無法容忍已在走下坡路的英、法等國瓜分世界,而自己只能作為中歐區域霸主存在的現狀,於是強烈要求按現實國力重新瓜分世界。如果要透過和平的手段實現這一目的是不現實,因為英、法自然不願放棄自己早已到手的東西。
既然英、法不願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那麼德國要想成功上位就只有對英、法發起挑戰。對德國而言法國是最危險的對手,這是因為德意志的統一本身就是在普法戰爭中完成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國正是建立在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廢墟之上。普法戰爭後法國被迫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並向德國賠款,割地賠款以及Continental霸權喪失的屈辱使法國對德國極端仇視,法德矛盾成為當時歐洲最主要的矛盾。
為此德國一直積極試圖孤立法國——先是組建了德、奧、俄三皇同盟,然而這一同盟內部本身就潛伏著巨大的隱患:俄國對東歐和巴爾幹等斯拉夫人聚居區一直懷有野心企圖,而德、奧在這些地區也有利益存在;另一方面俄國也不願看到德國在擊敗法國後進一步崛起成為一箇中歐強權,因為德國在擊敗法國後的下一個目標極有可能就是自己。德國為迫使俄國就範就慫恿奧匈在巴爾幹半島同俄國展開爭奪,結果這反而將俄國推向了法國一邊。德國見狀就轉而拉攏正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義大利,形成德、奧、意三國同盟。法國和俄國因為感受到三國同盟對自己的威脅,於是也結成盟友,也就是法俄協約。三國同盟和法俄協約成為20世紀初歐洲兩大對立的政治軍事集團,兩大集團都盡力爭取英國站在自己這邊。
長期以來英國始終在歐洲大陸事務中採取均勢外交政策——從不和任何Continental國家結成固定的盟友關係,而是盡一切可能打擊削弱某個Continental國家一強獨大。德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外交使英國感受到了對自己的威脅——這一時期德國既想利用自己的陸軍優勢確立Continental霸權,又想在海外進行殖民擴張,而這兩點都是英國無法容忍的,於是英國選擇加入法俄協約。這樣一來德國就把英、法、俄三大國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甚至連其盟友義大利後來也被法國利誘而叛變,當一戰爆發後德國只獲得了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土耳其的支援,這三國的國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德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單挑英、法、俄三大國。
隨著一戰由歐洲向全球範圍內蔓延,世界各國都看出來德國是在以一己之力單挑英、法、俄三大國,既如此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以便在戰後爭取好處的事誰都會做:美國希望透過對德國的打擊擴大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以拓寬自己的歐洲市場,日本希望趁機佔領德國在亞太地區的殖民地,中國則打算趁機廢除同德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既然大家都看出來德國必敗無疑,那就一塊兒上去圍毆,好在戰後分得部分勝利果實。德國就這樣落得一個以一己之力單挑全世界的下場。
按說有了一戰如此慘烈的經驗教訓,德國應該深刻反省,堅決避免再度和世界為敵才是,然而在二戰中我們又看到了全世界人民群毆德、意、日法西斯勢力的局面,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二戰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一戰的繼續——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受到凡爾賽體系的束縛,無時無刻不想擺脫這一束縛,而德國擺脫束縛的方式就是再發動一次世界大戰。這次德國吸取了一戰的經驗教訓,所以極力試圖對敵人進行分化瓦解,然而到頭來德國能拉攏到也就日本和義大利,還有幾個不大入流的僕從國。
