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東來
-
2 # 猿人獵魚
無為並非指消極懈怠的無為,她是一種方法論,是治理的一種大格局,一種順應客觀規律的哲學思想.在現代竟爭激烈的社會也可作為一種順應人性的戰略思維.柔弱可以作為麻痺對手的手段.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甚至讓人想去邦助保護的人總比被人惦記被人使絆子容易成功得多對吧?這何嘗不是一種高階的競爭手段
-
3 # 一生最服王陽明
“無為”的完整定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而不能簡單的等同於“不為”。意思就是創造它不是為了佔有,有所作為目地不是為了獨享利益,功勞成就了不要以功為炫耀資本。
無論再一億年,柔弱的舌頭永遠比堅硬牙齒壽命長得多。
在崇尚競爭的環境下,為競爭而競爭可能會讓你一敗塗地,地有所不爭,城有所不攻,地和城爭和攻下來,不是很快要失去或者要留下巨大的機動兵力去防守,這才是最讓自己致命的競爭手段。主動權才是第一,主動權才是王道。對誘人的目標不爭不佔,用無為讓對手在錯誤的思維方式指導下在錯誤的形勢下錯誤的時間犯戰略性錯誤,就是最大的作為。
在劇烈競爭中學會儲存自己才是第一王道, 過剛者易折, 善柔者不敗,為柔弱的姿態換來是大多數人對你不敵視才是生存第一等要做的,四處樹敵,處處煙火,可以怒懟敢冒犯的最強大的敵人,但是亂作為,四處示強,處處恃強欺弱,讓別人下意識認為你是最大的危險就是最蠢萌的行為。
《天道》中韓楚風面在Quattroporte位置之爭之時面對的是咄咄逼人的另外兩個副Quattroporte,丁元英讓他退出競爭,把做好內功為第一要務,文化屬性會讓兩個副Quattroporte爭得你死我活,內功上肯定大打折扣,這樣做就和董事會決定誰當Quattroporte是誰能給集團帶來最大利益這個最重要的原則嚴重衝突。誰是最後受益者,只有公開示柔弱,不公平去競爭Quattroporte位置,卻在內功和發展高度方面做足功夫,才是提高當Quattroporte勝率的正確之路,示柔非柔,才是最大化儲存自己,在明面上競爭上有所不為,才是最大的作為。
柔弱和無為是為了應對不必要的無任何戰略意義的競爭對手,最大化儲存自己,獲取最大化利益最好手段。
-
4 # 聽雪說史
老子的“無為”、“柔弱”在祟尚競爭的環境中有沒有用武之地?
當然有!並且是戰無不勝的法寶利器!
“無為”思想,是一種戰略思想,“柔弱”只是其中一種表現形式!而具體的競爭策略是戰術思想!如果把兩者放到敵對兩面,則“無為”思想對單純的競爭策略的打擊屬於降緯打擊!
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無所不為,是最高極的作為!是以事物的核心本質為無極原點而生髮出各種策略。無極生太極,太極分陰陽,陰陽互生,相互轉變!由此而產生的策略,因對方的策略而生,因對方的策略而變,怎有不勝道理?
再說柔弱,這裡的柔弱是不單純的柔弱,而是無為的表象!單從自然界講,水至柔至弱,滴水可從穿石,利刃不能斷水!此柔弱如何不是至鋼?
-
5 # 有德司契
老子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請問:“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你知道它的意思嗎?實老子認為:既然“道”能常以其無為法治的模式,將天地萬物治理得井井有條一派繁榮。那麼人類社會只要依道而行地以道無為法治的模式與民立契治天下,而不主觀有為的亂折騰,就能夠“為無為,則無不治”促使社會自然和諧地向前發展與進步(即“我無為而民自化”)。這何錯之有?
