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圖源於《正本清源:古典時代的歐洲軍隊真的不追求機動性和計謀嗎?| 循跡曉講》

    今天我們不談這個,這篇文章是上篇《正本清源:古典時代的歐洲軍隊真的不追求機動性和計謀嗎?| 循跡曉講》的姊妹篇,在本文中,讓我們從近代來看一看,此時的歐洲軍隊到底有何種表現?

    01

    初戰義大利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伊比利亞半島的軍隊在山區作戰的過程中,形成了以山地輕步兵為核心的軍事模式。

    依靠這種模式伊比利亞人打敗過北部的法華人,也戰勝了盤踞在半島上穆斯林,為持續數百年的收復失地運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擊敗穆斯林的伊比利亞人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走上了海外擴張的道路,其第一個目標便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早在阿拉貢王國與卡斯蒂利亞王國聯姻合併為西班牙之前,阿拉貢王室便透過聯姻繼承的方式,獲得了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的土地。

    而剛剛在百年戰爭中擊敗英國的法華人自恃軍力強盛,大舉進軍亞平寧半島,義大利諸城邦的僱傭兵,早已習慣了在烈度有限的戰鬥中,依靠各種“攻心為上”、“斷其糧道”的奇謀,迫使對方投降。

    但在遭遇蠻勇的法華人後,紛紛驚呼“不可戰勝”甚至出現了4000騎兵偷襲法軍,反被1000法國騎兵按在地上暴打的丟人戰績。為了維護自己在義大利的利益,新生的西班牙向義大利派出了援軍。

    |西班牙傳統的突襲者部隊 圖源於網路

    結果在和半島上穆斯林作戰時無往不利的山地部隊,才剛剛踏上義大利,就吃了一次結結實實的敗仗。

    在塞米納拉戰役中,面對呼嘯而來的法國重灌騎兵和瑞士長槍方陣,西班牙標槍騎兵使出慣用的後撤射擊戰術,結果此舉令義大利盟軍誤以為西班牙騎兵在潰逃,於是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西班牙步兵也難敵瑞士人和法國重騎兵,且戰且退之下,總算是沒有全軍覆沒。

    |全身板甲的法國憲騎兵 圖源於網路

    經過這次戰敗,西班牙統帥貢薩洛深知以西班牙山地部隊的實力,是萬萬不能與法華人正面交鋒的,於是利用西班牙軍隊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義大利盟友的情報支援以及海運的便利,開始採用游擊戰, 使法軍漫長的補給線更加疲憊不堪

    他避免與法軍進行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除非作戰形勢非常有利。經過近一年的作戰,總算是暫時擊敗了法軍。

    |大名鼎鼎的瑞士方陣 圖源於網路

    但貢薩洛深知遊擊作戰可一而不可再,若是不提升軍隊正面對抗的能力,等待法軍捲土重來,這套戰術就未必還能繼續奏效了。於是丟掉伊比利亞人數百年來的“祖宗之法”,開始了大開腦洞的變革。其“師夷長技”的物件,正是不久之前,令自己大吃苦頭的瑞士人。

    02

    進擊的山民

    瑞士人居住的阿爾卑斯山區,地形上比伊比利亞半島更加破碎,在羅馬時代,這裡是帝國與日耳曼人交界的地區之一,一些臣服於羅馬人的日耳曼部落被安置在崇山峻嶺中,在中世紀時期,各路人群,在眾多山谷中形成了諸多不同規模的聚落,這些聚落風俗各異,彼此也沒有什麼共同體意識。

    直到中世紀晚期,為了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諸多城鎮才開始結為同盟,為今日瑞士打下基礎。

    在獨立戰爭初期,各城鎮的軍隊風格千差萬別,有的擅長弓弩,有的擅長劍盾,有的擅長使用長戟,甚至還有善於使用投石索的。

    瑞士人作戰的方式也是靈活的運用山區環境,進行伏擊和偷襲,例如在莫爾加爾騰戰役中,瑞士人使用落石堵住帝國軍隊前進的大路,在帝國軍隊準備從小路繞行時,揮舞著長戟從兩側的山林中突然殺出,一舉擊敗人數六倍於自己的帝國軍隊。

    |莫爾加爾騰戰役 圖源於網路

    在長期和帝國軍隊對抗的過程中,便於對抗騎兵的長戟取代瑞士各城邦的“獨門家傳絕技”,成了瑞士人運用最多的兵器,後來瑞士人又將長期更換為了長度更長的長槍。不過從山林中突然殺出的技藝卻始終沒有丟失。

