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o9be9myself

    其實《綠皮書》太優秀了,優秀到我都覺得沒必要說太多,想讓觀眾自己去感悟,第一次有電影從美國少數族裔在美國看似大融合實則圈地自萌中求生存的歲月這個角度用富有樂感的方式展現出來,過程幽默歡樂卻也帶著心酸,但卻鼓勵著一直想改變觀念的人們堅持下去,要有勇氣!

    這麼多年過去了,奧斯卡的評委們依然對電影有著最高品味的選擇,做到這一點太厲害了,它的優秀在於它是一部價值不亞於《阿甘正傳》的好電影!

  • 2 # 韓浩月

    《綠皮書》讓人喜歡,首先還是電影本身的魅力,它有著經典電影的設定與結構——白人為黑人服務顛覆了以往同類題材主角的身份定位,是一種很強的戲劇衝突,但在處理這一衝突的時候,又使用了春風化雨般的細膩手段,不會給觀眾造成不適感。

    故事的一波三折,敘事上反轉手段的嫻熟使用,幽默的對白與音樂元素的介入,也讓它的劇情令人牽掛,進入故事之後難以放下。

    對於友情與家庭的刻畫,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也是熟悉、親切的。唐與託尼在車裡就吃與不吃炸雞的爭論,託尼故意挑戰唐對於禮儀與整潔方面的高要求,唐最後放鬆下來與託尼一起“惡作劇”……

    這些損友之間的互相調侃、捉弄,內在藏著友情滋長的痕跡。這樣屬於男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是自然、舒適而放鬆的。在中國喜劇電影中,乃至在現實生活裡,男人這樣表達友情的方式比比皆是。

    雖然不是主要基調,但《綠皮書》當中還是對警察暴力執法、階層隔離所造成的族群冷漠、人的尊嚴遭受挑戰,進行了適度的呈現。這些是美國曆史上真實出現過的狀況,如果沒有這種背景,亦不會誕生《綠皮書》這樣的故事,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表達,才會讓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痛感。

    在為影片微笑、心暖的同時,觀眾何嘗又不會對電影裡提到的問題進行深刻的思考?問題產生的土壤是什麼,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什麼,透過這樣的沉思,相信每位觀眾都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 3 # Q叔電影

    首先,綠皮書的第一個看點無疑是種族歧視的問題。

    無論是司機還是音樂家。他們都活在種族歧視的“鄙視鏈”中。

    首先,司機是一個有些歧視黑人的義大利後裔。這一點從他開頭將兩個黑人杯子扔到垃圾桶就可以看出。

    而他本身卻也不是美華人,當被警察找事的時候也被侮辱為“半個黑鬼”。而且,他生活在底層社會,有錢人也瞧不起他。這一點可以從音樂家的兩個夥伴對他的態度看出。

    而音樂家的身份則更為特殊,首先他是一個黑人,其次,他是一個介於上層社會和底層社會之間的人。這種特殊的身份讓他既無法與他的黑人同胞融為一體(在住黑人專屬旅館時同胞對他的態度)也無法讓上層社會的人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在貴族的黑人專屬衛生間以及禁止黑人入內的餐廳),而可以看出他在影片剛開始又對司機很鄙視。

    當然,這就引來了第二個看點。那就是在兩個人2個月的相處過程中。真正達到了互相理解。並放下了對互相心中的鄙視。(司機最後因為餐廳不讓進的事為音樂家出頭,最後音樂家在黑人酒館縱情演奏)。

    當然,這個話題也是權威比較喜歡的話題。

    加上故事很好,人物刻畫也非常飽滿。

    所以,你不得獎誰得獎啊。

  • 4 # Toyu娛樂

    首先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你,這是一個關於種族歧視的故事。

    類似的故事還有《為奴12年》,一提到這個話題就會讓人莫名的沉重,因為即便是現在,即便是美國已經曾經有過一位黑人總統,也難以改變那種根深蒂固對黑人的歧視。

    在南北戰爭以前,黑人只要一出生就會被當成奴隸,他們沒有人權,沒有地位,被隨意買賣,終身都在欺凌中度過。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功成名就的黑人鋼琴家,要去南部巡演,所以就僱了一個白人司機。

    雖然這個黑人鋼琴家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成年之後在音樂界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是正因為他的膚色,不管是走到哪兒都會受到歧視,尤其是南方,美國的南部是種族歧視罪嚴重的區域。