而老子強調的“自然弱柔”的政治主張,則是指統治者們不可實行主觀有為的暴政。而應以“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及“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慾而民自樸”以及“弱者道之用”的模式治天下。這才是老子所謂的“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以及“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的本義。何錯之有?正因此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6 # 全峰山
老子的″道論″,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天道自然觀″。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基本上就是″人當法道,順其自然″。
老子的″無為″、″柔弱″,是關於如何治理國家而釆取的″無為而治″之方法,讓人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用無所作為聽其自然發展之法,進而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
老子認為,無為正是有所作為,″無為而無不為″。反對用″刑、禮、智″來治理國家,反對重賦稅,擁強兵。主張人們″多樸素、少私慾″,就可無憂患等。
老子的這些思想的主要根源是,他向望"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壯態,這也是由於周室為爭奪王權,而發生了長達5年的內戰之亂所造成的,因為殃及到了老子。
老子小國寡民的思想,顯然是一種幻想,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也更不適合崇尚競爭社會的發展要求,根本談不上用武之地,這是毫無異議的。
-
7 # 用心去感受YY
當然有用,而且具有相當的智慧。
首先,要明確,老子所說的“無為”,指的是不要違背事物的自然強為、妄為,而不是指什麼事情都不做。他對“柔弱”的推崇,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生存智慧,謀求的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而不是消極的負能量。
其次我們逐一剖析。
《老子》2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37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63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等好多處提到“無為”,可以說這是《老子》的精髄。而且你會發現他往往把無為和自然、道一起講的,《老子》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實老子講無為,主要是針對治理國家而言,只要遵循準確規則,不要過多幹預的一種理想化的治國。他更是把無為上升到道,生活生存都要相適應,也並非要大傢什麼事都不做,而是要大家不要違背本性去刻意妄為或胡作非為。在崇尚競爭的環境下,“無為”更有其積極的意義,就是遵循事物的基本規律,順勢而為,延續到現代社會有競爭的商場,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同一個意思。
巜老子》78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正是受到水至柔但不卑下等特點啟發,而崇尚“柔弱”的生存之道。他認為剛性東西易斷,柔性東西更不易摧折,做事不要一味逞強,柔弱更易佔據有利地位,更易獲得同情和幫助,甚至更能被敵對方忽視乃至讓對手犯錯,而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比比皆是。舉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石頭很結實吧,鐵器很堅硬吧,抵不過水長期浸泡,抽刀斷水水更流也是這個理。在崇尚競爭的環境下,
推祟柔弱,是一種更具優勢的生存智慧,是一種不易受阻或阻力最小化的處世之道。
所以說在崇尚競爭的環境下,老子崇尚的無為、柔弱,不僅很有用,更是一種智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
8 # 紹興李珍
老子崇尚“無為”、“柔弱”,在崇尚競爭的環境中,這種思想還有其用武之地嗎?
感恩邀答:
老子只講道,講大道,講天道。《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我們所能看到的道,它遵循著自己的規律。“無不為”是指我們看到的結果,道呈現的,我們覺得它無所不能。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見小曰明,守柔曰強。”能“一葉知秋”者叫“明”;守“弱”是“強”,先知道,什麼是弱?凡是“弱”的,都是指剛剛生長沒多久的,也就是說,守住一直微弱地生長,就是強者。
什麼是真正的強者?一個人遵循著自己的道路,緩慢地一直朝前行,一輩子如此,這就是最大的強者,他是在自己的環境中呵。一家之言,敬奉!
-
9 # 何必強求
一、如何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呢?