    以家鄉或者州為單位組成瑞士軍隊,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練就了過人的默契,瑞士人組成的方陣能夠以驚人的速度急行軍甚至衝鋒後撤。常年的山區生活,使得瑞士士兵即使在森林、山嶺這樣的複雜地形也使能健步如飛。

    瑞士人整體戰術以快速突進為核心,快速進軍,側翼包抄,儘快接敵,絕不給對手從容射擊或者拉開距離的機會。

    這樣的戰術不但令瑞士人贏得了獨立戰爭,更讓瑞士人在與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的戰爭中聲名鵲起。

    |勃墾第長槍兵、火繩槍手和長弓手 圖源於網路

    大膽查理本人可謂是極具想象力的軍隊改革家,他很早就意識到了在未來的戰爭中,遠端火力將成為決勝的因素,因此不但招募了大量的弩手和長弓手,還在軍隊中引入了相當數量的火炮和火門槍,可以說其軍隊的火力不弱於同時代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

    |勃艮第的火炮部隊 圖源於網路

    大膽查理也聽聞過瑞士方陣快速突進的威名,因此在與瑞士人作戰的過程中,都致力於削弱瑞士人速度,為己方的遠端火力提供從容射擊的機會,但他始終低估了瑞士人機動性。

    在格拉松戰役中,大膽查理將遠端部隊佈置在森林中的一個斜坡上,以騎兵衝鋒迫使瑞士方陣停止衝擊,轉入防禦,之後再以火炮箭矢進行遠端殺傷。

    這樣的戰術原本可謂完美,但他錯誤判斷了瑞士人主力的方向,他集中火力打擊的只是瑞士人的先鋒,在勃艮第軍隊對這支只有數千的方陣步兵進行了持續三個小時的遠端打擊後,瑞士主力突然穿越森林出現勃艮第人的側翼,一舉將勃艮第人擊敗。

    |勃艮第人理想中的佈陣圖 圖源於網路

    在之後的穆爾滕戰役中,他將火炮和弓弩手分別安置在兩座互為犄角的山坡上,並在正面設定了阻礙瑞士人前進的柵欄。

    由於其陣地的兩翼則是普通步兵都難以穿行的山林,因此大膽查理斷定以瑞士人的方陣步兵不可能從側翼迂迴,只能從正面強攻。這樣瑞士人必然被自己強大的遠端火力粉碎。

    但他顯然低估了出生於阿爾卑斯群山中的瑞士人,瑞士人一邊在正面佯攻,一邊讓方陣越過了大膽查理以為他們不可能穿行的山林,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勃艮第軍隊後方,一舉擊潰了大膽查理。

    |穆爾騰會戰示意圖 圖源於網路

    而在雙方最後一次交手的南錫戰役中,沒有吸取教訓的大膽查理依然認為瑞士人不可能穿越積雪覆蓋的山林,威脅自己的側翼,因此在瑞士人進軍的必經之路上佈置了自己的遠端陣地。

    結果這一次公爵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南錫會戰示意圖 圖源於網路

    此役令瑞士人名震天下的同時,也宣告勃艮第公國的霸業轟然倒塌,由於大膽查理只有一個女兒,法國王室乘機奪取了勃艮第公國的大片土地,大膽查理之女依靠和神聖羅馬帝國聯姻結盟,換來了哈布斯堡的援軍。