德國位於中歐,極其容易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局。希特勒對此是有一定認識的,所以他選擇和斯大林締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便自己騰出手來專心致志對付英、法,畢竟英、法作為一戰後凡爾賽體系的既得利益者是無法容忍德國對這一體系的挑戰的。然而希特勒忘了歐洲政治的一大特色——均勢外交:歐洲各國之間為維護本國的安全與利益都極力試圖維持彼此之間的均勢,絕不允許有某個大國崛起到足以稱霸Continental的地步,否則就會群起而攻之。到了二戰時期這一均勢外交理念由歐洲向外擴散,新興的美、蘇兩國也開始秉承這一外交理念:在二戰早期德國可以透過一定的外交手段穩住美、蘇,從而專心應對英、法,然而隨著德國的強勢崛起就令美、蘇日益不安起來:蘇聯方面提出了自己維繫《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就是德國必須將在東歐的勢力範圍讓與蘇聯以作為兩國之間的緩衝區,蘇聯甚至還制定了針對德國的大雷雨計劃,希特勒不能接受蘇聯方面的要求,於是轉而採取先發制人的偷襲手段打擊蘇聯。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正日益崛起並打算放棄孤立政策走向世界,自然對野心勃勃想要挑戰世界秩序的德國大為忌憚,更何況如果放任德國征服英、蘇,那麼美國的安全也將受到極大的威脅。此時德國的盟友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終於徹底將雙方拉到了對立面。
-
8 # 大東北的小豆包
與其說是德國與世界為敵,不如說是德國是要摧毀舊的國際秩序,建立德國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因為要德國摧毀的是國際秩序,並且在受到阻撓之下,不能夠“和平崛起”而只能夠訴諸於武力,所以表面看來就是與世界為敵了。
德國是西方列強中最後一個實現統一的國家,1871年普魯士透過擊敗丹麥、奧地利、法國才真正建立起統一的德意志國家。而此時的世界已經被英法俄等列強,尤其是世界霸主的英國,瓜分完畢,並建立他們主導的國際秩序,但是這時候的歐洲迎來第二次革命,統一後德國,搭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經濟迅速發展,在20世紀初已經成為歐洲的經濟和工業第一強國,而反觀英法等傳統歐洲強國則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轉型緩慢,發展落後於德國,於是問題就來了:
德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工業水平很高,德國迫切需要海外的原料和商品傾銷的市場,但是世界已經被列強瓜分完畢,德國要求改變就有國際格局,重新分割勢力範圍和殖民地。
英法等國,尤其是英國卻躺在偌大的殖民地上,經濟轉型雖然趕不上德國,但是依靠盤剝廣大的殖民地,有著廣泛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法國還向其他國放著高利貸,於是日子過得也不錯,他們當然不願意改變舊有的國際秩序。
統一後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下迅速發展躍居歐洲第一位
老牌強國已經落伍但是仍佔有最廣大的殖民地和利益,新型強國雖然衝勁十足,但是空間有限,結果就是英法與德國矛盾加劇,後來各自找來了幫手助戰,英法俄加上後來義大利美國及一眾小弟組成協約國,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及一眾小弟組成同盟國,最終一戰爆發大打出手之後,同盟國戰敗,德國作為戰敗國原先的利益被瓜分,西方強國在一戰戰結束後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由強國對一戰後的世界的秩序和規定進行了劃分,而且這種秩序是在法國等戰勝國報復性的壓制和殘酷的剝削德國的基礎上,戰敗的德國不僅需要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而且喪失所有還有的海外殖民地以及吞併的歐洲鄰國領土,德國還喪失了曾經位居世界第二的規模龐大的公海艦隊,以及空軍,遠端火炮等攻擊性武器等,這讓生性好強驕傲的德華人感到莫大的恥辱。
一戰後《凡爾賽合約》中德國喪失的領土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執行不到十年的時間,美國就爆發了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並造成資本主義世界性的大蕭條時代,並由此引發的嚴重社會危機。
在這場經濟危機的背景之下,各國紛紛展開自救,美國實行羅斯福總統上臺,實行羅斯福新政,日本軍國主義開始透過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和剝削來轉移國內矛盾,德國則是由激進的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上臺,在仍舊面臨鉅額的戰爭賠款以及經濟蕭條,嚴重的失業率的雙重壓力之下,納粹居然在短時間內扭轉了德國的頹勢,並重新實現了德國經濟復興,在納粹黨的一系列政策之下,德國的經濟復甦,德國的就業率攀升,普通民眾的居住、出行、旅遊等福利大大增加,德國重新成為第一經濟強國,並舉辦了“柏林奧運會”希特勒及納粹黨也得到了德華人前所未有的支援,在經濟復甦的支撐之下,德國迫切要求改變一戰後《凡爾賽條約》對德華人的限制,於是德國開始重新武裝,逐漸建立起歐洲領先的空軍和陸軍,並大力發展海軍,德軍開始試探性開進《凡爾賽條約》規定的德國不得駐軍的萊茵河東岸非軍事區,開始吞併《凡爾賽條約》規定不得與德國合併的奧地利,開始建造《凡爾賽條約》規定的不允許德國擁有的戰列艦、坦克和轟炸機,這些德國都做了,但是英法等國卻沒有說什麼,而是一直縱容綏靖德國,事實證明作為一戰戰勝國的英法遠比戰敗國的德國更加的懼怕戰爭。