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是"道",他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由他所預設的"道" 而展開的。
形而上的"道"是我們人類的感覺知覺所不能直接接觸的。如果這 個形而上的"道"不與人生髮生關係,那麼它只是一個掛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學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濃厚,但他最關心的仍是人生與政治的問題。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實到經驗界中,老子認為凡是自然、無為、柔弱等觀念 都是"道"所表現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無為"的觀念,成為《老子》一 書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觀念都是圍繞這個觀念展開的。
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個天下大亂諸侯混戰的時代。統治者強作妄為、貪求無厭、肆意放縱。違背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直至強姦民意,即"有為",也就是妄為。
老子看到的"有為"的禍害己經非常嚴重了,他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老子註釋及評價》第七十五章(以下的原文引用均出於該書,故只註明章節),老百姓飢寒交迫,是因為統治者的苛捐雜稅太多,老面姓的災難不斷,是因為統治者妄自作為,違背規律。老子對當時的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過著越來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說:"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五十三章)這幾句話道盡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間不平。統治者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過著豪華的生活,穿著名貴的服裝,帶的是寶刀利劍,山珍海味都吃厭了,錢財貨物堆積 如山,而農民卻是田園荒蕪、倉庫空虛、家無隔夜之糧。這種情形,老子看在眼裡,怎麼能不感嘆呢?無怪乎他要氣憤的駕一句:"這簡直是強盜頭子"。
在老子看來,當時的統治者是無德無能,還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為,結果使老百姓疲於奔命,勞民傷財,造成民不聊生。在這種情形下,老子極力 呼籲統治者為政要"無為"。實行"無為而治",不要過於苛刻的干涉者百姓的生活。
"無為而治"本言自於孔子"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論語、衛靈公十五》,但在老子哲學裡,"無為而治"的思想成為了一個體系。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五十七章),"好靜"是針對統治者的騷擾而提出的;“無事”是針對統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無慾"是針對統治者的貪慾而提出的。
老子認為 為政者應當能做到"無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壓迫。君主應當學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過著勤儉的生活,日理萬機不貪享受,治國能順應社會規律、時代潮流。制利 國、利萬眾的憲政,一旦制訂頒佈,就不輕易改動,讓萬民在頒佈的憲政下自化。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 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你若認為"無為"就是毫無作為、 消極等待,只是聽從命運的擺佈。這實在是誤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作不成了。"這 裡的"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生的 效果。這和第三章所說的:"為無為,而無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為無為, 而無不治"的意思是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不上軌道的。萬事萬物均有自身的規律,我們只能順應規律,順應時代的潮流,促其 前進。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是"有為"一一亂為、妄為。
"為無為"是講從"無 為"的態度去"為",可見老子並不反對人類的努力,老子說:"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創造、去發揮,去貢獻、去成就。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佔有衝動。
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私慾。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為、不要貪、不要爭奪、不要佔有、不違背規律。 數千年來,老子的"無為"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性格行為和人生觀產生了很 大的影響。在現代社會中,這個思想是否還有價值呢?我們是否還需要"無 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我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包含著對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深刻理解,包含著對社會的有益啟示,它要求人們樹立一種超脫的忘我的思想境界,無私無慾,利於他人。因而,老子的"無為"思想不僅僅是存在的價值了。
二、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柔弱勝剛強”的思想,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老子小時候對於水就有特別的情感,他洞悉到水的四大美德:其一,至善之德,利於萬物而從不爭;其二,至謙之德,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其三,至大之德,所謂江海為百谷王;其四,至柔之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因此,水的美德之一,就是至柔。
其實,在老子小時候,有一位老師叫常樅,是一個很有智慧和德行之人。當老子成年後,老師常樅已經十分衰老。有一回常樅生了大病,眼看就要不行了。老子得知情況後急忙去探視。此時的常樅很祥和,並未顯出病痛之感和對於死亡的恐懼之色。常樅張開嘴,問老子:“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答道:“牙齒沒有了。” 常樅繼續問:“舌頭還在嗎?”老子答道:“舌頭在。”老子此時有些疑惑,不知常樅為什麼問自己這些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常樅看出老子的疑惑,便說:“你知道我為什麼問你這些問題嗎?”老子搖搖頭。常樅說:“舌頭是軟的,因此還在;牙齒很堅硬,所以早就沒有了。”此時老子才知道老師常樅是在點撥自己:世間萬物,柔弱勝剛強,這是普遍的真理。
多年以後,老子在《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寫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指出,堅強的事物,都是走向死亡或是已經死亡的一類。有生命的東西,如人和動物的身體,都是柔軟的;一旦死亡,就漸漸僵硬。草木茂盛時,柔軟而有彈性,一旦枯槁,便僵硬腐朽。嬰兒剛出生時,身體最為柔軟,隨著年齡的增長,柔軟性越來越差;到了老年,便趨於僵硬了。所謂物壯則老,老則死;有生命力的事物,永遠是柔軟的,柔軟才能向前發展。 老子所談的至柔,不是衰弱和後退,而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符合自然規律的狀態。至柔其實蘊含巨大的能量,正如至柔的水看似柔軟,卻能以萬頃之勢斷金碎石。
人若向至柔的境界發展,則境界開闊,無所不包,那麼就必然身心健康,與萬事萬物和諧相處。 老子正是洞悉了至柔的偉大,並且達到了至柔的境界,才能產生如此偉大的思想,寫就《道德經》這樣光耀千古的著作。
對於老子崇尚“無為、柔弱”的思想你還有疑慮嗎?