    而哈布斯堡憑藉山寨瑞士方陣的“國土僕從”,挫敗了法國吞併全部勃艮第遺產的企圖,保住了尼德蘭的土地。至此瑞士方陣已然成為歐洲步兵的行業標杆

    |模仿瑞士人的德意志國土僕從 圖源於網路

    在義大利戰場見識過瑞士人快速突進本事的貢薩洛在改革過程中,也以瑞士人為參考,減少西班牙軍中善於在山地騰挪搏殺的劍盾手,以長槍方陣組成軍隊的中堅。

    當然貢薩洛深知大膽查理對於火力的重視雖然過分超前,但確實是未來戰爭的方向,因此在軍隊中加入了大量的火槍手,經過數年的練兵,以長槍和火槍為主力的西班牙大方陣橫空出世。

    在切里尼奧拉戰役中擊敗了瑞士老師和法華人的重甲騎兵,奠定了西班牙陸軍在之後一個世紀在歐洲的霸主地位。

    |射擊中的西班牙火槍手 圖源於網路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會覺得,西班牙大方陣這個東西,一看就又慢又呆板,使用這樣的戰術,難道不是歐洲軍隊不重視機動性的證據嗎?

    但請不要忘記,西班牙人和瑞士人都曾是善於精通山林作戰的遊擊高手,但人類不是猴子,不可能永遠住在樹上,富庶的農田和城鎮大多位於平原之上,如果不能在平原上擊敗來犯之敵,豈不是隻要遇到敵人入侵,就要退入山林,將富庶的土地暫時拱手相讓,等敵人露出破綻再伺機反攻,如此一來,到底是誰佔據了戰爭的主動權?又是誰更能按自己的需求,佈置軍隊,汲取資源?

    正是有大方陣這種看似呆板遲緩的戰術,瑞士人和西班牙人才能放心大膽的將軍隊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若是繼續保留山地散兵的作戰風格,那麼這些山民要不就是“送命速度”快絕天下;要不便是因為畏懼和敵方正面交戰,而束手束腳,完全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權。

    |騎兵毀滅性的衝鋒,是近代早期步兵必須要想辦法克服的一道難關 圖源於網路

    並且在學會方陣之後,瑞士人和西班牙人也並未忘記自己“遊擊”、“偷襲”的老本行,方陣步兵在有需要時依然可以化整為零,越過各種複雜地形,發起突然襲擊。

    |電影《傭兵傳奇》中西班牙軍隊涉水偷襲敵軍的場景 圖源於網路

    前文已經列舉了瑞士人穿越森林,包抄敵人側翼的三次著名戰例,這裡我們再來列舉一個西班牙的戰例:在八十年戰爭中,為了鎮壓南貝弗蘭島的起義民眾,3000名西班牙步兵趁夜間落潮之際,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從一處秘密的淺灘徒步涉水渡海(南貝弗蘭島原本是陸地,因海水侵蝕才與大陸隔開,當地漲潮時的水位在5-6米左右,落潮時幾處淺灘的水深不超過1.5米)。

    3000名士兵雙手高舉火藥和乾糧,花了六個小時在冬季夜晚的寒風中渡過了淺灘,不少人失足落水後只能游泳歸隊,期間有9人落海失蹤。

    西班牙步兵在渡海後,於第二天突襲了島上的要塞,最終一舉攻克此城。

    03

    不一樣的選擇

    那麼除了大方陣之外,在進入火器時代後,還有沒有什麼別的戰術,能提升軍隊的正面作戰能力呢?東方民眾用自己的智慧給出了答案。

    早在15世紀之際,捷克的胡斯農民起義軍便發明了使用車堡對抗騎兵的戰術,透過大量改造馬車做為臨時工事,配合步兵和火器,胡斯起義軍多次擊敗了帝國騎士的圍剿。

    |胡斯人的車堡 圖源於網路

    雖然胡斯起義軍最終因內部分裂而被鎮壓,但胡斯殘黨逃入匈牙利王國後,被招募到匈牙利軍中,為匈牙利中世紀時代最強的常備軍——黑軍的步兵奠定了基礎。

    這種戰術後來在東歐各國進一步傳播,一直沿用到了17世紀。連東歐天主教國家的頭號大敵奧斯曼帝國也受其影響,來了一波“師夷長技”,開始用車陣增強其步兵陣線。

    這使得奧斯曼帝國在與馬穆魯克、白羊王朝、薩法維王朝等騎兵強國交戰時,即使遇到騎兵失利的情況,也能靠步兵陣線阻擋對方的進攻,重整旗鼓,反敗為勝。

    |匈牙利的黑軍 圖源於網路

    而在遠東,大明王朝也因苦於步兵難以對抗蒙古騎兵,獨立演化出了自己的車陣,其裝備的火器數量,相比胡斯農民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明精銳部隊的偏箱車 圖源於網路