慕尼黑會議上英法將捷克斯洛伐克出賣給德國
德國在一戰失去的很多,在德國重新崛起後,自然要收回,而儘管英法儘量的綏靖縱容妄圖避免戰爭,但是德國的胃口很大,而且在戰爭中失去的利益必然需要戰爭才能收回,於是德國的胃口越來越大,要徹底砸碎凡爾賽體系,但是英法終究是有底線的,那就是不能夠完全坐視德國破壞他們的凡爾賽體系基本框架,於是英法在坐視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後,德國仍舊要進攻波蘭,於是英法終於被動對德國宣戰,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德國逆時針閃擊歐洲,並擊敗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並開始對英國發動不列顛空戰時,德國一直事實上與蘇聯結盟,他們共同瓜分了波蘭(波蘭歷史第四次被瓜分),還重新劃分了東歐的勢力範圍。但很快德國在進攻英國受挫之後,轉過身來就發動了全面入侵的蘇聯”巴巴羅薩“行動,一時之間德國不僅與英法等民主國家處於戰爭狀態,而且還和蘇聯大打出手,與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為敵,德國就像一輛無法控制的戰車,任意性的向它所能夠覆蓋的範圍發動攻擊。
在與蘇聯瓜分波蘭之後,德蘇成為鄰國,1941年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全面入侵蘇聯
激進的政治家們,總以為戰爭只是他們的政治手段之一,他們完全可以收放自如,事實上戰爭更像一頭難以馴服的洪荒猛獸,一旦輕易放棄,就很難控制,於是戰爭越打越大。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少數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多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最終成為人類史空前絕後的最大規模戰爭。
-
9 # 西山軍武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選擇與世界為敵,究其原因,都和當時的社會,經濟,軍事以及政治脫不了干係!
19世紀70年代,取得了多次對外戰爭勝利的德國,終於將分裂了幾百年的德意志統一。強大的軍事能力,使得德國陸軍獲得了世界第一的稱號。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髮展,德國的國力不斷的提升,其在中歐呈現出區域性霸主的地位日益明顯。而當時,西方列強紛紛加入瓜分世界的浪潮,由於德國起步較晚,所佔殖民地完全不能和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日益強盛的國力和軍事實力與稀少的殖民地形成強烈的對比。德國不甘心只成為中歐區域性霸主,其實德國一直想走出去,對外進行擴張,尤其是旁邊有英國和法國背後更有沙俄等敵對國家,再加上德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德國面臨著被四面包圍的風險。所以,德國想要按照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 心思越來越重,再加上國內經濟,工業的發展 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資源,所以得到更多的殖民地迫在眉睫。幾百年來,其他國家紛紛從海外獲得了巨大的財富,這樣德國很是眼紅!於是,德國必須要從老牌帝國手中搶佔殖民地,進行全球利益再分配,以拓展生存空間,推動國家崛起的的步伐,增強國家實力!在德國透過實力重新劃分殖民地的提議被強硬拒絕之後,需要海量原材料和資源發展的國內經濟現狀,以及隨著發展過程中日益增大的社會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使德國不得不尋求一個解決國內國外各種矛盾的突破口。在這樣的局勢下,德國迫切的要對全球殖民地洗牌,走上發動戰爭之路就成為了其扭轉困局的一個有效途徑!發動戰爭之後,結局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德國戰敗,國力一落千丈,領土更是被瓜分。現在想想,德國會不會因為走上戰爭的不歸路而感到後悔!