    那個白人司機雖然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有著各種不良嗜好,頂著一個啤酒肚,但卻有著莫名的優越感,他自己也是一個種族歧視分子。

    隨著劇情的推動,兩人之間雖然保持著距離,但是又不得不因為工作的原因互相依靠,所以就發生了一系列的有趣的事情。

    美國好萊塢所承認的優秀電影無非就是情節片,再加上一些妙語連珠的臺詞,自然就能收穫一票粉絲,當然電影所折射出來的社會意義也必不可少。

    《綠皮書》能夠獲獎也在意料之中,因為它確實挺符合奧斯卡評委的口味兒。

    看這個電影的影評,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叫好的,既然觀眾都說好,那它肯定就是一部不可多優秀影片了,再加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那肯定是值得一看的。

  • 5 # 鄉村見聞啟示

    謝謝邀請,91屆奧斯卡選擇了《綠皮書》,馬雲三刷《綠皮書》,足見該影片成功之處,該片講述了鋼琴家唐聘用美國保鏢託尼當司機到南方一路巡演的故事,倆人之間予盾不斷,笑料白出,最後一個白人,一個黑人卻收穫了跨越種族的友誼,影片再好卻不能改變現實,但能揭露現實,給人們以勇敢力量。

  • 6 # 五湖四海潮

    《綠皮書》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優秀的精彩的電影,但是優秀的電影有很多,它能在眾多優秀影片中脫穎而出,說明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正是這種突出的特點大幅提高了它作為高品質電影的分量,使得它最終收穫奧斯卡大獎。

    簡單來說,《綠皮書》是根據真實故事所改編的,講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黑人反對種族歧視追求平等權利時期,黑人鋼琴家唐·謝利和其僱傭的白人司機託尼·立普按照綠皮書(即黑人司機行動指南)展開南下巡演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精彩有趣的故事。影片用溫情幽默的方式反映了突出的種族歧視問題,展示了不同種族、不同階層之間的溫暖的情誼。

    具體來說,這部電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劇情精彩有趣。整部電影沒有激烈的衝突,而是由幾段小打小鬧連線起來。比如第一次唐外出喝酒被白人圍毆,託尼救唐時候也是走為上策;唐不能用室內衛生間的時候寧願去自己的旅店也不在室外破爛的的衛生間;甚至是最後一場演出的罷演,都沒有很大的衝突,更像是為最後的酒吧狂歡鋪路,把最後一場酒吧演出變成一場自己的演唱會。總體看來,全劇精彩不斷,層層鋪墊,走向末尾的高潮,最終迎來結尾的溫情,不知不覺間走進了觀眾的心裡。

    二是充滿溫情和幽默。影片中兩人之間的關係隨著旅程的前進不斷變化,從互相對立到打破隔閡,再到深入交心,直至最後的坦誠交融。在一次次你來我往的互相幫助之間,兩人的關係越來越融洽,越來越友好。兩個人也都改變了最初在內心裡根深蒂固的偏見。司機歧視黑人,鋼琴家其實也看不起和自己一個種族的黑人,但他們最後都被對方柔軟的心改變了態度,決定融入到黑人中去。

    三是以獨特的視角反映沉重的主題。它是一部有關於種族歧視的電影,但它沒有大篇幅的展現種族衝突的場景,探討黑人民權運動的鬥爭過程,而是用詼諧暖心的方式去為我們展現那個年代所發生的事情,好還是壞,悲還是喜,全憑觀眾自己去感受。這是一種巧妙的敘事手法,好似打了一個差擦邊球,既反映了重大的主題,又迴避了實質性的矛盾,避免深入進去探討,免得讓人覺得過於激越,或者觸碰到一些人過於敏感的神經。不得不說這種手法相當高明。但是不是也存在以偏概全,有意誤導觀眾的嫌疑呢?這裡就不過多討論了。

    事實上,在好萊塢那種工業化製作的電影中,種族電影都有既定的框架,比如高低懸殊的身份,對立的矛盾關係,衝突的類別和展現方式,甚至最後的結局都有一套模板。所以說,《綠皮書》更像是一個標準答案,主題重大,富有爭議性,節奏張弛有度,故事一波三折,大團圓結局,溫情而美好。它能拿下奧斯卡大獎也就不難理解了。