    那麼問題來了,胡斯戰爭發生於1419年至1434年,而瑞士人名揚天下的勃艮第戰爭發生於1474年至1477年,西班牙大方陣的雛形至少也要到1495年才出現。

    為何西歐軍隊不學習東歐軍隊的車堡戰術,轉而選擇了方陣戰術呢?或許,同樣使用車堡的大明王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在薩爾滸之戰中,杜松為了搶奪頭功,在部隊渡河時,將難以運輸的火炮、車堡丟在後方,率精銳步騎輕裝渡河,結果遭遇女真主力後,被其擊敗,成了四路明軍中,最早被殲滅的一支,直接導致大明分進合擊的戰略徹底破產。

    雖然大明在薩爾滸失利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我們不難發現,車陣本身便是相當難以運輸的,否則杜松也不會丟下車陣,輕兵疾行,最終遭到慘敗。

    因此以車堡為主要作戰器械的軍隊,戰略機動性勢必大受影響。

    |明軍的火槍難以壓制清軍的騎兵 圖源於網路

    而在大淩河之戰中,面對大明車陣的銅牆鐵壁,清軍的騎兵起初也是相當頭疼,但等到己方炮兵部隊趕到後,擁有騎兵優勢的清軍便可以悠然地將紅夷大炮佈置在附近高地上,居高臨下的轟擊大明的車陣。

    大明步兵也平原上難以抵擋滿清騎兵的攻擊,因此難以對清軍的炮兵陣地構成威脅,只能困局車陣內部,成為清軍大炮的活靶子。

    最終因傷亡過大,看不到希望的明軍落荒而逃,在清軍的追殺下,4萬明軍死傷殆盡,僅有幾十人逃出回大明。

    |野戰能力羸弱導致明軍高度依賴車陣,機動大大受限 圖源於網路

    從此戰中,我們不難看出,車堡的戰術機動性非常糟糕,一旦列陣之後,便難以再前進、後退,只能固守原地,靠遠端火力殺傷敵軍,等待敵軍被削弱後,再開啟車陣派出部隊反擊,完全喪失了主動權,一旦對方圍而不攻或者擁有更強的遠端火力,己方必然陷入危局。

    相比之下,由人組成的長槍方陣,雖然在外行人眼中,非常的遲緩,但相比車陣無論是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更加靈活、迅捷。

    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三次瑞士方陣透過快速突擊、側翼迂迴打敗擁有大量火炮的敵人的案例。接下來我們再看一次瑞士人戰敗的案例。

    在馬里尼亞諾戰役中,法國騎兵和德意志傭兵不斷的衝擊瑞士方陣,以大量人員傷亡為代價,迫使瑞士人停止衝鋒,轉入防禦。之後以火炮轟擊瑞士方陣,在持續了一天的炮擊後,雙方都傷亡慘重,因第二天法華人的援軍趕到,瑞士人被迫撤離戰場。

    |馬里尼亞諾戰役 圖源於網路

    此戰中, 2萬瑞士人損失了近1.1萬人,由於瑞士人撤退時井然有序,法軍未敢持續追擊,因此大部分敗兵都成功返回了瑞士。而法軍也傷亡了近6000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難以補充的德意志傭兵和精銳的重騎兵

    可以說此戰法國雖勝,但付出的代價卻是相當沉重的。

    如果瑞士人沒有使用槍陣,而是以東歐的車堡戰術來應戰的話,那麼法軍便不需要讓騎兵發動衝鋒,也能讓炮兵從容射擊,自然也不用損失數千騎兵,便可輕鬆將瑞士人釘在陣地上,淪為不會移動的靶子。而瑞士人在戰敗後,必然遭到法軍騎兵的追殺,絕不可能有近半數計程車兵能夠安然返回家鄉。