-
10 # 第五玥璋
德華人也不想成為世界公敵,但只要以英法為敵,那就是與世界為敵了。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是英法在世界的殖民地非常多,這也是新興的帝國主義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所羨慕嫉妒恨的,為了爭奪殖民地只能大打出手。自從俾斯麥把奧地利拉攏過來(說是拉攏,實際上是普奧戰爭的結果)以後,法國開始忌憚普魯士的強大,它必須遏制德意志的統一使自己繼續稱霸歐洲大陸,但是德意志的統一是大勢所趨,結果普法戰爭不可避免。法國波拿巴戰敗以後,歐洲大陸開始一國強大,這不符合英國的歐洲大陸平衡政策,開始從“光榮孤立”變成扶持自己百年勁敵法國抗擊德國,這樣以英法俄形成了同盟,而德奧意形成了另一個同盟,水火不容終於在薩拉熱窩的漩渦中爆發了一戰。二戰也是一戰的延續,其實一戰和二戰可以合稱為一場世界大戰,但分兩個階段,一個是帝國主義間的戰爭,一個是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德國開始並不是向世界宣戰,只是英法殖民地較多到世界各個角落都有,這些殖民地國家或領地當然也對德宣戰,包括中國也參與了對德戰爭,中國主要想收回自己被德國佔領的膠東地盤。凡爾賽公約暫時把德國氣焰打下去了,可仇恨埋沒在心裡,德華人不服。法國福熙元帥就一針見血地說:這哪裡是合約?這完全是二十年的停戰!沒想到整整二十年後二戰真的就爆發了。後來為什麼說是德國與世界為敵了呢?因為納粹德國的反人類罪惡深重,激起全世界人民的憤怒,所以才是世界人民對抗法西斯軸心國的正義戰爭。這是戰爭後期形成的,並不是戰爭開始就這樣。
回覆列表
19世紀70年代,在取得普丹、普奧、普法戰爭勝利後,分裂幾百年的德意志終於實現了政治統一。當時,已過了全球帝國主義擴張的黃金時代,統一後的德意志憑藉本身的體量和作為歐洲地緣中樞的位置,並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加持下,發展迅速。以德意志的優勢,按理說,它就像一顆閃亮的新星,潛力無限,追上英法等這樣的老牌帝國是遲早的事。不過,德國不走正道卻走上了發動戰爭這條不歸路。
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拉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序幕。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為主的協約國展開了激烈戰鬥。
那麼,德國為什麼要發動這場聲勢浩大的世界大戰呢?
第一、面對世界早被英法等老牌帝國瓜分的事實,作為後起之秀,德國必須要從他們手中搶佔殖民地。
隨著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沿大西洋的西歐國家以海為路,在利益的驅使下,向亞非拉地區進行殖民擴張。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運回到西歐本土,反哺本土開發,也促進了國內技術革命和生產關係的重大變革。大英帝國和法國等老牌帝國獲益剖豐,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影響力越來越大。
而德意志卻在1871年實現分裂幾百年的國家統一,相比英法等國,起步晚,受到技術革新的影響力也遠不及這些老牌帝國。當時,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遍及除南極洲以外的地區。北美洲東部、非洲西部大部分地區及東南亞的安南、寮國、高棉也落入了法國之手。西葡仍佔有南北美洲主要地區。
反觀德國,國家統一晚,經濟起步晚,與英法等國差距很大。只有工業原料、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有足夠大的產品市場,德國才能夠實現崛起。而德國本身的規模有限,資源和國內市場相較而言也不大,唯一的出路就是走英法等國海外擴張之路,用武力爭奪殖民地。可是,全世界都已被英法等老牌帝國瓜分殆盡,德國已錯過了瓜分世界的良機,如若執意武力爭奪,必然會加劇與英法等既得利益的老牌帝國的矛盾。可是如果不作為的話,德國又不能實現崛起。
於是,德國必須要從老牌帝國中搶殖民地,使得全球格局大洗牌、利益再分配,以拓展生存空間,推動國家崛起的步伐,增強國家實力。
第二、德國本身的歐洲地緣中心的格局,決定了其難以向歐洲大陸擴充套件,反而會有四面受敵的威脅。要改變這種劣勢,就只能透過戰爭來改變世界格局,重新劃分各國勢力範圍。
從德國內部來看,南面山地和北面平原,東西面沒有高山大河等天然阻隔來有效維護國家的安全。再放眼歐洲,德國是西歐、東歐、南歐、北歐的“十字路口”,是歐洲公路、鐵路的交通樞紐。德國地處歐洲地緣中心,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有效的實現經濟文化等有效交流,同時,四周也會面臨外部勢力的侵擾。