-
10 # Pai老子行動
讀了幾十年書,卻只是對《老子》相對熟悉一點。看到有關《老子》的問題,就管不住自己的手,把老子柔弱隱忍的主張拋諸腦後,讓題主和各位看官見笑了。
老子思想,從展示在世人那一刻起到現在,已經經歷了至少兩千五百多年時間,一直都在面對激烈的競爭,卻越來越顯耀。這種狀況,應該能夠證明老子思想,包括他崇尚無為、柔弱的觀點在內,從來都不懼怕激烈競爭。
向活下來的人學習競爭技巧孔子標榜一個做法是“述而不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拿來主義者,別人的東西,如果覺得正確、有價值,就拿過來放到自己的儲物箱裡,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孔子標榜另一個做法則是“信而好古”,為孔子提供給養的人,都是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遠古聖賢,如堯舜。
按照我們的理解,孔子的做法相當高明。堯舜的思想觀點,經過了差不多兩千的時間檢驗才儲存到春秋時期,其正確性是經過了歷史的檢驗的,錯不了。即使錯了,也不會是大錯、根本性錯誤。
但是,老子卻說孔子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為什麼?因為這些人都已經死了。死人的觀點只會把另一個人也帶向死亡,其正確已經由死人自己明白無誤地證明了。
所以,當孔子到洛陽向孔子問禮的時候,老子一點也不客氣,“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這些遠古聖賢,哈都沒有能夠留下來,除了幾句無用的廢話。
老子正是經歷無數次競爭而活下來的勝利者老子敢於批評孔子向遠古聖賢學習的做法,應該還有一個原因,老子活的時間比堯舜還要長。這個假設很大膽也讓人覺得特不靠譜。哪有一個人能活幾千年的?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讀讀《老子》就會發現,老子的真實年齡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從《老子》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對老子的瞭解還是太少太少。
我們都知道,道是老子思想的基礎。道有三大特徵,一是微,二是希,三是夷,“視之而不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微,說的是組成道的物質,在個體上講是非常微小的,比空氣中飄浮的粉塵還小,小到人的肉眼都看不到,無法分辨;希,說的是組成道的物質密度非常小,比真空的物質密度還小,聲音都無法在道里進行傳播;夷,說的是在整體上又是非常龐大的,比天地都還要大,用手去撫摸,根本就摸不到它的邊緣,“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
根據我們現在我掌握的知識,可以很容易地認識到,道是一個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如果一個人進入到了道里,活不下去也出不來。但是,老子不但去了,還活下來了,更是活著從道里走來了。
老子有一個同伴,叫做建。在《老子》裡,老子引用了建的話,“明道如悖,進道如退,夷道如類”。認識了道之後,才發現原來對道的種種假設跟真實情況是相反的;進入了道之後,才發現本來是在向前走卻感覺到是在向後退;把道的每一個角落都走過了,也就是征服了道之後,再用常人的觀點衡量,道就是形而上的抽象的存在,如同把具體的事物不斷進行歸類所得到的結果一樣。
老子自己也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老子在《老子》裡多次說到,道是天地之母。進入過道,也就掌握了有關道的知識。從道出來又抵達天地之後,就可以運用有關道的知識來認識天地。認識了天地之後,再次回到道,即使是身體不存在了,生命也不會出現危險。
能夠進入到道里去,還能夠像在天地之間一樣正常生活下去的人,《老子》裡有一個專門的稱謂,叫做“道者”--“道者同於道”。
從道里出來再到天地所花費的時間,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因此,老子完全有資格批評孔子向堯舜這樣的死人學習而不向他這種活人學習。
但是,孔子把老子的話當作了耳邊風,繼續堅持他原本的觀點,向遠古聖賢學習。孔子的最終結局也跟遠古聖賢一樣,變成了死人一個。
真正要做到無為,難無為,我們通常把它理解為消極的不作為。這種理解,並不符合老子的觀點。老子裡的無為,只是不以積極的行為去追逐名利。無為也分真假。真無為,是既不透過自身的行為去追逐名利,也不假他人之手去追逐名利。假無為,則是雖然不透過自身的行為去追逐名利,卻會假他人之手去追逐名利。
能夠做到假無為的,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有很多。知武子說,“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君子動腦筋思考問題,小人付出體力解決問題,是存在了很多年的先王之制。孟子補充說,“勞心人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專職思考的人管理其他人,專職勞作的人則服從其他人的管理。被管理者供養管理者,管理者由被管理者供養,這是全天下走到哪裡都講得過、行得通的道理。