    方陣體型和車陣體系機動性的差距可見一斑,雙方孰優孰劣也不言自明。可以說正是因為對機動性的追求,才使得西歐軍隊沒有學習東歐的車堡戰術,轉而研發出了方陣戰術。

    反倒是東歐各國因為政府執行力弱、缺乏步兵傳統,難以組建精銳的步兵團的緣故,較少學習西歐的先進經驗。

    |俄國距離西歐雖然比波蘭、匈牙利更遠,但彼得一世依然積極向西方學習,甚至親自前往西歐考察學習。移風易俗,將首都遷到臨海的聖彼得堡,組建西式陸軍,為俄國崛起成為歐洲列強奠定了基礎 圖源於網路

    加之東歐地區的諸多勢力中,除奧斯曼帝國外,普遍缺少常備炮兵,因此東歐諸國在這種“菜雞互啄”的情況下,長期得過且過,將中世紀晚期的戰術一直用到了17世紀,最終免不了淪為俄國、普魯士、瑞典、奧地利等新興列強稱霸之路上的“踏腳石”。

    04

    方陣、線列和散兵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自從火藥出現後,雖然步兵能用火槍輕易洞穿騎兵的盔甲,但以當時的火槍的射擊速度,步兵是沒有可能單靠遠端火力就將朝自己衝殺而來的騎兵全部射殺的

    因此東西方才會如此費盡心機的尋求庇護步兵的戰術。

    東歐諸國與遠東的大明選擇了犧牲機動性的車堡戰術,靠笨重的移動工事抵禦騎兵。而西歐軍隊則沒有放棄對機動性的追求,研發出了以長槍方陣掩護火槍手的戰術。

    |行進中的大方陣 圖源於網路

    但歐洲人對於機動性的追求卻並未就此止步,在戰火的洗禮中,歐洲軍隊不斷提高軍隊中火槍手的比例,在17世紀最終使得火槍手的數量遠遠超過了長槍兵。

    這使得長槍兵越來越難以掩護數量眾多的火槍手免遭騎兵衝擊。要協調兩個兵種共同出擊也變得越發困難。

    然而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出現了,那便是——刺刀。

    火槍手在裝備刺刀後,便不再依賴長矛手的保護,機動調配兵力也變得更加方便,歐洲從此進入了線列戰爭時代。

    說到這可能有朋友不服氣了,不就是讓火槍手能夠近戰嗎?給火槍手配一把大刀不就完事了嗎?刺刀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不要忘了,當時火槍手最畏懼的是能快速突擊的騎兵,和敵方步兵白刃對戰的情況是非常少的。

    在刺刀出現前絕大部分文明的火槍手都裝備了腰刀或者佩劍,在對方步兵逼近後都可以和對方白刃搏殺。但遇到騎兵衝擊的時候,刀劍這類需要一定空間揮舞的短兵器便非常無力。

    相比之下,刺刀以刺擊為主,所需的空間較小,因此步兵可以列成嚴密的方陣,以一道“刃牆”來抵禦騎兵的攻擊,後方的火槍手還可以開火射擊騎兵。

    |以一個營為單位,歐洲步兵能快速從線列狀態切換到空心方陣 圖源於網路

    當然有朋友可能還有疑問,線列時代的火槍手排列在一起射擊,這不就是排隊槍斃嗎?還有什麼機動性可言?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更正一處在近代史愛好者中廣為流傳的誤解,那就是所謂“線列時代的步兵排隊槍斃主要是因為槍械精度太低,必須集中起來齊射才能提高命中率”。

    這種說法有一個巨大的漏洞,一百支槍放在一起同時開槍相比於分別開槍,其實並不會提高命中率,反倒是被命中率瘋狂提升。

    歐洲軍隊的實踐早已證明,在兩隊線列步兵對射時,士兵各自射擊的效率高於齊射。因為齊射總是的要等填裝速度最慢計程車兵填裝完成後才能射擊,降低了整體的射擊頻率。

    齊射真正的用意是在於提高瞬間的殺傷,以期打擊對方計程車氣

    |行進中的線列步兵 圖源於網路

    線列作戰最大的兩個作用:

    其一是能快速變化為空心方陣,以應對敵方騎兵的攻擊。相比被騎兵砍殺至全軍覆沒,或者全軍躲在工事後面畏縮不前,排成佇列快速推進,雖然被槍炮命中的機率大大提升,但也不是不可忍受的了。

    其二線列作戰能有效鞏固士兵計程車氣和組織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吉爾福德縣大廈戰役中,4400名美國民兵,依託起伏的地形和森林,分散佈置,對戰1700名列陣的英軍,雖然在對射的過程中,美軍的傷亡遠低於英軍,但隨著英軍佇列不斷推進,美軍散兵在不斷後撤的過程中,逐步潰散。

    最終隨著美軍最後一道陣線被英軍攻破,美軍徹底輸掉了這場戰役。

    此戰美軍傷亡達300人,而作為勝利者的英軍則高達500人。也說明了這一時期的戰爭勝負不僅僅取決於殺傷人數,用瞬間的強大火力以及不斷逼近的刺刀,對敵方計程車氣進行打擊同樣是制勝的重要手段。

    並且在排隊槍斃的同時,歐洲軍隊依然會派出自己的散兵,持續遠距離射擊敵方線列步兵,普魯士軍隊在七年戰爭中就曾被奧地利的克羅埃西亞散兵射殺了不少人馬。而大革命時代的法國軍隊甚至練就了能將線列步兵和散兵相互轉換的能力。

    |線列時代的散兵一旦遭遇騎兵,便凶多吉少 圖源於網路

    由於線列步兵是這一時期軍隊最主要的兵種,因此如何快速的列陣也成為歐洲軍隊關注的問題,各國的軍事學家甚至會計算士兵以不同的步法完成不同的佇列變化所需的具體時間。

    其中法國甚至腦洞大開地想出了以縱隊快速行進,在敵人面前再展開射擊隊形的想法,並不斷提升縱隊到橫隊佇列變化的速度,最終“快絕歐洲”,雖然最後實戰證明再快的佇列展開也比不提前展開。

    法華人對於機動性的無盡追求,終究只是練就了“屠龍之技”而已。

    |法國軍隊的橫縱隊 圖源於網路

    不過隨著火器技術的發展,連發槍械出現,以佇列推進帶來的收益已經漸漸比不上槍炮對步兵的殺傷了,因此在南北戰爭和普法戰爭後,歐洲步兵有開始轉向散兵作戰。

    但此時歐洲軍隊依然沒有忽視機動,忘記迂迴、穿插之類的策略。

    一戰期間西線的塹壕戰在很多“中華策略天下第一”的人眼中簡直不可理喻,歐洲“蠻夷”居然蠢到傻乎乎地在正面戰場來回拉鋸,不知迂迴、穿插,攻敵薄弱,斷其糧道。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西線之所以出現塹壕戰的局面,是因為德軍攻入法國境內,和英法聯軍主力遭遇後,雙方都試圖迂迴對方側翼,威脅對方補給線,但雙方的機動速度基本都達到那個時代軍隊所能達到的頂峰,彼此拉不開差距,雙方的迂迴部隊很快又再度遭遇,於是只能一邊留下部分士兵修築戰壕防禦,一邊繼續分兵迂迴,然後再度相遇,再度分兵迂迴。

    最後雙方一路機動到北海之濱都未能成功迂迴,反倒是把戰壕一路修到了海邊。

    在戰爭史上有一個專門的名詞稱呼這一現象——“奔向大海作戰”(Race to the Sea)所以西線塹壕戰局面的出現並不代表雙方忽視機動,而是雙方迂迴戰術失敗後的產物。

    而在東線戰場,由於俄軍未能及時對德國的迂迴戰術做出及時的迴應,因此屢屢遭到慘敗,自然不會出現於德軍來回拉鋸的塹壕戰。

    |一戰中俄國最大的失敗坦能堡戰役便是敗於德國的鉗形攻勢 圖源於網路

    當然,一戰後法華人確實根據塹壕戰的情況,錯誤地估計的未來的戰爭形勢,忽視了機動的重要性,修築了馬奇諾防線,為二戰的失敗埋下了禍根。類似的錯誤認知在歐洲歷史上也還出現過好幾次,例如希波戰爭前的古希臘、太陽王時代的西歐,都曾出現過類似地輕視機動的現象。