而觀周邊勢力中,東邊的俄國和西邊的法國對德國的威脅是最大的。俄羅斯長期y有“歐洲憲兵”的稱號,威震亞歐。不過,到了19世紀下半頁,因俄羅斯內部體制僵化,不利於新的生產力發展。另外,其疆域太過遼闊,本部遠在東歐,削弱了向中亞北亞地區輻射影響力的力度。再加上,俄羅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汲取中,嚴重落後於西歐老牌國家。雖然,1861年進行俄國農奴制改革並不徹底,但就其整體實力而言還是呈上升趨勢。有了強大的國力做支撐,就阻擋不了俄羅斯的對外擴張之路,而其向東歐輻射擴張,嚴重威脅到德國的核心利益,兩國的矛盾衝突越演越烈。而法國和德國的矛盾更是久遠,特別是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後,法國失去了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法國對德國的恨不用多講。
在這種不可調和的地緣矛盾衝突之下,德國不得不時刻警惕。但是防守意味著被動,如果主動出擊,透過透過發動戰爭來削弱法俄的勢力,向外擴充套件更多的地緣空間,才是德國最終想要的。
關於德國與法俄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已有清晰認識。但是,德國和英國又有什麼矛盾呢?
當時的大英帝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從其鼎盛時近34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便可見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廣闊殖民地。而統一後的德國,經濟飛速發展,需要更為豐富的原料產地和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德國不甘於蝸居於中歐,只有向外擴張,在海外擁有殖民地,才能將殖民地的原材料、資源、財富等用於本土發展。很顯然,德國此舉必定會侵犯到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勢力。而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大英帝國,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才對自己最有利,定不願看到過分強大的德國威脅到自身的利益。
面對內部地緣格局的缺陷及外部勢力的威脅,德國也只能冒著被終老牌帝國碾壓的風險,對外擴張,來改變世界格局,重新劃分各國勢力範圍。
第三、發動戰爭,掠奪更多殖民地,才能緩和國內的社會階級矛盾。
統一後的德國,恰好打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列車,在技術的加持下,德國經濟迅猛發展。一戰前,德國已成為歐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高速發展的經濟也帶來了不少的隱患,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越演越烈,社會財富分配嚴重失衡擴大了社會階級矛盾。
社會階級矛盾在英法等老牌帝國中也是普遍現象。可是,因他們的殖民地廣闊,可以轉移社會矛盾,去加大力度剝削亞非拉貧窮落後地區的勞動力來聚斂財富,從而弱化歐洲本土的社會階級矛盾。
顯然,德國沒有英法等國處理內部社會階級矛盾的優勢。德國經濟要發展,要趕超英法等國,在內部資源匱乏,海外殖民地緊缺的局勢下,就只能去壓榨本國的工人階級的剩餘價值,這必然會激化德國的社會階級矛盾。
這樣的局勢下,德國更是迫切要對全球殖民地洗牌,走上了發動戰爭之路也成為了其扭轉困局的一個有效捷徑。
不過,凡事往往事與願違,德國雖然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結局卻令其大失所望。一戰後,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大敗了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德國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殆盡,部分本土也被法國和波蘭等鄰國佔領,損失慘重,還有鉅額債務和賠款的重壓,國力一落千丈,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那麼,一戰戰敗後的德國要怎樣才能重振國威,再次走上崛起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