君子,老子在《老子》裡給了他們一個專門的稱為,叫做“禮者”。君子所認可和追求的,就是假無為。他們這樣做,很為老子所不恥,因此,君子在《老子》的地位很低,只是被劃入了下禮者的範疇,還入不了上禮者的圍。因為上禮者還必須要透過自身的努力去獲取名利。
想要做到真無為,就只能透過為道來實現。“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以為也。”透過為道,來逐漸減少獲取名利的行為,從開始的量變到最後的質變,徹底消滅獲取名利的行為,自己不再做出獲取名利的行為,也不假他人之手做出獲取名利的行為。
透過為道才能做到“無為而無以為”的真無為,是因為透過為道才能讓降低以至於消除人對名利的消耗和依賴。只有擺脫了名利束縛的人,才能成為道者,才能在什麼都沒有的道里正常生活。
從《老子》問世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卻再沒有出現一個能夠做到真無為的人,難道這還不算難?
柔弱,只是不具備獲勝能力時的隱忍做到真無為很難。可能要花費幾十年甚至上百的時間,一個普通人才能透過為道做到真無為。
做到了真無為的人,老子在《老子》裡給了一個專門的稱謂,叫做德者。一個普通人透過為道成為德者,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一個好的德者,既不會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名利,也不會透過別人的努力來獲得名利;一個好的仁者,只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名利,而不透過別人的努力來獲得名利;一個好的義者,既透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名利,也透過別人的努力來獲得名利;一個好的禮者,在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名利的同時,還透過別人的努力來獲得名利,只是得不到別人的積極響應,便不得不採取一定的強制手段迫使別人就範。
從禮者到德者的過程中,在很長的時間裡,為道者都缺乏足夠的能力去面對激烈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隱忍。孔子見老子的時候,就批評過孔子在自身能力不具備的情況下就貿然出擊,“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當我們沒有能力戰勝對手的時候,就必須避免與其發生正面對抗,否則,只有死路一條。老子說,“勇於敢者死,勇於不敢者生。”
人都死了,還有什麼競爭?因此,想要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儲存自己才是第一要務,而柔弱則是儲存自己的不二之選。
做到真無為,就拓展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競爭,爭的就是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只有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得到了拓展,才能算是刻了勝利。
做到真無為的好處,正好能夠極大地拓展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水是非常柔弱的,它不但沒有固定的形狀,而且誰都可以非常輕鬆地對它進行分割。岩石,不但堅硬還緻密。水與岩石的碰撞,看起來勝利者總是岩石,實則不然。水即使不能邁過岩石的阻擋,也能浸入岩石內部。一個能夠做到真無為的人,就像馳騁在岩石裡的水一樣,沒有任何環境、也沒有任何地方,可以阻擋他前進的腳步。生存與發展空間的拓展,就是真無為所帶來的益處。
題主和各位看官,不知道你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
回覆列表
所謂“無為”是指不違背事物本來規律而“有為”,不要做“有為”的事來違背客觀規律。
“柔弱”指的是不超過必要的限度,而適得其反。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缺水,將形成旱災,但水太多也不行,否則會形成洪災。
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體驗,本來旱的不行,好不容易盼來了雨水,結果又極其不幸的遇上了洪災爆發。
這種規律,就叫“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物極必反,反的結果就是“道”的規則變化了,已經不再適用了,這就是“道之動”。
而凡是“道”的規則得到適用的,都是不走極端的“柔弱”的情形,這就是“道之用”。
為什麼老子的儒家弟子孔子主張實行“中庸之道”,主觀上就是要實現“柔弱”。
而面對《道德經》“上德不德”的儒教理念,儒家的孔子一上臺就在“柔弱”的大旗下誅殺了反對派少正卯,道家的莊子也在“柔弱”的大旗下鼓吹“聖人不死,大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