    但隨著新一輪的戰爭爆發,歐洲各個民族不是重新領悟機動作戰的含義,便是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各類保證軍隊機動性的戰術戰法不斷推陳出新

    在這種對於“殺戮效率”孜孜不倦的追求下,歐洲各國的戰爭技藝一騎絕塵,在近代之後,徹底碾壓其他文明與地區,開始了全球殖民的血腥征途,全世界所有的大型文明,無不成為歐洲軍隊的手下敗將,或主動、或被動地開始學習西方的戰爭技藝。

    |早期殖民者的戰鬥力大多遠不如本土的正規軍,但他們依然可以用幾百數千人征服遠比他們人數多得多的原住民 圖源於網路

    在這種局面之下,對歐洲近代軍隊戰鬥力的無端貶低,看似彰顯了民族自豪感,但實則是貶低為抵禦殖民侵略而犧牲的諸多英雄,嘲笑他們連一群“弱智”蠻夷都打不過,白白丟了性命。

    (END)

  • 2 # 都市南鄉子

    毫無依據可言的說法。恰恰相反,正是在近代史開始,歐洲軍隊全面超過了仍處於封建社會與封閉狀態下的東方各國。然後,差距越來越大,這也是造成清朝中後期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任歐洲列強宰割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促動日本推動“明治維新”,趕超清朝上國的根本動力之一。

  • 3 # Wan156005358

    近代歐洲或者類歐洲軍隊與東方軍隊交戰記錄是,兩次鴉片戰爭的英國和英法聯軍對清戰爭,清法戰爭和八國聯軍進攻大清,結果書上有,我就不多說了。類歐洲的蕞爾小國日本與清國的甲午日清戰爭,結果我也不說了。近現代,太平洋戰爭結果狠清楚,北韓戰爭結果還是本糊塗賬。

  • 4 # 螺絲釘821

    戰術指導思想不一樣,就具體的戰役而言西方倡導的是裝備決定勝負,而我們在近代戰爭中裝備一直處於劣勢,沒辦法只好在計謀方面發揚光大以求抵消一部分因為裝備差造成的劣勢。要是有那麼多機關槍加富裕的子彈,誰願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疲於奔命,早端著機槍突突殺過去了

  • 5 # 金水河道人

    一字長蛇陣. 二龍出水陣. 天地三才陣. 四門兜底陣. 五虎群羊陣. 六丁六甲陣. 七星北斗陣. 八門金鎖陣. 九字連環陣. 十面埋伏陣。這些,在1840年遇到英國兵,全都不靈了。

  • 6 # 真正鱷魚不哭

    確實有這種觀點。

    而且不僅指稱近代,更是貫穿古今。有言“華人智慧洋人笨拙”,也說“東方詭譎西方樸實”,其實不過是一體兩面。

    實際當然不是這樣。

    “兵者詭道”並不是東方專利。西方不乏智謀名家,亞歷山大漢尼拔何嘗不是玩弄對手於股掌之上。

    而且中國所謂“足智多謀”,很大程度上是藝術渲染,甚至是某些文人的YY。

    中國軍事理論建設一直有重戰略輕戰術傾向。《孫子兵法》很好,主要談戰略戰役原則,而缺乏具體行軍打仗駐紮補給的實際操作。如果你有一支訓練有素服從性好執行力強的軍隊,在高明戰略指導下當然能戰無不利。但如果你要從頭做起,那你需要的是《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

    不幸的是,這種實操教程實在太少了——一方面是朝廷嚴控,另一方面士大夫們也不屑於此(不願繼承研究)。

    而傳承千年的古羅馬韋格蒂烏斯《兵法》(又名《兵法簡述》):論述了軍隊裝置、編制和訓練問題,進行戰爭和戰鬥的重要原則、戰鬥隊形、衝擊和防禦要塞的方法,進行海戰的原則和攻城等技術。

    不好意思,說出大實話了,可能讓某些人不適,在此說聲抱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薪一萬,但有一個更好的創業機會,該不該果斷辭職?