  • 7 # 八月的玉佩

    電影由真人真事改變,從而吸引了廣大的觀眾,且關注的問題又是美國民眾一直所探討的問題,黑人和白人該如何相處,這部影片則給了最好的回答。

  • 8 # panda愛電影

    《綠皮書》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影片故事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美國的1960年代,(美國實行種族隔離時期)一位出色的黑人鋼琴演奏家唐·謝利因為要到南方巡演,於是便找了一個長期混跡於夜總會的義大利裔的美華人託尼·利普做他的司機兼保鏢,在一路南下的過程中因為性格與社會階層的不同從而矛盾不斷,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吵與笑料,但在不斷地相處過程中,兩人卻又在彼此最需要對方的時候挺身而出,互相扶持,影片最後,兩人也是放下了種族偏見,階層偏見成為了好朋友。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難得的暖心之作,我個人真的是非常喜歡。

    首先,它的劇情非常好,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於真人改編,整部影片故事發展都非常流暢,沒有絲毫的突兀感,頗有《為黛西小姐開車》與《觸不可及》的意味,但《綠皮書》看完了你還會覺得看不夠,包括它的笑點,它的觸動人心的臺詞,與它對種族歧視的態度,都讓人印象深刻。

    這部電影不可多得的是演員的專業演出,把當時每個階層的人物都把握的相當到位,每個鏡頭的每個細節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寡。既然是圍繞黑人音樂家展開的故事那麼不得不提的還有它的音樂,影片主題曲《I Count On Me》由美國黑人靈魂歌手艾洛·布萊克演唱,片尾曲是《The Lonesome Road》同樣他也是來自美國的傳奇歌手法蘭克·辛納屈,他是義大利裔,這應該是導演為了《綠皮書》特意選的兩個代表性的歌手與歌曲吧。而影片的大多數配樂則是出自爵士音樂家克里斯·鮑爾之手,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受過多種風格音樂薰陶,與電影的黑人音樂家唐·謝利的風格非常相似,這也是為了讓影片氣質與影片配樂風格完美契合。

    整部影片充斥著當時美國社會存在對黑人的種種歧視與刁難,但影片卻以一種輕鬆幽默又溫情的敘事方式去表達整部影片的思想,讓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時又在思考對於種族歧視的看法。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臺詞是“很多人孤獨,是因為他們害怕邁出第一步”,難道不是嗎?!這部電影能拿到奧斯卡的3項大獎,我覺得實至名歸。

  • 9 # 上司幾太的金魚

    涉及劇透,慎點。

    你小時候,附近有個沒爹沒媽的孤兒,臉上有大半塊青色的胎記,小朋友們都不愛跟他玩,還有人朝他丟石頭。

    大人們也都說,不要跟他玩,他髒,有病,會傳染你,說的多了你也就將信將疑,看那個孤兒的眼神裡也帶上了不自覺的鄙夷。

    匆匆三十年過去,當初的朋友各自成家,你也在社會里摸爬滾打,成了社畜。孩子要上學,要還房貸車貸,還有人情往來,在這個動輒花錢的時期你被裁員了。沒辦法,本來大學生遍地都是,你學歷也不出彩。

    潦倒了幾日的你,接受了朋友推薦的兼職。你欣然赴約,一看我操,你未來的老闆臉上居然有你非常熟悉的半塊胎記。那高高在上的貴族樣子讓你有點難以接受,你提了很高的要求,但因為這個職位非常看中你的能力,所以你未來的老闆接受了你的條件,你們一起上路了。

    這一路上你們同吃同睡,你慢慢了解到他其實也挺有趣一人,沒有什麼所謂的傳染病,胎記看久了也挺酷的。

    然後你們成為了好朋友。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綠皮書》裡出現了好幾個尖銳的對立,階級,種族,人和人的個體差異。但是電影沒有用一種頭破血流的方式來表達這些,它選擇了一種文化人的,非常儒雅的方式來告訴觀眾,一個有能力,有品行的藝術家不應該遭受這些不公平的待遇。

    黑人遭遇的不公黃種人也曾遭遇過,自身的權益終究要自己努力去爭取。像唐明知道會被歧視侮辱,也選擇放棄三倍薪水眾人追捧的環境,跑去更危險的地方表演。

    從來沒有哪種顏色比另外一種顏色高貴。

  • 10 # 80後央企職場人

    站在美國當前的局勢看,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打破界限的友誼,是最為珍貴。是美國這種移民國家人民關注的點,也是美國大選政客們關注的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方群毆俄羅斯,日本為什麼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